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越嶺南濱海,武都西隱戎。雄黃假名石,鷣鳥遠難籠。詎有隳腸計,應(yīng)無破腦功。巴山晝昏黑,妖霧毒濛濛?!断x豸詩·巴蛇》其二
2、月色今宵最明,庭閑夜久天清。寂寞多年老宦,殷勤遠別深情。溪臨修竹煙色,風(fēng)落高梧雨聲。耿耿相看不寐,遙聞曉柝山城?!洞饎㈤L卿蛇浦橋月下重送》
3、玉蛇躑躅流光卷。連珠合沓簾波遠?;▌右婔~行。紅裳弦欲傾。 ——《菩薩蠻》
4、昔有田父耕地,值見創(chuàng)蛇在焉。有一蛇,銜草著瘡上,經(jīng)日創(chuàng)蛇走。田父取其草余葉以治瘡,皆驗。本不知草名,因以“蛇銜”為名?!侗阕印吩?,“蛇銜《指蛇銜草》能續(xù)己斷之指如故”,是也。 ——《蛇銜草》
5、瑣文結(jié)綬靈蛇降,蠖屈螭盤顧視閑。鱗蹙翠光抽璀璨,腹連金彩動彎環(huán)。已應(yīng)蛻骨風(fēng)雷后,豈效銜珠草莽間。知爾全身護昆閬,不矜揮尾在常山?!鹅`蛇見少林寺》
6、秋風(fēng)颯颯鳴條,風(fēng)月相和寂寥。黃葉一離一別,青山暮暮朝朝。寒江漸出高岸,古木猶依斷橋。明日行人已遠,空馀淚滴回潮?!渡咂謽蛳轮厮蛧谰S》
7、龍蛇百戰(zhàn)爭天下,各制雄心指此溝。寧似九州分(轉(zhuǎn)載自第一范文網(wǎng),請保留此標(biāo)記。)國土,地圖初割海中流?!而櫆稀?
8、漢帝斬蛇劍,晉時燒上天。自茲繁巨蟒,往往壽千年。白晝遮長道,青溪蒸毒煙。戰(zhàn)龍蒼海外,平地血浮船?!断x豸詩·巴蛇》其三
9、毒似兩頭蛇,狠如雙尾蝎。閃的我無情無緒無歸著,幾時幾時捱得徹?——《喬捉蛇》
10、巴蛇千種毒,其最鼻褰蛇。掉舌翻紅焰,盤身蹙白花。噴人豎毛發(fā),飲浪沸泥沙。欲學(xué)叔敖瘞,其如多似麻。——《蟲豸詩·巴蛇》其一
11、蛇子蛇孫鱗蜿蜿,新香幾粒洪崖飯。綠波浸葉滿濃光,細束龍髯鉸刀剪?!段辶P∷筛琛防钯R
12、蛇毒濃凝洞堂濕,江魚不食銜沙立。欲剪箱中一尺天,吳娥莫道吳刀澀?!读_浮山父與葛篇》李賀
13、蟆子微於蚋,朝繁夜則無。毫端生羽翼,針喙噆肌膚。暗毒應(yīng)難免,羸形日漸枯。將身遠相就,不敢恨非辜?;蘧皺?quán)藏毒,明時敢噬人。不勞生詬怒,只足助酸辛。隼眥看無物,蛇軀庇有鱗?!断x豸詩?蟆子》元稹
14、雷電不敢伐,鱗皴勢萬端。蠹依枯節(jié)死,蛇入朽根盤。影浸僧禪濕,聲吹鶴夢寒。尋常風(fēng)雨夜,應(yīng)有鬼神看?!豆潘伞俘R己
竹蛇飛蠹射金沙。
大刀長劍龍蛇插。 大篆龍蛇隨筆札。
柳公手中黑蛇滑。 秋蛇春蚓久相雜。
龍蛇百戰(zhàn)爭天下。 春蚓秋蛇隨意畫。
半壁龍蛇蟠造化。 劍拔青鱗蛇尾活。
三尺鐵蛇延二國。 腰間切玉青蛇活。
試看一一龍蛇活。 一聲霹靂龍蛇活。
金蛇飛狀霍閃過。 蟒蛇拖得渾身墮。
又有蛇珠常在握。 云間細路躡飛蛇。
移時不動懶于蛇。 有足由來不是蛇。
陣勢頗學(xué)常山蛇。 我家銅劍如赤蛇。
天公發(fā)怒化龍蛇。 天怪神農(nóng)黨龍蛇。
廷評日下握靈蛇。 土地卑濕饒蟲蛇。
只有清樽照畫蛇。 蛇筋束緊束破殼。
黑山營陣識龍蛇。 忽驚石上堆龍蛇。
雷公躡云捕黃蛇。 半紆春蚓綰秋蛇。
被人專擬害靈蛇。 筆頭飛電躍龍蛇。
赤龍騰霄驚盤蛇。 丹蛇玄虺潛蜲蛇。
電光時掣紫金蛇。 飛云當(dāng)面化龍蛇。
古獄愁蛇待恩澤。 犖犖確確蛻骨蛇。
廟前古樹蟠白蛇。 力窮難拔蜀山蛇。
澗藤古栗盤銀蛇。 后因見道上斗蛇。
燕臺基壞穴狐蛇。 煙凝積水龍蛇蟄。
眼光作電走金蛇。 血流垓下定龍蛇。
銷愁已辨酒中蛇。 人不勝禽獸蟲蛇。
山川誰識龍蛇蟄。 天怪神農(nóng)黨龍蛇。
廷評日下握靈蛇。 銷愁已辨酒中蛇。
已亡飛鳥失驚蛇。 英材盡作龍蛇蟄。
蝮蛇鴆鳥之屬也。 所謂蛇龍曼延也。
青蛇上竹一種色。 精光黯黯青蛇色。
刺虎鏦蛟擉蛇蝎。 執(zhí)取龜蛇顛倒訣。
三千里外巴蛇穴。 握內(nèi)蛇矛揮白雪。
倔強毒蛇爭屈鐵。 地壓龍蛇山色別。
蛇毒濃凝洞堂濕。 誰見龍蛇百尺姿。
夙退有委蛇之食。 蛇行空中如枉矢。
踐蛇茹蠱不擇死。 漢祖區(qū)區(qū)白蛇死。
樛枝競騖龍蛇勢。 尚有靈蛇下鄜畤。
手內(nèi)青蛇凌白日。 丈八蛇予出隴西。
退食誰與同委蛇。 二雅褊迫無委蛇。
回視此水殊委蛇。 每食無魚嘆委蛇。
家林蛇豕方群起。 嗜好晚將蛇蚓比。
如虺如蛇不足擬。 龍蛇騰盤獸屹立。
蛇盤瓦溝鼠穿壁。 騰蛇蟉虬而繞榱。
其為蛇青黃赤黑。 龍蛇迸落空壁飛。
洞黑冤蛇出樹飛。 欲將齒發(fā)斗蛇龜。
雷飛上天蛇入水。 電光煜煜燒蛇尾。
都城已得長蛇尾。 其狀魚身而蛇尾。
毒蛇在腸瘡滿背。 杯中蛇去未應(yīng)衰。
龜蛇逆往火龍來。 從蛇作龜二千載。
從蛇作土一千載。 辟蛇行者今何在。
思量點畫龍蛇出。 龍蛇開陣法。
畏蛇不下榻。 毒蛇護其下。
陣變龍蛇活。 后人至蛇所。
雨滅龍蛇火。 吾聞蛇能螫。
武結(jié)笥中蛇。 舞席泥金蛇。
我欲掣青蛇。 西方未斬蛇。
西風(fēng)蟄龍蛇。 西望云似蛇。
習(xí)氣馀驚蛇。 腥至焦長蛇。
移杯失畫蛇。 應(yīng)虞已斃蛇。
縈紆去似蛇。 有似赴壑蛇。
山郵雀啅蛇。 蛇勢縈山合。
石罅蛇懸殼。 圖壁雜龍蛇。
虎豹諸龍蛇。 古屋畫龍蛇。
何曾斬蛟蛇。 澗影生龍蛇。
碧水走龍蛇。 別紙圣龍蛇。
地?zé)嵋娦奚摺?洞穴防龍蛇。
負弩繞文蛇。 赴谷走群蛇。
古松攀龍蛇。 龍蛇不成蟄。
龍蛇隱大澤。 烹蛇啖蛙蛤。
蒲魚尾如蛇。 青白二小蛇。
丘勢辨巴蛇。 山閉龍蛇蟄。
眾水為長蛇。 篆字若丹蛇。
郁屈如長蛇。 瘴窟蛇休蟄。
作穴蛇分蟄。 坐待走龍蛇。
災(zāi)成酒誤蛇。 真龍或作蛇。
熊虎雜龍蛇。 古松攀龍蛇。
古屋畫龍蛇。 壺中龜遣蛇。
澗影生龍蛇。 摛藻握靈蛇。
池影閃金蛇。 褫身絡(luò)蛟蛇。
熊虎雜龍蛇。 移杯失畫蛇。
應(yīng)虞已斃蛇。 縈紆去似蛇。
有似赴壑蛇。 災(zāi)成酒誤蛇。
真龍或作蛇。 眾水為長蛇。
篆字若丹蛇。 作穴蛇分蟄。
坐待走龍蛇。 雍容委蛇者。
草動蛇尋穴。 巴蛇蟠窟穴。
肯蹈巴蛇穴。 寒知龍蛇穴。
蛇蚓稍蟠結(jié)。 蛇虺吞檐雀。
蛇年建午月。 劍拂妖蛇裂。
龍蛇互跳躍。 石罅青蛇濕。
惟蛇舊所識。 青蛇坼生石。
蝮蛇生子時。 蟲蛇自相食。
譬斷蛇不死。 蛇行無脛至。
畫龍蛇為旗。 龍蛇爭翕習(xí)。
老樹蛇蛻皮。 可嘆懸蛇疾。
龍蛇滿旌棨。 云煙蟒蛇氣。
今日傷蛇意。 腳底龍蛇氣。
蟲蛇穿畫壁。 蟲蛇吐云氣。
滿紙蛟蛇黑。 小店蛇羹黑。
踐荊棘蛇虺。 忽怒畫蛇虺。
一握青蛇尾。
2.《和賈舍人早朝》杜甫 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fēng)微燕雀高。 朝罷香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
欲知世掌絲綸美,池上于今有鳳毛。 3.《清明》 黃庭堅 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4.《謫嶺南道中作 》 嶺水爭分路轉(zhuǎn)迷,桄榔椰葉暗蠻溪。
愁沖毒霧逢蛇草,畏落沙蟲避燕泥。 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報潮雞。
不堪腸斷思鄉(xiāng)處,紅槿花中越鳥啼。 5.《 和賈舍人早朝》 杜甫 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龍蛇動, 宮殿風(fēng)微燕雀高。朝罷香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
欲知世掌絲綸美,池上于今有鳳毛。
1、載云旗之委蛇;抑志而弭節(jié)兮(先秦·屈原·《離騷》) 2、夕避長蛇(唐·李白·《蜀道難》) 3、報恩應(yīng)不用蛇珠(宋·蘇軾·《浣溪沙》) 4、靈蛇吞象(先秦·屈原·《天問》) 5、騰蛇乘霧(魏晉·曹操·《龜雖壽》) 6、卻看龍蛇落筆忙(宋·辛棄疾·《鷓鴣天》) 7、一池蛇影噤群蛙(宋·辛棄疾·《鷓鴣天》) 8、虺蛇吉夢寤驚時(宋·無名氏·《鷓鴣天》) 9、落筆萬龍蛇(宋·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 10、載云旗兮委蛇;長太鑲將上(先秦·屈原·《九歌 東君》) 11、人多暴猛兮如虺蛇(魏晉·蔡琰·《胡笳十八拍》) 12、龍蛇起陸(宋·辛棄疾·《沁園春》) 13、畫龍蛇些(先秦·屈原·《招魂》) 14、吉夢靈蛇朱夏宜(宋·晁補之·《鷓鴣天》) 15、倏忽龍蛇滿案(宋·劉克莊·《賀新郎》) 16、吉夢重占蛇虺(宋·無名氏·《清平樂》) 17、龜與蛇兒自吐吞(元·無名氏·《南鄉(xiāng)子》) 18、蛇蟠一徑入幽深(宋·陸游·《秋思》) 19、似甕中蛇(宋·劉克莊·《念奴嬌》) 20、象床珍簟共委蛇(宋·葛勝仲·《臨江仙》)。
1、越嶺南濱海,武都西隱戎。
雄黃假名石,鷣鳥遠難籠。詎有隳腸計,應(yīng)無破腦功。
巴山晝昏黑,妖霧毒濛濛?!断x豸詩·巴蛇》其二 2、月色今宵最明,庭閑夜久天清。
寂寞多年老宦,殷勤遠別深情。溪臨修竹煙色,風(fēng)落高梧雨聲。
耿耿相看不寐,遙聞曉柝山城?!洞饎㈤L卿蛇浦橋月下重送》 3、玉蛇躑躅流光卷。
連珠合沓簾波遠。花動見魚行。
紅裳弦欲傾。 ——《菩薩蠻》 4、昔有田父耕地,值見創(chuàng)蛇在焉。
有一蛇,銜草著瘡上,經(jīng)日創(chuàng)蛇走。田父取其草余葉以治瘡,皆驗。
本不知草名,因以“蛇銜”為名?!侗阕印吩?,“蛇銜《指蛇銜草》能續(xù)己斷之指如故”,是也。
——《蛇銜草》 5、瑣文結(jié)綬靈蛇降,蠖屈螭盤顧視閑。鱗蹙翠光抽璀璨,腹連金彩動彎環(huán)。
已應(yīng)蛻骨風(fēng)雷后,豈效銜珠草莽間。知爾全身護昆閬,不矜揮尾在常山。
——《靈蛇見少林寺》 6、秋風(fēng)颯颯鳴條,風(fēng)月相和寂寥。黃葉一離一別,青山暮暮朝朝。
寒江漸出高岸,古木猶依斷橋。明日行人已遠,空馀淚滴回潮。
——《蛇浦橋下重送嚴維》 7、龍蛇百戰(zhàn)爭天下,各制雄心指此溝。寧似九州分(轉(zhuǎn)載自第一范文網(wǎng),請保留此標(biāo)記。)
國土,地圖初割海中流?!而櫆稀?8、漢帝斬蛇劍,晉時燒上天。
自茲繁巨蟒,往往壽千年。白晝遮長道,青溪蒸毒煙。
戰(zhàn)龍蒼海外,平地血浮船?!断x豸詩·巴蛇》其三 9、毒似兩頭蛇,狠如雙尾蝎。
閃的我無情無緒無歸著,幾時幾時捱得徹?——《喬捉蛇》 10、巴蛇千種毒,其最鼻褰蛇。掉舌翻紅焰,盤身蹙白花。
噴人豎毛發(fā),飲浪沸泥沙。欲學(xué)叔敖瘞,其如多似麻。
——《蟲豸詩·巴蛇》其一 11、蛇子蛇孫鱗蜿蜿,新香幾粒洪崖飯。綠波浸葉滿濃光,細束龍髯鉸刀剪。
——《五粒小松歌》李賀 12、蛇毒濃凝洞堂濕,江魚不食銜沙立。欲剪箱中一尺天,吳娥莫道吳刀澀。
——《羅浮山父與葛篇》李賀 13、蟆子微於蚋,朝繁夜則無。毫端生羽翼,針喙噆肌膚。
暗毒應(yīng)難免,羸形日漸枯。將身遠相就,不敢恨非辜。
晦景權(quán)藏毒,明時敢噬人。不勞生詬怒,只足助酸辛。
隼眥看無物,蛇軀庇有鱗?!断x豸詩?蟆子》元稹 14、雷電不敢伐,鱗皴勢萬端。
蠹依枯節(jié)死,蛇入朽根盤。影浸僧禪濕,聲吹鶴夢寒。
尋常風(fēng)雨夜,應(yīng)有鬼神看?!豆潘伞俘R己。
蛇的出現(xiàn)大概在1.5億年以前,毒蛇的出現(xiàn)則要晚得多。
它是由無毒蛇進化而來,在2700萬年前才出現(xiàn)。目前世界上的蛇約有3000種,其中毒蛇有600多種。
蛇的個體差異很大。分布在加勒比群島的馬丁尼亞、巴巴多斯等島上的線蛇,是世界上最短的無毒蛇,只有9厘米長,最長的線蛇王也不過11.94厘米。
分布在東南亞、印尼和菲律賓一帶的網(wǎng)蛇,一般都超過6.25米,最長的可達10米左右。而南美洲的水蟒更長,竟達11米以上,體重100多公斤。
已經(jīng)證實蛇最重的紀錄,是1960年在巴西城發(fā)現(xiàn)的一條南美蟒蛇,重227公斤,長8.46米,腰圍111.76厘米。世界上最毒的蛇為海蛇,這種蛇出沒在澳大利亞西北海岸的阿西莫暗礁附近,它每次分泌的微量毒液,就足以使上萬只老鼠當(dāng)場斃命。
蛇的壽命一般在幾年到二三十年之間,長壽的綠茸線蛇,每年長一圓環(huán),1978年在南太平洋深海中發(fā)現(xiàn)了一條,已活了1687歲。 蛇非常聰明靈活,故《圣經(jīng)》上有“溫馴如鴿子,智慧如蛇”之說。
蛇的捕食本領(lǐng)相當(dāng)高強,能吞進比自己大許多倍的食物。我國古代早就有巴蛇吞象的傳說,說巴地有能吞食大象的巨蛇,三年之后才吐出骨頭。
非洲有一種食蛋蛇,還沒有人的手指粗,卻可以吞進雞蛋和鴨蛋,吃完蛋清和蛋黃后,還能吐出蛋殼;巴西草原的果色蛇,全身呈綠色,舌尖上長有果子形的圓舌粒,跟櫻桃相似,小鳥誤認為是果子,因啄食而喪生;東南亞和非洲魯什馬河流域的飛蛇,其肋骨具有較強的活動性,滑翔時能展開,使身體呈扁平狀,故能從樹枝高處躍入空中,陡峭地滑翔而下,有時快得像離弦的箭,能吞食飛行的小鳥;而非洲黑毒蛇爬行最快,可以高于每秒5米的速度向前沖刺,追趕逃跑的獵物。 蛇的記憶力很好,也非常記仇,能準確地認出曾經(jīng)傷害過它的人,多年以后還會伺機進行報復(fù)。
蛇的同類受到侵犯時,有時也會群起而攻。但蛇也會報恩,古書上曾記有“隋侯見傷蛇而醫(yī)之、活之。
蛇愈而去,銜夜光珠以報”的佳話。蛇對音樂非常敏感。
早在公元前3世紀,印度就有耍蛇的職業(yè),在“蛇郎”吹奏的“蛇笛”中,一條條蛇裊裊起舞,舞姿靈活柔美,引人入勝。南美一些地方的蟒蛇還可以馴養(yǎng)成家蟒,負責(zé)守家和“照看”幼兒。
印尼佛羅勒斯島上居民飼養(yǎng)的無毒蛇能隨同主人一起下地干活。種子入土后,它便守在地里,驅(qū)趕啄食種子的野鳥;樹上的果子成熟了,家蛇便爬上枝頭,甩動尾巴,將成熟的果子打下。
一些國家還利用毒蛇來守衛(wèi)金庫。他們除了使用現(xiàn)代化的裝置外,再放進一兩條劇毒蛇,使盜金者望而生畏。
更為有趣的是用活蛇做耳環(huán)。非洲喀麥隆西部,有一種細如手指的“銀槍蛇”,花紋極美,當(dāng)?shù)貗D女捕獲后拔去毒牙,將蛇尾扎成小圓圈,系上細線穿在耳垂上。
銀槍蛇時時昂起頭,吐出火紅的舌信,非常有趣。 蛇全身是寶。
蛇肉鮮美可口,營養(yǎng)豐富,為餐中佳肴。蛇膽、蛇肝、蛇皮、蛇毒、蛇油、蛇蛻,乃至蛇血、蛇腸雜等均可入藥治病。
將蛇浸制藥酒,能治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神經(jīng)痛等癥。五步蛇還是治療頑固性瘙癢和麻風(fēng)的傳統(tǒng)要藥。
蛇膽非常名貴,能驅(qū)風(fēng)除濕、明目益肝。蝮蛇干粉可治惡性腫瘤、風(fēng)濕癥,若配以草藥,有延年益壽的奇功。
蛇毒是稀世之寶,可制成鎮(zhèn)痛、抗毒、抗凝血的良藥。蛇毒遠比黃金還貴,1克蛇毒價值數(shù)萬美元。
蛇曾是人們崇拜的一種動物。一些原始部落,如美洲印第安人就有9個部落有蛇氏族,有的甚至將響尾蛇作為民族標(biāo)志。
澳洲的華倫姆格人有一種圖騰崇拜儀式。儀式上,人們用顏料涂抹全身,扮成蛇的樣子且歌且舞,謳歌蛇的歷史與威力,祈求蛇神護佑。
原始社會解體后,崇拜蛇的風(fēng)俗在許多民族中仍相當(dāng)普遍。 巨蛇之最 翻開世界記錄,這頂世界巨蛇之最的桂冠究竟由誰擎走仍引來一番熱鬧爭論。
為水蟒贏來蛇王之稱的是其整個身體的大小以及體重。而與這只蛇王分庭抗鈞的則還有亞洲網(wǎng)紋蟒。
巨蟒類的身長創(chuàng)下了當(dāng)今的世界記錄:最長的居然達到33英尺。盡管它的長度超過了那只世界記錄保持者,但蛇王的腰身周長則遠遠超過這只亞洲巨蟒。
棲息在南美洲叢林中的水蟒能夠長到一個高大成人那樣粗。大到足以一口氣吞下一個成年人! 水蟒 發(fā)現(xiàn)地點:在流向南美洲亞馬遜河的支流中。
可怕的數(shù)據(jù):目前這只體積最大的水蟒經(jīng)測量約有28英尺長,44 英寸粗。據(jù)科學(xué)家估計,它的體重肯定超過了500磅。
就體型而言,只有網(wǎng)紋蟒能與這只世界最大水蟒實力相當(dāng)。 關(guān)于蛇的傳說 據(jù)說,很久以前,蛇并非脫皮,而是人。
人活到一定歲數(shù)會變老,便會躲到門的角落。七天七夜之后,便脫掉身上的老皮,而變地年輕。
但是這樣會很痛苦。于是上帝說,不如讓蛇脫皮吧,讓人活著少一點痛苦。
于是蛇便每一年都脫皮??墒遣幻撈さ娜藚s依然痛苦的活在這世界上。
有關(guān)蛇的成語 ★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撥草尋蛇:比喻招惹惡人,自找麻煩。
★春蚓秋蛇: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 ★打草驚蛇:原比喻懲甲菟乙。
后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打蛇打七寸:比喻說話做事。
1、越嶺南濱海,武都西隱戎。
雄黃假名石,鷣鳥遠難籠。詎有隳腸計,應(yīng)無破腦功。
巴山晝昏黑,妖霧毒濛濛。——《蟲豸詩·巴蛇》其二 2、月色今宵最明,庭閑夜久天清。
寂寞多年老宦,殷勤遠別深情。溪臨修竹煙色,風(fēng)落高梧雨聲。
耿耿相看不寐,遙聞曉柝山城?!洞饎㈤L卿蛇浦橋月下重送》 3、玉蛇躑躅流光卷。
連珠合沓簾波遠?;▌右婔~行。
紅裳弦欲傾。 ——《菩薩蠻》 4、昔有田父耕地,值見創(chuàng)蛇在焉。
有一蛇,銜草著瘡上,經(jīng)日創(chuàng)蛇走。田父取其草余葉以治瘡,皆驗。
本不知草名,因以“蛇銜”為名?!侗阕印吩?,“蛇銜《指蛇銜草》能續(xù)己斷之指如故”,是也。
——《蛇銜草》 5、瑣文結(jié)綬靈蛇降,蠖屈螭盤顧視閑。鱗蹙翠光抽璀璨,腹連金彩動彎環(huán)。
已應(yīng)蛻骨風(fēng)雷后,豈效銜珠草莽間。知爾全身護昆閬,不矜揮尾在常山。
——《靈蛇見少林寺》 6、秋風(fēng)颯颯鳴條,風(fēng)月相和寂寥。黃葉一離一別,青山暮暮朝朝。
寒江漸出高岸,古木猶依斷橋。明日行人已遠,空馀淚滴回潮。
——《蛇浦橋下重送嚴維》 7、龍蛇百戰(zhàn)爭天下,各制雄心指此溝。寧似九州分國土,地圖初割海中流。
——《鴻溝》 8、漢帝斬蛇劍,晉時燒上天。自茲繁巨蟒,往往壽千年。
白晝遮長道,青溪蒸毒煙。戰(zhàn)龍蒼海外,平地血浮船。
——《蟲豸詩·巴蛇》其三 9、毒似兩頭蛇,狠如雙尾蝎。閃的我無情無緒無歸著,幾時幾時捱得徹?——《喬捉蛇》 10、巴蛇千種毒,其最鼻褰蛇。
掉舌翻紅焰,盤身蹙白花。噴人豎毛發(fā),飲浪沸泥沙。
欲學(xué)叔敖瘞,其如多似麻?!断x豸詩·巴蛇》其一 11、蛇子蛇孫鱗蜿蜿,新香幾粒洪崖飯。
綠波浸葉滿濃光,細束龍髯鉸刀剪?!段辶P∷筛琛防钯R 12、蛇毒濃凝洞堂濕,江魚不食銜沙立。
欲剪箱中一尺天,吳娥莫道吳刀澀。——《羅浮山父與葛篇》李賀 13、蟆子微於蚋,朝繁夜則無。
毫端生羽翼,針喙噆肌膚。暗毒應(yīng)難免,羸形日漸枯。
將身遠相就,不敢恨非辜?;蘧皺?quán)藏毒,明時敢噬人。
不勞生詬怒,只足助酸辛。隼眥看無物,蛇軀庇有鱗。
——《蟲豸詩?蟆子》元稹 14、雷電不敢伐,鱗皴勢萬端。蠹依枯節(jié)死,蛇入朽根盤。
影浸僧禪濕,聲吹鶴夢寒。尋常風(fēng)雨夜,應(yīng)有鬼神看。
——《古松》齊己。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80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