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這首五言絕句是詩人漫游途中停泊在建德江邊時寫的一首小詩,描寫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見的景色,抒發(fā)了遠離家鄉(xiāng)、旅居在外時的孤獨傷感之情。
二、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首句寫寒雨連江,夜暮降臨,以凄清的景物來襯托離情別緒;二句寫清晨霧中的遠山,顯得分外孤獨,“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離情。 作者不因流落他鄉(xiāng)而改變志節(jié),始終保持著高尚純潔品格和堅強、樂觀的精神。
三、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整首詩歌先寫草堂春色,再寫雪山江船,有動有靜,色彩鮮明,營造了一種清新、歡快的氛圍。表達了作者無比歡快的心情。
四、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詩題“獨坐”,一“獨”字為全詩的抒情和描寫定下了基調(diào),但首句卻用一“眾”字開頭,然后從眾到“盡”,第二句再轉出“孤”字,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表現(xiàn)出詩人心頭上無限孤單寂寞的思潮。
最后鳥飛云散,以山比人,仿佛“山”也孤獨,與作者同病相憐,共處寂寞之境。這樣不僅把敬亭山寫活了,也鮮明地烘托出作者的情感,真是自然天成,匠心“獨”運。
五、旅夜抒懷(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詩的前四句寫自己旅途所見,創(chuàng)造出一個雄渾壯郁的意境;后四句是面對這壯闊宏偉的月夜江流圖和目前自身的處境抒發(fā)感慨,“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凝聚著、濃縮著詩人心中的多少悲苦和不平。詩的情景交融得妙合無痕,突出了一個憂嘆身世而又未肯忘記壯志的孤苦伶仃的詩人形象. 六、題李凝幽居 賈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中間兩聯(lián)重在寫景、敘事,首尾兩聯(lián)都間接寫出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七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就是詩人張繼在國家遭受戰(zhàn)爭、自己趕考落榜,處于痛苦、彷徨、憂愁和無奈之時,借景抒情之作。
描寫景色的古詩 1、《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早發(fā)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4、《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5、《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6、《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8、《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9、《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10、《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11、《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