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李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2. 【唐】杜甫 《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3. 【唐】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4. 【唐】孟浩然 《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5. 【宋】辛棄疾 《西江月·遣興》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6. 【唐】盧綸 《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7. 【宋】辛棄疾 《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
8. 【唐】杜牧 《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9. 【唐】賀知章 《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10. 【唐】王昌齡 《春宮曲》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11. 【唐】張謂 《早梅》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12. 【唐】岑參 《過燕支寄杜位》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風吹沙卷白草。
13. 【唐】岑參 《趙將軍歌》九月天山風似刀,江水東流橫浩浩。
14. 【唐】劉禹錫《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詩的韻腳是什么?
韻腳是韻文(詩、詞、歌、賦等)句末押韻的字。一篇(首)韻文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后一個字,采用韻腹和韻尾相同的字,這就叫做押韻。因為押韻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后,故稱“韻腳”。也作“壓韻”。作詩詞曲賦等韻文時在句末或聯(lián)末用同韻的字相押,稱為押韻。詩歌押韻,使作品聲韻和諧,便于吟誦和記憶,具有節(jié)奏和聲調美。舊時押韻,要求韻部相同或相通,也有少數變格?,F代新詩押韻,不受古代韻書限制。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雕欄 通: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兵車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耶娘 一作:“爺”)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zhàn),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西江月·遣興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原文: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著 通:著)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
還有幾個ang 、ou 之類相似的
1、王維《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2、盧綸 《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3、西鄙人《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4、杜荀鶴《小松》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5、張籍《寄虔州韓使君》
南康太守負才豪,五十如今未擁旄。
早得一人知姓字,常聞三事說功勞。
月明渡口漳江靜,云散城頭贛石高。
郡政已成秋思遠,閑吟應不問官曹。
6、宋祁《九日食糕》
飚館輕霜拂曙袍,糗餈花飲斗分曹。
劉郎不敢題糕字,虛負詩家一代豪。
7、田錫《和安儀鳳》
水國迎涼暑氣消,思清吟嘯語雄豪。
遠如海樹黃云曉,健比秋風白浪高。
酬答愧無明月佩,縱橫爭及解牛刀。
和詩送別昭亭路,何似金鑾奪錦袍。
8、張籍《送從弟濛赴饒州》
京城南去鄱陽遠,風月悠悠別思勞。
三領郡符新寄重,再登科第舊名高。
去程江上多看堠,迎吏船中亦帶刀。
到日更行清靜化,春田應不見蓬蒿。
9、陸游《冬晴》
歲暮常年雪正豪,今年暄暖減綈袍。
春回山圃梅爭發(fā),睡足茆檐日已高。
倉庾家家儲舊谷,笙歌店店賣新醪。
太平氣象方如許,寄語殘胡早遁逃。
10、賀知章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稍,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來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赤壁
杜甫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稍,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來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赤壁
杜甫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唐】李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唐】杜甫 《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唐】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孟浩然 《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舅巍啃翖壖?《西江月·遣興》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唐】盧綸 《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宋】辛棄疾 《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咎啤慷拍?《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唐】賀知章 《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咎啤客醪g 《春宮曲》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唐】張謂 《早梅》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唐】岑參 《過燕支寄杜位》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風吹沙卷白草。
【唐】岑參 《趙將軍歌》九月天山風似刀,江水東流橫浩浩?!咎啤縿⒂礤a《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詩的韻腳是什么?韻腳是韻文(詩、詞、歌、賦等)句末押韻的字。一篇(首)韻文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后一個字,采用韻腹和韻尾相同的字,這就叫做押韻。
因為押韻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后,故稱“韻腳”。也作“壓韻”。
作詩詞曲賦等韻文時在句末或聯(lián)末用同韻的字相押,稱為押韻。詩歌押韻,使作品聲韻和諧,便于吟誦和記憶,具有節(jié)奏和聲調美。
舊時押韻,要求韻部相同或相通,也有少數變格。現代新詩押韻,不受古代韻書限制。
古詩、尤其是唐詩,通常以平水韻為主。
而漢語拼音中的韻母ao則是新韻中的一個分部——“六豪” 在平水韻中,與“六豪”最接近的是“四豪(平)”在此韻部下較有代表性的詩有: 清代:秋瑾 · 《對酒》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唐代:李白 · 《白馬篇》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
斗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競風采,三杯弄寶刀。殺人如剪草,劇孟同游遨。
發(fā)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叱咤經百戰(zhàn),匈奴盡奔逃。
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羞入原憲室,荒淫隱蓬蒿。
宋·釋自在 · 《化前題壁》 邑尉非常氣勢豪,因談真教反稱褒。吾家微密皆彰露,又往西天去一遭。
近代:毛澤東 ·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余 通:馀)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原馳 原作:原驅)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紅裝 一作:銀裝)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宋·胡仲弓 · 《即席次韻》 倚著欄干句便豪,我來登覽奈愁何。山河一半無收拾,卻道東南景最多。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