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醉翁亭記》
宋代:歐陽修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2.《岳陽樓記》
宋代: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具 通:俱)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隱曜 一作:隱耀;霪雨 通:淫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3.《登幽州臺歌》
唐代: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4.《題岳陽樓》
唐代:白居易
岳陽城下水漫漫,獨上危樓憑曲闌。
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
猿攀樹立啼何苦,雁點湖飛渡亦難。
此地唯堪畫圖障,華堂張與貴人看。
5.《黃鶴樓 / 登黃鶴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陸游 《黃鶴樓》手把仙人綠玉枝,吾行忽及早秋期。
蒼龍闕角歸何晚,黃鶴樓中醉不知。江漢交流波渺渺,晉唐遺跡草離離。
平生最喜聽長笛,裂石穿云何處吹? 智愚 《偈頌二十一首》四達皇皇,無邊無表,因甚有新有舊。會得此去漢陽不遠,不然黃鶴樓前鸚鵡洲。
李夢陽 《夏口夜泊別友人》黃鶴樓前日欲低,漢陽城樹亂烏啼。 孤舟夜泊東游客,恨殺長江不向西。
王炎 《吊禰正平》曹瞞忍殺楊德祖,不敢復害禰正平。區(qū)區(qū)黃祖雀鼠輩,乃以嬉笑生五兵。
才雖可愛亦可忌,人間險過羊腸路。不鋤驕氣禍之媒,祖也不仁衡未智。
黃鶴樓前江水平,鸚鵡洲邊春草青。憑君酹酒吊孤冢,古來賢哲非貪生。
戴雨耕 《送趙侯之任》送君遠作羊荊州,送君西上黃鶴樓。漢晉諸公舊游處,斷磯黃葉風雨秋。
只今麾纛□南斗,整暇坐列皆公侯。 江湖浩蕩青天流,清風千古吹棹謳。
專城分符得召杜,見此文彩珊瑚鉤。請因諫議思岳陽,遂歌羽人仍丹丘。
杜蘅吹香結衣佩,思與老子同遨游。 陳孚 《鄂渚晚眺》黃鶴樓前木葉黃,白云飛盡雁茫茫。
櫓聲搖月歸巫峽,燈影隨潮過漢陽。庾令有塵污簡冊,禰生無土蓋文章。
闌干只有當年柳,留與行人記武昌。 李新 《龍笛》長天云掃碧龍鱗,黃鶴樓前白玉輪。
秋意正隨羌笛怨,夜深愁殺倚欄人。 章甫 《太湖秋晚》黃鶴樓中月白,鸚鵡洲前水流。
更有何人吹笛,空余春草關愁。 杜牧 《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君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
禮數(shù)全優(yōu)知隗始,討論常見念回愚。黃鶴樓前春水闊,一杯還憶故人無。
王維 《送康太守》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
鐃吹發(fā)夏口,使君居上頭。郭門隱楓岸,侯吏趨蘆洲。
何異臨川郡,還勞康樂侯。 擴展資料 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代東吳黃武二年(223年)。
三國時期黃鶴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后,三國歸于一統(tǒng),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fā)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觀賞樓。 唐代《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孫權始筑夏口故城,“城西臨大江,江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p>
是為了軍事目地而建。而據《極恩錄》記載說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
唐永泰元年(765年)黃鶴樓已具規(guī)模,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僅在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了10次。有“國運昌則樓運盛”之說。
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毀于光緒十年(1884年)。遺址上只剩下清代黃鶴樓毀滅后唯一遺留下來的一個黃鶴樓銅鑄樓頂。
黃鶴樓從北宋至20世紀50年代,還曾作為道教的名山圣地,是呂洞賓傳道、修行、教化的道場?!兜啦亍v世真仙體道通鑒》言:“呂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黃鶴樓,午刻升天而去。
故留成仙圣跡?!薄度嫱韷n功經》中稱其黃鶴樓頭留圣跡。
1957年建武漢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占用了黃鶴樓舊址,1981年重建黃鶴樓時,選址在距舊址約1000米的蛇山峰嶺上。 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黃鶴樓。
1、《登鸛雀樓》唐代: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譯文: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2、《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唐代:李白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譯文: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擾亂我心緒的,今天使我極為煩憂。
萬里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你的文章就像漢代文學作品一般剛健清新。
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
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一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消去煩憂,結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稱心如意,還不如明天就披散了頭發(fā),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隱江湖)罷了。3、《登樓》唐代:杜甫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譯文:繁花靠近高樓,遠離家鄉(xiāng)的我觸目傷心,在這全國各地多災多難的時刻,我登樓觀覽。
錦江兩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鋪天蓋地涌來,玉壘山上的浮云,古往今來,千形萬象,變幻不定。朝廷如同北極星一樣最終都不會改換,西山的寇盜吐蕃不要來侵擾。
可嘆蜀后主劉禪那樣的昏君,仍然在祠廟中享受祭祀,日暮時分我要學孔明聊作《梁甫吟》。4、《明月上高樓》魏晉:曹植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借問嘆者誰,言是客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譯文:明亮月亮照在高高閣樓,流動的月光不住晃動。樓上有個愁苦的思婦,邊悲嘆邊哀傷。
請問樓上唉聲嘆氣的是誰啊,回答說是異地客旅者的妻子。夫君已遠行在外超過十年了,我只好孤清地獨自棲居。
夫君好比是路中的清塵,我卻像污濁的水和泥;清塵是浮的,水泥是沉的,浮沉所處的位置是不同的,因而和合在一起的機會是渺茫的??梢缘脑?,我愿意化作西南風,在人間消失而進入夫君的懷抱中。
夫君的胸懷早已不向我開放了,我還有什么可依靠的呢。5、《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唐代: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云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譯文: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污。往丹陽城南望去,只見秋海陰雨茫茫;向丹陽城北望去,只見楚天層云深深。
高樓送客,與友人依依惜別,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盡興。四周一片寂靜,對著寒冷江天,只有高懸的明月照我心。
1、煙雨樓
煙雨樓是浙江嘉興南湖湖心島上的主要建筑,現(xiàn)已成為島上整個園林的泛稱。煙雨樓正樓,樓兩層,高約20米,建筑面積640余平方米,重檐畫棟,朱柱明窗,在綠樹掩映下,更顯雄偉。樓前檐懸董必武所書“煙雨樓”匾額。
乾隆六下江南,八次登煙雨樓,先后賦詩二十余首,盛贊煙雨樓圖。煙雨樓在湖心小島,建起后,幾經興廢,歷史滄桑,直到民國7年(1918)嘉興知事張昌慶會紳募捐款重建煙雨樓。
2、文淵閣
文淵閣位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東華門內文華殿后,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皇家藏書樓。
它是中國古代漢族宮殿建筑之精華,坐北面南,閣制仿自浙江寧波范氏天一閣。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下詔征書,開設四庫全書館,編纂《四庫全書》。乾隆三十九年,下詔興建藏書樓。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文華殿后之皇宮藏書樓建成,乾隆皇帝賜名文淵閣,用于專貯第一部精抄本《四庫全書》。
3、滕王閣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滕王閣序》而流芳后世。
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被封于山東滕州,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閣樓名曰“滕王閣”(已被毀)。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閣”。
4、潯陽樓
潯陽樓,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潯陽區(qū)濱江東路,緊靠長江之濱。因九江古稱潯陽而得名,初為民間酒樓,至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是溶名樓、名著、名酒為一體的景點。
潯陽樓之名最早見之于唐代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韋應物的詩中。隨后,白居易在《題潯陽樓》詩中又描寫了它周圍的景色,而真正使?jié)£枠浅雒氖枪诺涿端疂G傳》。小說中的宋江題反詩、李逵劫法場等故事使?jié)£枠敲胩煜隆?/p>
5、大觀樓
大觀樓,位于云南昆明市近華浦南面,三重檐琉璃戧角木結構建筑。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由巡撫王繼文興建。乾隆年間,孫髯翁為其撰寫一百八十字長聯(lián),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lián)”,由名士陸樹堂書寫刊刻,大觀樓因長聯(lián)而成為與黃鶴樓、岳陽樓、鸛雀樓齊名的中國四大名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滕王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煙雨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文淵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潯陽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大觀樓
王之渙一共有6首詩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送別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涼州詞(其一)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其二)
單于北望拂云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宴詞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
九日送別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