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管運輸什么?篩管運輸什么?
導管: 1、作用:運輸水分和無機鹽 2、位置:位于木質部 3、特點:由導管分子(管狀)連接成;導管分子均為死細胞;分子間壁上 有穿孔。 篩管: 1、作用:運輸有機物 2、位置:位于韌皮部 3、特點:由篩管分子(長形)連接成;篩管分子是活細胞;分子間橫壁形成篩板(有篩孔)。 根、莖、葉內有導管和篩管,它們彼此連接和貫通,形成一個完整的管道系統(tǒng),完成植物體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養(yǎng)料的功能。
導管: 1、作用:運輸水分和無機鹽 2、位置:位于木質部 3、特點:由導管分子(管狀)連接成;導管分子均為死細胞;分子間壁上 有穿孔。 篩管: 1、作用:運輸有機物 2、位置:位于韌皮部 3、特點:由篩管分子(長形)連接成;篩管分子是活細胞;分子間橫壁形成篩板(有篩孔)。 根、莖、葉內有導管和篩管,它們彼此連接和貫通,形成一個完整的管道系統(tǒng),完成植物體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養(yǎng)料的功能。
這是由導管和篩管的生理功能決定的。導管是管狀的導管結構,主要在植物的木質部運輸水和無機鹽。死細胞有利于毛細血管狀導管的形成和水的順利輸送。篩管負責運輸有機物,而有機物的運輸需要能量,因此活細胞可以產生運輸能量。 擴展知識: 導管(vessel)植物體內木質部中主要輸導水分和無機鹽的管狀結構;為一串高度特化的管狀死細胞所組成,其細胞端壁由穿孔相互銜接,其中每一細胞稱為一個導管分子或導管節(jié)。自下而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 導管分子在發(fā)育初期是活的細胞,成熟后,原生質體解體,細胞死亡。在成熟過程中,細胞壁木質化并具有環(huán)紋、螺紋、梯紋、網(wǎng)紋和孔紋等不同形式的次生加厚。在兩個相鄰導管分子之間的端壁,溶解后形...
植物篩管和導管區(qū)別 1、生理活性:篩管是活細胞構成篩管和導管有什么區(qū)別,導管由死亡細胞構成。 2、存在位置:篩管位于韌皮部,導管位于木質部 3、生理功能:篩管主要運輸有機物,導管運輸水分和無機鹽。導管和篩管的粗細一般篩管分子的長度都在100-2000微米之間,直徑僅20-30微米。導管分子的長短和粗細在各種植物中差別較大,大多數(shù)植物導管分子的直徑一般都在20-30微米之間。
位置不一樣,導管位于木質部篩管位于韌皮部,功能也不一樣,導管輸送的是由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篩管輸送的是光合作用產生的營養(yǎng)物質。NADPH是一種化學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被氧化生成NADP+,并同時釋放能量,NADP+在一定條件下又可以被還原成NADPH,同時吸收能量。這種物質用在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中篩管和導管有什么區(qū)別!用于能量的輸送! 篩管和導管的區(qū)別是什么?為什么說樹不怕空心就怕皮被破壞?破壞皮一點還是全部呢?初一生物學第三章,解釋一 導管是死的細胞壁連成的管道,其功能是從下往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是活的篩管細胞構成的管道,兩個相接的管狀細胞之間由篩板連接,其功能是從上往下輸送有...
導管位于植物的木質部,負責向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為植物提供礦質營養(yǎng)篩管和導管有什么區(qū)別。木質部位于植物的主軸中央部分,里邊還含有管胞和木纖維,起到主要的支持和運輸水和無機鹽的作用。 篩管位于植物的韌皮部,負責運輸有機養(yǎng)料至植物的其他組織中。韌皮部通常位于木質部的外圍,里面可能含有伴胞和韌皮纖維,起到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保護的作用。 植物的根莖葉中都含有維管束,即都有一定量的導管和篩管。 導管和篩管哪個是組織哪個是器官 都是組織,組成它們的細胞叫導管分子,篩管分子。導管運輸無機鹽和水,篩管運輸有機物。植物的器官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植物體中導管和篩管的作用? 導管是一種死亡了的,只有細胞壁的...
??植物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植物生長的季節(jié),根要把從土壤中吸收來的水分和無機鹽類運送到葉子里;葉子則要把制造出來的有機物運送給根及植物的其它部分。植物體內的這種水分和物質的交流,無論是在高不盈尺的小草中,還是在高達150多米的杏仁桉樹上,都在日日夜夜不停地進行著。?? 然而,植物中的這種水分和物質的交流,是靠什么來進行的呢?讓我們來做個小小的試驗就明白了。當你把一條帶葉的柳枝放在水里切斷,并立即插入滴有幾滴紅墨水的水里,在太陽光下照射幾個小時后,再把枝條從橫向切斷,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斷面上有紅色的點點;若是再把枝條從縱向剖開,又可以看到,在莖的剖面上有一條條紅色的細紋。??這些點點或細紋,就是我們...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1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