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冰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水為之而寒于水。
——戰(zhàn)國:荀子《勸學》譯文:靛青是從藍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過零丁洋》文天祥譯文: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3、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新竹 》鄭燮譯文: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干扶持。
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會長得更高。比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而新生力量的成長又須老一代積極扶持。
前兩句是回顧,既表達了“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又表達了后輩不忘前輩扶持教導之恩;后兩句是展望,用以表達新生力量將更好更強大。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書有感二首》朱熹譯文:要問為什么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如果讀者拋開詩歌本身的描述對象,完全可以把這種道理引申開來。
比如,如果將“書”理解為“書本”,而且書本的內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諸如醫(yī)書、哲學書、史書、科技書等等。而是僅僅就文學內容諸如詩詞曲賦散文等等體現文學藝術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認為“源頭活水”表達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則表達了“文思勃發(fā)”等等。
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論詩五首·其二》趙翼譯文: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6、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就義詩》夏明翰譯文:殺了我夏明翰,還會有后來的人繼承的未盡的事業(yè)。
7、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
——《論詩》趙翼譯文:大自然和人類社會不斷的運動發(fā)展,新事物,新思想層出不窮。即使能預支五百年的新意作詩,到了一千年又覺得陳舊了。
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出自王安石的《登飛來峰》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屬于詩詞,但是還是做個參考)
出自周敦頤的《愛蓮說》
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寧愿自己貧苦,也希望寒士能有庇護之所,這樣的人與貪腐的人不正是兩個極端么)
出自唐代杜甫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4、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小家做起節(jié)約,宴請時也不要鋪張奢侈)
出自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
5、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嬴病臥殘陽。(奉獻自己,做人民的公仆)
出自李綱的著名詩作《病牛》
6、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不向世俗低頭獻媚)
出自元朝 王冕的 《墨梅》
“泱泱華夏禮儀幫,理政勤廉慧智方。孝道傳承千載史,家風家富惠祥康。”“萬古流芳,三千載,清風錦繡。書骨氣,立碑標史,圣靈承就。孔孟開篇鋪羨路,傳揚翰海歌英釉。頌夷齊,文化復孤竹,驅陳舊。”……為弘揚傳統(tǒng)文化,傳承良好家風,以好家風促黨風政風帶社風民風,近日啟動“學國學 正家風 倡廉潔”詩詞創(chuàng)作征集活動。
此次詩詞征集活動的創(chuàng)作方式以格律詩、詞、古風、聯、賦為主,主題內容為學習借鑒和領會優(yōu)秀的國學思想,以及世代流傳并廣為弘揚的家訓與家風文化理念;深入發(fā)掘全市歷史文化資源,特別是以伯夷叔齊為代表的孤竹文化等;運用自然界與人文思想相統(tǒng)一的理念,從“荷文化”“和文化”“竹文化”“孝文化”等深刻寓意中汲取營養(yǎng),釋放情懷;繼承我國“重知識、崇道德、懂禮儀、尚節(jié)儉、守規(guī)矩、揚正氣”等傳統(tǒng)文化,推進家風建設,引領社會風氣。
據了解,此次詩詞創(chuàng)作征集活動是“學國學 正家風 倡廉潔”系列活動之一。除此之外,還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學國學 正家風 倡廉潔”活動。2016年以來,開設清廉家風流動講堂,圍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等主題,走進農村、社區(qū)、學校、企業(yè)、機關,開展清廉家風講座,建設良好家風。到目前,已開展公益講座近百場,萬余人受益。
“不空談、不念稿,清廉家風流動講堂講的是自身經歷,說的是百姓認可的道理。”
如何對學生進行古詩教學
本文探討如何對學生進行古詩教學。古詩,這個離我們已有幾百年歷史的中華文化瑰寶,是我國悠久歷史里一顆璀璨的明珠,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作為中國人,她是我們的驕傲,每個炎黃子孫都應該讀懂她,理解她。然而,作為孩子,她到底能理解多少,能領悟多少?作為教師,我們又如何來實現《課標》的要求呢?本文將從“學習古詩的意義”,“如何感悟古詩的美”,“古詩教學的誤區(qū)”這三方面談談自己對古詩教學的認識。
一、學習古詩的意義
首先,古詩具有簡潔、抒情、篇幅短小而豐富的特點,學習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補充和領悟,這當中就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同時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有豐富的想象力,可以利用古詩作為一個起點,去聯想、補充和創(chuàng)造,以構設想象中的圖畫。古人云: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即是這個道理。由此可以引出其第二個作用即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訓練。這對于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不能不說是一個有益的契機。
其次古詩教學給了我們一個發(fā)揮想象的空間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藝術再創(chuàng)造。學生在讀古詩時,對詩中描繪的各種形象大都見過,然后利用想象根據詩意把大腦中記憶的各種意象進行再造組合,從而再大腦中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畫面。這樣不僅對詩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發(fā)揮了主導作用,發(fā)展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促進智力的發(fā)展有重要的作用。
琵琶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描寫琵琶女高超的技藝的詩。
琵琶行
潯言江頭夜送客
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
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
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
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尋聲暗問彈者誰
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
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
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
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
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
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
初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
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
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
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
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
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
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
唯見江心秋月白
沈吟放撥插弦中
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
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
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
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
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jié)碎
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
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
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
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
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
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
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
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
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
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
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
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
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
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
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
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
江州司馬青衫濕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97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