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別云間 明·夏完淳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xiāng)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即事 明·夏完淳
復楚情何極,亡秦氣未平。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
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愿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于汝。
6、《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zhí)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柜書。
7、《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8、《誰氏子》【唐】韓愈
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云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云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圣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愿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里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于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張謂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xiāng)關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
如今小兒新長成,明年聞道又征兵。
定知此別必零落,不及相隨同死生。
盡將田宅借鄰伍,且復伶俜去鄉(xiāng)土。
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
近傳天子尊武蔬,強兵直欲靜胡塵。
安邊自合有長策,何必流離中國人。
1. 唐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 宋 王安石《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 宋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4. 宋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5. 唐 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1、《七律長征一九三五年十月》
近代·毛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2、《贈友人》
近代·朱
北華收復賴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風。
自信揮戈能退日,河山依舊戰(zhàn)旗紅。
3、《青年時期的壯志詩》
近代·周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4、《自嘲自嘲自嘲自嘲》
近代·魯迅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冬夏與春秋。
5、《就義詩》
近代·夏明翰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6、《就義詩》
近代·楊超
滿天風雪滿天愁,革命何須怕斷頭。
留得子胥豪氣在,三年歸報楚王仇!
緬懷革命先烈的詩歌
我們不能忘記,我們不會忘記,今天的美好生活,
源于昨天你們血與汗的奉獻。
沒有你們的浴血奮戰(zhàn),就不會有我們的今天。
安息吧,英雄。
心懷最深沉的崇敬,我們走進烈士陵園。
聆聽那血染的碑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清明即將來臨,我們來到烈士紀念碑前,
這是一片圣潔的凈土,安放著先烈的英靈。
烈士長存,豐碑永恒。
東風吹,松枝擺,少先隊員掃墓來。
凝望烈士墓,烈士浩氣依然在。
革命傳家寶,一代傳一代。
為了后方機關,為了幾千老鄉(xiāng),
十三歲的王二小,把敵人帶進了埋伏圈。
他的血染紅了山崗,他的血染紅了藍天,
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清明雨紛紛,白花祭親人。
緬懷先烈英雄事,熱淚盈眶祭英魂。
烈士業(yè)績照千秋,星星火炬代代傳。
生為炎黃子孫無比自豪,生為龍的傳人無尚光榮。
我們是新世紀的締造者,我們是新世紀的接班人。
從小立下報國志向,當好建設者和接班人,譜寫中華新篇章。
百年回眸, 悠悠歲月,
舊中國,列強欺凌,
主權淪喪,山河破碎,生靈涂炭。
面對中華民族——
畢生最大的恥辱與危難,
多少仁人志士
慷慨悲歌,前仆后繼,
浴血奮戰(zhàn)在革命的最前線。
是他們讓中國從東亞病夫中
毅然走了出來
是他們改寫了中華民族
百年的悲慘歷史
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
在雄壯的戰(zhàn)鼓聲中浴血奮戰(zhàn)
為中華民族取得了
一個輝煌的勝利。
美好的現實正是革命先烈
所期待和為之奮斗不息的境界。
血與火的革命
與今天如火如荼的建設
相輔相成,渾然一體。
大地春色
融入了無數先烈的
熱血和生命。
不是有人說過,
給他一個支點,
他就可以撬動地球嗎?
那么,有了愛國奉獻精神,
我們偉大的革命先烈,
就能日月當鼓,
銀河作弦,
奏響叱咤風云的生命禮贊!
我們不會忘記,
不會忘記,
經受到無數瘋狂屠殺,
和深重災難的中華民族,
有一副高昂的頭顱,
一副堅挺的脊骨,
一雙喜馬拉雅山壯厚的肩膀,
一身黃河長江奔騰不息的血管。
昨天,
我們曾經,
托起五千年的文明,
托起過長城、故宮;
今天,
我們必然能用十三億雙手臂,
托起明天的太陽,
托起通向月球、金星、火星
宇宙每一個角落的
火箭、衛(wèi)星和人造飛船……
清明祭掃串聯(lián)詞
我們不能忘記,
我們不會忘記,
今天的美好生活
源于昨天你們血與汗的奉獻。
沒有你們的浴血奮戰(zhàn),
就不會有我們的今天。
安息吧,英雄。
心懷最深沉的崇敬,
我們走進烈士陵園。
聆聽那血染的碑文,
心中燃起熊熊的烈火。
您那不滅的精神,
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清明即將來臨,
我們來到烈士紀念碑前,
這是一片圣潔的凈土,
安放著先烈的英靈。
烈士長存,
豐碑永恒。
東風吹,
松枝擺,
少先隊員掃墓來。
凝望烈士墓,
烈士浩氣依然在。
革命傳家寶,
一代傳一代。
為了后方機關,
為了幾千老鄉(xiāng),
十三歲的王二小
把敵人帶進了埋伏圈。
他的血染紅了山崗,
他的血染紅了藍天,
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清明雨紛紛,
白花祭親人。
緬懷先烈英雄事,
熱淚盈眶祭英魂。
烈士業(yè)績照千秋,
星星火炬代代傳。
生為炎黃子孫無比自豪,
生為龍的傳人無尚光榮。
我們是新世紀的締造者,
我們是新世紀的接班人。
從小立下報國志向,
當好建設者和接班人,
譜寫中華新篇章。
正欣禮贊二零零八年,這是企業(yè)成長中激情澎湃的一年,二零零八年,這是文化弘揚中濃墨重彩的一年。
這一年,正欣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把企業(yè)精神印刻在藍天之上。完成了文化體系建設的特大工程,創(chuàng)造了公司大年記上又一個奇跡。
在這片溫暖的家園里正欣人無比勤勞的雙手,正穿過未來的智慧之光,把新一輪的希望深情捧起,不斷超越自我的神圣使命,激蕩著正欣人的壯志雄心,眾志成城地掀起又一輪的創(chuàng)新高潮。遠大輝煌的理想正在積蓄沸騰,這將又是一次歷史性的飛越。
在正欣這面燦爛奪目的旗幟帶領下,勤勞果敢的正欣人正夜以繼日地,一次次用艱辛和汗水締造著鋼構帝國。盡管形勢逼人,盡管時間緊迫,盡管困難重重——正欣人用自己獨特的勇氣和信心,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偉大創(chuàng)舉——這是正欣人多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這是無數正欣人勤勞和智慧的結晶。
永爭第一總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激勵著我們,無論面對多大的壓力,總能穩(wěn)處鋼構浪尖創(chuàng)造歷史,辛苦了,正欣的建設者們,你們將伴著正欣的成長寫下篇章你們將在正欣的藍圖上續(xù)寫輝煌。
《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青玉案·元夕》宋代: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生查子·元夕》宋代:歐陽修;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代:王維;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過故人莊》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宋代:李清照;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元日》譯文: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創(chuàng)作背景 :
此詩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時。1067年宋神宗繼位,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旋即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王安石即上書主張變法。次年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見家家忙著準備過春節(jié),聯(lián)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chuàng)作了此詩。
賞析:
此詩描寫春節(jié)除舊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飲著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換成了新的。
這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間習俗,敏感地攝取老百姓過春節(jié)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jié):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年節(jié)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狈昴暧龉?jié)燃放爆竹,這種習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續(xù)至今。古代風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蘇酒,然后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用來“驅邪”和躲避瘟疫。
《青玉案·元夕》譯文:
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fā)現了她。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公元1174年或1175年(南宋淳熙元年或二年)。當時,強敵壓境,國勢日衰,而南宋統(tǒng)治階級卻不思恢復,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樂,以粉飾太平。洞察形勢的辛棄疾,欲補天穹,卻恨無路請纓。他滿腹的激情、哀傷、怨恨,交織成了這幅元夕求索圖。
賞析:
這首詞的上半闋寫正月十五的晚上,滿城燈火,盡情狂歡的景象。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so.gushiwen.org
滿江紅 岳飛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少年中國說》 《弟子規(guī)》 《大學》 《三字經》 《百家姓》 祈禱 聞一多 請告訴我誰是中國人, 啟示我,如何把記憶抱緊; 請告訴我這民族的偉大, 輕輕的告訴我,不要喧嘩! 請告訴我誰是中國人, 誰的心里有堯舜的心, 誰的血是荊軻聶政的血, 誰是神農黃帝的遺孽。 告訴我那智慧來得神奇, 說是河馬獻來的饋禮; 還告訴我這歌聲的節(jié)奏, 原是九苞鳳凰的傳授。
請告訴我戈壁的沉默, 和五岳的莊嚴?又告訴我 泰山的石溜還滴著忍耐, 大江黃河又流著和諧? 再告訴我,那一滴清淚 是孔子吊唁死麟的傷悲? 那狂笑也得告訴我才好,—— 莊周,淳于髡kun1,東方朔的笑。 請告訴我誰是中國人, 啟示我,如何把記憶抱緊; 請告訴我這民族的偉大, 輕輕的告訴我,不要喧嘩。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8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