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菊花的有意境的古詩: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陽后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jié)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jié)今傳好事家。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菊花是中國傳統(tǒng)名花。它雋美多姿,然不以嬌艷姿色取媚,
卻以素雅堅貞取勝,盛開在百花凋零之后。人們愛它的清秀
神韻,更愛它凌霜盛開,西風不落的一身傲骨。中國賦予它
高尚堅強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視為國萃受人愛重,菊
作為傲霜之花,一直為詩人所偏愛,古人尤愛以菊名志,以
此比擬自己的高潔情操,堅貞不屈。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濃希曉笑,
風勁淺殘香。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無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白居易《重陽夕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宋·歐陽修《菊》:
共坐欄邊日欲斜,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唐 劉禹錫
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撿o真琪樹,分明對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紅裝。粉蝶來難見,麻衣拂更香。
向風搖羽扇,含露滴瓊漿。高艷遮銀井,繁枝覆象床。
桂叢慚并發(fā),梅蕊妒先芳。一人瑤華詠,從此播樂章。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宋·楊萬里《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
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黃巢《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元稹《菊花》
秋絲饒舌似陶家,偏饒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賞菊 (沈鈞儒) 一叢寒菊比瓊華,掩映晴窗動綠紗。
乍覺微香生暖室,真擬奇艷出誰家。 秋菊詩 (陳毅) 秋菊能傲霜,風霜惡重重。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賞菊 (朱德) 奇花獨立樹枝頭,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處日,愿將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 (臧克家) 北國風光,無風無雨過重陽。 不去西山相紅葉,來對叢黃。
人倚疏籬,華傍宮墻,邑英紅幛,門樓仰天望。 借芬芳,只獨賞,念天涯分飛雁行。
不須持鰲把酒,默誦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暢,昂首向東天一方。
賞菊 (董必武)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重陽夕上賦白菊 (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菊花 (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菊花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詠菊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題菊花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過故人莊(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離騷》)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屈原《九歌》)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陶淵明《九月閑居》)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陶淵明《雜詩》)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陶淵明和郭主簿)。
黃巢《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元稹《菊花》
秋絲饒舌似陶家,偏饒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韻 >>; 李師廣
秋霜造就菊城花,
不盡風流寫晚霞;
信手拈來無意句,
天生韻味入千家。
〔菊城吟〕王如亭
獅龍氣象竟飛天,
再度輝煌任自威!
淡巷濃街香滿地,
案頭九月菊花肥。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
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
卓為霜下杰。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jié)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宋·楊萬里《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
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董必武《賞菊》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菊花》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