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母》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翻譯: 看到寒霜把蘆花摧殘,不禁落下了傷心的淚水;滿頭白發(fā)的老母親再也不會到門口倚靠著柴門盼望我、看望我了。
去年五月梅雨時節(jié),家中糧斷,只好典袈裟糴米回家,奉養(yǎng)母親。 作者: 與恭字行己,號懶禪,上虞人。
馀姚九功寺僧。 擴展資料這是一首飽蘸生活氣息,充滿真情實感的思母詩。
首句點明時節(jié),渲染思情:霜打蘆花,往日那一片片白茫茫的秋日生機欲舍難舍,令他想起了母親的白發(fā),想起了母親的故去,不由潸潸淚下。 在他的腦海中,浮現出去年五月歸家省親時的情景:那是一個陰雨連綿的季節(jié),僧人典當了法衣,買了些粗米拿回家侍奉娘親,而白頭的娘親就是在柴門邊盼望著兒子的的歸來……詩如一幀發(fā)黃的老照片,一首低回沉婉的曲子,響著余韻,久縈心間。
與恭出家之后未久,其父見背,唯留老母貧苦獨守。恭公雖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負親恩。
雖然自己過的也是清貧淡泊的生活,仍時時接濟老母?,F在母親也走了,留下的只是滿腔懷念。
這首詩并沒有華美的詞藻,只是用極普通的詞語,敘述極平凡的往事。然而,詩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讀來令人深為感動,惋嘆不已。
塵滿疏簾素帶飄,真成暗度可憐宵。幾次偷拭青衫淚,忽傍犀奩見翠翹。唯有恨,轉無聊,五更仍舊落花潮。衰楊葉盡絲難盡,冷雨西風打畫橋。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春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燭炬,輕煙散入五侯家。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陽何事近傍晚,不道世間猶有未招魂。銀箋別夢當時句,密綰同心苣。為伊判作夢中人,長向畫圖清夜喚真真。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東風百事非。情知爾后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此,落盡梨花月又西。
耕夫募集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試上吳門窺郡廓,清明多少處有新煙。
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逝世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近來無窮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當時領略,而今葬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癡數春星。
逕直夫何細!橋??擅夥觯窟h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jié)只愁余。.
以上供參考,你的認可是我解答的動力,請采納
母親忌日懷念的詩句推薦一首余光中的詩《今生今世》,全詩如下:《今生今世》余光中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第一次,我不會記得是聽你說的第二次,你不會曉得我說也沒用但這兩次哭聲的中間有無窮無盡的笑聲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蕩了整整30年你都曉得,我都記得擴展資料《今生今世》這首詩橫亙了30年的歷史,講述了兩個人的人生經歷:一個是母,一個是子。
詩中用簡潔平實的語言描述了母子間至親至近的濃濃情意,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兒子對亡母的思念和感恩之情。這首詩讀起來很平常,但其中所蘊含的真情卻扣人心扉、令人動容。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愛自己的父母,就要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他們有生的日子里多多盡孝,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或悔恨。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1.1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