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拼ざ鸥Α锻馈?/p>
白話譯文: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2、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代·李白《行路難三首·其一》
白話譯文:人生的道路何等艱難,何等艱難,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堅信乘風破浪的時機定會到來,到那時,將揚起征帆遠渡碧海青天。
擴展資料:
賞析:
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寫詩人從望岳產生了登岳的想法,此聯號為絕響,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寫出了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也表現出詩人的心胸氣魄?!皶敗笔翘迫丝谡Z,意即“一定要”。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表現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此句詩表達了詩人準備沖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負的豪邁氣概和樂觀精神。給遇到挫折,遭遇困難,受到打擊而感到前路茫然的人們一種信心、一種勇氣、一股力量。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象劉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望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行路難三首 (李白組詩作品)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剛剛開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愛,而盛開的荷花卻是_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等到_____________的時候,預示著夏天已經接近尾聲了。
2.“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為了祖國,拋頭顱灑熱血,文天祥說到_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陸游臨終前還告誡兒子:“_王 師 北 定 中 原 日 , 家 祭 無 忘 告 乃 翁 。 王昌齡發(fā)出了__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滿腔豪情,而在萬紫千紅的春天卻這樣悲嘆:“四百萬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臺灣。
岳飛則怒發(fā)沖冠,仰天長嘯:“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_”
3.“酒”與中華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酒能解愁,曹操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酒能使人心曠神怡,李白說:__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酒能增進友誼,王維說: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4.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兒童急走寫出了兒童捕蟬前的專注;“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__”寫出了兒童垂釣時怕魚被嚇走時的擔心;“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_”寫出了兒童放風箏時的天真;“___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寫出了兒童臥刨蓮蓬時的稚態(tài),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寫出了兒童模仿大人種瓜時的討人喜歡的樣子。我還想到了描寫兒童的一首詩:“____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注釋】
這首詩是劉禹錫在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歲暮,從和州返回洛陽,途經揚州與白居易相會時所作。
酬:這里是以詩相答的意思。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使君:稱刺史。
巴山楚水:指四川和兩湖一帶。劉禹錫先后被貶到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地,夔州古屬巴國,其它地方大都屬楚國。
二十三年:從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永貞革新失敗后劉禹錫被貶官為連州刺史到寫此詩時,前后共二十二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說23年。
棄置:拋棄。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序文中說:自己經過嵇康,因寫此賦追念他。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翻:副詞,反而。
爛柯人:傳說晉人王質進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吹骄纸K,童子問王質為何不去,王質才驚悟過來,見斧柄已經腐爛?;氐郊亦l(xiāng),已歷百年,無人相識(見《述異記》)。劉禹錫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xiāng)恍如隔世的心情。
歌一曲:指白居易作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一詩。
長(zhǎng):增長,振作。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4.7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