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夕 崔涂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間一周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2、七夕賦詠成篇 許敬宗
一年抱怨嗟長別,七夕含態(tài)始言歸。飄飄羅襪光天步,灼灼新妝鑒月輝。
情催巧笑開星靨,不惜呈露解云衣。所嘆卻隨更漏盡,掩泣還弄昨宵機(jī)。
3、七夕 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4、七夕 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彤云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5、七夕 (唐)權(quán)德輿
今日云駢渡鵲橋,應(yīng)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6、鵲橋仙 (七夕) 盧炳
馀霞散綺,明河翻雪。隱隱鵲橋初結(jié)。
牛郎織女兩逢迎,勝卻、人間歡悅。
一宵相會,經(jīng)年離別。此語真成浪說。
細(xì)思怎得似嫦娥,解獨宿、廣寒宮闕。
7、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jīng)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8、鵲橋仙(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9、七夕 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為開帳燭,云作渡河橋。
映水金冠動,當(dāng)風(fēng)玉佩搖。 惟愁更漏促,離別在明朝。
10、七夕 (樂府詩)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jī)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唐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p>
七夕
宋 楊樸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織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清 吳綃
星光歷歷漢悠悠,悵望雙星獨倚樓。
莫謂人間多別恨,便疑天上有離愁。
梁清謫去誰相伴,子晉歸來合公游。
惟有月娥應(yīng)最妒,一輪風(fēng)露不勝秋。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椗珊訕?。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七夕
宋 仇遠(yuǎn)
河鼓天孫各老成,無愁可解任秋聲。
癡兒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針斗眼明。
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豈識別離情。
未能免俗消光景,醉臥西風(fēng)夢亦清。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椗珊訕?。 —— 林杰《乞巧》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 杜牧《秋夕》
臥看牽??椗?,月轉(zhuǎn)過梧桐樹影。 —— 盧摯《沉醉東風(fēng)·七夕》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fēng)雨散、飄然何處。 —— 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dāng)時七夕笑牽牛。 —— 李商隱《馬嵬·其二》
唯借烈酒萬般思
奈惜丹桂空留香
玉盤輕舞寂寞紗
恐驚鉤月隨西下
今朝弦月夢相依
更鼓催促無人回
流水聆聽相思語
折柳相送待七夕
年年七夕今又至
翩翩飛鵲各不同
銀河渡橋人依舊
相思離苦化雨愁
和青鳥七夕詩
青云直上九宵去
鳥鵲相隨銀河里
話別牛郎織女情
七七相會淚如雨
夕陽不肯西山墜
絕唱千古無人比
銀河天際開,相思兩界來。
鵲搭情義橋,雨訴別離愁。
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宋.秦觀《鵲橋仙》)2、別離還有經(jīng)年客, 悵望不如河鼓星。 (唐.徐凝.《七夕》)3、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明.湯顯祖.《七夕醉答君東》)4、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 (唐.杜牧.《秋夕》)5、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
(晉.《七夕夜女歌》)6、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清.姚燮.《韓莊閘舟中七夕》)7、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8、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唐.楊璞.《七夕》)9、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唐.孟郊.《古意》)10、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唐.權(quán)德輿.《七夕》)11、當(dāng)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
(宋.晏幾道.《七夕》)12、此日六軍同駐馬,當(dāng)時七夕笑牽牛。 (唐.李商隱.《馬嵬其二》)13、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唐.羅隱.《七夕》)14、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唐.李商隱.《辛未七夕》)15、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yīng)殊。
(唐.宋之問.《七夕》)16、向日穿針易,臨風(fēng)整線難。 (唐.祖詠.《七夕》)。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3.7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