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楚襄恨,遺文宋玉言
歷數(shù)雍熙房與杜,魏公姚公宋開府
濃低似中陶潛酒,軟極如傷宋玉風
入宋星初隕,過湘燕早歸
故宋誠難定,從梁事未工
春水經(jīng)梁宋,晴山入海沂
君不見宋公仗鉞誅燕后,英雄踴躍爭趨走
當時姚宋并燕許,盡是驪山從駕人
連浦一程兼汴宋,夾堤千柳雜唐隋
可憐宋帝籌帷處,蒼翠無煙草自生
誰步宋墻明月下,好香和影上衣襟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宋玉當時情不淺——宋 歐陽修 《漁家傲·八月秋高風歷亂》
全勝宋玉——宋 蘇軾 《滿庭芳·香叆雕盤》
宋玉臺頭——宋 黃庭堅 《減字木蘭花·襄王夢里》
宋玉短墻東畔——宋 黃庭堅 《西江月·宋玉短墻東畔》
料得有心憐宋玉——宋 秦觀 《浣溪沙》
宋玉墻高才一覘——宋 周邦彥 《蝶戀花·美盼低迷情宛轉》
若教宋玉尊前見——宋 朱敦儒 《鷓鴣天·通處靈犀一點真》
都無晉宋之間事——宋 辛棄疾 《鷓鴣天·晚歲躬耕不怨貧》
才稱屈宋——宋 無名氏 《沁園春·閶闔初開》
1、宋玉當時情不淺-----宋 歐陽修 《漁家傲·八月秋高風歷亂》 2、全勝宋玉-----宋 蘇軾 《滿庭芳·香叆雕盤》 3、宋玉臺頭-----宋 黃庭堅 《減字木蘭花·襄王夢里》 4、宋玉短墻東畔-----宋 黃庭堅 《西江月·宋玉短墻東畔》 5、料得有心憐宋玉-----宋 秦觀 《浣溪沙》 6、宋玉墻高才一覘-----宋 周邦彥 《蝶戀花·美盼低迷情宛轉》 7、若教宋玉尊前見-----宋 朱敦儒 《鷓鴣天·通處靈犀一點真》 8、都無晉宋之間事-----宋 辛棄疾 《鷓鴣天·晚歲躬耕不怨貧》 9、才稱屈宋-----宋 無名氏 《沁園春·閶闔初開》 10、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魏晉 曹植 《洛神賦》。
宋玉次西家。
——唐 王維 《雜詩》竊攀屈宋宜方駕。——唐 杜甫 《戲為六絕句》搖落深知宋玉悲。
——唐 杜甫 《詠懷古跡五首》常抱秋風宋玉悲。——宋 陸游 《秋興》宋意唱高聲。
——魏晉 陶淵明 《詠荊軻》宋玉愁空斷?!?李賀 《惱公》東過梁宋非吾土。
——唐 高適 《別韋參軍》生彼晉宋間?!?白居易 《訪陶公舊宅》非關宋玉有微辭。
——唐 李商隱 《有感》宋玉事楚王。——唐 李白 《感遇其一》李唐趙宋慌忙盡。
——清 鄭燮 《道情》何曾宋玉解招魂。——唐 李商隱 《哭劉蕡》遺文宋玉言。
——唐 孟郊 《巫山高》何勞近宋家?!?陸龜蒙 《偶作》。
以“宋”字開頭的詩句示例如下:
1、宋公舊池館—— 唐 · 杜甫《過宋員外之問舊莊》
譯文:大詩人宋之問的舊山莊別墅。
2、宋意唱高聲 —— 魏晉 · 陶淵明《詠荊軻》
譯文:宋意唱歌歌聲響遏行云。
3、宋玉次西家 —— 唐 · 王維《雜詩》
譯文:宋玉并列排在西家。
4、宋玉無愁亦自愁 —— 唐 · 李商隱《楚吟》
譯文:宋玉即便是無愁也不能不發(fā)愁。
5、宋人不辨玉 —— 唐 · 李白《送薛九被讒去魯》
譯文:宋人不懂得辨認玉石。
6、宋亭池水綠 —— 唐 · 韓愈《送李六協(xié)律歸荊南(翱)》
譯文:宋亭的池水碧綠清澈。
7、宋玉對秋悲 —— 唐 · 李端《贈岐山姜明府》
譯文:宋玉對著蕭瑟秋景傷惑。
8、宋玉逞大句 —— 唐 · 孟郊《贈鄭夫子魴》
譯文:宋玉施展大氣的文章。
以宋字開頭的詩句很多,例如: 宋玉愁空斷,嬌饒粉自紅。
——《惱公》李賀宋玉事襄王,能為高唐賦?!畎住顿涗嚓査紊俑臁匪稳瞬槐嬗瘢斮v東家丘。
——李白《送薛九被讒去魯》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潔。——李白《感遇四首》宋璟姚崇死,中庸遂變移。
——貫休《讀》宋均顏未老,劉寵骨應貧?!炐荨端痛奚袝P》宋玉恃才者,憑云構高唐。
——于濆《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宋玉恃才者,恁虛構高唐?!跐濉段咨礁摺匪斡癯汛缶洌畎罪w狂才。
——孟郊《贈鄭夫子魴》宋杜詩題在,風騷到此真。——齊己《游道林寺四絕亭,觀宋杜詩版》宋玉秋來續(xù)楚詞,陰鏗官漫足閑詩。
——元稹《酬孝甫見贈十首》宋晉鄭女歌聲發(fā),滿堂會客齊喧呵。……宋沇嘗傳天寶季,法曲胡音忽相和。
——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立部伎》宋玉悲秋千載后, 詩人例有早秋詩?!懹巍读⑶锖笞鳌?。
1、宋玉當時情不淺-----宋 歐陽修 《漁家傲·八月秋高風歷亂》
2、全勝宋玉-----宋 蘇軾 《滿庭芳·香叆雕盤》
3、宋玉臺頭-----宋 黃庭堅 《減字木蘭花·襄王夢里》
4、宋玉短墻東畔-----宋 黃庭堅 《西江月·宋玉短墻東畔》
5、料得有心憐宋玉-----宋 秦觀 《浣溪沙》
6、宋玉墻高才一覘-----宋 周邦彥 《蝶戀花·美盼低迷情宛轉》
7、若教宋玉尊前見-----宋 朱敦儒 《鷓鴣天·通處靈犀一點真》
8、都無晉宋之間事-----宋 辛棄疾 《鷓鴣天·晚歲躬耕不怨貧》
9、才稱屈宋-----宋 無名氏 《沁園春·閶闔初開》
10、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魏晉 曹植 《洛神賦》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53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