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次北固山下》唐代·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2、《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3、《金陵懷古》宋代·王珪
懷鄉(xiāng)訪古事悠悠,獨上江城滿目秋。
一鳥帶煙來別渚,數(shù)帆和雨下歸舟。
蕭蕭暮吹驚紅葉,慘慘寒云壓舊樓。
故國凄涼誰與問,人心無復更風流。
4、《酬報先上人登樓見寄》唐代·許渾
丹葉下西樓,知君萬里愁。
鐘非黔峽寺,帆是敬亭舟。
山色和云暮,湖光共月秋。
天臺多道侶,何惜更南游。
5、《舍弟觀歸藍田迎新婦,送示兩篇》唐代·杜甫
汝去迎妻子,高秋念卻回。
即今螢已亂,好與雁同來。
東望西江水,南游北戶開。
卜居期靜處,會有故人杯。
楚塞難為路,藍田莫滯留。
衣裳判白露,鞍馬信清秋。
滿峽重江水,開帆八月舟。
此時同一醉,應在仲宣樓。
1、《次北固山下》唐代·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2、《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3、《金陵懷古》宋代·王珪 懷鄉(xiāng)訪古事悠悠,獨上江城滿目秋。 一鳥帶煙來別渚,數(shù)帆和雨下歸舟。
蕭蕭暮吹驚紅葉,慘慘寒云壓舊樓。 故國凄涼誰與問,人心無復更風流。
4、《酬報先上人登樓見寄》唐代·許渾 丹葉下西樓,知君萬里愁。 鐘非黔峽寺,帆是敬亭舟。
山色和云暮,湖光共月秋。 天臺多道侶,何惜更南游。
5、《舍弟觀歸藍田迎新婦,送示兩篇》唐代·杜甫 汝去迎妻子,高秋念卻回。 即今螢已亂,好與雁同來。
東望西江水,南游北戶開。 卜居期靜處,會有故人杯。
楚塞難為路,藍田莫滯留。 衣裳判白露,鞍馬信清秋。
滿峽重江水,開帆八月舟。 此時同一醉,應在仲宣樓。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年代: 唐 作者: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酬報先上人登樓見寄》
年代: 唐 作者: 許渾
丹葉下西樓,知君萬里愁。鐘非黔峽寺,帆是敬亭舟。
山色和云暮,湖光共月秋。天臺多道侶,何惜更南游。
《將為南行陪尚書崔公宴海榴堂》
年代: 唐 作者: 許渾
朝宴華堂暮未休,幾人偏得謝公留。風傳鼓角霜侵戟,云卷笙歌月上樓。
賓館盡開徐稚榻,客帆空戀李膺舟。謾夸書劍無知己,水遠山長步步愁。
《舟行鄿黃間雨霽得便風有感》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天青云白十分晴,帆飽舟輕盡日行。江底魚龍貪晝睡,淮南草木借秋聲。
好山縹緲何由住,華發(fā)蕭條只自驚。莫怪時人笑疏嬾,宦情元不似詩情。
《金陵懷古》
年代: 宋 作者: 王珪
懷鄉(xiāng)訪古事悠悠,獨上江城滿目秋。一鳥帶煙來別渚,數(shù)帆和雨下歸舟。
蕭蕭暮吹驚紅葉,慘慘寒云壓舊樓。故國凄涼誰與問,人心無復更風流。
《佛牙山》
年代: 宋 作者: 胡鑒
烈火烹沸鼎夢游,夢回漸覺此身浮。坐忘三載蕉中鹿,臥護一帆天際舟。
要識此心如止水,盡將塵跡送牢愁。荊溪莓蘚青無羔,待與石亭三日留。
1.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王灣《次北故山下》)
2.仍憐故鄉(xiāng)水,
萬里送行舟。
(李白《渡荊門送別》)
3.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李清照《如夢令》)
4..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按上踏歌聲。
(李白《贈汪倫》)
5.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孟浩然《宿建德江》)
6.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7.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波里.
(范仲淹《江上漁者》)
8.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9.閑來垂釣碧溪上,
忽復乘舟夢日邊。
(李白:《行路難》)
10. 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
(王維的:《山居秋暝》)
11.人生在世不稱意,
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李白:《行路難》)
12.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明確寫船、舟的: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宴詞-王之渙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孟浩然
山瞑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聽流水調(diào)子-王昌齡
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嶺色千重萬重雨,斷弦收與淚痕深。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暗寫船、舟的:
早寒有懷-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xiāng)淚客中盡,歸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行路難》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這首詩充滿了隱喻。借樂府古題抒發(fā)情志,本來就有慷慨悲歌的韻味,加之詩人對自己政治追求的含蓄表達和形象描述,使詩意更加撲朔迷離。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嬰等名相自期,想輔佐帝王,成就偉業(yè),“使寰區(qū)大定,海縣清一”。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鄉(xiāng)人司馬相如、揚雄那樣,以一篇辭賦文章一鳴驚人,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歲離開蜀地,“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歲才奉詔供奉翰林,兩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推敲詩意,這首詩當是李白入長安求仕無路時的作品,所以既作激憤之語,亦存有“長風破浪”之志。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