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家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李白: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關(guān)道,天涯去不歸。
兩人都對昭君出塞,墻予無限的憐惜與感嘆。另外還有: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家使人嗟。
王安石也有吟詠王昭君的詩,他另創(chuàng)新意,不落俗套,認為王昭君未必就是一件壞事,如: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欲說無語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植拔春風手,彈著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家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此外歐陽修的“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币才c王安石的意思相同,前后輝映,以理度情,從人性角度著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后的悲苦之余,也未嘗沒有另一種迷離心情,也未嘗不是人生價值的另一種實現(xiàn)?!扒嗉摇蹦贡弦部逃校?
一身歸朔漠,數(shù)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論,幾與衛(wèi)霍同。
這首詩,包括“和親果使邊烽消,鹿閣何人許共論?!笨偹銓ν跽丫鋈陀H,有了公允的論斷。
舊題漢?劉歆《西 京雜記》記載,毛延壽,漢時杜陵人。
漢元帝時,后宮眾多,不得常見,元帝遂命毛延壽等畫工逐一繪影圖 形,以按圖召幸。繪圖之時,諸宮人皆賄賂畫工,唯王嬙王昭君不肯,畫工便曲繪其貌,故王嬙不得幸見。
其后,漢與匈奴相善,匈奴求美人為 閼氏,元帝遂遣王嬙。臨行之時,元帝召見王嬙,見其貌美為后宮之首, 不忍其行,但因已應允匈奴,只得逍去。
后元帝究查其事,遷怒于畫工, 毛延壽與諸畫工皆被斬首棄市。后遂以“毛延壽”用作指稱畫工之典。
唐?杜甫《能畫》:“能畫毛延壽,投壺郭舍人。”宋?王安石《明妃曲》“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 壽?!?/p>
詠玉環(huán)
菡萏不須發(fā),何如解語花。霓裳空自舞,舞到日西斜
楊貴妃的詩,《全唐詩》收有其《贈張云容舞》一首云:
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梟梟秋煙里。
輕云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
明妃曲
一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億.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二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欲說無語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植拔春風手,彈著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家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西施
作者:【羅隱】 年代:【唐】 體裁:【七絕】 類別:【未知】
家國興亡自有時,
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
越國亡來又是誰?
————————————————————————
西施詠
作者:【王維】 年代:【唐】 體裁:【五古】 類別:【未知】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tài),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西施灘
作者:【崔道融】 年代:【唐】 體裁:【五絕】 類別:【未知】
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
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
西施
作者:【曹雪芹】 年代:【清】 體裁:【七絕】 類別:【未知】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
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和張倅子儀送鞓紅、魏紫、崇寧紅醉、西施四
作者:【楊萬里】 年代:【宋】 體裁:【未知】 類別:【未知】
朱墨勾添眼底塵,今年春盡不知春。
鞓紅魏紫能相訪,西子崇寧更可人。
【原題】:
和張倅子儀送鞓紅、魏紫、崇寧紅醉、西施四種牡丹二首
(2)王昭君 (唐)崔國輔
漢使南還盡,胡中妾獨存。
紫臺綿望絕,秋草不堪論。
點評:這兩首大家也看出來了,突出了昭君在匈奴的孤寂和離開漢宮的怨恨,這是古人作昭君詩詞的一個傳統(tǒng)主題,后邊你會看得更明顯
(3)王昭君 (唐)李商隱
毛延壽畫欲通神,忍為黃金不顧人。
馬上琵琶行萬里,漢宮長有隔生春。
一般寫昭君的詩詞都要順便提上一個人,毛延壽,是他直接導致了昭君隱沒深宮,間接導致了昭君出塞,成就了千古佳話,不管此人當如何論,總之他與這段歷史故事是有著密切關(guān)聯(lián)的
(4)昭君(唐)汪遵
漢家天子鎮(zhèn)寰瀛,塞北羌胡未罷兵。
猛將謀臣徒自貴,蛾眉一笑塞塵清。
這首寫出了昭君為民族大義,百姓太平而做出的貢獻,在四大美人里,唯一不是“紅顏禍水”的,還帶來了天下的安寧
(5) 昭君詞(唐)戴叔倫
漢家宮闕夢中歸,幾度氈房淚濕衣。
惆悵不如邊雁影,秋風猶得向南飛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回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死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軍百兩皆胡妃。
含情欲說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桿撥春風乎,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