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江城子》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秦觀《浣溪沙》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歐陽修《浪淘沙》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蔣捷《一剪梅》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聲聲慢》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柳永《蝶戀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楊慎《臨江仙》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張先《天仙子》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寓意》
疊詞的作用:1、增強語言的韻律感、節(jié)奏美。2、起強調作用。
詞和詞常??梢辕B起來用,如:干干凈凈,收拾收拾,白花花等(AABB,ABB,ABCC,ABAB等形式),這樣的詞用在文句中很有表現力,使語言充滿音樂的和諧美和節(jié)奏美。
(1)A A B B式;形容事物或動作的詞。
如:工工整整的作業(yè) 慌慌張張地跑來
(2)A B A B式:表示重復動作的詞。
如:收拾收拾房間 研究研究問題
(3)A B B 式:表現事物狀態(tài),數量、聲音的詞。
如:天黑沉沉的 一棵棵小樹 轟隆隆的雷聲
疊詞的作用:1、增強語言的韻律感、節(jié)奏美。
2、起強調作用。 詞和詞常??梢辕B起來用,如:干干凈凈,收拾收拾,白花花等(AABB,ABB,ABCC,ABAB等形式),這樣的詞用在文句中很有表現力,使語言充滿音樂的和諧美和節(jié)奏美。
(1)A A B B式;形容事物或動作的詞。 如:工工整整的作業(yè) 慌慌張張地跑來 (2)A B A B式:表示重復動作的詞。
如:收拾收拾房間 研究研究問題 (3)A B B 式:表現事物狀態(tài),數量、聲音的詞。 如:天黑沉沉的 一棵棵小樹 轟隆隆的雷聲。
一、《聲聲慢·尋尋覓覓》
作者:宋代李清照
1、原文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2、翻譯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凄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jié),最難保養(yǎng)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急襲?一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采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一個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個“愁”字了結!
二、《花影》
作者:宋代蘇軾
1、原文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2、翻譯
亭臺上的花影一層又一層,幾次叫童兒去打掃,可是花影怎么掃走呢?
傍晚太陽下山時,花影剛剛隱退,可是月亮又升起來了,花影又重重疊疊出現了。
三、《清明》
作者:唐代杜牧
1、原文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翻譯
江南清明時節(jié)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四、《菩薩蠻·霏霏點點回塘雨》
作者:唐代佚名
1、原文
菩薩蠻霏霏點點回塘雨,雙雙只只鴛鴦語。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黃。
盈盈江上女,兩兩溪邊舞。皎皎綺羅光,青青云粉妝。
2、翻譯
濛濛細雨中,戲游池塘的鴛鴦,成雙捉對,相偎相依,好像在纏綿私語,互訴心曲。池塘邊開滿了繽紛燦爛的野花,散發(fā)著陣陣清香;一縷縷金黃的柳絲,在春雨中隨風搖曳,輕輕拂動。
一群天真爛漫、體態(tài)婀娜、步履輕盈的少女,從坐落江岸的村舍里走來,她們三三兩兩,在春雨初霽的溪邊,歡快地舞著,唱著。
那艷麗繽紛的羅衣,隨著舞姿的變幻,閃耀出絢爛的光彩;那脂粉薄敷的面頰,在霞光的映襯下,煥發(fā)出如云般的嬌艷紅潤。
五、《天凈沙·即事》
作者:元代喬吉
1、原文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2、翻譯
一只只黃鶯一只只春燕一派大好陽春,一朵朵紅花一條條綠柳實實在在迷人。行為舉止一言一事都富有風韻,嬌嫩多情。真是體態(tài)完美卓絕非凡的佳人。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9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