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 王維《終南別業(yè) 》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 李白《清平調·其一》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 許渾《咸陽城東樓 》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岳飛《滿江紅·寫懷》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 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 —— 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大風起兮云飛揚。 —— 劉邦《大風歌》
嶺上云 【唐】白居易 嶺上白云朝未散,田中青麥旱將枯. 自生自滅成何事,能逐東風作雨無? 夏云 【唐】曹松 勢能成岳仞,頃刻長崔嵬. 暝鳥飛不到,野風吹得開. 一天分萬態(tài),立地看忘回. 欲結暑宵雨,先聞江上雷. 立春日曉望三素云 【唐】陳師穆 晴曉初春日,高心望素云.彩光浮玉輦,紫氣隱元君. 縹緲中天去,逍遙上界分.鸞驂攀不及,仙吹遠難聞. 禮候于斯睹,明循在解紛.人歸懸想處,霞色自氛氳. 賦得云生棟梁間 【唐】陳希烈 一片蒼梧意,氤氳生棟梁.下簾山足暗,開戶日添光. 偏使衣裘潤,能令枕簟涼.無心伴行雨,何必夢荊王. 東峰亭各賦一物得嶺上云 【唐】崔何 佇立增遠意,中峰見孤云.溶溶傍危石,片片宜夕曛. 漸向群木盡,殘飛更氤氳. 云 【唐】崔涂 得路直為霖濟物,不然閑共鶴忘機. 無端卻向陽臺畔,長送襄王暮雨歸. 春云 【唐】鄧倚 搖曳自西東,依林又逐風.勢移青道里,影泛綠波中. 夕霽方明日,朝陽復蔽空.度關隨去馬,出塞引歸鴻. 色任寒暄變,光將遠近同.為霖如見用,還得助成功. 詠云 【唐】董思恭 帝鄉(xiāng)白云起,飛蓋上天衢.帶月綺羅映,從風枝葉敷. 參差過層閣,倏忽下蒼梧.因風望既遠,安得久踟躕. 云 【唐】杜甫 龍似瞿唐會,江依白帝深.終年常起峽,每夜必通林. 收獲辭霜渚,分明在夕岑.高齋非一處,秀氣豁煩襟. 云 【唐】杜牧 東西那有礙,出處豈虛心.曉入洞庭闊,暮歸巫峽深. 渡江隨鳥影,擁樹隔猿吟.莫隱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云 【唐】杜牧 盡日看云首不回,無心都大似無才. 可憐光彩一片玉,萬里晴天何處來? 孤云 【唐】貫休 將比鷺鷥還恐屈,始思殘雪不如多. 清風相引去更遠,皎潔孤高奈爾何. 云 【唐】郭震 聚散虛空去復還,野人閑處倚筇看. 不知身是無根物,蔽月遮星作萬端. 云 【唐】韓琮 深惹離情靄落暉,如車如蓋早依依. 山頭觸石應常在,天際從龍自不歸. 莫向隙窗籠夜月,好來仙洞濕行衣. 春風淡蕩無心后,見說襄王夢亦稀. 白云向空盡 【唐】焦郁 白云升遠岫,搖曳入晴空.乘化隨舒卷,無心任始終. 欲銷仍帶日,將斷更因風.勢薄飛難定,天高色易窮. 影收元氣表,光滅太虛中.倘若從龍去,還施濟物功. 南池雜詠五首·溪云 【唐】皎然 舒卷意何窮,縈流復帶空.有形不累物,無跡去隨風. 莫怪長相逐,飄然與我同. 云 【唐】來鵠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云 【唐】李嶠 大梁白云起,氛氳殊未歇.錦文觸石來,蓋影凌天發(fā). 煙煴萬年樹,掩映三秋月.會入大風歌,從龍赴圓闕. 云 【唐】李嶠 英英大梁國,郁郁秘書臺.碧落從龍起,青山觸石來. 官名光邃古,蓋影耿輕埃.飛感高歌發(fā),威加四?;? 齊梁晴云 【唐】李商隱 緩逐煙波起,如妒柳綿飄.故臨飛閣度,欲入回陂銷. 縈歌憐畫扇,敞景弄柔條.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殘宵. 詠云 【唐】李商隱 捧月三更斷,藏星七夕明.才聞飄迥路,旋見隔重城. 潭暮隨龍起,河秋壓雁聲.只應惟宋玉,知是楚神名. 山出云 【唐】李紳 杳靄祥云起,飄飏翠嶺新.縈峰開石秀,吐葉間松春. 林靜翻空少,山明度嶺頻.回崖時掩鶴,幽澗或隨人. 姑射朝凝雪,陽臺晚伴神.悠悠九霄上,應坐玉京賓. 賦得含峰云 【唐】李世民 翠樓含曉霧,蓮峰帶晚云.玉葉依巖聚,金枝觸石分. 橫天結陣影,逐吹起羅文.非得陽臺下,空將惑楚君. 詠云 【唐】李邕 彩云驚歲晚,繚繞孤山頭.散作五般色,凝為一段愁. 影雖沉澗底,形在天際游.風動必飛去,不應長此留. 春云 【唐】李中 陰去為膏澤,晴來媚曉空.無心亦無滯,舒卷在東風. 夏云 【唐】李中 如峰形狀在西郊,未見從龍上泬寥. 多謝好風吹起后,化為甘雨濟田苗. 云 【唐】李中 悠悠離洞壑,冉冉上天津.捧日終為異,從龍自有因. 高行四海雨,暖拂萬山春.靜與霞相近,閑將鶴最親. 帝鄉(xiāng)歸莫問,楚殿夢曾頻.白向封中起,碧從詩里新. 冷容橫釣浦,輕縷絆蟾輪.不滯濃還淡,無心卷復伸. 非煙聊擬議,干呂在逡巡.會作五般色,為祥覆紫宸. 觀云篇 【唐】劉禹錫 興云感陰氣,疾足如見機.晴來意態(tài)行,有若功成歸. 蔥蘢含晚景,潔白凝秋暉.夜深度銀漢,漠漠仙人衣. 山出云 【唐】陸暢 靈山蓄云彩,紛郁出清晨.望樹繁花白,看峰小雪新. 映松張蓋影,依澗布魚鱗.高似從龍?zhí)?,低如觸石頻. 濃光藏半岫,淺色類飄塵.玉葉開天際,遙憐占早春. 詠浮云 【唐】陸憑 虛虛復空空,瞬息天地中.假合成此像,吾亦非吾躬. 云 【唐】羅鄴 紛紛靄靄遍江湖,得路為霖豈合無. 莫使悠飏只如此,帝鄉(xiāng)還更暖蒼梧. 浮云 【唐】羅隱 溶溶曳曳自舒張,不向蒼梧即帝鄉(xiāng). 莫道無心便無事,也曾愁殺楚襄王. 春云 【唐】裴澄 漠漠復溶溶,乘春任所從.映林初展葉,觸石未成峰. 旭日消寒翠,晴煙點凈容.霏微將似滅,深淺又如重. 薄彩臨溪散,輕陰帶雨濃.空余負樵者,嶺上自相逢. 看云 【唐】齊己 何峰觸石濕苔錢,便逐高風離瀑泉. 深處臥來真隱逸,上頭行去是神仙. 千尋有影滄江底,萬里無蹤碧落邊. 長憶舊山青壁里,繞庵閑伴老僧禪. 片云 【唐】齊己 水底分明天上云,可憐形影似吾身. 何妨舒作從龍勢,一雨吹銷萬里塵. 夏云曲 【唐】齊己 紅嵯峨,爍晚波,乖龍慵臥旱鬼多.燭燭萬里壓天塹, 飏雷電光空閃閃.好雨不雨風不風,徒倚穹蒼作巖險. 男巫女覡更走魂,焚香祝天天不聞.天若聞, 必能使爾為潤。
關于云的詩句: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 王維《終南別業(yè) 》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 李白《清平調·其一》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 許渾《咸陽城東樓 》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 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望采納
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
村居
霧樓?蒙蒙叫望?鴉
濕云初受早?來霞?
東風已綠先春草
細雨猶寒后夜花
村艇隔煙呼鴨鶩
酒?家依岸扎籬笆
深居久已忘塵世
莫遣江聲入遠沙
有輕虛之艷象,無實體之真形?!陡≡瀑x》陸機
縱使清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渡街辛艨汀窂埿?
騰云似涌煙,密雨如散絲?!峨s詩十首》張協(xié)
滿座頑云撥不開……浙東飛雨過江來”《肖美堂暴雨》蘇軾
行到水窮處,坐看允起時?!督K南別業(yè)》王維
寄心海上云,千里常相見?!秾τ晁袜嵙辍反奘?
《云》來皓 唐代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山藏水片復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千里黃云百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高適 別董大二首其一
碧云天,黃葉地 范仲淹 蘇幕遮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杜甫 春夜喜雨
縱使清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唐人張旭 山中留客
騰云似涌煙,密雨如散絲。 晉人張協(xié) 雜詩十首
行到水窮處,坐看允起時 王維 終南別業(yè)
寄心海上云,千里常相見 崔曙 對雨送鄭陵
千形萬象竟還空,
映山藏水片復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
悠悠閑處作奇峰 唐代來皓的七絕 云
1.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
年代: 宋 作者: 晏幾道
醉別西樓醒不記,
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閑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里字,
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
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2. 《點絳唇·山暗秋云》
年代: 宋 作者: 張元干
山暗秋云,暝鴉接翅啼榕樹。故人何處。一夜溪亭雨。夢入新涼,只道消殘暑。還知否。燕將雛去。又是流年度。
3. 《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云》
年代: 唐 作者: 駱賓王
南陸銅渾改,西郊玉葉輕。泛斗瑤光動,臨陽瑞色明。
蓋陰連鳳闕,陣影翼龍城。詎知時不遇,空傷流滯情。
4. 《木蘭花慢·送秋云萬里》
年代: 宋 作者: 吳文英
送秋云萬里,算舒卷、總何心。嘆路轉羊腸,人營燕壘,霜滿蓬簪。愁侵。庾塵滿袖,便封侯、那羨漢淮陰。一醉莼絲膾玉,忍教菊老松深。離音。又聽西風,金井樹、動秋吟。向暮江目斷,鴻飛渺渺,天色沈沈。沾襟。四弦夜語,問楊瓊、往事到寒砧。爭似湖山歲晚,靜梅香底同斟。
5. 《聽蜀僧浚彈琴》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賈島《尋隱者不遇 》
2.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4.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李白《獨坐敬亭山》
5.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6.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 —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7.大風起兮云飛揚。 ——劉邦《大風歌》
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杜牧《山行》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登飛來峰》
10.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11.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李賀《雁門太守行》
12.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1. 《官橋柳色》
明代:朱栴
橋北橋南千百樹,綠煙金穗映清流。
青閨娟眼窺人過,翠染柔絲帶雨稠。
沒幸章臺成別恨,有情灞岸管離愁。
塞垣多少思歸客,留著長條贈遠游。
2. 《清平樂》
宋代:黃庭堅
舞鬟娟好。白發(fā)黃花帽。醉任旁觀嘲潦倒。扶老偏宜年小。
舞回臉玉胸酥。纏頭一斛明珠。日日梁州薄媚,年年金菊茱萸。
3. 《南歌子·倭墮低梳髻》
唐代:溫庭筠
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
4. 《七夕穿針》
南北朝:柳惲
代馬秋不歸,緇紈無復緒。
迎寒理衣縫,映月抽纖縷。
的皪愁睇光,連娟思眉聚。
清露下羅衣,秋風吹玉柱。
流陰稍已多,馀光亦難取。
5. 《東都望幸》
唐代:章碣
懶修珠翠上高臺,眉月連娟恨不開。
縱使東巡也無益,君王自領美人來。
6. 《相見歡》
宋代:李處全
新涼襟袂冷然。乍晴天。風送誰家羌管、月便娟。
云散盡,秋空碧,玉色懸。洗耳時聽三弄、等團圓。
7. 《新晴愛月》
唐代:陸暢
野性平生惟愛月,新晴半夜睹蟬娟。
起來自擘紗窗破,恰漏清光落枕前。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