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靜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譯文: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xiāng)。
2、《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月影。夜間乘船出發(fā),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渝州。
3、《渡荊門送別》
唐代: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
乘船遠行,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涌,流入廣袤荒原。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云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故鄉(xiāng)之水戀戀不舍,不遠萬里送我行舟。
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代: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譯文:
在楊花落完,子規(guī)啼鳴的時候,聽說你路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5、《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有關思念的詩句
1.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靜夜思 》
3.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4.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5.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 王維《相思》
6.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溫庭筠《南歌子詞二首 》
7. 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 晏幾道《長相思·長相思》
8.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 李白《靜夜思 》
9.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10.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 李商隱《錦瑟》
11.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 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12.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 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多病所須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 南陵別兒童入京 (唐)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嫁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秋思 張 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 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天凈沙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人日思歸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 思發(fā)在花前。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桿處,正恁凝愁。
《蘇遮幕》[宋]周邦彥 江水三千里, 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 只道早還鄉(xiāng)。
《京師得家書》[明]袁凱 詠史 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題靈隱寺紅辛夷花戲酬光上人(白居易)
紫粉筆含尖火焰,紅胭脂染小蓮花。
芳情香思知多少,惱得山僧悔出家。
夏日登靈隱寺后峰(方干)
絕頂無煩暑,登臨三伏中。深蘿難透日,喬木更含風。
山疊云霞際,川傾世界東。那知茲夕興,不與古人同。
寄杭州靈隱寺宋震使君(貫休)
罷郡歸侵夏,仍聞靈隱居。僧房謝脁語,寺額葛洪書。
月樹獼猴睡,山池菡萏疏。吾皇愛清靜,莫便結吾廬。
早秋寄題天竺靈隱寺(賈島)
峰前峰后寺新秋,絕頂高窗見沃洲。人在定中聞蟋蟀,
鶴從棲處掛獼猴。山鐘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樓。
心憶懸帆身未遂,謝公此地昔年游。
灑泉子(潘閬)
長憶西山。靈隱寺前三竺后。
冷泉亭上幾行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時見攀高樹,長嘯一聲何處去。
別來幾向畫闌看。終是欠峰巒。
題靈隱寺山頂禪院(綦毋潛)
招提此山頂,下界不相聞。塔影掛清漢,鐘聲和白云。
觀空靜室掩,行道眾香焚。且駐西來駕,人天日未曛。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