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 王英《端午日賜觀射柳(二首)》
原文選段:
淡蕩蒲風初應節(jié),氤氳花氣半薰衣。
釋義:
悠閑自在的香蒲和風兒很適合這個季節(jié),彌漫的花香使得衣服也有香氣了。
2、[明] 陳憲章《晚酌示藏用諸友(四首)》
原文選段:
何處氤氳到此溪,香林高樹望中迷。
釋義:
哪來的煙氣彌漫到了這條小溪邊,花木和參天大樹在霧中讓人眼花繚亂。
3、[明] 吳寬《次韻濟之謝送決明》
原文選段:
畦間香霧正氤氳,童子清晨荷鍤勤。
釋義:
田園里芳香的煙氣正在彌漫,清晨小孩正在勤快的挖藕。
4、[宋] 韓維《擬杜子美體賦夏日間居三章》
原文選段:
香氣氤氳滿簾間,圓荷貼水雨打亂。
釋義:
香氣繚繞彌漫到了整個房間,圓圓的荷葉貼著水被雨打亂了。
5、[唐] 韓偓《春閨二首》
原文選段:
氤氳帳里香,薄薄睡時妝。
釋義:
帳內(nèi)香氣彌漫,臉上畫著淡淡的妝容入睡。
氛 拼音: fēn, 筆劃: 8
部首: 氣 五筆輸入法: rnwv
基本解釋:
--------------------------------------------------------------------------------
氛
fēn
氣,氣象,情勢:氣氛。氛圍(周圍的氣氛和情調(diào))。
筆畫數(shù):8;
部首:氣;
筆順編號:31153453
詳細解釋:
--------------------------------------------------------------------------------
氛
雰
fēn
【名】
(形聲。從氣,分聲。本義:兇氣,古時迷信說法指預示吉兇的云氣,多指兇氣)
同本義〖ferociouslook〗
楚氛甚惡。——《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臺不過望氛祥?!秶Z·楚語》。注:“兇氣為氛?!?
氛邪歲增?!稘h書·元帝紀》。注:“惡氣也?!?
環(huán)顧國內(nèi),賊氛方熾?!獙O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氛慝,氛邪(邪惡之氣);氛厲(禍害之氣);氛霓(兇氣,妖氣);氛雜(雜亂之氣);氛穢(邪惡骯臟之氣);氛妖(妖氣)
泛指霧氣;云氣〖fog;mist;thin,floatingclouds〗
氛霧冥冥?!抖Y記·月令》
寒氛結為霜雪?!端貑枴ちo大論》
雨雪雰雰?!对姟ば⊙拧ば拍仙健?
又如:氛昏(云霧,煙靄);氛旄(以氛氣為旄);氛氣(霧氣)
氣氛〖atmosphere〗。如:戰(zhàn)氛;氛圍
塵?!糳ust〗
消氛埃于中宸。——張衡《西京賦》。注:“塵穢也?!?
又如:氛濁(塵濁之氣);氛垢(塵霧)
塵俗之氣〖earthly〗。如:氛想(塵俗之念)
惡濁之氣〖dirtyair〗。如:氛滓(污穢之氣);氛埃(污濁之氣);氛坌(塵濁之氣)
氛
fēn
【形】
通“紛”。亂,雜〖disorderly〗
上天同云,雨雪氛氛。——《詩·小雅·信南山》
霰雪氛糅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將至?!冻o》
氛圍
fēnwéi
〖atmosphere〗指圍繞或歸屬于一特定根源的有特色的高度個體化的氣氛
1.《湖口望廬山瀑布水》唐 張九齡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云天。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2.《絕句六十四首》宋 張伯端 安爐立鼎法乾坤,鍛煉精華制魄魂。
聚散氤氳為變化,敢將玄妙等閑論。 3.《宮詞》明 朱權 霽天旭日敞金扉,和氣氤氳滿禁闈。
寶殿晝長簾幕靜,牡丹花下蝶交飛。 4.《雜歌謠辭·步虛詞》唐 皎然 予因覽真訣,遂感西城君。
玉笙下青冥,人間未曾聞。 日華煉精魄,皎皎無垢氛。
謂我有仙骨,且令餌氤氳。 俯仰愧靈顏,愿隨鸞鵠群。
俄然動風馭,縹渺歸青云。 5.《喜遷鶯·商颷輕透》宋 趙長卿 商颷輕透。
動簾幕飛梧,亂飄庭甃。瑞氣氤氳,沈檀初爇,煙噴寶臺金獸。
黃花美酒。天教占得,先他時候。
誕元老,慶有聲,此夕降生華胄。歡笑。
宜稱壽。弦管鼎沸,宮商方頻奏。
滿捧瑤卮,華堂歌舞,拍轉(zhuǎn)金釵斜溜。朱顏綠鬢,殷勤深愿,鎮(zhèn)長如舊。
嘆濱海,道難留,指日榮遷飛驟。
開先瀑布
瀑布之水源何來。
劃然下裂長峰開。
下士目駭自天落。
絕頂乃有千盤回。
青山斷缺聳雙劍,元氣直瀉巖頭摧。
飛流已出不肯下,一線中折分瀠洄。
隱現(xiàn)數(shù)折蓄精銳,失勢一落如奔雷。
跳波亂擊潭水立,怪物潛伏寧髻。
音聲頃刻逐千變,萬馬赴敵金鼙催。
天光半壁照空谷,此地萬古無陰霾。
積雪掛千仞,山中猿鶴猶驚猜。
銀花下散布水臺,混沌鑿破山根隈。
擘窠大字洗不盡,鐵畫滿地鐫青苔。
太白已往老坡死,我輩且乏徐凝才。
惡詩走筆不敢寫,冊亭煮汲燒松釵。
來朝竹杖青芒,凌風踏碎煙云堆。
飛泉三疊絕倚旁,坐觀一洗塵氛懷。
煙霧氛氳水殿開的意思是:這是描寫霧的詩句,就是云霧朦朧貌似管理水的神殿打開了大門。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朝代:唐代
作者:李隆基
原文:
洛陽芳樹映天津,灞岸垂楊窣地新。直為經(jīng)過行處樂,
不知虛度兩京春。去年馀閏今春早,曙色和風著花草。
可憐寒食與清明,光輝并在長安道。自從關路入秦川,
爭道何人不戲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馬上廢秋千。
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遠看驪岫入云霄,
預想湯池起煙霧。煙霧氛氳水殿開,暫拂香輪歸去來。
今歲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稱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他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后期寵愛楊貴妃,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侫臣,導致了后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762年病逝。
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前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翠綠的柳樹,在河邊搖蕩,引來了愛嬉鬧的黃鸝。兩只可愛的黃鸝鳥,不斷的鳴唱,好像在贊頌柳樹的美麗。抬頭一看,許多只又白又可愛的白鷺排著整齊的隊伍,一齊向蔚藍的天飛去,樣子真是令人喜愛。從小小的窗戶里望出去,西邊的山嶺依然被白雪所覆蓋,那潔白的雪,好像是永遠溶化不掉的樣子,一直罩在山頂上。接著,我打開門,望著遠遠的湖泊,看著那正要遠征的東吳戰(zhàn)艦,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條條水中的蛟龍??!
屋外楊柳呈現(xiàn)一派青翠欲滴的色彩,柳枝迎風飄舞。兩只黃鶯在柳枝間相互追逐,唱出了悅耳的歌聲。詩人給逗樂了,于是寫出了“兩個黃鸝鳴翠柳”這一有聲有色的詩句。再把視線投向天空,看到成行的白鷺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好像要與青天相接的樣子。這很自然地會使詩人產(chǎn)生“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感受。這兩句由近及遠,視野遼闊。詩人的眼睛好像攝影機的鏡頭一般,又轉(zhuǎn)向?qū)γ娴奈鲙X(即岷山)。這巍峨的西嶺,盡是皚皚白雪,千年不化。它像一道雪砌的屏障,橫亙西部。西嶺雖大,但這個小小的窗口卻能把西嶺的雪景盡收眼底。詩人用“窗含”句來概括所看到的這幅積雪圖,氣勢非凡。接著詩人的目光又由山落到門前的岷江上,看見沿河停泊著許多商船。這些商船是經(jīng)常往來于蜀地和長江下游吳地的。草堂附近有個合江亭,由蜀到吳去的人都由此登船。據(jù)歷史記載,三國時費偉出使東吳,孔明曾在此為費偉送行。他對費偉說:“萬里之行始于足下。”后人把附近的一座橋稱為“萬里橋”。杜甫當然熟悉這些掌故,于是把眼前景物與歷史事實熔鑄入詩,就得出了“門泊東吳萬里船”之句。
整首詩營造了一種清新輕松的氣氛,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和對自然的熱愛。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4.0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