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時季有早晚,逐年無相看。----每年各季出現(xiàn)的時間不盡相同,有變化。
2、正月套昭君,二月雨紛紛,三月青草埔,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七月
水流芋,八月秋風返,九月九降風,十月小逢春,十一月霜雪降,十二月寒又凍。
3、春占冬十日。
4、正月花,二月柳,三月凍腳手。
5、二八亂穿衣,三九襤糝穿;三月穿三樣,四月穿蚊帳。---指春季天氣多變。
6、二八好行船。
7、春寒雨那濺,冬寒叫苦旱。
8、春天囝仔面,一日變三變。
9、春稻十八難。
10、三月三月,一日剝皮,三日蓋被。
11、三月半,寒得勿會 足百 田岸。
12、四月初八太子尿。
13、五月走山
14、五月初五龍船水,五月十三關刀水。
15、未吃五月節(jié)粽,破裘呣甘放。
16、六月無風臺,有雨無路來。
17、六月十九三盤新。
18、六月無善北。
19、六月天,七月火,石磨會焙粿。
20、六七月西風過午變作虎。
21、西北雨落勿會過田岸。
22、西北雨,連落三下哺。
23、六月立秋緊溜溜,七月立秋秋后油。
24、七月厚臺風。
25、無驚七月半鬼,只驚七月半水。
26、七月半,秋風返一半。
27、八月初關雨門。
28、八月飐,無人知。
29、八月十五,關門閂戶。
30、秋西北,半瞑沃。
31、一陣秋雨一陣冷。
32、三日風,三日霜,三日炎日光。
33、十月小陽春。
34、冬無三天雨。
35、十二月南風現(xiàn)報。
36、(十二月)頂看初三,下看十八。
37、未驚蟄先耳真 雷,四十九日烏。
38、春分豆仔伸。
39、清明谷雨,寒死虎母。
40、立夏小滿,潭窟都滿。
41、夏至未過勿會熱,冬至未過勿會寒。
42、立秋處暑,熱死老鼠。
43、過了處暑,夜冷白天熱。
44、白露臺,無人知。
45、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
46、干冬至,澹年兜;澹冬至,干年兜。
47、大寒小寒,無內自寒。

狂風暴雨
暴風驟雨
狂風大作
春風拂面
涼風習習
狂風呼嘯
北風忽忽
綠草如茵
鳥語花香
鵝毛大雪
春暖花開
風和日麗
皓月千里
秋高氣爽
一、看云識天氣
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臨。
天上掃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東云長,有雨不過晌。
早晨云擋壩,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曬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曬死人。
空中魚鱗天,不雨也風顛。
天上豆莢云,不久雨將臨。
天上鐵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結了駕,不陰也要下。
云吃霧有雨,霧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烏云接日頭,半夜雨不愁。
烏云腳底白,定有大雨來。
低云不見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惡云長,冰雹在后晌。
暴熱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煙,雹子在當天。
黑黃云滾翻,冰雹在眼前。
黑黃云滾翻,將要下冰蛋。
滿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脫。
二、看風識天氣
久晴西風雨,久雨西風晴。
日落西風住,不住刮倒樹。
常刮西北風,近日天氣晴。
半夜東風起,明日好天氣。
雨后刮東風,未來雨不停。
南風吹到底,北風來還禮。
南風怕日落,北風怕天明。
南風多霧露,北風多寒霜。
夜夜刮大風,雨雪不相逢。
南風若過三,不下就陰天。
風頭一個帆,雨后變晴天。
晌午不止風,刮到點上燈。
無風現(xiàn)長浪,不久風必狂。
無風起橫浪,三天臺風降。
大風怕日落,久雨起風晴。
東風不過晌,過晌翁翁響。
雨后東風大,來日雨還下。
雹來順風走,頂風就扭頭。
春天刮風多,秋天下雨多。
三、看天象識天氣
天空灰布懸,大雨必連綿。
天上拉海纖,下雨不過三。
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風浪。
有雨天邊亮,無雨頂上光。
日落胭脂紅,無雨便是風。
日落黃澄澄,明日刮大風。
日出太陽黃,午后風必狂。
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星星眨眨眼,出門要帶傘。
日月有風圈,無雨也風顛。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風大夜無露,陰天夜無霜。
大霧不過三,過三陰雨天。
霧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久晴大霧陰,久雨大霧晴。
雷聲連成片,雨下溝河漫。
先雷后刮風,有雨也不兇。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悶雷拉磨聲,雹子必定生。
陰雨亮一亮,還要下一丈。
四、看物象識天氣
喜鵲搭窩高,當年雨水澇。
久雨聞鳥鳴,不久即轉晴。
海雀向上飛,有風不等黑。
鳥往船上落,雨天要經(jīng)過。
喜鵲枝頭叫,出門晴天報。
蟋蟀上房叫,莊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氣要變壞。
蜻蜓千百繞,不日雨來到。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腰酸瘡疤癢,有雨在半晌。
棗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澇。
晴天不見山,下雨三五天。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來。
海水起黃沫,大風不久過

諺語:
★ 1、早起浮云走,中午曬死狗
★ 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 3、早看東南,晚看西北
★ 4、云從東南漲,有雨不過晌
★ 5、日出紅云升,勸君莫遠行; 日落紅云升,來日是晴天
★ 6、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 7、烏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烏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 8、烏龍打壩,不陰就下。
★ 9、云在東,雨不兇; 云在南,河水滿
★ 10、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
成語:
★ 春暖花開
★ 風和日麗
★ 皓月千里
★ 秋高氣爽
★ 鑠石流金
★ 雪虐風饕
詩句:
★ 風馬牛不相及?!蹲髠?僖公四年》
★ 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風賦》
★ 金以剛折,水以柔全;山以高陊,谷以卑安。 晉 葛洪《抱樸子 廣 譬》
★ 水性自云靜,石中本無聲。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 唐 韋應物《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 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 唐 孟浩然《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本文轉自《中華勵志網(wǎng)》 ,轉載請注明出處。
形容氣候的成語 關于氣候的成語 共收錄描寫氣候的成語19條
成語標題 成語解釋
不便水土 不能適應移居地方的氣候和飲食習慣。同“不服水土”。
不服水土 不能適應移居地方的氣候和飲食習慣。
出處:《三國志·吳志·周瑜傳》:“不習水土,必生疾病。”《宋書·索虜傳》:“道理來遠,或不服水土,藥自可療。”
不習地土 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
出處:《南史·王融傳》:“宋弁曰:‘當是不習地土。’”
不習水土 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
出處:《三國志·吳志·周瑜傳》:“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春暖花開 春天氣候溫暖,百花盛開,景色優(yōu)美。比喻游覽、觀賞的大好時機。
出處:明·朱國禎《涌幢小品·南內》:“春暖花開,命中貴陪內閣儒臣宴賞。
風刀霜劍 寒風象刀,嚴霜象劍。形容氣候寒冷,刺人肌膚。也比喻惡劣的環(huán)境。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七回中林黛玉的《葬花辭》:“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風土人情 風土:山川風俗、氣候等的總稱;人情:人的性情、習慣。一個地方特有的自然環(huán)境和風俗、禮節(jié)、習慣的總稱。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又問了問褚一官走了幾省,說了些那省的風土人情,論了些那省的山川形勝。”
狗盜鼠竊 像鼠狗那樣的盜賊。比喻成不了氣候的反叛者。
出處:漢·荀悅《漢紀·惠帝紀》:“今明主在于上,法令具于下,安得有反賊乎?此真狗盜鼠竊耳!”
狗偷鼠竊 像鼠狗那樣的盜賊。比喻成不了氣候的反叛者。同“狗盜鼠竊”。
出處: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君之門下,無非狗偷鼠竊、無賴之人也?!?
馬毛猬磔 形容狂風大作,氣候惡劣。
出處:南朝·宋·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疾風沖塞起,沙礫自飄揚;馬毛縮如猬,角弓不可張。”
馬毛蝟磔 蝟,同“猬”。形容狂風大作,氣候惡劣。
出處:南朝·宋·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疾風沖塞起,沙礫自飄揚;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
秋高氣肅 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氣候涼爽宜人。
出處:宋·張掄《醉落魄·詠秋》詞之四:“秋高氣肅,西風又拂盈盈菊?!?
十風五雨 十天一刮風,五天一下雨。形容風調雨順,氣候適宜。
出處:漢·王充《論衡·是應》:“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
水土不服 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
出處:《三國志·吳志·周瑜傳》:“不習水土,必生疾病。”《宋書·索虜傳》:“道理來遠,或不服水土,藥自可療?!?
天行時氣 行:流行;時:季節(jié),氣候;氣:疫氣,疾病。因氣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病。
出處:《千金方》:“凡冬月,忽有大熱之時;夏月,忽有大涼之時,皆勿受之,有患天行時氣者,皆由犯此也?!?
跳梁小丑 跳梁:騰躍跳動;小丑:對人的卑稱。比喻猖狂搗亂而成不了大氣候的壞人。
出處:《莊子·逍遙游》:“子獨不見貍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國語·周語上》:“王猶不堪,況爾小丑乎?”
雨旸時若 指晴雨適時,氣候調和。
出處:語本《書·洪范》:“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旸若?!痹ゑR致遠《薦福碑》第二折:“雨旸時若在仁君,鼎鼐調和有大臣?!?
知地知天 地:地形:天:天氣。了解地形,了解氣候。
天時地利人和 指作戰(zhàn)時的自然氣候條件,地理環(huán)境和人心的向背。
出處:《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孫臏兵法·月戰(zhàn)》:“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p>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6.5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