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體詩有哪些 1、《子夜四時歌之春歌二十首》 南朝樂府民歌 春風(fēng)動春心,流目矚山林。
山林多奇采,陽鳥吐清音。 綠荑帶長路,丹椒重紫莖。
流吹出郊外,共歡弄春英。 光風(fēng)流月初,新林錦花舒。
情人戲春月,窈窕曳羅裾。 妖冶顏蕩駘,景色復(fù)多媚。
溫風(fēng)入南牖,織婦懷春意。 碧樓冥初月,羅綺垂新風(fēng)。
含春未及歌,桂酒發(fā)清容。 杜鵑竹里鳴,梅花落滿道。
燕女游春月,羅裳曳芳草。 朱光照綠苑,丹華粲羅星。
那能閨中繡,獨無懷春情。 鮮云媚朱景,芳風(fēng)散林花。
佳人步春苑,繡帶飛紛葩。 羅裳迮紅袖,玉釵明月珰。
冶游步春露,艷覓同心郎。 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
春風(fēng)復(fù)多情,吹我羅裳開。 新燕弄初調(diào),杜鵑競晨鳴。
畫眉忘注口,游步散春情。 梅花落已盡,柳花隨風(fēng)散。
嘆我當(dāng)春年,無人相要喚。 昔別雁集渚,今還燕巢梁。
敢辭歲月久,但使逢春陽。 春園花就黃,陽池水方淥。
酌酒初滿杯,調(diào)弦始終曲。 娉婷揚袖舞,阿那曲身輕。
照灼蘭光在,容冶春風(fēng)生。 阿那曜姿舞,透迤唱新歌。
翠衣發(fā)華洛,回情一見過。 明月照桂林,初花錦繡色。
誰能不相思,獨在機中織。 崎嶇與時競,不復(fù)自顧慮。
春風(fēng)振榮林,常恐華落去。 思見春花月,含笑當(dāng)?shù)缆贰?/p>
逢儂多欲擿,可憐持自誤。 自從別歡后,嘆聲不絕響。
黃檗向春生,苦心隨日長。 2、《子夜四時歌之夏歌二十首》 南朝樂府民歌 高堂不作壁,招取四面風(fēng)。
吹歡羅裳開,動儂含笑容。 反覆華簟上,屏帳了不施。
郎君未可前,等我整容儀。 開春初無歡,秋冬更增凄。
共戲炎暑月,還覺兩情諧。 春別猶春戀,夏還情更久。
羅帳為誰褰,雙枕何時有? 疊扇放床上,企想遠風(fēng)來。 輕袖拂華妝,窈窕登高臺。
含桃已中食,郎贈合歡扇。 深感同心意,蘭室期相見。
田蠶事已畢,思婦猶苦身。 當(dāng)暑理絺服,持寄與行人。
朝登涼臺上,夕宿蘭池里。 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蓮子。
暑盛靜無風(fēng),夏云薄暮起。 攜手密葉下,浮瓜沉朱李。
郁蒸仲暑月,長嘯出湖邊。 芙蓉始結(jié)葉,花艷未成蓮。
適見戴青幡,三春已復(fù)傾。 林鵲改初調(diào),林中夏蟬鳴。
春桃初發(fā)紅,惜色恐儂擿。 朱夏花落去,誰復(fù)相尋覓。
昔別春風(fēng)起,今還夏云浮。 路遙日月促,非是我淹留。
青荷蓋淥水,芙蓉葩紅鮮。 郎見欲采我,我心欲懷蓮。
四周芙蓉池,朱堂敝無壁。 珍簟鏤玉床,繾綣任懷適。
赫赫盛陽月,無儂不握扇。 窈窕瑤臺女,冶游戲涼殿。
春傾桑葉盡,夏開蠶務(wù)畢。 晝夜理機縛,知欲早成匹。
情知三夏熬,今日偏獨甚。 香巾拂玉席,共郎登樓寢。
輕衣不重彩,飆風(fēng)故不涼。 三伏何時過,許儂紅粉妝。
盛暑非游節(jié),百慮相纏綿。 泛舟芙蓉湖,散思蓮子間。
3、《子夜四時歌之秋歌十八首》 南朝樂府民歌 風(fēng)清覺時涼,明月天色高。 佳人理寒服,萬結(jié)砧杵勞。
清露凝如玉,涼風(fēng)中夜發(fā)。 情人不還臥,冶游步明月。
鴻雁搴南去,乳燕指北飛。 征人難為思,愿逐秋風(fēng)歸。
開窗秋月光,滅燭解羅裳。 合笑帷幌里,舉體蘭蕙香。
適憶三陽初,今已九秋暮。 追逐泰始樂,不覺華年度。
飄飄初秋夕,明月耀秋輝。 握腕同游戲,庭含媚素歸。
秋夜涼風(fēng)起,天高星月明。 蘭房競妝飾,綺帳待雙情。
涼秋開窗寢,斜月垂光照。 中宵無人語,羅幌有雙笑。
金風(fēng)扇素節(jié),玉露凝成霜。 登高去來雁,惆悵客心傷。
草木不常榮,憔悴為秋霜。 今遇泰始世,年逢九春陽。
自從別歡來,何日不相思。 ??智锶~零,無復(fù)蓮條時。
掘作九州池,盡是大宅里。 處處種芙蓉,婉轉(zhuǎn)得蓮子。
初寒八九月,獨纏自絡(luò)絲。 寒衣尚未了,郎喚儂底為? 秋愛兩兩雁,春感雙雙燕。
蘭鷹接野雞,雉落誰當(dāng)見? 仰頭看桐樹,桐花特可憐。 愿天無霜雪,梧子結(jié)千年。
白露朝夕生,秋風(fēng)凄長夜。 憶郎須寒服,乘月?lián)v白素。
秋風(fēng)入窗里,羅帳起飄飏。 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別在三陽初,望還九秋暮。 惡見東流水,終年不西顧。
4、《子夜四時歌之冬歌十七首》 南朝樂府民歌 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復(fù)何似? 涂澀無人行,冒寒往相覓。
若不信儂時,但看雪上跡。 寒鳥依高樹,枯林鳴悲風(fēng)。
為歡憔悴盡,那得好顏容。 夜半冒霜來,見我輒怨唱。
懷冰暗中倚,已寒不蒙亮。 躡履步荒林,蕭索悲人情。
一唱泰始樂,沽草銜花生。 昔別春草綠,今還墀雪盈。
誰知相思老,玄鬢白發(fā)生。 寒云浮天凝,積雪冰川波。
連山結(jié)玉巖,修庭振瓊柯。 炭爐卻夜寒,重抱坐疊褥。
與郎對華榻,弦歌秉蘭燭。 天寒歲欲暮,朔風(fēng)舞飛雪。
懷人重衾寢,故有三夏熱。 冬林葉落盡,逢春已復(fù)曜。
葵藿生谷底,傾心不蒙照。 朔風(fēng)灑霰雨,綠池蓮水結(jié)。
愿歡攘皓腕,共弄初落雪。 嚴(yán)霜白草木,寒風(fēng)晝夜起。
感時為歡嘆,霜鬢不可視。 何處結(jié)同心,西陵柏樹下。
晃蕩無四壁,嚴(yán)霜凍殺我。 白雪停陰岡,丹華耀陽林。
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未嘗經(jīng)辛苦,無故強相矜。
欲知千里寒,但看井水冰。 果欲結(jié)金蘭,但看松柏林。
經(jīng)霜不墮地,歲寒無異心。 適見三陽日,寒蟬已復(fù)鳴。
感時為歡嘆,白發(fā)綠鬢生。 5、《上留田行》 唐·李白 行至上留田,孤墳何崢嶸。
積此。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秋詞 劉禹錫
誰將詩卷擲江流,定不與江東向流。---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歌醉中作歌 黃仲則
吟君別我詩,悵望水煙際。-----送厲圖南下第歸澧州 曹鄴
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江上吟 李白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 李商隱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劍門道中遇微雨 陸游
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苦寒行 曹操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劍門道中遇微雨 陸游
1、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jīng)·小雅·采薇)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jīng)·王風(fēng)·黍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淇奧) 5、一曰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jīng)·王風(fēng)·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詩經(jīng)·鄭風(fēng)·子衿) 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jīng)·秦風(fēng)·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 9、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jīng)·鄘風(fēng)·相鼠) 11、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詩經(jīng)·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jīng)·小雅·車轄)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詩經(jīng)·小雅) 14、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詩經(jīng)·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jīng)·小雅·鶴鳴)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jīng)·大雅·蕩) 1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jīng)·大雅·抑) 1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19、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國語·周語)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22、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 2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25、欲加之罪,何患辭。 (左傳) 2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 2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左傳) 28、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
(左傳) 29、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30、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31、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將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3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42、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 4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論語·述而) 46、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4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論語·子罕) 49、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5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wèi)靈公) 51、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樂乎。 (論語·學(xué)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wèi)靈公) 53、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論語·微子) 5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5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56、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論語·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5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5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6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64、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 6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66、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
(禮記·中庸) 67、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禮記·學(xué)記) 68、獨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禮記·雜記)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 (禮記·學(xué)記) 70、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禮記·禮運) 71、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 (易經(jīng)·乾) 7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易經(jīng)·系辭上) 7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易經(jīng)·系辭上) 7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7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76、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離騷) 77、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漁父) 7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屈原·涉江) 79、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屈原·涉江) 80、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82、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楚辭·卜居) 83、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對楚王問) 8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8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8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88、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孟子·離婁下) 8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90、天時不如地。
溯洄從之,宛在水中央。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詩經(jīng)【蒹葭】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漢樂府民歌【長歌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曹操【觀滄?!?/p>
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蕡@情。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笛中聞?wù)哿?,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孟郊【游子吟】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白居易【憶江南】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行人。 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王維【送別】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盧綸【塞下曲】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賈島【尋隱者不遇】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李商隱【霜夜】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崔護【題都城南莊】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李賀【夢天】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菊花】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標(biāo)題】:采桑子
【年代】:北宋
【作者】:晏幾道
金風(fēng)玉露初涼夜, 秋草窗前。 淺醉閑眠, 一枕江風(fēng)夢不圓。
長情短恨難憑寄, 枉費紅箋。 試拂幺弦, 卻恐琴心可暗傳。
【標(biāo)題】:點絳唇
【年代】:宋
【作者】:向子諲
璧月光輝,萬山不隔蟾宮樹。 金風(fēng)玉露。水國秋無數(shù)。
老子情鍾,欲向香中住。 君王許。龍鸞飛舞。送到歸休處。
【標(biāo)題】:洞仙歌
【年代】:宋
【作者】:楊無咎
癡牛呆女,謾恩深情遠。 一歲惟能一相見。
縱金風(fēng)玉露,勝卻人間,爭奈向、雪月花時阻間。
幽歡猶未足,催度橋歸,烏鵲無端便驚散。
別后欲重來,杳杳銀河,空悵望、不勝凄斷。
最可惜、當(dāng)初泛槎人,甚不問、天邊這些磨難。
【標(biāo)題】:好事近
【年代】:宋
【作者】:曹冠
蟾苑桂飄香,雅稱姮娥珍惜。吹下一叢仙種,伴秋光岑寂。
金風(fēng)玉露嫩涼天,造化有消息。 醉賞綠云金粟,媚枝頭月色。
【標(biāo)題】:酹江月/念奴嬌
【年代】:宋
【作者】:無名氏
天高氣爽,正金風(fēng)玉露,安排秋節(jié)。 株守蓬窗無寸效,自愧才非人杰。
那更家貧,又添丁累,料想無奇骨。新章褒美,天然好語還發(fā)。
堪羨力薄無儲,賓庖蕭縈,乏禮延佳客。 多謝諸公來寵賁,雖有一甌春雪。
玉果未圓,犀錢須辦,早早為君說。 恐辜珠玉,小詞聊且權(quán)折。
【標(biāo)題】:南歌子
【年代】:宋
【作者】:陳克
鳳斝飛醇酎,龍筵噴異香。 又還仁還祝延長。正對金風(fēng)玉露、爽秋光。
一種莊椿老,五?仙桂芳。 當(dāng)年天產(chǎn)竇家郎。須信來春同此、賦高唐。
【標(biāo)題】:鵲橋仙
【年代】:北宋
【作者】: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標(biāo)題】:水調(diào)歌頭
【年代】:宋
【作者】:朱敦儒
偏賞中秋月,從古到如今。金風(fēng)玉露相間,別做一般清。
是處簾櫳爭卷,誰家管弦不動,樂世足歡情。
莫指關(guān)山路,空使翠蛾顰。水精盤,鱸魚膾,點新橙。
鵝黃酒暖,纖手傳杯任頻斟。
須惜曉參橫后,直到來年今夕,十二數(shù)虧盈。
未必來年看,得似此回明。
【標(biāo)題】:水調(diào)歌頭
【年代】:宋
【作者】:李曾伯
萬里凈無翳,一鏡獨當(dāng)天。 老蟾癡兔頑甚,閱世幾何年。
任爾炎涼千變,不改山河一色,爽氣逼人寒。
何必乘槎去,直到斗牛間。
嘆常娥,元不嫁,只孤眠。古今遺恨,不能長似此宵圓。
我有竹溪茅舍,辦取金風(fēng)玉露,一笑四并全。
細和坡仙句,低唱教嬋娟。
【標(biāo)題】:辛未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
可要金風(fēng)玉露時。清漏漸移相望久,微云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1、《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譯文】:在黃昏的時候,我佇立在東皋村頭悵望,彷徨徘徊心中沒有主張。每一棵樹都凋謝枯黃,山山只有落暉。放牛的兒童騎著小?;丶?,獵人騎著駿馬帶回獵物。我看到這些人又并不相識,心情郁悶于是長聲歌唱詩經(jīng)中“采薇采薇”的詩句。
2、《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譯文】:傳說中的仙人早乘黃鶴飛去,這里只剩下一座空空的黃鶴樓。黃鶴飛去以后,再也沒有回來過,千百年來,只有白云獨自飄來飄去。登上黃鶴樓遠眺。但見對江漢陽的晴川閣,及漢陽四周的樹木顯得格外分明,鸚鵡洲的芳草長得密密稠稠。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xiāng)?只見江上煙波浩渺,使人心頭涌上無限鄉(xiāng)愁。
3、《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輕車簡從要視察邊疆,要去的地方遠過居延。像蓬草飄出了漢塞,像歸雁飛入了北方的天空。大沙漠中孤煙直上,黃河邊上落日正圓。蕭關(guān)遇到巡邏的騎兵,前敵統(tǒng)帥正在燕然前線。
4、《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自劍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來到了楚國境內(nèi)作一次旅游。崇山隨著荒野出現(xiàn)漸漸逝盡,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飛來天鏡,云層締構(gòu)城郭幻出海市蜃樓。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xiāng)之水,行程萬里繼續(xù)漂送我的行舟。
5、《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走在西湖邊。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的西面,湖水漲潮時剛好與堤齊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幾只早出的黃鶯爭著飛上向陽的樹,不知誰家新來的燕子正銜著春泥在筑巢。一些多彩繽紛的春花(野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我最愛漫步在西湖東邊欣賞美景,欣賞得不夠,就再去看那綠色楊柳下迷人的斷橋白沙堤。
1、唐?平可正?!稐蠲贰罚骸拔逶聴蠲芬褲M林,初疑一顆價千金。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滬南荔子深。飛艇似間新入貢,登盤不見舊供吟。詩成一寄山中友,恐解樓頭愛渴心。”
2、唐?李白?!读簣@吟》:“玉盤楊梅為君設(shè),吳鹽如花皎白雪。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xué)夷齊事高潔。”
3、宋?楊萬里?!镀咦种x紹興帥丘宗卿惠楊梅》:“梅出稽山世少雙,情如風(fēng)味勝他楊。玉肌半醉紅生粟,墨暈微深染紫裳?;瘕R堆盤珠徑寸,
酷泉繞齒朽為漿。故人解寄吾家果,未變蓬萊閣下香。”
4、清?陳維糧?!兑粎不?楊梅》:“江城初泊洞庭船,顆顆販勻圓。朱櫻素素都相遜,家鄉(xiāng)在,消夏灣前。兩崎蒙茸,半湖軍歷,籠重一帆偏。買來恰趁晚涼天。冰井小亭軒。妝余欲罷春纖濕,粉裙上,幾點紅鮮。莫是明朝,有人低問,羞暈轉(zhuǎn)嫣然?!?
5、清?陳維糧。《一叢花?楊梅》:“江城初泊洞庭船,顆顆販勻圓。朱櫻素素都相遜,家鄉(xiāng)在,消夏灣前。兩崎蒙茸,半湖軍歷,籠重一帆偏。買來恰趁晚涼天。冰井小亭軒。妝余欲罷春纖濕,粉裙上,幾點紅鮮。莫是明朝,有人低問,羞暈轉(zhuǎn)嫣然?!?/p>
6、清?楊芳燦?!稐蠲贰罚骸伴e銷暑,露井水亭清坐,不須料理茶磨。夜深一口紅霞嚼,涼心華池香唾。誰響我?況消渴,年來最憶吾家果?!?
7、宋?王安石?!段鹘?紅梅》:“梅紅微嫌淡佇,天教薄與胭脂。真妃初出華清池,酒人瓊姬半醉。東閣詩情易動,高樓玉管休吹。北人渾作杏花疑,惟有青枝不似?!?
8、清?王士禎。《董起男送風(fēng)雨梅戲占為謝》:“吳中五月梅黃雨,想象千年舶棹風(fēng)。珍重遺來看軟齒,不須將醋浸曹公?!?
9、清?吳偉業(yè)。《蘋婆》:“漢苑收名果,如君滿玉盤。幾年沙海使,移人上林看。對酒花仍艷,經(jīng)霜實未殘。茂陵消渴甚,飲食勝加餐。”
10、晉?傅玄?!稐椯x》:“離離朱實,脆若離雪,甘如含蜜,脆者宜新,當(dāng)夏之珍,堅者宜干?!?
11、宋?王安石。《棗》:“種桃昔所傳,種棗子所欲。在實為美果,論才又良木。余甘人鄰家,尚得饞婦逐。況余秋盤中,快啖取饜足。風(fēng)包墮朱繒,日顆皺紅玉?!?
12、唐?白居易。《荔枝圖序》:“荔枝生巴峽間,樹影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花如桔,青榮;實如丹,夏熟;……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p>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5.4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