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作者是(唐)張籍。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一時今夕會,萬里故鄉(xiāng)情。
--杜甫
戍客望邊色,思?xì)w多苦顏。
--李白
忽聞歌古調(diào),歸思欲沾巾。
--杜審言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唐.李白>
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
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唐.杜甫>
5.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fēng)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
6.不應(yīng)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宋.蘇軾>
1.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 2.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fēng)雨聲,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1.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2.吾家洗硯池頭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 (王冕《墨梅》) 13. 遲日江山麗, 春風(fēng)花草香. (杜甫) 14.采得百花成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隱) 15.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 16.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唐)李嶠(qiáo) 17.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白居易:《憶江南》》 18.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 19.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20.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楊萬里) 21.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高鼎:) 22.山重水復(fù)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23.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志南:《絕句》) 24.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25.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韓翃>) 26.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27.一去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佚名) 28.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29.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無題〉) 30.槲葉落山路, 枳花明驛墻。
(溫庭筠) 31.莫道不消魂, 簾卷西風(fēng), 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32.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劉禹錫《烏衣巷》) 33.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春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寒雪梅中盡,春風(fēng)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唐 李白《古風(fēng)》
東風(fēng)隨春歸,發(fā)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唐·韋應(yīng)物《游開元精舍》
夏
風(fēng)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秋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fēng)
唐·竇鞏《秋夕》
冬
隔牖風(fēng)驚竹,開門雪滿山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yīng)制》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把酒問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春江花月夜》【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詩中春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
(一)、描寫春天的古詩詞 1、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2、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3、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4、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6、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7、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南宋?志南和尚《絕句》) 8、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9、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10、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 (二)、描寫夏的古詩詞 1、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2、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4、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5、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三)、描寫秋天的古詩詞 1、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2、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3、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4、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5、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6、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7、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8、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9、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宋?范仲淹《蘇幕遮》) (四)、描寫冬天的古詩詞 1、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
2、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3、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4、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5、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6、已訝衾枕冷,復(fù)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暋?/p>
7、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唐?韓愈《李花二首》) 1、帶“花”字的詩句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宋?張志和《漁歌子》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杜甫《登樓》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帶鳥的詩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四首》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宋?張志和《漁歌子》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唐?孟浩然《春曉》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唐?柳宗元《江雪》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杜甫《春望》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3、繪蟲的詩句 一路稻花誰是主?紅蜻蛉伴綠螳螂。
——宋?樂雷發(fā)《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馬寅識路真疲路,蟬到吞聲尚有聲。
——清?黃景仁《雜感》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月夜》 無意帶將花數(shù)朵,竟挑蝴蝶下山來。
——清?朱景素《樵夫詞》 未悉前頭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驅(qū)。——宋?楊萬里《寒食相將諸子游翟園》 南窗一枕睡初覺,蝴蝶滿園如雪飛。
——明?華幼武《睡起》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杜甫《曲江對酒》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唐?杜牧《秋夕》 4、繪魚的詩句 一夜海潮河水滿,鱸魚清曉入池塘?!?宋禧《即事》 竟說田家風(fēng)味美,稻花落后鯉魚肥。
——清?朱鳳翔《村處閑吟》 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雙鯉魚?!獫h佚名《飲馬長城窟行》 風(fēng) 1.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2.風(fēng)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fēng),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2、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
——宋 柳永《雨。
春:
唐·賀知章: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唐·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清·周楨: 愁絕桑陰春欲暮,一痕濃綠上眉端。
元·盧摯: 春來南國花如繡,雨過西湖水似油。
宋·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清·惲格: 連夜深山雨,春光應(yīng)未多,曉看洲上草,綠到洞庭波。
夏:
唐·岑參: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唐·王維: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宋·秦觀: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唐·杜甫: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秋:
唐·白居易: 殘暑蟬催盡,新秋雨雁來。
唐·劉禹錫: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傾如熔金。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知;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知;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冬:
唐·白居易: 綠紋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唐·李頎: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四季:
晉·陶淵明: 春秋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lián)P明輝,冬嶺秀孤松。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描寫春天的古詩: 《初春小雨》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簡析〕由于雨很小,所以它只“潤”、以“如酥”二字來表現(xiàn)初春小雨的“潤澤”,十分準(zhǔn)確、新鮮。
說草色遙看可以見到,近看卻見不到,準(zhǔn)確地寫出了原野小草初萌的景象,根據(jù)我的實際觀察,的確如此。其實“草色遙看近卻無”這樣的常識我們應(yīng)該人人都有,但我們卻沒有寫出來,這就是作者的高妙之處。
其實,好詩的妙處并不在于“難懂”,而在于“通俗”,能寫出“人人心中皆有,個個筆下俱無”的東西,那才是真正的高手,我們應(yīng)該從中得到啟示。 最后兩句是對初春的贊美,說這是春天的最好時光,比“煙柳滿皇都”時更好。
初春是生命力萌動的時候,有著美好的未來,同時還能引發(fā)人們對盛春景色的想象。而真正到了盛春,春色已一覽無余了。
作者觀察敏銳,設(shè)喻新鮮,這是歌唱初春的佳作。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這首詩描繪了春景之美,萬籟復(fù)興的一邊大好春光,其中“勝日尋芳”,點破時令是春日,詩人的活動是春游踏青。
第二句“無邊光景一時新”,描寫春景,場景是闊大的,表明大地春回,萬物復(fù)蘇,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受。 后二句是寫“尋芳”所得。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詩人對東風(fēng)作了人格化的描寫,是說當(dāng)你一旦感受到拂面的東風(fēng)時,它已經(jīng)給大地披上了全新的春裝。“萬紫千紅總是春”,色彩絢爛,形象鮮明,意境宏大,是描寫春光的神來之筆。
它如今已經(jīng)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句,并賦予了新的含意。這首詩贊美了春天的繁榮,充滿了蓬勃的生機和旺盛的活力,格調(diào)健朗,令人感奮激昂。
僅從字面看,也算得上是寫景抒情的佳作了。 描寫夏天的古詩: 《曉出凈慈寺》 ——唐·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西湖六月美麗景色的詩,這首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典范作品。
詩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詩人的中心立意不在暢敘友誼,或者糾纏于離愁別緒,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曲折地表達(dá)對友人的眷戀。詩人開篇即說畢竟六月的西湖,風(fēng)光不與四時相同,這兩句質(zhì)樸無華的詩句,說明六月西湖與其它季節(jié)不同的風(fēng)光,是足可留戀的。
然后,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給我們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驚采絕艷的畫面:翠綠的蓮葉,涌到天邊,使人感到置身于無窮的碧綠之中;而嬌美的荷花,在驕陽的映照下,更顯得格外艷麗。這種謀篇上的轉(zhuǎn)化,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之感,相反,更加顯示了作者駕馭文字能力的奇絕和構(gòu)思的巧妙。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山亭夏日》是唐末大將高駢的詩作。這首詩寫在山間幽靜的庭院里,入眼都是綠樹濃陰,樓臺在水池中留下倒影,微風(fēng)拂過,水晶一樣的簾子輕輕晃動,薔薇的香氣也在隨之蕩漾開來,充盈在庭院的每一個角落。
詩人捕捉了微風(fēng)之后的簾動、花香這些不易覺察的細(xì)節(jié),傳神的描繪了夏日山亭的寧靜,表達(dá)了作者對夏日鄉(xiāng)村風(fēng)景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細(xì)玩味“陰濃”二字,不獨狀樹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時正是夏日午時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樹陰”才能“濃”。
這“濃”除有樹陰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淺之“深”意在內(nèi),即樹陰密而且深?!都t樓夢》里描寫大觀園夏日中午景象,謂“烈日當(dāng)空,樹陰匝地”,即此意。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給人以“夏日長”的感覺。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說“日長睡起無情思”,就是寫的這種情趣。
因此,“夏日長”是和“綠樹陰濃”含蓄地聯(lián)在一起的,決非泛泛之筆。 第二句“樓臺倒影入池塘”寫詩人看到池塘內(nèi)的樓臺倒影。
“入”字用得極好:夏日午時,晴空驕陽,一片寂靜,池水清澈見底,映在塘中的樓臺倒影,當(dāng)屬十分清晰。這個“入”字就正好寫出了此時樓臺倒影的真實情景。
第三句“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是詩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兩層意思來說。
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瑩透澈;微風(fēng)吹來,水光瀲滟,碧波粼粼。詩人用“水晶簾動”來比喻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個水面猶如一掛水晶做成的簾子,被風(fēng)吹得泛起微波,在蕩漾著的水波下則是隨之晃動的樓臺倒影,非常美妙。
其二,觀賞景致的詩人先看見的是池水波動,然后才感覺到起風(fēng)了。夏日的微風(fēng)是不會讓人一下子感覺出來的,此時看到水波才會覺著,所以說“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
如果先寫“微風(fēng)起”,而后再寫“水晶簾動”,那就味同嚼蠟了。 正當(dāng)詩人陶醉于這夏日美景的時候,忽然飄來一陣花香,香氣沁人心脾,詩人精神為之一振。
詩的最后一句“滿架薔薇一院香”,又為那幽靜的景致,增添了鮮艷的色彩,充滿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詩洋溢著夏日特有的生氣?!耙辉合恪?,又與上句“微風(fēng)起”暗合。
詩寫夏日風(fēng)光,用近似繪畫的手法:綠樹陰濃,樓臺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gòu)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diào)清和的圖畫。
1.菊花
唐代: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2.梅花 / 梅
宋代: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宋代:蘇軾
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yīng)。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繰 通:繅)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4.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唐代: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fēng)。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5.春江花月夜
唐代: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落月 一作:落花)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