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杭州春望》(唐代)白居易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蹋晴沙。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2. 《杭州呈勝之》(北宋)王安石:游觀須知此地佳,紛紛人物敵京華。林巒臘雪千家水,城郭春風二月花。彩舫笙簫吹落日,畫樓燈燭映殘霞。如君援筆宜摹寫,寄與塵埃北客夸。
3. 《青玉案.元夕》(南宋)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4. 《憶昔》(唐代)杜甫: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宮中圣人奏云門,天下朋友皆膠漆。百馀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豈聞一絹直萬錢,有田種谷今流血。洛陽宮殿燒焚盡,宗廟新除狐兔穴。傷心不忍問耆舊,復恐初從亂離說。小臣魯鈍無所能,朝廷記識蒙祿秩。周宣中興望我皇,灑血江漢身衰疾。
5. 《寄揚州韓綽判官》(唐代)杜牧: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
6. 《望海潮 》: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7.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8. 《滿庭芳·漢上繁華》(宋代)徐君寶妻:漢上繁華,江南人物,尚遺宣政風流。綠窗朱戶,十里爛銀鉤。一旦刀兵齊舉,旌旗擁、百萬貔貅。長驅(qū)入,歌樓舞榭,風卷落花愁。清平三百載,典章文物,掃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猶客南州。破鑒徐郎何在?空惆悵、相見無由。從今后,斷魂千里,夜夜岳陽樓。
9. 《眼兒媚·玉京曾憶昔繁華》(宋代)趙佶: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10.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宋代)歐陽修: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zhuǎn)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1、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队紊轿鞔濉罚ㄋ未宏懹危?/p>
譯文:不要笑農(nóng)家臘月里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豐繁。
2、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清平樂·村居》(宋代:辛棄疾)
譯文: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于編織雞籠。
3、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清明》(宋代:王禹偁)
譯文: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在清明節(jié)的一大早,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4、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多l(xiāng)村四月》(宋代:翁卷)
譯文: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jié)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5、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題臨安邸》(宋代:林升)
譯文:青山無盡樓閣連綿望不見頭,西湖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
6、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都s客 / 有約》(宋代:趙師秀)
譯文:梅子黃時,家家都被籠罩在雨中,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
7、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宋代:蘇軾)
譯文:路途遙遠,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艷陽高照,無奈口渴難忍,想隨便去哪找點水喝。于是敲開一家村民的屋門,問:可否給碗茶?
8、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镀脐囎印ご壕啊罚ㄋ未宏淌猓?/p>
譯文: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著的東鄰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個春宵美夢,原來它是預兆我今天斗草獲得勝利??!不由得臉頰上也浮現(xiàn)出了笑意。
9、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锻3薄|南形勝》(宋代:柳永)
譯文:里湖、外湖與重重疊疊的山嶺非常清秀美麗。秋天桂花飄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歡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劃船采菱唱歌,釣魚的老翁、采蓮的姑娘都嬉笑顏開。千名騎兵簇擁著巡察歸來的長官。在微醺中聽著簫鼓管弦,吟詩作詞,贊賞著美麗的水色山光。他日把這美好的景致描繪出來,回京升官時向朝中的人們夸耀。
10、朝來庭下,光陰如箭,似無言、有意傷儂。都將萬事,付與千鐘。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行香子·秋與》(宋代:蘇軾)
譯文:早晨來到院子里,感嘆時光荏苒,歲月流逝,雖不吭聲,似乎有意讓我傷心。如今萬念俱空,把所有心事,都換作千杯酒來飲。哪管它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
11、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夏日田園雜興·其七》(宋代:范成大)
譯文: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12、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江上漁者》(宋代:范仲淹)
譯文:看看那些可憐的打魚人吧,正駕著小船在大風大浪里上下顛簸,飄搖不定。
13、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銀錚 一作:銀鉦)——《稚子弄冰》(宋代:楊萬里)
譯文:清晨,滿臉稚氣的小孩,將夜間凍結(jié)在盤中的冰塊脫下,提在手中。
14、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桑茶坑道中》(宋代:楊萬里)
譯文:一個牧童躺在柳蔭下,睡夢正甜。而那頭牛只管埋頭吃草,越走越遠,直吃到柳林西面。
15、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短照摺罚ㄋ未好穲虺迹?/p>
譯文:燒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門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卻沒有一片瓦。
《杭州春望》(唐代)白居易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蹋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杭州呈勝之》(北宋)王安石:游觀須知此地佳,紛紛人物敵京華。
林巒臘雪千家水,城郭春風二月花。彩舫笙簫吹落日,畫樓燈燭映殘霞。
如君援筆宜摹寫,寄與塵埃北客夸。《青玉案.元夕》(南宋)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憶昔》(唐代)杜甫: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宮中圣人奏云門,天下朋友皆膠漆。
百馀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豈聞一絹直萬錢,有田種谷今流血。
洛陽宮殿燒焚盡,宗廟新除狐兔穴。傷心不忍問耆舊,復恐初從亂離說。
小臣魯鈍無所能,朝廷記識蒙祿秩。周宣中興望我皇,灑血江漢身衰疾。
《寄揚州韓綽判官》(唐代)杜牧: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
《望海潮 》: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滿庭芳·漢上繁華》(宋代)徐君寶妻:漢上繁華,江南人物,尚遺宣政風流。綠窗朱戶,十里爛銀鉤。
一旦刀兵齊舉,旌旗擁、百萬貔貅。長驅(qū)入,歌樓舞榭,風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載,典章文物,掃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猶客南州。
破鑒徐郎何在?空惆悵、相見無由。從今后,斷魂千里,夜夜岳陽樓。
《眼兒媚·玉京曾憶昔繁華》(宋代)趙佶: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
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宋代)歐陽修: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zhuǎn)堤斜。
直到城頭總是花。
這個都城總是蘇醒得太過于早,昨夜的浮塵還未來得及平定,昏暗下的路燈似是仍有昏黃色的燈光要透出來,細看時卻是晨曦的折射。
街道邊的小攤點永遠是人滿為患,呼喊聲此起彼伏,所幸老板娘練就過耳不忘的神奇本領,其實哪不是人滿為患,茶館 客棧 布莊 補充: 當鋪,街道兩旁,各種各樣的小販子們在沿街叫賣,有賣古董的,胭脂水粉的首飾的字畫的風箏的香囊的各種的交通路線像蜘蛛網(wǎng)一樣覆蓋到都城的每個角落一批又一批的人像貨物一樣被裝卸著整個都城有如一個繁忙的空殼大家都在奔忙著,奔忙著各自艱難的生活…… 追問: 可以再具體點嗎? 回答: 春天悄然來到,萬物復蘇,都城的街市上也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一座熱鬧的虹型大橋,橋上人頭攢動,游客行人如織,只見橋上兩側(cè)擺著許多小攤,有賣各類雜貨也有賣小點乾果的,還有算命的,以及賣茶水的…大橋中間的步道上是熙來攘往的人群,有坐轎的,有步 補充: 行的,也有挑擔的,還有馬車與運貨的… 這都城真如聽聞中的一樣熱鬧非凡,憑欄而站,看向河里的往來船只,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
站在橋頭,春風拂面,好不愜意。逛逛幾個小攤,突然看到一艘運糧大船正準備駛過橋洞,只見大船上的船夫十分忙碌。
多有意思啊!往 補充: 下望去,見到那些船夫有的站在船蓬頂上,俐落的降下風帆,有的則站在船舷上使勁撐篙,還有的正奮勁的用長篙頂住橋洞的洞頂,使這大船可以隨著水勢通過橋洞?!澳切┐蛘娴暮苄量嗄亍笨粗@一緊張場面,不由得感嘆起來。
看著那艘在眾人的齊心合力才安全通 補充: 過的船只,內(nèi)心不禁感概萬千,這世上似乎都沒有那么順利就能達成的,總要經(jīng)過一番艱難… 追問: 哎,我快崩潰了,這也不是我想要的句子,我要寫的是古代小說的京城,要京城的繁華句子,就要眼前一條街可以看見的就可以了 回答: 嗚嗚 輸入了那么多的字,浪費了我那么多的寶貴時間,你競?cè)徽f不是你想要的 我想不出來啦 嗚嗚 我也快澎潰啦 好想要你的分哦 啊啊啊啊啊 得不要啦 追問: 暈,嗚嗚…沒有辦法??!的確不是我想要的啊!要不你再找找。
1、兩兩三三將子戲——(唐)盧照鄰 《雜曲歌辭·行路難》2、彩戲斒斕多桂子——(宋)無名氏 《最高樓·中和節(jié)過》3、巢禽命子戲——(唐)劉禹錫 《初夏曲三首》4、弱子戲我側(cè)——(魏晉)陶淵明 《和郭主簿 其一》5、於戲獨如子——(宋)黃庭堅 《漫尉》6、季子聊為戲——(南北朝)徐陵 《鬬雞詩》7、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8、篤導儉經(jīng)北海戲子然家,遂入漁陽出塞。——《資治通鑒·漢紀·漢紀四十八》9、戲子歌童,哪個不熟?——《笑林廣記·世諱部》10、一曰:“叫伙戲子與渠湯湯,好弗熱鬧?!?/p>
——《笑林廣記·謬誤部》《雜曲歌辭·行路難》具體原文如下:君不見長安城北渭橋邊,枯木橫槎臥古田。昔日含紅復含紫,常時留霧亦留煙。
春景春風花似雪,香車玉輿恒闐咽。若個游人不競襻,若個倡家不來折。
倡家寶襪蛟龍帔,公子銀鞍千萬騎。黃鶯一向花嬌春,兩兩三三將子戲。
千尺長條百尺枝,丹桂青榆相蔽虧。珊瑚葉上鴛鴦鳥,鳳凰巢里雛鹓兒。
巢傾枝折鳳歸去,條枯葉落狂風吹。一朝零落無人問,萬古摧殘君炬知?人生貴賤無終始,倏忽須臾難久恃。
誰家能駐西山日?誰家能堰東流水?漢家陵樹滿秦川,行來行去尺哀憐。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擬榮華一萬年。
不見朱唇將白貌,惟聞素棘與黃泉。金貂有時須換酒,玉塵但搖莫計錢。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處。蒼龍闕下君不來,白鶴山前我應去。
云間海上邈難期,赤心會合在何時?但愿堯年一百萬,長作巢由也不辭!賞析:從漢“柏梁體”開始,嘆收六朝聲律對仗,七言詩逐漸趕上五言詩;并從初唐開始分流,為新興近體律絕,和樂府歌行。“初唐四杰”對七言古詩也作出巨大貢獻。
盧照鄰的《長安古意》與《行路難》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行路難》是《樂府·雜曲歌辭》舊題,在盧照鄰之前,鮑照就作過一首七言《行路難》,仄聲促韻與長句宛轉(zhuǎn),充分表達悒郁不平之氣。
盧照鄰這一首從容舒展,徐緩不迫,多次轉(zhuǎn)韻;其聲律、修辭、與對仗明顯受六朝詩歌影響,從中也反映了詩風轉(zhuǎn)變期的藝術特點。全詩共四十句,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萬古摧殘君詎知?”“長安城北渭橋邊”為虛指,即物起興,從眼前橫槎、枯木倒臥古田引起聯(lián)想,“昔日”領起下文十六句,對“枯木”曾經(jīng)擁有的枝繁葉茂,溢彩流芳的青春歲月,進行淋漓盡致的鋪陳與渲染。圍繞著它“千尺長條百尺枝”,有黃鶯戲春,鳳凰來巢,鴛鴦雙棲,高貴的丹桂青榆也依附庇蔭,更有香車寶馬時常經(jīng)過,馬蹄聲斷續(xù)相聞;富有而輕薄的公子,妖冶的倡女,紛趨競騖,攀龍附鳳。
詩人以工整的結(jié)構(gòu),華麗的語言,為我讀者展現(xiàn)了初唐長安城內(nèi)繁榮市井,驕奢生活的世態(tài)風情全卷,讀者仿佛身臨其境,卻又清醒地感覺到詩人冷靜的態(tài)度。從行文遣辭看,整齊的偶句與變換的角度,避免了呆滯散亂;層迭的詞句增添了構(gòu)圖的對襯感與節(jié)奏感。
末兩句是全詩關鍵,也是主旨所在。從現(xiàn)實的“一朝零落無人問”,由此及彼提出“萬古摧殘君詎知”,已如桓溫當年“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普遍人生感喟,將比興之義進一步升華了。
第二部分從“人生貴賤無終始”到末句,由隱而顯,喻體“枯木”顯現(xiàn)為本體“人生”?!敖K始”指無限。
轉(zhuǎn)瞬即逝的人生與悠久無限的歲月,這對亙古不變的自然矛盾造成人們心靈的困惑,一系列抒情意象即由此展開?!罢l家”以下(至“赤心會合在何時”)運用超時空框架,不斷變換敘述角度,使生死枯榮的單一主題,形成多元層次與豐富內(nèi)涵。
先寫時光流水,無人能阻,再寫改朝換代,秦川漢陵,無可奈何;再寫富貴公卿,頃刻歸于青棘黃泉。由此進一步指出富貴不可驕,交情不足恃,都用復迭或?qū)Ρ仁址ā?/p>
金貂換酒為李白《將進酒》所本;“玉塵”指玉驄馬揚起的飛塵,狂飲與游冶似乎已解生死,其實正說明了無法排遣的苦悶。既然功名利祿都只是過眼云煙,就只好求友訪仙以解心中積怨。
因此,唐代盛行道教,許多官僚士大夫接受道教。詩人說:縱然平日有生死交情,但只要大限到來,你未抵“蒼龍闕下”(蒼龍,東方之神,二十八宿東七星總稱),我則已羽化白鶴山前。
至于云間海上的仙山,長生不死的仙丹,更是飄緲難覓。道家與佛家都有轉(zhuǎn)世說,即使退一步尋求“赤子”重生,要到什么時候呢?表面是消極、苦悶乃至放浪形骸,其實仍融注了對人生熱烈執(zhí)著的追求,因此結(jié)末兩句“但愿堯年一百萬,長作巢由也不辭!”堯年,代長壽;巢由,巢父與許由,古時隱士。
“但愿”“長作”可見其辭情懇切。盧照鄰因服丹中毒,手足痙攣,最終不堪惡疾所苦,自投潁水,這里似有懺悟,只祈求正常人的健康長壽,不奢求富貴榮華與長生不死。
初唐四杰對于詩體詩風的轉(zhuǎn)變,最突出之貢獻是擴大了時空境界,將目光由宮廷移向社會,轉(zhuǎn)向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人生。他們對歷史、對人生、對物質(zhì)、對理想都常常有發(fā)人深省的理解與闡釋,使詩歌氣勢宏遠,哲理性強,有很深的社會意義。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wǎng):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4%B8%A4%E4%B8%A4%E4%B8%89%E4%B8%89%E5%B0%86%E5%AD%。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