篇一:我眼中的李白 李白是我最喜歡的詩人,在我的眼里,發(fā)髻高聳、長袍飄然、左手握酒壺、右手舉酒杯,對著蒼茫的天空、對著一輪孤月,仰天大笑:“安能摧眉折腰侍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這樣慢慢的,心湖里蕩起片片漣漪,青蓮居士從遙遠的唐朝徐徐的向我走來。
我眼里的李白不畏強權(quán),才華絕世。
少年時觀奇書、游神仙、好劍術(shù),文武全才。然而唐玄宗只讓他侍詔翰林,做文字侍從之臣。
仕途的不順,社會的黑暗,當(dāng)朝皇帝沉溺于楊玉環(huán)的美色之中,夜夜笙歌,那里管人民的疾苦、社稷的安康?李白的詩里流露出太多的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憤:“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沼幸磺粺嵫?、滿腹經(jīng)綸,卻不能才盡其用,然而,決不阿諛奉承、摧眉彎腰。
借著酒勁讓楊貴妃寵愛的太監(jiān)高力士為其脫靴磨墨,蔑視強權(quán)、挑戰(zhàn)皇威,嬉笑怒罵,何其痛快! 我眼中的李白是熱愛祖國山河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站在盛唐詩壇的最高峰,是風(fēng)流倜儻的真名士!贊廬山“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現(xiàn)黃鶴樓美景“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p>
字里行見又流露出童稚的想象力“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他的眼里、他的字里流露出對祖國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無限眷戀! 我眼里的李白渴望從軍展抱負,憐惜守護邊關(guān)的將士。李白仗劍走四方,詩里透露出投軍抗敵的意愿。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何當(dāng)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對戍邊戰(zhàn)士的無限理解“無時獨不見,流淚空自知”、“玉關(guān)殊未入,少婦莫長嗟”,舍家離子,只為報效國家,奈何皇上不委以重任,只能獨自憂愁:“白發(fā)三千丈”多少的無奈,多少的凄涼,使得華發(fā)早生? 我眼中的李白珍惜愛情、重視友情,是個敢愛敢恨的性情中人!“妾發(fā)處覆額,折花門前倒,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沒有對美好愛情的忠貞不渝,怎能留下青梅竹馬的傳世佳句?“長相思,摧心肝”親愛的人啊,隔著千山萬水,讓點點思念隨著白云飄進你的夢鄉(xiāng)!李白對朋友肝膽相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賀之章、杜甫都是他的知己、他的文友。 安史之亂,李白隱居廬山,應(yīng)邀入幕永王門下,力主永王滅賊,不久永王敗北,李白因此入獄。
至德二年,被判長流,此時李白已到暮年“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公元75年,被赦免,公元76年,與世長辭,終年62歲。一顆照亮世界文壇的巨星隕落了,但他的詩歌、他的才情卻在這滾滾紅塵中一代代的流傳下來,永不泯滅。
篇二:我眼中的李白 李白是文學(xué)上的一座豐碑,他青衫長袖,持劍把酒,被譽為“詩仙”。
在我眼中的李白,一身傲骨。記得我在幼兒園時,就認識他了,他的是深刻的銘記在我的心中。
李白他的一生與月亮息息相關(guān),生于月亮有關(guān),離去也與月亮有關(guān)。據(jù)說,他媽媽在生他的時候,有一顆金星落下來,所以給李白取了這個名字——李太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薄懊髟鲁鎏扉T,蒼茫云海間。”
這時,我覺得他十分性情豪放。 李白還喜歡游山玩水。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薄叭照障銧t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p>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薄傍P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p>
在我眼中的李白無拘無束,格外逍遙。 李白不僅喜歡游山玩水,而且還喜歡交朋友。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薄疤一ㄌ端С撸患巴魝愃臀仪?。”
孟浩然,汪倫都是他的好朋友。在我眼中的李白是一個看重情義的人。
酒是李白的最愛?!芭e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p>
“五花馬,千金裘,呼而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崩畎子X得酒在他生命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與酒相伴。
我眼中的李白是一個自由自在,超凡脫俗,真性情,真豪杰的人。 李白的詩是達到了很高的境界,怪不得杜甫評價他是:“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p>
李白,你這詩仙,這青蓮居士,用豪情作巨筆,寫下了錦繡大唐,你功不可沒。篇三:我眼中的李白 在我的心中,有一個長長的影子,縱跨上下千余年,青衫長袖。
持劍把酒,他,是李白。 寒風(fēng)蕭蕭。
皇宮一片金碧輝煌。你獨自站在皇門之外,想數(shù)月之前,天子堂前跑馬;醉酒之時,讓高力士脫靴。
想奉命之時,你高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羔人?!保幌攵κ⒅H,一句”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依新妝”使皇城上下萬千癡迷。
卻也是這句妙詩,卻遭高力士惡語。站在這皇宮之外,沒有淚,沒有悲,寒風(fēng)不能使你彎腰,挫折無法把你壓倒!是的,”安能催眉折腰事權(quán)貴,是我不得開心顏?!?/p>
你走了,在詩史上留下了一座豐碑。在我眼中的李白,一身傲骨。
驚濤翻天,黃沙飛卷/你獨駛一葉孤舟,獨自走去。你清楚地聽到,一身又一身踏浪高歌。
驀一回首,是汪倫的身影,不斷走近。一時,友誼溢滿了碧水,也溢滿了你的心。”
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p>
你走了,帶走了一江友誼。在我眼中的李白,滿心情誼。
獨在異鄉(xiāng),何人共酒?在月下,你獨自舉杯。于人,無人與你共酒。
于心,無人把你賞識。你舉杯高歌”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p>
何須共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
希望采納 舉手之勞
遠遠的,我看見一身素衣的青蓮居士。
漫步于河畔,我注視他悵望江天的姿勢?!扒∷骑w燕倚新妝”,一句流傳千古的詩句和楊玉環(huán)的一句嗔語,把一個極度輝煌的人生滑落到社會的底層。
“香車寶馬”,“誓取樓蘭”,“殺敵報國”,他苦笑,淚水在無聲中滑落。低頭輕撫生銹的寶劍,奔騰的壯志又如未滅的火把熊熊燃燒起來。呵!自己有多么無知,四次出蜀,揮金巨萬,萬里山河,游履迨遍。本以為金殿之上讓高力士脫靴,楊玉環(huán)磨墨,已注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貴榮華之中??墒牵疤仔蔷庇衷鯓??滿腹錦繡又怎樣?抵得了楊貴妃又一句對李隆基的悄悄話嗎?好恨!好恨!
我的心里忽然有一根弦被這愁苦折磨的一代詩仙撥動了。
我走上前去。他愕然注視著我。
“詩仙,您的那句‘可憐飛燕倚新妝’,究竟有無褻瀆楊玉環(huán)之意呢?”
“我是被冤枉的。真是愚哉斯言。本以為千年之后,我的冤屈已被滌清,沒想到蒙于我身的恥辱尚未被冗長的歲月消逝。我本是以飛燕之輕比楊玉環(huán),她實在是我眼中的仙子,我何敢有辱她之語?”說完,他的眼光久久停駐在空曠的河面上,深深的,似一把利劍,將要窮透時間與空間,把李隆基的心剖開來,看一看,他為何不相信他的話呢?
“太白,李隆基相信了楊玉環(huán)的話,而以為你只是狡辯之辭,你恨他嗎?”
“如果一個人從榮華的峰巔一下跌到了谷地,而且永遠過著潦倒的生活,你難道不恨嗎?可畢竟李隆基與楊玉環(huán)是夫婦,夫婦之親有如天地,一個人的判斷有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感情上的親疏,他信了楊玉環(huán),而認為我不忠,這是一個悲哀,我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乃至整個國家的悲哀?!?/p>
青蓮居士踏著夕陽的余暉走了。一個孤獨的身影從我的視野中漸漸消失。
我靜靜地佇立在河邊。我想起了屈原,想起了比干,想起了屈死于諂言中的每個忠臣。感情的親疏使昏君們相信近臣的花言,愛妃的巧語,而每一個如此的君王無不蹈覆國的命運。而對于我們,難道沒有一些可以借鑒之處嗎?
我低了頭,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淚水。
點評:本文是一篇情理兼?zhèn)洹⑽馁|(zhì)兼美的好文章。作者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以李白的一句詩“恰似飛燕倚新妝”為切入點,與李白進行了一次跨越時空的面對面的對話,巧妙不失自然,虛幻而又可信。一句“恰似飛燕倚新妝”,由于李隆基與愛妃的親近和與李白的疏遠,而聽信愛妃,誤解李白,從而形象地告訴我們,李白的悲劇就是由感情的親疏造成的,更可貴的是,作者由李白而屈原,由屈原而比干,敏銳看出并深刻指出這種悲劇不是某個人的悲劇,而是一個歷史悲劇、社會悲劇。作者以點帶面,由點到面,拓寬了文章的主題,提升了文章的品位,并且發(fā)人深省,催人猛醒。
本文不僅句句入理,而且字字關(guān)情,作者深沉的感嘆和惋惜充盈字里行間。題目“李白的淚水”委婉含蓄,給人很大的想象空間,有幾分懸念,幾多無奈,幾絲嘆惋,而且本身就蘊含著作者自己的一把辛酸淚。文章末句“我低了頭,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淚水”,從結(jié)構(gòu)上說,這一句巧妙點題,使文章有開有合,有放有收。從內(nèi)容上說,雖則十幾個字,卻沉甸甸的,一個“低”字表達了作者沉重的心情,深廣的憂郁,而“哪一滴”又形象地告訴我們,流下辛酸淚的何止李白一人!
他一生不以功名顯露,卻高自期許,以布衣之身而藐視權(quán)貴,肆無忌憚地嘲笑以政治權(quán)力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腐敗的政治現(xiàn)象,以大膽反抗的姿態(tài),推進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義精神。
李白反權(quán)貴的思想意識,是隨著他的生活實踐的豐富而日益自覺和成熟起來的。在早期,主要表現(xiàn)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詩中所說:“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
氣岸遙凌豪士前,風(fēng)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贈辛判官》)“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保ā队駢匾鳌罚┧袝r也發(fā)出輕蔑權(quán)貴的豪語,如“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等,但主要還是表現(xiàn)內(nèi)心的高傲。
而隨著對高層權(quán)力集團實際情況的了解,他進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權(quán)貴的對立:“珠玉買歌笑,糟糠養(yǎng)賢才。”(《古風(fēng)》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p>
(《古風(fēng)》第三十九。并對因諂事帝王而竊據(jù)權(quán)位者的丑態(tài)極盡嘲諷之能事,如: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
中貴多黃金,連云開甲宅。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跖!而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他發(fā)出了最響亮的呼聲: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個藝術(shù)概括在李白詩歌中的意義,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在杜詩中一樣重要。
李白在天寶末日益惡化的政治形勢下,李白又把反權(quán)貴和廣泛的社會批判聯(lián)系起來。如《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既為屈死的賢士仗義抗?fàn)?,也表達了對朝廷的失望和輕蔑:君不見李北海,英風(fēng)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
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疏。在《書情贈蔡舍人雄》、《古風(fēng)》第五十一、《登高丘望遠?!返仍娭?,李白甚至借古諷今,對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銳的斥責(zé)。
總之,可以說他把唐詩中反權(quán)貴的主題發(fā)揮到了淋漓酣暢的地步。任華說李白“數(shù)十年為客,未嘗一日低顏色”(《雜言寄李白》),這種在權(quán)貴面前毫不屈服、為維護自我尊嚴而勇于反抗的意識,是魏晉以來重視個人價值和重氣骨傳統(tǒng)的重要內(nèi)容,李白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fā)揚了這一優(yōu)秀傳統(tǒng)而成為詩壇巨星的。
李白的詩歌充滿熱烈的人生之戀。他的詩往往于曠放中洋溢著童真般的情趣,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保ā渡街信c幽人對酌》)“袖長管催欲輕舉,漢中太守醉起舞。
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保ā稇浥f游寄譙郡元參軍》)生活如同馥郁的濃酒使詩人心醉,這當(dāng)然不是說生活中沒有悲哀和痛苦,但詩人的樂觀精神足以使他超越和戰(zhàn)勝憂患意識,所謂“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且醉習(xí)家池,莫看墮淚碑”(《襄陽曲》之四),就是他曠達心態(tài)的寫照。
他永不安于寂寞和孤獨,如《月下獨酌》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只有充溢著生命活力的詩人才能發(fā)出如此的奇思妙想。
他有一首《短歌行》,詩中構(gòu)想道:“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
富貴非所愿,為人駐頹光。”這里沒有嗟老嘆卑的哀惋,卻用“勸酒”的天真想象表達了對人生的無限依戀之情。
這些詩篇以其純真的情趣,感召著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沒了的美好的人性,并因此而獲得永久的魅力。 李白對大自然有著強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個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筆下的山水丘壑也無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
他在《日出入行》詩中說:“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又說:“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p>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李白具有英風(fēng)豪氣,又追求單純高潔的心境,這些不同的性格側(cè)面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兩大類型:一類是在氣勢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運動的美,在壯美的意境中抒發(fā)豪情壯思;另一類則著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麗的意境中表現(xiàn)纖塵不染的天真情懷。例如他筆下的黃河、長江,奔騰咆哮,一瀉千里:“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將進酒》);“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zhuǎn)秦地雷……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流射東?!保ā段髟涝婆_歌送丹丘子》);“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海神來過惡風(fēng)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橫江詞》)。
他筆下的山峰高聳峻拔,崢嶸奇峭:“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蜀道難》);“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夢游天姥吟留別》)。他用胸中之豪氣賦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對自然偉力的謳歌,也是對高瞻遠矚、奮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禮贊,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渾然一體的。
李白將進酒同時,李白又寫了許多具有晶瑩透剔的優(yōu)美意境的山水詩。例如。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shù)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縱觀李白一生,可以用四種和生態(tài)度來給予綜合評價:
這位集詩仙、文人、酒徒、道士、俠客為一身的大詩人,不僅是“盛唐氣象”的巨音,而且是“雙子星座”的標尺.在李白的身上,橫空出世的才華與澎湃飽滿的激情水天相接般地自然交融為一體,輝耀著整個中國古代遼闊的文化蒼穹.這個天地造就的復(fù)雜糅合體,以截然不同的四種人生態(tài)度標榜著屬于他自己的一道獨特的風(fēng)景.入世與出世的矛盾統(tǒng)一,對立又統(tǒng)一地引領(lǐng)著他的心靈走向.
第一種人生態(tài)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率真的李白,從來不會掩飾,他在人生得意之時,便要哈哈大笑.他神采飛揚,躊躇滿志,自信得無比瀟灑.他相信自己是塊金子,發(fā)光的時候終于來了,豈能一生甘居僻野?
第二種人生態(tài)度——“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
人生之路歷來多艱.當(dāng)李白行路受阻,他不由得感嘆“行路之難,難以上青天”,沒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絲毫造作,只是一吐為快.他以左手溫暖右手,安慰自己那顆失落的心,告訴自己:雨后就是天晴.儒家思想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此刻占據(jù)且支撐著他自信地前行.
第三種人生態(tài)度——“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蘇軾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的豁達,堪為難得.相比之下,李白更為直接一些.他認為人生如夢不過一瞬,何必糟蹋了歡娛的大好時光.在一般人看來,李白的舉動是“醉生夢死”的墮落.但其實并非如此.緊迫的時間憂患意識,糾結(jié)在李白的血液里,深入骨髓,直抵心靈.他舉杯痛飲,是珍惜,是熱愛,是為挽留不可挽留的時光所作的一種自然且高貴的人生姿態(tài).
第四種人生態(tài)度——“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當(dāng)理想破滅,窺破紅塵.李白并沒有將人生之舟永遠拋錨淺灘.還有第二條路等待著他去發(fā)現(xiàn)和開辟.這時候的李白,灑脫得身無外物之束.他要跳出那個喧囂的塵世,回歸自然,過著乘桴于海、云游四方的詩意生活.雖然,他有些不甘,但還不至于到那種破罐子破摔的地步.他是“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其實,他也帶不走那片“云彩”,它太沉重了,還不如干脆放手,了卻一身疲憊.“弄扁舟”的李白,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永遠遙望的背影.
評論李白四百字文章范文:
在文人墨客云集的盛唐時期,在燦爛的詩歌文化中升起一個光芒四射的太陽,他壓倒了眾人的艷麗,成為了一枝獨秀,他就是被后世贊為詩仙的李白!
為了實現(xiàn)“事君之道成,榮親之義舉”的他從小就發(fā)奮讀書,希望有一天可以為國效力,發(fā)奮的讀書使他成為了一個聰慧的人,也使他在詩歌的王國里暫露頭角,十七歲的他戀戀不舍的離開了家鄉(xiāng),并寫下了“仍戀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那之后,他踏上了去長安的征途。
沒有受到關(guān)注的他,看著好友一個個的直步青云,心里頗不寧靜,借酒消愁,一句“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深深的表達了自己,終于,賀之張的一篇奏折使玄宗發(fā)現(xiàn)了這塊寶玉,他本以為可以一展鴻圖,心情萬分澎湃,高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走進了皇宮,走近了皇帝,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玄宗只是把他當(dāng)作一個舞文弄墨的詩人,使本以為可以“事君之道”的他,再次摔入了無限的愁苦之中,無奈的他整日借酒消愁,可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酒只是幫他化解一時的煩惱,酒后依舊愁絲不斷,一身才智得不到重用的他依舊不愿放棄,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依舊苦苦等待。
矛盾與日俱增,在一次瀟灑的“貴妃捧墨,力士脫靴”之后,朝廷里再也容不下他了,黑暗的一面完全暴露在了他的面前,在留下了“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之后,他被趕了出去,充軍到夜郎。
半路上的一紙赦書,拯救了他,但他也再無為官之意,開始游蕩于山水之間,歌詠祖國的大好河山,結(jié)交了無數(shù)的豪杰義士,使自己的詩歌變的更加豪放,浪漫,把自己推上了人生的顛峰!
就這樣,李白漸漸的逝去了,卻留下了無數(shù)朗朗上口的詩篇,成為了人們心中的“仙”,成為了中華絢爛歷史上濃厚的一筆,一塊無人可及的瑰寶!
走進“詩仙”——李白
中華文化歷史久遠,有記載以來的歷史就有幾千年。在華夏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激動人心的故事,出現(xiàn)了一個個叱咤風(fēng)云的人物,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
“詩仙”——李白就是歷史上一位杰出人才。李白字太白,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詩人之一。李白自小聰明過人,人們見了他便贊不絕口,據(jù)說他因此有些驕傲自滿起來,不再好好讀書,有一天,李白又去郊外,來到小河邊嬉戲游玩。突然,他看見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婆婆手上磨的是一根鐵棒。李白不明白老婆婆磨鐵棒做什么用,就問她磨什么東西,老婆婆回答說:“我要磨根繡花針?!崩畎赘@奇了,脫口道:“這么老粗的鐵棒,怎么能磨成鄉(xiāng)花針呢?”老婆婆哈哈一笑,說:“世上無難事,只要功夫深,鐵棒自然磨成針?!崩畎茁犃死掀牌诺脑挘钍軉l(fā)和教育,他聯(lián)想到自己整天游逛,不去努力,即使再聰明,又能做什么呢?于是,他轉(zhuǎn)身跑回家,開始勤奮讀書學(xué)習(xí)了,這樣他才成了一個有學(xué)問的人。
上面的故事只是個傳說,我們大可不必去追究它的真實與否,而應(yīng)從中獲得一點啟發(fā):“凡事都須下功夫?!敝R、學(xué)問都是靠鉆研得來的。談起“勤”,有些“聰明”的人常常會鄙夷地說:談什么“勤”,那是笨的人才需要的,因為他們笨,所以只得靠“勤”,“聰明”的人從來是靠“天才”吃飯的。這話簡直是個莫大的謬誤,因為純粹靠“天才”而有非凡成就的人是不存在的。李白就是通過勤奮,從小閱讀大量書籍而成為流芳百世的大詩人的。
李白勤勉好學(xué),到十來歲時,便精通詩書音律,吟詩作對十分拿手,且練得一手好劍法,可以說文武兼?zhèn)?,他的性格屬于豪放不拘的那種性格,喜歡交結(jié)朋友。酒席之間,李白與朋友們高談闊論,吟詩作賦,酣暢淋漓,往往大醉而歸,李白的許多作品,都是在酒席上或酒酣耳熱之后寫成的。酒助詩興是李白寫詩的一個顯著特點?!袄畎锥肪圃姲倨钡脑娋?,就是這一特點的真實寫照,所以人們又稱李白為“醉仙”,更形象地說明了李白以酒賦詩飄忽瀟灑的獨特個性。
李白為了增長見識,豐富閱歷,就到各地去觀光瀏覽,廣交天下朋友,他從南到北,走過很多地方,由于他知識淵博,見多識廣,再加上過人的才智,因此寫出了很多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詩篇: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首《望廬山瀑布》,就是李白游覽廬山時所寫的,他以浪漫的想象夸張的比喻,逼真的描繪,優(yōu)美的語言,形象地勾畫了廬山瀑布的奇觀美景,成為千古絕唱。
李白自小便抱負宏偉,志趣遠大,進入一種道德高尚、精神不俗的境界。他認為自己一定能像謝安那樣為國貢獻自己的才干。但是“天不遂人愿”,李白雖進了翰林院,專門替唐太宗起草詔書,但李白視權(quán)貴如糞土,他那傲岸不屈的性格,與宮廷里的權(quán)貴很合不來,于是,他進宮不到一年,就棄宮離開京城,重新浪跡天涯,過自由自在的生活了。
李白不愧為“詩仙”,是個鐵錚錚的硬漢子,快哉!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