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短炫_曉望》 李白
釋義:大鵬一日從風而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之高。
2、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杜R路歌》 李白
釋義:大鵬奮飛啊振過八方,中天摧折啊力量不濟。
3、云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短炫_曉望》 李白
釋義:天空中云彩如同大鵬的翅膀一樣翻騰,蒼海里巨大的鯨魚隨波逐浪。
4、三山巨鰲涌,萬里大鵬飛。——《?!?李嶠
釋義:三座山翻著大朗,大鵬鳥在里邊盡情的飛翔。
5、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飲酒》 陶淵明
釋義: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
6、連云列戰(zhàn)格,飛鳥不能逾。——《潼關吏》 杜甫
釋義:“那些防御工事高聳入云端,即使飛鳥也不能越逾。
7、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兜躯X雀樓》 暢當
釋義:鸛雀樓高高的在飛鳥之上,遠離塵世間。
8、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娥T別王十一南游》 劉長卿
釋義:你像一只飛鳥不知歸宿何處,留下這一片青山空對著行人。
9、金丸落飛鳥,夜入瓊樓臥?!渡倌曜印?李白
釋義:白天用金丸射落飛鳥,夜晚入瓊樓醉臥。
10、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督^句二首》 杜甫
釋義:江水碧波浩蕩,襯托水鳥雪白羽毛,山巒郁郁蒼蒼,紅花相映,便要燃燒。
11、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兑患裘贰ぜt藕香殘玉簟秋》 李清照
釋義: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12、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度肴粢?王籍
釋義:蟬聲高唱,樹林卻顯得格外寧靜;鳥鳴聲聲,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13、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督?柳宗元
釋義: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14、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督?柳宗元
釋義: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云獨去自在悠閑。
15、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稘O家傲·秋思》 范仲淹
釋義: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飛回衡陽了,一點也沒有停留之意。
1. 春秋時期 莊子-《逍遙游》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2. 唐 李白-《大鵬賦》
于是乎大鵬許之,欣然相隨。
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鷃之輩,空見笑于藩籬。
3. 唐 李白-《臨路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馀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
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4. : 唐 李嶠-《?!?/p>
習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三山巨鰲涌,萬里大鵬飛。
樓寫春云色,珠含明月輝。會因添霧露,方逐眾川歸。
5. 宋 張輯-《賀新郎·綠陰涼尊俎》
赤城霞起連天姥。有丹經、親曾密授,八篇奇語。
道骨仙風騎鯨客,合侍紅云帝所。且畫戟、清香時度。
散入邦人簫鼓里,恰春留、芍藥叢歌舞。還更誦,大鵬賦。
6. 宋 利登 -《雜興》
大鵬擊逍遙,鷦粒有余羨。
嗜好非固殊,夫亦各所愿。
莊子-逍遙游》中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p>
“水擊 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薄敖^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 《神異經-中荒經》:“昆侖之山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里,周圓如削。
――上有大鳥,名曰希有,南向,張左翼覆東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處無羽,一萬九千里,西王母歲登翼上,會東王公也?!?注.希有又名大鵬 “其鳥銘曰:有鳥希有,綠赤煌煌,不鳴不食,東覆東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東,登之自通,陰陽相須,惟會益工。”
寫大鵬的還有:《大鵬賦》、《鯤化為鵬賦》、《北溟有魚賦》 李白的【臨路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馀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
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李昂英的水調歌頭】 萬頃黃灣口, 千仞白云頭。 一亭收拾, 便覺炎?;砬迩铩?/p>
潮候朝昏來去, 山色雨晴濃淡, 天末送雙眸。 絕域遠煙外, 高浪舞連艘。
風景別,勝滕閣, 壓黃樓。 胡床老子, 醉揮珠玉落南州。
穩(wěn)駕大鵬八極, 叱起仙羊五石, 飛佩過丹丘。 一笑人間世, 機動早驚鷗。
春秋時期 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2. 唐 李白-《大鵬賦》于是乎大鵬許之,欣然相隨。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鷃之輩,空見笑于藩籬。
3. 唐 李白-《臨路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馀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
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4. : 唐 李嶠-《?!妨暱彩璧ほ?,朝宗合紫微。
三山巨鰲涌,萬里大鵬飛。樓寫春云色,珠含明月輝。
會因添霧露,方逐眾川歸。5. 宋 張輯-《賀新郎·綠陰涼尊俎》赤城霞起連天姥。
有丹經、親曾密授,八篇奇語。道骨仙風騎鯨客,合侍紅云帝所。
且畫戟、清香時度。散入邦人簫鼓里,恰春留、芍藥叢歌舞。
還更誦,大鵬賦。6. 宋 利登 -《雜興》大鵬擊逍遙,鷦粒有余羨。
嗜好非固殊,夫亦各所愿。
大鵬忽起遮白日。元稹 《有鳥二十章》
大鵬飛起雪風吹。李郢 《冬至后西2113湖泛舟看斷冰偶成長句》
大鵬飛尚未知寬。李咸用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5261首》
大鵬須息始開張。黃4102滔 《寄同年李侍郎龜正》
大鵬出海翎猶濕。殷文圭《寄賀杜荀鶴及第》
大鵬一舉九萬程。陸游 《南堂1653默坐》
大鵬境界纖塵里。陸游 《述懷》
藕絲孔里騎大鵬。釋德光 《偈頌版十首》
大鵬一舉到天權池。釋慧開 《偈頌八十七首》
爾詎不聞大鵬舉翼辭南溟。張镃 《蚊》
1、【臨路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馀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 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出處】:中華詩詞-唐五代-李白 2、【水調歌頭】 萬頃黃灣口, 千仞白云頭。
一亭收拾, 便覺炎?;砬迩?。 潮候朝昏來去, 山色雨晴濃淡, 天末送雙眸。
絕域遠煙外, 高浪舞連艘。 風景別,勝滕閣, 壓黃樓。
胡床老子, 醉揮珠玉落南州。 穩(wěn)駕大鵬八極, 叱起仙羊五石, 飛佩過丹丘。
一笑人間世, 機動早驚鷗。 【出處】:中華詩詞-南宋-李昂英 3、大鵬暝慧目,悲歌慟九重。
五洲峰巒暗,八億淚眼紅。 丹心酬馬列,功過任說評。
灰撒江河里,碑樹人心中。 【出處】:天安門詩抄。
1. 《念奴嬌·鳥兒問答(》毛澤東) 鯤鵬展翅,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
背負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間城郭。炮火連天,彈痕遍地,嚇倒蓬間雀。
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飛躍。 借問君去何方,雀兒答道:有仙山瓊閣。
不見前年秋月朗,訂了三家條約。還有吃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
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 2. 《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毛澤東) 云開衡岳積陰止,天馬鳳凰春樹里。
年少崢嶸屈賈才,山川奇氣曾鐘此。 君行吾為發(fā)浩歌,鯤鵬擊浪從茲始。
洞庭湘水漲連天,艟艨巨艦直東指。 無端散出一天愁,幸被東風吹萬里。
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稊米。 滄海橫流安足慮,世事紛紜從君理。
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宮前友誼多,崇明對馬衣帶水。 東瀛濯劍有書還,我返自崖君去矣。
3. 《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毛澤東) 六月天兵征腐惡,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
百萬工農齊踴躍,席卷江西直搗湘和鄂。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我從天落。
4. 《沁園》(白樸) 渺渺吟懷,望佳人兮,在天一方。問鯤鵬九萬,扶搖何力,蝸牛兩角,蠻觸誰強。
華表鶴來,銅盤人去,白日青天夢一場。俄然覺,正醯雞舞甕,野馬飛窗。
徜徉。玩世何妨。
更誰道、狂時不得狂。羨東方臣朔,從容帝所,西真阿母,喚作兒郎。
一笑人間,三游海上,畢竟仙家日月長。相隨去,想蟠桃熟后,也許偷嘗。
5. 《木蘭花慢 題闕(》(白樸) 聽鳴騶入谷,怕驚動、北山猿。且放浪形骸,支持歲月,點檢田園。
先生結廬人境,竟不知、門外市塵喧。醉后清風到枕,醒來明月當軒。
伏波勛業(yè)照青編。薏苡又何冤。
笑蕞爾倭奴,抗衡上國,挑禍中原。分明一盤棋勢,謾教人、著眼看師言。
為問鯤鵬瀚海,何如雞犬桃源。 6. 《感皇恩》(程大昌) 變化屬朝班,鯤鵬相并。
健翼垂云風用壯。扶搖得勢,不藉仙人仙杖。
旁觀生意氣,猶神王。此去漢庭,春光駘蕩。
親見子虛不惆悵。鳶肩捷上,自有唐家格樣。
三臺旬月里,堪歌唱。 7. 《水調歌頭》(陳亮) 事業(yè)隨人品,今古幾麾旌。
向來謀國,萬事盡出汝書生。安識鯤鵬變化,九萬里風在下,如許上南溟。
斥鷃旁邊笑,河漢一頭傾。嘆世間,多少恨,幾時平。
霸圖消歇,大家創(chuàng)見又成驚。邂逅漢家龍種,正爾烏紗白纻,馳騖覺身輕。
樽酒從渠說,雙眼為誰明。 8. 《泊岳陽城下(》杜甫) 江國逾千里,山城僅百層。
岸風翻夕浪,舟雪灑寒燈。 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
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 9. 《贈無咎八音歌》(黃庭堅) 金馬避世客,談諧玩漢朝。
石門抱關人,長往閉寂寥。 絲蟲日夜織,勞苦則以食。
竹生罹斧斤,高林乃其賊。 匏樽酌吾子,雖陋意不淺。
土德貴重遲,水德貴深遠。 革能談鯤鵬,晚乃得莊周。
木雁兩不居,相期無待游。 10. 《最高樓》(何夢桂) 南山老,還記少陵詩。
七十古來稀。清池擁出紅蕖墜,西風吹上碧梧枝。
趁今朝,斟壽酒,記生時。也不羨、鯤鵬飛擊水。
也不羨、蛟龍行得雨。人世事,總危機。
扶床正好看孫戲,舞衫不要笑兒癡。更塤篪,三老子,鬢如絲。
11. 《和范待制秋興》(陸游) 山澤沉冥氣尚豪,鬢絲未遽嘆蕭騷。 已忘海運鯤鵬化,那計風微燕雀高。
萬里客魂迷楚峽,五更歸夢隔胥濤。 故知有酒當勤醉,自古寧聞死可逃? 12.《自訟》(陸游) 年少寧知道廢興,搏風變化羨鯤鵬。
貪求但欲攀分寸,痛定方慚乞斗升。 靈府已能澄似水,俗綠更覺薄于僧。
掛冠且喜身蕭散,二頃寧須退可憑。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