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慈恩精舍南池作》
年代: 唐 作者: 韋應物
清境豈云遠,炎氛忽如遺。重門布綠陰,菡萏滿廣池。
石發(fā)散清淺,林光動漣漪。緣崖摘紫房,扣檻集靈龜。
浥浥馀露氣,馥馥幽襟披。積喧忻物曠,耽玩覺景馳。
明晨復趨府,幽賞當反思。
2、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
聞君掃卻赤縣圖,乘興遣畫滄洲趣。
畫師亦無數(shù),好手不可遇。
對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豈但祁岳與鄭虔,筆跡遠過楊契丹。
得非懸圃裂,無乃瀟湘翻。
悄然坐我天姥下,耳邊已似聞清猿。
反思前夜風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
元氣淋漓障猶濕,真宰上訴天應泣。
野亭春還雜花遠,漁翁暝蹋孤舟立。
滄浪水深青溟闊,欹岸側(cè)島秋毫末。
不見湘妃鼓瑟時,至今斑竹臨江活。
劉侯天機精,愛畫入骨髓。
自有兩兒郎,揮灑亦莫比。
大兒聰明到,能添老樹巔崖里。
小兒心孔開。貌得山僧及童子。
若耶溪,云門寺。
吾獨胡為在泥滓,青鞋布襪從此始。
3、
《奉酬南陵三君別后見寄》
年代: 宋 作者: 韓維
齊居有常禁,跬步不得語。
清歡猶反思,濁酒成獨撫。
野杏亂飛春,鄰雞靜啼午。
寂寥正如此,坐見前山雨。
4、
《中秋舟次沙律》
年代: 宋 作者: 黃大受
去年中秋月,照我入桂城。
今年中秋月,送我至江陵。
桂林二千八百里,城邊買船發(fā)春水。
瀟湘六月寒如冰,洞庭湖中秋氣生。
峽江西來雪波急,片帆帶雨煙中濕。
胡雁不來蘆葦秋,風林淅瀝生人愁。
反思前年風露好,月入金樽醉將倒。
如今飄落千萬山,煙波彌漫幾時還。
露香堂中千百甕,玉瓶取醉風吹夢。
今宵弦管市繁華,燈火沙頭一萬家。
爭似詩翁弄江月,微吟不自汲江花。
5、
《挽周宣教宗沂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廖行之
始別猶承笑語溫,昭暉相望幾晨昏。
伻來駭?shù)卵詡鳟?,淚哽悲懷飽不餐。
歸拜文帷人已去,痛瞻靈室像徒存。
反思博我諄諄意,何日能酬知遇恩。
1、《行路難·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譯文:
金杯里裝的名酒,每斗要價十千; 玉盤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費萬錢。胸中郁悶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劍環(huán)顧四周,我心里委實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
像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 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jīng)過日邊。世上行路呵多么艱難,多么艱難; 眼前歧路這么多,我該向北向南?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 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2、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jīng)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3、《詠煤炭》
明代:于謙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譯文:
鑿開混沌之地層,獲得煤炭是烏金。蘊藏無盡之熱力,心藏情義最深沉。融融燃起之炬火,猶如浩浩之春風。熊熊洪爐之烈焰,照破灰沉之夜空。鐘鼎彝器之制作,全靠原力之生成。鐵石雖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只是希望天下人,都能吃飽又穿暖。不辭辛勞與艱苦,走出荒僻之山林。
4、《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代: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譯文:
巴山楚水凄涼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謫居?;貋砦锸侨朔牵蚁駹€柯之人,只能吹笛賦詩,空自惆悵不已。沉舟側(cè)畔,千帆競發(fā);病樹前頭,萬木逢春。今日聽你高歌一曲,暫借杯酒振作精神。
5、《書憤五首·其一》
宋代: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譯文:
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里飛奔著樓船戰(zhàn)艦。秋風中跨戰(zhàn)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guān)捷報頻傳。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發(fā)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原發(fā)布者:南闖憋悶昧
篇一:成語專題小結(jié)成語專題小結(jié)一、望文生義,主觀臆斷成語具有結(jié)構(gòu)的穩(wěn)定性和意義的整體性,其含義是約定俗成的;它不是構(gòu)成它的單個語素義的簡單疊加,而是在其構(gòu)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礎(chǔ)上,在豐富的人文背景下,通過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來的。因此我們在掌握或運用成語時一定要注意把握成語字面意義之外的整體意義;同時必須準確理解成語中一些含有生僻義的關(guān)鍵語素,切忌粗枝大葉,一瞥而過,主觀臆斷,望文生義。例1、這篇文章不僅結(jié)構(gòu)混亂,而且文不加點,令人費解。例2、發(fā)展生產(chǎn)力是當前首當其沖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例3、三人成虎,人多為王,這似乎成了宗派主義者們的信條。解:例1中“文不加點”中的關(guān)鍵語素“點”,不是“標點”的意思,而是“刪改”之意,如果我們不理解它,就可能把意思理解成“寫文章不加標點”。而實際上整個成語是指“寫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寫成”。例2中“首當其沖”不是“首要的”之意,“沖”是“要沖,交通要道”的意思;它比喻最先受到?jīng)_擊、壓力、攻擊或首先蒙受災
關(guān)于反思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閉閣思過】:指關(guān)起門來自我反省。
【閉閣自責】:指關(guān)起門來自我反省。同“閉閣思過”。
【閉合思過】:指關(guān)起門來自我反省。
【閉合自責】:指關(guān)起門來自我反省。同“閉合思過”。
【閉門思過】:過:過失。關(guān)起門來反省。
【閉門思愆】:指關(guān)起門來自我反省。同“閉合思過”。
【反聽內(nèi)視】:內(nèi)視:向內(nèi)看;反聽:聽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聽取別人的意見。
【返躬內(nèi)省】:躬:自身;省:檢查,反省?;剡^頭來檢查自己的過失。
【返觀內(nèi)視】:原為佛教語。指用佛性對照檢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返觀內(nèi)照】:原為佛教語。指用佛性對照檢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返視內(nèi)照】:原為佛教語。指用佛性對照檢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返照回光】:佛教語。指用佛性對照檢查,自我反省。
【撫躬自問】:反躬自問,指自我反省。
【撫心自問】:摸著自己的胸口問問自己。表示自我反省。
【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報效君主;辭官隱退時,就反省自己,以彌補過失。
【捫心清夜】:捫:摸;清:寂靜。指深夜不眠,進行自我反省。
【捫心自問】: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怎么樣。指自己反省。
反求諸己、三思而行、閉門思過、閉門思愆、撫心自問、三省吾身、一日三省、日省月修、清夜捫心、內(nèi)省不疚。
1.反求諸己 [ fǎn qiú zhū jǐ ]
釋義:求:追究,尋求;諸:“之于”的合成詞。 反過來追究自己。指從自己方面找原因。
例句:當人民內(nèi)部遇到矛盾時,我們提倡~,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來解決問題。
2.閉門思過 [ bì mén sī guò ]
釋義:過:過失。關(guān)起門來反省。
例句:與其怨天尤人,不如~。
3.撫心自問 [ fǔ xīn zì wèn ]
釋義:摸著自己的胸口問問自己。 表示自我反省。
出處:魯迅《華蓋集·這回是多數(shù)的把戲》:“倘使我看了《閑話》之后,便撫心自問:“要是二百人中有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便怎樣?””
4.三省吾身 [ sān xǐng wú shēn ]
釋義:省:檢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從三個方面檢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己。
出處:《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關(guān)于學習的名言 學無止境。
—— 荀子2.學者先要會疑。——程頤3.學然后知不足。
—— 禮記4.活到老學到老?!?諺語5.學習永遠不晚。
—— 高爾基6.重復是學習之母。 —— 狄慈根7.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 孔子8.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9.單學知識仍然是蠢人。
—— 歌德10.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11.師以質(zhì)疑,友以析疑。
—— 李惺12.不知則問,不能則學?!?董仲舒13.學問難窮,幫親師取友。
—— 湯斌14.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孔子15.問學必有師,講習必有友?!?陸佃16.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
—— 袁牧17.背得爛熟還不等于掌握知識?!?蒙田18.愛學出勤奮,勤奮出天才。
—— 郭沫若19.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華羅庚20.學問是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
—— 李嘉圖2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22.勤學和知識是一對最美的情人。
—— 佚名2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佚名24.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 《增廣賢文》25.刀要磨才鋒利,人要學才聰明?!?越南諺語26.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
—— 弗萊格27.聞見廣則聰明辟,勝友之而學易成?!?魏源28.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
—— 弗萊格29.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張載30.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顏真卿31.學者觀書,每見每知新意則學進矣。 —— 張載32.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
—— 弗萊格33.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曹雪芹34.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
—— 烏申斯基35.不向前不知道路遠,不學習不明白真理?!?諺語36.在學習中取得知識,在戰(zhàn)斗中取得勇敢。
—— 佚名37.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chuàng)造?!?吳晗38.惜時、專心、苦讀是做學問的一個好方法。
—— 蔡尚思39.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周恩來40.作者不一定能寫到老,但是他一定應該學到老。
—— 佚名41.游手好閑的學習并不比學習游手好閑好。 —— 約·貝勒斯42.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
—— 加菲勞43.有教養(yǎng)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 —— 普列漢諾夫44.要想一下子全知道,就意味著什么也不會知道。
—— 巴甫洛夫45.學到很多東西的決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東西?!?洛克 46.不奮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來窘隘而已。
—— 鄭板橋47.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達爾文48.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佚名49.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 陶行知50.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孫中山51.多詐的人藐視學問,愚魯?shù)娜肆w慕學問,聰明的人運用學問。
—— 培根52.無所不能的人實在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專家實在是一無所專?!?鄒韜奮53.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于發(fā)問的人,終身為愚人。
—— 佚 名54.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 —— 阿卜·日·法拉茲55.學貴精不貴博。
……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 —— 戴震56.人天天都學到一點東西,而往往所學到的是發(fā)現(xiàn)昨日學到的是錯的。
—— B.V57.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么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 —— 利希頓堡58.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fā)覺自己的無知。
—— 笛卡兒59.把學問過于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guī)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培 根60.應當隨時學習,學習一切;應該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 高爾基61.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學,如炳燭之光?!?劉向62.把學問過于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guī)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
—— 培 根63.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綴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 陶淵明64.學習這件事不在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恒心。—— 法布爾65.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
他們的獨創(chuàng)精神可能來自他們的博學。—— 貝弗里奇 66.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 陶行知67.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朱熹68.做學問的功夫,是細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飯一樣,要嚼得爛,方好消化,才會對人體有益?!?陶鑄 69.知識不是某種完備無缺、純凈無瑕、僵化不變的東西。
它永遠在創(chuàng)新,永遠在前進?!?普良尼施尼柯夫70.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shù)量,而是知識的質(zhì)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
—— 托爾斯泰71.攀登科學文化的高峰,就要沖破不利條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條件,并去創(chuàng)造新的條件?!?高士其72.學習外語并不難,學習外語就像交朋友一樣,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見面,朋友之間就親密無間了。
—— 高士其73.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自然哲學使人精邃,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使人善辯?!?。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7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