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走到哪,不管聽誰說話,往往都是一片抱怨聲:抱怨錢太少,抱怨老公不顧家,抱怨子女不聽話……天天被這種負性情緒包圍,無緣無故被人
當成情緒的垃圾桶,就很糾結(jié).見誰都抱怨一番,不見得會讓你輕松,有時同事或朋友把你的投訴當笑話聽,一傳十十傳百,極有可能讓你崩潰.
抱怨是一種情緒發(fā)泄,有不滿情緒過于壓抑不行,但發(fā)泄過度,沒完沒了地抱怨同樣不好,非但解決不了問題,還不能達到宣泄情感、令人心情愉快的目的,反而會讓人陷入負性情緒里.
假如你想抱怨,生活中所有的東西都會成為你抱怨的對象;假如你不想抱怨,你就不會抱怨生活中所有的東西.要明白,一味的抱怨毫無用處,有時候還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因此,無論現(xiàn)實如何,我們都不應(yīng)當抱怨,而要憑借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現(xiàn)狀.
生活是越來越難,人人都不容易,但只要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正確看待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拿出實際解決的辦法,總比一味抱怨要強.
命運總是起起伏伏,那些遇事樂觀的人,往往比那些生性悲觀的人更能把事情引向積極的那面,因為樂觀也是一種能量,能夠幫助人們拔云見日,更好地解決問題.
當然,人人都會萌生消極的想法,出現(xiàn)消極的情緒,但是只要能夠掌控自我而不被其主導(dǎo),我們就能夠獲得身心的寧靜.
環(huán)顧我們周圍,生活陷入困境,流離失所的人還少嗎?我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應(yīng)該知足感恩了.“日食三餐,夜宿七尺”,縱然擁有金山銀山,每個人能享用的,也就一小部分.什么都有,如果獨缺幸福,那又有什么意義呢.
從小我疾病纏身,因為有父母的悉心照顧,我生活的很好很幸福,工作以后,有領(lǐng)導(dǎo)和同事們的關(guān)心和幫助,我感到很快樂,盡管從小品嘗了生活的酸苦,然而我仍然感恩生活給予我愛太多太多,生活畢竟是甜美的.
“不抱怨是使人獲得尊嚴的一種方式?!痹诿媲氨3謱庫o淡泊,知足常樂,面對鮮花掌聲不忘形,受到冷嘲熱諷不頹廢,對待坎坷失意不沮喪,抱怨自會離你而去。為人做到無怨無悔,甘于平凡與寂寞,盡心承擔起自己對社會對他人的責任,這樣的人生就達到了仰不愧天、俯不愧地的境界。正如梁啟超所說: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的樂趣。
自私、抱怨是團隊建設(shè)的天敵。自私就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就是重自己,輕別人,歸根結(jié)底就是缺乏愛心。遇到利益、功勞時就搶在前面,歸于自己;遇到困難、問題時,不是找借口,就是往后退,抱怨環(huán)境,抱怨同事,抱怨他人,推卸責任。這類人看似“聰明”,實則是小聰明、小心眼、小算計,是聰明過頭。試想,誰愿意跟光賺便宜不吃虧的人來往呢?凡事先考慮自己,會形成一種定式思維,時間一久就容易成為習慣,積習是很難改變的。自私會走向貪得無厭,其結(jié)果必定是眾叛親離。所以,自私自利的人注定是,朋友很少,價值很小。
抱怨就是不滿意。如果只盯著別人的短處,看什么都不會順眼,自然就不會開心,這實際上是在拿別人的不足折磨自己。人非圣賢,誰都有不足,但千萬不可把別人的不足放大。別人有不足,可以幫他改正,如果一味地抱怨,不僅于事無補,還會損人不利己,是雙輸。抱怨還是消極與麻煩的制造者。樂觀促人積極向上,抱怨讓人消極悲觀。如果主管成天怨天尤人,整個團隊都會人心渙散、陷入負面。因此,堅持愛心,堅持正面,讓團隊團結(jié)一致向前看,是各級主管的責任,也是團隊高效率的源泉。
關(guān)愛就是關(guān)心、愛護。對同事要關(guān)心,對下屬要關(guān)懷,對他人要尊重、學習,對需要幫助的人要施以援手。關(guān)愛需要付出愛心,不計回報。我們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對于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一直都銘記在心,就像他們在我們的感情銀行存了款一樣,時時想著要回報他們“利息”。所以,關(guān)愛他人實際上就是關(guān)愛自己。外圓內(nèi)方是我們做人做事的重要方法,在工作上應(yīng)嚴格要求,一絲不茍;在生活、學習上,要互相關(guān)心愛護,如同兄弟姐妹。關(guān)愛他人,首先會尊重他人,懂得尊重就會多看別人的優(yōu)點與長處,并反復(fù)比照自省自察,不斷改進,把事情做得更好。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干好自己的事情,就是盡到了責任。各級主管要把員工掛在心上,讓員工舒心、順心,少一點不滿,多一點愉快,只有團隊充滿溫馨、和諧,才會有凝聚力、向心力,工作才更有樂趣,生活才有滋有味。
責任就是遇到問題,主動承擔。敢于擔責是成功人士的重要特質(zhì),只有領(lǐng)導(dǎo)敢于擔責,大家內(nèi)心才會踏實,才會在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責任,才能齊心協(xié)力、集思廣益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與合作。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就是為團隊安心、踏實做事立起了堅實保障。責任還是認真做事的態(tài)度。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得讓別人滿意,這就是責任。只有盡心盡責,才有安身立命、養(yǎng)家糊口的本錢,否則,離淘汰就不遠了。同時,能力是在盡心盡責中不斷提高的。因為,事情越干才越會干,腦子越干才越靈活,創(chuàng)新的火花只有在干事中不斷閃現(xiàn)。
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如何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有價值,放光彩,需要我們每一個人放大眼量,打開胸懷,多一點關(guān)愛與責任,為他人、社會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
快樂人生從完善自己開始。我們不必抱怨生活的不公,生活為你關(guān)上一扇門,同時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放下抱怨,以豁達的風度直面人生,就能遠離許多煩惱;以謙虛的態(tài)度注重學習,就能彌補才識不足;以寬容的胸懷對待他人,就能贏得誠信回報;以熱情的雙臂擁抱生活,就能拓展有限生命。
萬物靠陽光生機勃勃,心靈憑修養(yǎng)純凈無瑕。鄒韜奮說過:“一個人光溜溜地到這個世界上來,最后光溜溜地離開這個世界,徹底想起來,名利是身外之物,只有盡一個人的心力,使社會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才是人生最愉快的事?!边@正是為人處世的要義所在。
累死我了,求滿意!
人生少一點抱怨
不時耳聞目睹有些人心不平、氣不順、看不慣,怨這怨那,橫挑鼻子豎挑眼。 或怨風氣不正,流弊盛行,造成人心不 古;或怨社會不公,貧富不均,導(dǎo)致“端 碗吃肉,撂碗罵娘”;或怨前途渺茫、際 遇不順,感到?jīng)]有奔頭;或怨提拔太 慢、待遇不高,認為人生總是失意;或 怨丈夫無能、妻子不賢、孩子無為等 等。凡此種種,怨氣十足,心情憤懣, 火氣很大,要么急火攻心,要么抑郁成 疾,全無一點快樂與寧靜。
平心而論,抱怨作為一種不滿情緒的宣 泄與調(diào)節(jié),是可以理解的。人們不平則 鳴、不滿則怨,敢于暢所欲言,也體現(xiàn) 了政治的清明、民主的發(fā)展。為政者或 可從抱怨中洞悉民情民意,發(fā)現(xiàn)一些亟 待解決的問題,采取必要的改進措施, 不失為一件好事。
問題在于,倘若抱怨一旦成習成風,成 為一種泛濫的負面情緒,不僅會給心靈 蒙上陰影,而且也常常于事無補。一味 抱怨,以貌似“正確”的眼光挑剔事物, 但更多的卻是否定態(tài)度,要么以偏概 全、全盤否定,要么求全責備、推倒重 來。抱怨雖反映了客觀問題,但靠抱怨 卻解決不了問題。畢竟,“要照亮他人, 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點燃他人,自己 身上要有火種。”
抱怨過后,還需走出抱怨,探索繼續(xù)前 行的道路。如果剖開抱怨的堅硬“外 殼”,往往會看到現(xiàn)實的問題,也會看到 我們自身的不足。事實上,沒有一種生 活是完美的,也沒有哪種生活會讓每個 人完全滿意。很多時候,欲念無壑,人 心無足,勢必煩惱困擾、憂戚悲切、抱 怨不絕。“不畏紅塵遮望眼,月輪穿沼水 無痕”,從一定程度上說,抱怨關(guān)乎心 境。
寧靜致遠,多一點寧靜是化解抱怨的一 劑良藥。寧靜始于安詳,讓心靈在喧囂 中回歸自然;醒悟源于寬容,讓心靈在 沉思中洞悉世界。寧靜多一點,抱怨就 會少一點;寬容多一點,焦慮就會少一 點。凡事比別人多想一點,多做一點, 多堅持一點,多流點汗吃點苦,頭腦就 會更加清醒,心態(tài)就會更加平和,也就 會多積累一點經(jīng)驗、多增長一些能力, 離問題的解決也就更近一點。
“不抱怨是使人獲得尊嚴的一種方式。 ”在名利面前保持寧靜淡泊,知足常樂, 面對鮮花掌聲不忘形,受到冷嘲熱諷不 頹廢,對待坎坷失意不沮喪,抱怨自會 離你而去。為人做到無怨無悔,甘于平 凡與寂寞,盡心承擔起自己對社會對他 人的責任,這樣的人生就達到了仰不愧 天、俯不愧地的境界。正如梁啟超所 說: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 有盡責的樂趣。
快樂人生從完善自己開始。我們不必抱 怨生活的不公,生活為你關(guān)上一扇門, 同時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放下抱怨, 以豁達的風度直面人生,就能遠離許多 煩惱;以謙虛的態(tài)度注重學習,就能彌 補才識不足;以寬容的胸懷對待他人, 就能贏得誠信回報;以熱情的雙臂擁抱 生活,就能拓展有限生命。
萬物靠陽光生機勃勃,心靈憑修養(yǎng)純凈 無瑕。鄒韜奮說過:“一個人光溜溜地到 這個世界上來,最后光溜溜地離開這個 世界,徹底想起來,名利是身外之物, 只有盡一個人的心力,使社會上的人多 得他工作的裨益,才是人生最愉快的 事。”這正是為人處世的要義所在。
第一篇:努力拼搏,把握成功
十七八歲的花樣年華,多么好的一個季節(jié)。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生命的土地上耕耘著,期待著收獲的那一天。
年輕的我們是這樣的高傲,一次又一次的向命運發(fā)出挑戰(zhàn)。然而,耕耘“命運的土地”是艱難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許會受傷,也許會流血。但我們沒有理由逃避,因為我們每個人在獲得生命的同時,身上也肩負著拿不掉的責任。我們只有默默地低頭在屬于自己的那片耕地上耕耘,不要企圖被人回來為你承擔,因為每個人多有屬于自己的那片土地,每個人都有那逃避不了的責任。
我們充滿活力,手里握著大把的青春,還有隱藏在心中多年的夢。處身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我們不能退縮,因為退縮就意味著失敗。時間如白駒過隙,一閃即逝,即使我們手中擁有大把的青春,也抗不過我們的肆意揮霍。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要學會拼搏,學會抓住機遇。面對競爭,我們不是見而避之,而是應(yīng)主動迎上去,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成長。只有經(jīng)歷更多的磨難,我們的翅膀才會更硬,我們才會飛得更高?!安唤?jīng)一番寒徹骨,怎的梅花撲鼻香”,讓仍在父母庇護下的我們,離開那雙保護我們的翅膀,勇敢的面對暴風雨的洗禮吧。
無論花開的是否開的驚世駭俗,無論是否飄香千里,只要開過就足夠了,只要開過就已經(jīng)得到最大的收獲。沙漠中有一種花,它開花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幾天,甚至只有幾小時,然而它卻腰圍開花這短短的瞬間花費六年的時間來為花兒的開放汲取營養(yǎng)。這是種什么精神,難道充滿青春的我們不應(yīng)該從中得到點什么嗎?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它現(xiàn)實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我們該醒悟了,只有把握現(xiàn)在,我們才能在明天馳騁風云;只有把握現(xiàn)在,我們才能造就明天的輝煌。
鮮花無語,去散發(fā)出芬芳;青春無語,去散發(fā)出活力。讓充滿青春的我們從現(xiàn)在起,把握自己的明天,努力拼搏。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相信未來=明天的成功。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會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輝煌。
讓我們揮起沉重的鐵錘吧,每一下都砸在最稚嫩的部位,當青春逝去,那個部位會生出厚厚的繭,支撐起我們不再年輕但一定美麗的生命。
第二篇:努力奮斗勇于拼搏
相信這個故事大家一定不會陌生:
古時候,有位老人,名叫愚公。愚公家門前有兩座大山。這兩座大山擋住了愚公出行的道路。于是,愚公下決心搬掉這兩座大山。有個人知道這件事后,就勸愚公,說:“你太傻了,都快九十的人了,又怎么可能把這兩座大山移走呢?”愚公卻說:“我決心以定,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一代接一代堅持下去,為什么就不能將這兩座大山給移走呢?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愚公很愚頓,而且愚得不可理喻,但我卻被愚公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感染了。
就拿我們學生來說吧: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多多少少會遇到一些“攔路虎”;有的人會采取消極悲觀的態(tài)度,立刻打退堂鼓,而有的人則會勇于向上,與“攔路虎”做斗爭。最終,那些臨陣退縮的人,將會一敗涂地,且一事無成;而那些勇于向上,勇于拼搏的人因此走上了成功之道,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古往今來,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也許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而愚公這種鍥而不舍、百折不撓的品質(zhì)是人們走向成功之路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這種品質(zhì)值得我們?nèi)W習,值得我們?nèi)ド钏迹屛覀儼阉l(fā)揚光大。有句話說的好:“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為了我們美好的明天,學習愚公精神,努力奮斗、勇于拼搏吧!
如果匯流入海的淙淙溪流抱怨山路的崎嶇,那么就沒有大海的壯闊;
如果嗷嗷待哺于巢中的雛鷹抱怨生存的殘酷,那么就沒有鷹族的驕傲;
如果巖縫間的小草抱怨環(huán)境的不公,那么就沒有勃勃生機的盎然春色。
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是上天不公,還是命途多舛,讓他失去了一個男人的偉岸,只因朝堂上那堅定的一步,他被處以殘酷的宮刑,他也從失落過,但他并沒有抱怨過,而是把那份失落化為忍辱著《史記》的動力。他奮筆疾書,書寫三閭大夫行吟江畔的無奈,書寫荊軻那把寒光閃閃的匕首,書寫西楚霸王自刎的悲壯因為不抱怨,讓歷史記住了一個堅韌的名字---太史令司馬遷。
一蓑煙雨任平生,踏雪飛鴻。
蘇軾一生坎坷,家庭變故,官場失意,他被一貶再貶,但他沒有因此意志消沉,沒有抱怨環(huán)境不公,而是以瀟灑樂觀的態(tài)度游玩于山水之間,投身于文學創(chuàng)作。“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他不爭“蠅頭小利”,只愿“滄海寄余生”。從此,官場上少了一位失意的官員,文壇上卻多了一位詩人。
燭照深山,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求學的小手。
從漢族地區(qū)來的李桂林、陸建芬夫婦,扎根在彝寨18年,共培養(yǎng)了6屆共146名學生,他們到現(xiàn)在都是代課老師,每月工資不足300元,但他們從沒有抱怨過,而是兢兢業(yè)業(yè),無怨無悔的為山區(qū)的孩子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播灑著自己的愛心,是他們?yōu)檫呥h山區(qū)的教育事業(yè)撐起了一片藍天。
因為不抱怨,一部《史記》橫空出世,萬古流芳;因為不抱怨,華麗的詩章流傳于世;因為不抱怨,山區(qū)的孩子看到了希望。作為中學生,我們更不應(yīng)抱怨,而是應(yīng)該以極大的熱情適應(yīng)環(huán)境,適者生存的規(guī)律盡管無情,但生命原本就是拼搏。
愿一切生命能像咖啡豆一樣,在沸水中展現(xiàn)個性,清香的味道彌漫整個空間!
抱怨或不抱怨二者看似矛盾,實際是一體兩面。如同道家的太極圖也正如你的名字一樣,光明與黑暗,看似矛盾,實際彼此依存,晚間的23-1點,子時一陽生,黑夜里孕育著白晝。午間11-13時的午時是一陰生,光明之下的黑暗一點點增長。
所以抱怨里也一定有積極的種子,不抱怨里也有潛在的問題。
抱有一顆出離心,世界就是一場戲,凡事把握一個尺度,能看透看破放下,方能身心自在。
沒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做或一定要不做,因此是否應(yīng)該抱怨或不抱怨,要運用自己的智慧、看自己的心態(tài),爭取獲得最好的效果就好。
不開心不高興的情緒來臨的時候,可以試試跳出抱怨或不抱怨甚至怨憤乃至歇斯底里的思維模式,嘗試不斷轉(zhuǎn)換呼吸頻率,以迅速打亂不良情緒的干擾節(jié)律。情緒本身就是一個變量嘛。
這也算是給我自己的答案。謝謝你精彩的問題。
同學相互之間談?wù)剬W習的問題蠻好的,但假如消極地看待學習那就不合適了。
課余時間,在我們班的教室里,我曾看到了這樣一幕:班里一部分成績較差的同學聚集在一起抱怨學習太累,他們真的算是“同病相憐”了。甲生發(fā)牢騷:“作業(yè)多兮多!我想啊,有些作業(yè)該不用上交吧,所以我就不做,結(jié)果一樣都要交,我好累呀!真想一生一世不用做作業(yè)?!币疑泊蟀l(fā)牢騷:“我厭煩極了,每天都要上那么多節(jié)課,一上課就想睡覺。如果上課和下課時間換一下該多好呀!”丙生說得更狠:“老師每天把我留那么遲,嗚嗚……學習好辛苦,我真想什么時候找個機會停學!”
我看到這一幕,不禁對他們仨有些憐憫之情??墒寝D(zhuǎn)而一想,他們和其他同學一樣,大家上同樣多的課,做同等量的作業(yè)。為什么其他同學沒有一絲抱怨,為什么會造成這么明顯的“兩極分化”呢?我總結(jié)出來兩個字:厭學。因為厭學導(dǎo)致他們仨上課不認真聽,上課不認真聽導(dǎo)致作業(yè)不認真做,由此交不出作業(yè),成績落后……反正什么都弄不好,這就是惡性循環(huán)。那為什么有些同學學得那么好呢?因為他們把學習當成了快樂的事,上課認真聽講,回家保質(zhì)保量完成作業(yè),老師理所當然滿意……這樣學得既輕松,又越來越好。這就是良性循環(huán)。
我正忖量之時,一名中等生過來了,他曾經(jīng)也是個差生,但現(xiàn)在已“改頭換面”了,他把自己的“非凡經(jīng)歷”說了出來:“我在以前也是不想學習的,媽媽恨鐵不成鋼,便干脆讓我玩了一天的電腦,可我很快玩膩了,一下子就想通了,原來沒有比學習更快樂的事?!睅讉€差生聽了頓時陷入反思之中。
是啊,應(yīng)該少一點抱怨。我的內(nèi)心發(fā)出了無限的感慨。我暗暗決心要做一名好學生,做一名快樂的大孩子。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寫作基礎(chǔ) | 作文指導(dǎo) |
寫作經(jīng)驗 | 寫作方法 |
文學常識 |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