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文(20篇)
寡人之于國也
勸學(xué)
逍遙游
鄒忌諷齊王納諫
過秦論
屈原列傳
報任安書
陳情表
蘭亭集序
歸去來兮辭
諫太宗十思疏
滕王閣序
師說
阿房宮賦
六國論
游褒禪山記
赤壁賦
石鐘山記
項脊軒志
登泰山記
二 詩詞曲(50首)
靜女
無衣
氓
湘夫人
離騷
長歌行
孔雀東南習(xí)不
迢迢牽牛星
短歌行
白馬篇
歸園田居
山居秋暝
夢游天姥吟留別
越中覽古
蜀道難
將進酒
登高
蜀相
兵車行
客至
旅夜書懷
詠懷古跡
閣夜
登岳陽樓
漁翁
石頭城
琵琶行
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李憑箜篌引
過清華宮(其一)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錦瑟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雨霖鈴(寒蟬凄切)
桂枝香.金陵懷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念奴嬌.赤壁懷古
鵲橋仙(纖云弄巧)
蘇幕遮(燎沉香)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聲聲慢(尋尋覓覓)
書憤
臨安春雨初霽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揚州慢(淮左名都)
竇蛾冤(節(jié)選)
長亭送別
醉太平(人皆嫌命窘)
哀江南
出師表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cú)。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sè)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zhì )罰臧(zāng)否(pǐ),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費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wèi)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補闕(quē)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侍中、尚書、長(zhǎng)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sù)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shù)竭駑(nú)鈍,攘(rǎng)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zōu)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云。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桃花源夾(ji?。┌稊?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huò)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shè)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mò)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tiáo),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便要(yāo)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 不復(fù)出焉,遂(suì)與外人間(jiàn)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wèi)具言所聞,皆嘆惋(wǎn)。余(有版也寫作“馀”)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yù)云:“不足為(wèi)外人道也?!?/p>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jùn)下,詣(yì)太守說如此。
太守即遣(qiǎn)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
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通“俱”)興。
乃重修岳陽樓, 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zhǔ)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shāng)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yín)雨霏(fēi)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háo),濁浪排空;日星隱曜(yào),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ó)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tīng)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xié)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yú)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記 環(huán)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hè)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chán)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峰回。
人教版初中語文必背詩詞文
一、七年級上冊
(一) 、課背誦 【《論語》十二章】
1.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xué)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學(xué)而[1] 》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2] 》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稙檎3] 》 5.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薄稙檎?/p>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队阂瞇2] 》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薄妒龆?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薄妒龆?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薄蹲雍薄?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薄蹲雍薄?2.子夏曰:“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薄蹲訌垺?/p>
【觀滄?!浚ú懿?東漢)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王灣"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高中語文14篇必背古詩文
1、登高——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2、錦瑟——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3、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祝鹭傡粝?,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5、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6、氓——詩經(jīng)
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fù)關(guān)。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偨侵纾孕﹃剃?。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2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里白沙堤。4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zhuǎn)溪頭忽見。 5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6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7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8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9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直到夜郎西。
10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11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 12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13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 賺得行人錯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攔。
14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15觀書有感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16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17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18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嵋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19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東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20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乾。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21滁州西澗 韋應(yīng)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22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23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guī)﹃?,青山獨歸遠。24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25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古傳, 如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26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27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28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29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30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31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32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 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 拄仗無時夜扣門。33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34夜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35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36望洞庭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憾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37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
氓 《詩經(jīng)》
離騷(節(jié)選) 屈原
迢迢牽牛星 《古詩十九首》
短歌行(對酒當歌) 曹操
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 陶淵明
山居秋暝 王維
蜀道難 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
將進酒 李白
兵車行 杜甫
蜀相 杜甫
客至 杜甫
登岳陽樓 杜甫
石頭城 劉禹錫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李憑箜篌引 李賀
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 杜牧
錦瑟 李商隱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溫庭筠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
雨霖鈴(寒蟬凄切) 柳永
桂枝香(登臨送目) 王安石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 蘇軾
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
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 陸游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 辛棄疾
長亭送別(節(jié)選) 王實甫
逍遙游(節(jié)選) 《莊子》
勸學(xué)(節(jié)選) 《荀子》
屈原列傳(節(jié)選) 司馬遷
陳情表 李密
滕王閣序(節(jié)選) 王勃
師說 韓愈
阿房宮賦 杜牧
游褒禪山記 王安石
前赤壁賦 蘇軾
《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初高中必背的古詩文《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初中必背的50篇古詩文1.關(guān) 雎(詩經(jīng) · 周南) 2.蒹葭(詩經(jīng) · 秦風) 3.觀滄海(曹操) 4.飲酒(陶淵明)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6.次北固山下 (王灣) 7.使至塞上(王維) 8.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9.行路難 (李白) 10.望岳(杜甫) 11.春望( 杜甫)12.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1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14.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15.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16.觀刈麥(白居易) 17.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18.雁門太守行(李賀) 19.赤壁(杜牧) 20.泊秦淮(杜牧) 21.夜雨寄北(李商隱) 22.無題(李商隱) 23.相見歡(李煜) 24.漁家傲(范仲淹) 25.浣溪沙(晏殊)26.登飛來峰(王安石) 27.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28.水調(diào)歌頭(蘇軾) 29.游山西村(陸游) 30.破陣子(辛棄疾) 31.過零丁洋(文天祥) 32.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33.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張養(yǎng)浩) 34.己亥雜詩(龔自珍) 35.《論語》十則(孔丘) 36.魚我所欲也(孟子) 37.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38.曹劌論戰(zhàn)(《左傳》) 39.鄒忌諷齊王納諫《戰(zhàn)國策》 40.出師表(諸葛亮) 41.桃花源記(陶淵明) 42.三峽(酈道元) 43.馬說(韓愈) 44.陋室銘(劉禹錫) 45.小石潭記(柳宗元) 46.岳陽樓記(范仲淹) 47.醉翁亭記(歐陽修) 48.愛蓮說(周敦頤) 49.記承天寺夜游(蘇軾) 50.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宋濂)。
詩詞曲(五十首)一、過華清宮二、石頭城三、山居秋暝四、邶風 靜女五、迢迢牽牛星六、蜀相七、書憤八、錦瑟九、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十、旅夜書懷十一、客至十二、越中覽古十三、長歌行十四、登高十五、閣夜十六、登岳陽樓十七、漁翁十八、臨安春雨初霽十九、無衣二十、短歌行二十一、白馬篇二十二、歸園田居二十三、將進酒二十四、兵車行二十五、蜀道難二十六、李憑箜篌引二十七、菩薩蠻二十八、浪淘沙二十九、虞美人三十、雨霖鈴三十一、桂枝香 金陵懷古三十二、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三十三、念奴嬌 赤壁懷古三十四、鵲橋仙三十五、蘇慕遮三十六、一剪梅三十七、聲聲慢三十八、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三十九、揚州慢四十、竇娥冤四十一、長亭送別四十二、醉太平 嘆世四十三、哀江南四十四、琵琶行四十五、氓四十六、離騷四十七、孔雀東南飛四十八、夢游天姥吟留別四十九、湘夫人五十、詠懷古跡古文(二十篇)一、人之于國也二、勸學(xué)三、逍遙游四、鄒忌諷齊王納諫五、過秦論六、屈原列傳七、報任安書八、陳情表九、蘭亭集序十、歸去來兮辭十一、諫太宗十思書十二、滕王閣序十三、師說十四、阿房宮賦十五、六國論十六、游褒山記十七、前赤壁賦十八、石鐘山記十九、項脊軒志二十、登泰山記。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