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別老母】 搴幃拜母河梁去, 白發(fā)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 此時有子不如無。 2.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3、韓愈《誰氏子》選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4、王安石《十五》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guān)心。 5、白居易《燕詩示劉叟》選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6、蔣士銓《歲暮到家》 愛子心無盡, 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 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 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嘆風塵。 7、宋凌云《憶父》 吳樹燕云斷尺書,迢迢兩地恨何如? 夢魂不憚長安遠,幾度乘風問起居。
8、輿恭《思母》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9、倪瑞璿《憶母》 河廣難航莫我過,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時滴思親淚, 只恐思兒淚更多! 10、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選 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
【悲憤詩】 漢季失權(quán)柄,董卓亂天常。 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
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強。 海內(nèi)興義師,欲共討不祥。
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 斬截無孑遺,尸骸相撐拒。
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 長驅(qū)西入關(guān),迥路險且阻。
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 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 失意幾微間,輒言弊降虜。
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豈敢惜性命,不堪其詈罵。
或便加棰杖,毒痛參并下。 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 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 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 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 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xiāng)里。
邂逅徼時愿,骨肉來迎己。 己得自解免,當復棄兒子。
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 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
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
見此崩五內(nèi),恍惚生狂癡。 號泣手撫摩,當發(fā)復回疑。
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 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
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zhuǎn)轍。 觀者皆噓唏,行路亦嗚咽。
去去割情戀,遄征日遐邁。 悠悠三千里,何時復交會。
念我出腹子,胸臆為摧敗。 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
城廓為山林,庭宇生荊艾。 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
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 煢煢對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 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
為復強視息,雖生何聊賴。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勵。
流離成鄙賤,??謴途鑿U。 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孟郊
父愛母愛古詩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guān)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guān)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愿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于汝。
6、《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zhí)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柜書。
7、《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8、《誰氏子》【唐】韓愈
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云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云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圣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愿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jīng),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里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于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張謂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xiāng)關(guān)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
如今小兒新長成,明年聞道又征兵。
定知此別必零落,不及相隨同死生。
盡將田宅借鄰伍,且復伶俜去鄉(xiāng)土。
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
近傳天子尊武蔬,強兵直欲靜胡塵。
安邊自合有長策,何必流離中國人。
11、《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12、白居易《燕詩示劉叟》選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13、宋凌云《憶父》
吳樹燕云斷尺書,迢迢兩地恨何如?
夢魂不憚長安遠,幾度乘風問起居。
14、輿恭《思母》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15、倪瑞璿《憶母》
河廣難航莫我過,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時滴思親淚, 只恐思兒淚更多!
報 得 三 春 暉。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 聶夷中《田家》
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驅(qū)兒羅酒漿。 —— 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
出門求火伴,入戶辭父兄。 —— 元稹《估客樂》
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 —— 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zhí)溟T東。 —— 杜甫《百憂集行》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妙年出補父兄處,公自才力應時須。 —— 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
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遠來兮相追隨。 —— 錢镠《巡衣錦軍制還鄉(xiāng)歌》
1、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lián)璧》 2、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踅?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
——《詩經(jīng)》 4、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獥钊f里《插秧歌》 5、父之美德,兒之遺產(chǎn)。
——字嚴 6、半夜來原田,月落天將曉。溪流涓涓鳴,今年雨水好。
前種已生苗,萬事勿如早。解揠喚大兒,牽牛食露草。
——袁中道《朝耕》 7、雨余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戲晚情。竹馬瑯鏘沖掉去,紙鳶跋扈挾風鳴。
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藕還從父老耕。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功名。
——《觀村童戲溪上》 8、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陡裱月?lián)璧》 9、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jīng)》 10、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jīng)》 11、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12、人生內(nèi)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呂公著 13、父母德高;子女良教?!陡裱詫β?lián)》 14、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也。
——顏之推 15、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韓愈 望采納,謝謝。
我只能提供你一些古詩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關(guān)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愿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于汝。 3.《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zhí)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柜書。
4.《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5.《靈芝篇》魏晉.曹植 靈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濱。
榮華相晃耀。光采曄若神。
古時有虞舜。父母頑且嚚。
盡孝于田壟。烝烝不違仁。
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娛親。
慈母笞不痛。歔欷涕沾巾。
丁蘭少失母。自傷早孤煢。
刻木當嚴親。朝夕致三牲。
暴子見陵悔。犯罪以亡形。
丈人為泣血。免戾全其名。
董永遭家貧。父老財無遺。
舉假以供養(yǎng)。傭作致甘肥。
責家填門至。不知何用歸。
天靈感至德。神女為秉機。
歲月不安居。嗚呼我皇考。
生我既已晚。棄我何其早。
蓼莪誰所興。念之令人老。
退詠南風詩。灑淚滿袆抱。
亂曰。圣皇君四海。
德教朝夕宣。萬國咸禮讓。
百姓家肅虔。庠序不失儀。
孝悌處中田。戶有曾閔子。
比屋皆仁賢。髫齓無夭齒。
黃發(fā)盡其年。陛下三萬歲。
慈母亦復然。 6.《念金鑾子二首》唐.白居易 衰病四十身,嬌癡三歲女。
非男猶勝無,慰情時一撫。 一朝舍我去,魂影無處所。
況念夭化時,嘔啞初學語。 始知骨肉愛,乃是憂悲聚。
唯思未有前,以理遣傷苦。 忘懷日已久,三度移寒暑。
今日一傷心,因逢舊乳母。 與爾為父子,八十有六旬。
忽然又不見,邇來三四春。 形質(zhì)本非實,氣聚偶成身。
恩愛元是妄,緣合暫為親。 念茲庶有悟,聊用遣悲辛。
慚將理自奪,不是忘情人。 7.《撫州對事后送外生宋垓歸饒州覲侍呈上姊夫》唐.戴叔倫 淮汴初喪亂,蔣山烽火起。
與君隨親族,奔迸辭故里。 京口附商客,海門正狂風。
憂心不敢住,夜發(fā)驚浪中。 云開方見日,潮盡爐峰出。
石壁轉(zhuǎn)棠陰,鄱陽寄茅室。 淹留三十年,分種越人田。
骨肉無半在,鄉(xiāng)園猶未旋。 爾家習文藝,旁究天人際。
父子自相傳,優(yōu)游聊卒歲。 學成不求達,道勝那厭貧。
時入閭巷醉,好是羲皇人。 頃因物役牽,偶逐簪組輩。
謗書喧朝市,撫己慚淺昧。 世業(yè)大小禮,近通顏謝詩。
念渠還領(lǐng)會,非敢獨為師。 8.《貞符》唐.柳宗元 於穆敬德,黎人皇之。
惟貞厥符,浩浩將之。仁函于膚, 刃莫畢屠。
澤熯于爨,沸炎以浣。殄厥兇德,乃驅(qū)乃夷。
懿其休風,是喣是吹。父子熙熙,相寧以嬉。
賦徹而藏, 厚我糗粻。刑輕以清,我肌靡傷。
貽我子孫,百代是康。 十圣嗣于理,仁后之子。
子思孝父,易患于己。拱之戴之, 神具爾宜。
載揚于雅,承天之嘏。天之誠神,宜鑒于仁。
神之曷依,宜仁之歸。濮沿于北,祝栗于南。
幅員西東, 祗一乃心。祝唐之紀,后天罔墜。
?;手畨?,與地咸久。 曷徒祝之,心誠篤之。
神協(xié)人同,道以告之。俾彌憶萬年, 不震不危。
我代之延,永永毗之。仁增以崇,曷不爾思。
有號于天,僉曰嗚呼。咨爾皇靈,無替厥符。
9.《得子虡濠上書》宋.陸游 日暮坐柴門,懷抱方煩紆。 鈴聲從西來,忽得濠州書。
開緘讀未半,喜極涕泗俱。 父子老惜別,經(jīng)況患難余。
羈旅易生疾,霜露行載涂。 思歸雖甚苦,且復忍須臾。
10.《飲牛歌》宋.陸游 門外一溪清見底,老翁牽牛飲溪水。 溪清喜不污牛腹,豈畏踐霜寒墮趾。
舍東土瘦多瓦礫,父子勤勞藝黍稷。 勿言牛老行苦遲,我今八十耕猶力。
牛能生犢我有孫,世世相從老故園。 人生得飽萬事足,拾牛相齊何足言。
1. 惟將終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____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三》
2. 但將千歲葉,常奉萬年杯。____趙彥昭《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應制》
3.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____納蘭性德《蝶戀花?出塞》
4.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____鄭燮《新竹》
5. 平生多感激,忠義非外獎。____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6. 民感桑林雨,云施李靖龍。____趙汝愚《雨后送李將軍還祠偕同寅飲一杯亭》
7. 功名炊黍?qū)こ?,怪事書空感激人。____王遜《西夏重陽》
8.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____張籍《節(jié)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9. 一生傲岸苦不諧,恩疏媒勞志多乖。____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10.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____陳壽《隆中對》
11. 意內(nèi)稱長短,終身荷圣情。____杜甫《端午日賜衣》
12. 橫戈從百戰(zhàn),直為銜恩甚。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
13. 報答春光知有處,應須美酒送生涯。____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14.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____李白《行路難三首》
15. 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____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游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古體詩。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全詩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并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此詩情感真摯自然,千百年來廣為傳誦。
1.【別老母】 搴幃拜母河梁去, 白發(fā)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 此時有子不如無。 2.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3、韓愈《誰氏子》選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4、王安石《十五》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guān)心。 5、白居易《燕詩示劉叟》選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6、蔣士銓《歲暮到家》 愛子心無盡, 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 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 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嘆風塵。 7、宋凌云《憶父》 吳樹燕云斷尺書,迢迢兩地恨何如? 夢魂不憚長安遠,幾度乘風問起居。
8、輿恭《思母》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9、倪瑞璿《憶母》 河廣難航莫我過,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時滴思親淚, 只恐思兒淚更多! 10、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選 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
【悲憤詩】 漢季失權(quán)柄,董卓亂天常。 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
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強。 海內(nèi)興義師,欲共討不祥。
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 斬截無孑遺,尸骸相撐拒。
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 長驅(qū)西入關(guān),迥路險且阻。
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 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 失意幾微間,輒言弊降虜。
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豈敢惜性命,不堪其詈罵。
或便加棰杖,毒痛參并下。 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 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 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 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 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xiāng)里。
邂逅徼時愿,骨肉來迎己。 己得自解免,當復棄兒子。
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 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
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
見此崩五內(nèi),恍惚生狂癡。 號泣手撫摩,當發(fā)復回疑。
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 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
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zhuǎn)轍。 觀者皆噓唏,行路亦嗚咽。
去去割情戀,遄征日遐邁。 悠悠三千里,何時復交會。
念我出腹子,胸臆為摧敗。 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
城廓為山林,庭宇生荊艾。 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
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 煢煢對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 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
為復強視息,雖生何聊賴。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勵。
流離成鄙賤,??謴途鑿U。 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