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
出自: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譯文:滾滾長江向東流,不再回頭,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爭什么是與非、成功與失敗,都是短暫不長久。
2、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出自:元·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譯文:我遙望古都長安一帶,內(nèi)心想得很多。令人傷心的是經(jīng)過秦漢宮殿的遺址,看到了無數(shù)間的宮殿都變成了泥土。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滅亡,百姓還是受苦。
3、煙愁雨嘯奈華生,宮闕簪椐舊帝城。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出自:宋·司馬光《過洛陽故城》。
譯文:煙霧橫索,風雨呼嘯,從前的帝都現(xiàn)在只剩下寥寥的宮殿舊址。如果人們想要知道古往今來興亡交替的規(guī)律,看看洛陽城就知道了。
4、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出自:唐·劉禹錫《烏衣巷》。
譯文:朱雀橋邊長滿叢叢野草,點點野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西斜。從前在王謝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來飛進平常百姓人家。
5、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
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
出自:元·張養(yǎng)浩《山坡羊·驪山懷古》。
譯文:在驪山上四處看看,阿房宮已經(jīng)被一把火燒沒了,當時的繁華富貌,現(xiàn)在在哪里?只見衰草蕭疏,水波旋繞。到現(xiàn)在留下的遺憾像煙花一樣。
《過洛陽故城》
(唐)崔涂
三十世皇都,蕭條是霸圖。
片墻看破盡,遺跡漸應無。
野徑通荒苑,高槐映遠衢。
獨吟人不問,清冷自嗚嗚。
《過洛陽故城》
(宋)司馬光
其一
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其二
煙愁雨嘯黍華生,宮闕簪裳舊帝京。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山坡羊·潼關懷古》
(元)張養(yǎng)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作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詩經(jīng)·王風·黍離》詩經(jīng)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擴展資料:
過洛陽故城為唐代崔涂與宋代司馬光做的同名古詩。這里的洛陽故城分別指漢魏洛陽城故城,與隋唐洛陽故城。《舊唐書 地理志一》載:隋大業(yè)元年,自故洛城西移十八里置新都,今都城是也。
崔涂(854~?),字禮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帶人。唐僖宗光啟四年(888)進士。終生飄泊,漫游巴蜀、吳楚、河南,秦隴等地,故其詩多以飄泊生活為題材,情調(diào)蒼涼?!度圃姟反嫫湓?卷。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初字公實,更字君實,號迂夫,晚號迂叟,司馬池之子。漢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縣,原籍陜州夏縣(今屬山西夏縣)涑水鄉(xiāng)人,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他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
參考鏈接:百度百科-過洛陽故城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8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