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宋代:辛棄疾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lián)翩萬馬來無數(shù)。煙雨卻低回。望來終不來。
人言頭上發(fā)。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譯文】:青山有意要同高雅之人交談,像萬馬奔騰一樣接連而來。卻在煙雨中徘徊,遲遲不能到達(dá)。人們都說頭上的白發(fā)是因為愁苦所致。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不禁要拍手嘲笑那些渾身白色的沙鷗,它們豈非渾身都充滿了愁緒啊。
2、《鷓鴣天·代人賦》
宋代:辛棄疾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譯文】:落日里寒鴉歸巢,一片傷心景色。只有池塘柳樹發(fā)出嫩綠的新芽顯出溫柔情景。如果不是眼下親自感受這離愁別恨的苦楚,根本不會相信這世上真會有人傷心白頭。
離腸寸斷,淚流難收。懷著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紅樓。明明知道你我已被山巒所阻隔,可還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欄桿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罷休。
3、《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譯文】:粉紅色的荷花已經(jīng)凋謝,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帶著秋的涼意。解開綾羅裙,換著便裝,獨自登上小船。仰頭凝望遠(yuǎn)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雁群飛回來時,月光已經(jīng)灑滿了西樓。
落花獨自地飄零著,水獨自地流淌著。彼此都在思念對方,可又不能互相傾訴,只好各在一方獨自愁悶著。這相思的愁苦實在無法排遣,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4、《釵頭鳳·紅酥手》
宋代:陸游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fēng)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譯文】:你紅潤酥膩的手里,捧著盛上黃縢酒的杯子。春色滿城,你卻早已像宮墻中的綠柳那般遙不可及。春風(fēng)多么可惡,將歡情吹得那樣稀薄。滿懷的憂愁情緒,離別幾年來的生活十分蕭索。遙想當(dāng)初,只能感嘆:錯,錯,錯!
春景依舊,只是人卻憔悴消瘦。淚水洗盡臉上的胭脂,又把薄綢的手帕全都濕透。桃花被風(fēng)吹落,灑滿清冷的池塘樓閣上。永遠(yuǎn)相愛的誓言還在,可是錦文書信再也難以交付。遙想當(dāng)初,只能感嘆:莫,莫,莫!
5、《三五七言 / 秋風(fēng)詞》
唐代:李白
秋風(fēng)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fù)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dāng)初莫相識。
【譯文】:秋風(fēng)凄清,秋月明朗。風(fēng)中的落葉時而聚集時而揚散,寒鴉本已棲息也被這聲響驚起。盼著你我能在相見,卻不知在什么時候,此時此刻實在難耐心中的孤獨悲傷,叫我情何以堪。
走入相思之門,知道相思之苦,永遠(yuǎn)的相思永遠(yuǎn)的回憶,短暫的相思卻也無止境,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牽絆,不如當(dāng)初就不要相識。
志向高潔無人知的詩句: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fù)日,花落花開年復(fù)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世人笑我太瘋顛,我笑他人看不穿……
內(nèi)心苦悶無人知的詩句: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斷弦有誰聽。
1.
宋·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鑒賞: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tài)的廬山風(fēng)景。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么不能辨認(rèn)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2.
身在其中方知其味。(享用一種東西,才會知道這東西是什么味道。)
3.
愛過方知情重,醉過方知酒濃。
1、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顫兜歉咔鸲h(yuǎn)?!?/p>
釋義:能夠理解我的人,說我是心中憂愁。不能理解我的人,問我把什么尋求。
2、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楚辭·漁父》
釋義:這世上的人都是污濁的,唯獨我才是清白的,所有的人沉迷在表面上的太平,只有我清醒。
3、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呙鳌杜糜洝?/p>
釋義:我本來一心向往著明月,可是無奈明月偏偏照到溝渠里面去了。
4、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釋義:可惜知音太少了,弦斷了又有誰知道呢?
5、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埔?《桃花庵歌》
釋義:別人笑話你,很傻,很瘋, 但是你笑別人看不懂你的意圖。
1、[宋] 陸游《卜算子 詠梅》
原文選段: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釋義:
驛站外斷橋旁。梅花寂寞地開知放、孤孤單單。無人來欣賞。
2、[宋] 王禹偁《官成武主簿作五首》
原文選段:
無人慰孤寂,窗月自凄涼。
釋義:
沒有人來慰藉我的孤獨和寂寞,看著窗外的月亮獨自承受著凄涼。
3、[唐] 李白《月下獨酌其四》
原文選段: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釋義:
明月當(dāng)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jié)成酒伴,要行道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
4、
[宋] 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原文選段: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版少,弦斷有誰聽。
釋義:
為國建權(quán)功留青史,未老滿頭霜星星。家山松竹蒼然老,無奈議和聲起、阻斷了歸程。想把滿腹心事,付與瑤琴彈一曲。知音稀少,縱然弦彈斷,又有誰來聽?
5、[明] 唐寅《桃花庵歌》
原文選段: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釋義:
別人都笑我瘋瘋癲癲,我卻笑別人根本就不懂我。
表達(dá)傷心無人懂的詩句:
1.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示兒》南宋:陸游
譯文:本來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沒有了。只是為沒有親眼看到中國的統(tǒng)一而感到悲傷。
2.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北宋:蘇軾
譯文:一晃十年過去了,生死未知,下落不明,很長時間了,難以忘記你。
假如死去了,千里之外的孤墳,也沒有人能夠跟我說話,凄涼?。?/p>
3.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五代:李煜
譯文: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4.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五代:李煜
譯文:最使我記得的是慌張地辭別宗廟的時候,宮廷里的音樂機關(guān)/教坊的樂工們還奏起別離的歌曲,這種生離死別的情形,令我悲傷欲絕,只能面對宮女們垂淚而已。
5.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葬花吟》林黛玉
譯文:傷春時節(jié),落英繽紛,春風(fēng)起處,飛滿天際,飄落塵土,花的紅艷香氣逐漸湮滅,不知道有什么人可以憐惜。
6. 君應(yīng)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邁坡塘·雁丘詞》元朝:元好問
譯文:你告訴我啊,在這渺茫無際的層云之上,在這連綿無盡冰雪覆蓋的群峰之間,天快黑了,我形影孤單,該飛向哪里???
我想應(yīng)是 因為這句中講都是蘭 蘭幽馨香 蘭幽馨香:幽蘭生深谷,本自無人知。
只因馨香重,尋者遍山隅。――題記 高山峽谷,一株幽蘭在晨霧如煙的深谷獨放馨香,清幽的香氣穿透滿天迷蒙的濃霧,在深谷中無限地擴(kuò)展。
陽光終于撥云散霧,照射到這株馨香的幽蘭。蘭在春陽的淋浴下露出燦爛的笑,蘭的綻放,蘭的幽香,蘭的笑臉,獨為天天守候的陽光奉獻(xiàn)。
深谷多霧,常年霧鎖春秋;深谷冰涼,常年寒風(fēng)冷露;深谷炎熱,常年獨缺甘泉。蘭很憂傷,蘭很傷感,蘭很惆悵。
蘭想,為何生長在難見陽光的幽谷,蘭喜歡陽光,蘭想念陽光,蘭愛戀陽光。 那個春天,我在這高山峽谷遇到了似凌波仙子含著幽香的蘭,蘭的眼睛含著淡淡的憂郁和傷感,淚珠閃閃,黎花帶雨般的讓人生出無由的愛戀。
她那冰雪肌膚,風(fēng)姿神韻讓我流連忘返,不原意離開這個曠野的山谷,想像陽光一樣獨守。 蘭是溫柔大方的美妹,她的眼眸讓我明白什么叫哀婉凄切;她的娥眉讓我明白什么叫煙波浩淼;她的香唇叫我明白什么叫飄忽無影。
風(fēng)雨瀟瀟的深谷,磨礪了蘭生命頑強的意志;杳無人煙的幽谷,形成了蘭顧影自憐的傷感;濃霧緊鎖的天空,常使蘭內(nèi)心黑云密布。 蘭像紅樓夢的瀟湘黛玉,多愁善感,蘭會為一夜落紅香葬,蘭會為一段思詞垂淚,蘭會為……蘭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個人情感豐富的空間,蘭相信著她的陽光,相思著她的陽光,相愛著她的陽光。
那個紅樓之夢幽蘭心中的公子,是否在天涯感受到了蘭的愛戀,蘭的牽掛,蘭的情索。 蘭常常沉浸在古箏聲聲的《云裳訴》中,那凄婉、幽怨、傷感、輕呤、淺唱、激昂、歡快的箏箏音符,不正是蘭的內(nèi)心,蘭的內(nèi)心那如癡如醉,憂風(fēng)感月,熱熾如火的真實情感寫照和傾訴。
那首首帶著斑斑淚痕凄美絕倫的詩句不正是蘭融化成《云裳訴》的情感空間和悠悠歲月。 曾經(jīng)多少個朝霞晚暉,曾經(jīng)多少個春夏秋冬,曾經(jīng)多少個荷風(fēng)殘月,蘭的紅顏就在這流水無聲的歲月中清輝漸逝 ,相伴蘭的風(fēng)兒在哭泣,相伴蘭的鳥兒在哀鳴,相伴蘭的春花在漂零。
常聽到蘭惆悵哀愁的一聲長嘆,??吹教m嬌紅浴滴的淚眼,常見到蘭清輝迷蒙的面容。我凝情靜思,想在這云渺渺,水茫茫的春夜為她捎去問候的書信,無奈雁飛魚沉,網(wǎng)絡(luò)路斷。
孤寂落寞,殘紅繽紛的春天終于走出了蘭的世界,溫和熱情的夏天在蘭的心中涌現(xiàn)。我相信,夏日的陽光必將驅(qū)散緊鎖蘭心的濃霧,照在蘭的心靈深處。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8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