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江仙·直自鳳凰城破后》 宋代 朱敦儒
直自鳳凰城破后,掰釵破鏡分飛。天涯海角信音稀。夢回遼海北,魂斷玉關(guān)西。
譯文:自從鳳凰城被攻破后,掰斷頭釵,滿地都是摔碎的鏡子碎片。天涯海角杳無信息。。夢里回到了遼寧海北,魂卻斷在了玉門關(guān)西。
2,《登金陵鳳凰臺》 唐代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譯文:鳳凰臺上曾經(jīng)有鳳凰來悠游,鳳去臺空只有江水依舊東流。吳宮鮮花芳草埋著荒涼小徑,晉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3,《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宋代 李清照
念武陵人遠(yuǎn),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yīng)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譯文:想到心上人就要遠(yuǎn)去,剩下我獨守空樓了,只有那樓前的流水,應(yīng)顧念著我,映照著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遠(yuǎn)眺的時候,從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歸的新愁。
4,《鳳凰臺次李太白韻》 宋代 郭祥正
高臺不見鳳凰游,浩浩長江入海流。舞罷青蛾同去國,戰(zhàn)殘白骨尚盈丘。
譯文:登上了金陵鳳凰高臺,已經(jīng)看不見鳳凰游的盛景了,只見浩浩長江洶涌澎湃,入海東流。那一批粉黛青蛾也都被擄離故國,唯有當(dāng)年棄下的白骨,依舊掩埋在長江邊野草叢中的古墓中。
5,《念奴嬌·鳳凰山下》 明代 張紅橋
鳳凰山下,恨聲聲玉漏、今宵易歇。三疊陽關(guān)歌未競,啞啞棲鳥催別。
譯文:鳳凰山下,恨聲聲玉漏為何不在今霄停歇。送別的三疊陽關(guān)曲還未唱完,城上啼鳥已經(jīng)催人離別。
煙迷水鄉(xiāng)景朦朧,雨霏絲絲育花紅。鳳鳴晨曦蘭舟影,凰鸞曲婉古樓中。
傍晚,徜徉在光可鑒人的鳳凰古城石板街道上,摩肩接踵的游客沒有慣常鬧市中的喧囂,而是全都悄言細(xì)語地感受這古樸民居的無限韻致,你會覺得古城有一種超然人寰的寧靜,是另一種美麗畫卷。
鳳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國家4A級景區(qū)。因背依的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飛的鳳凰由而得名,是一個以苗族、土家族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聚集地。鳳凰古鎮(zhèn)歷史悠久,風(fēng)景秀麗,城內(nèi)紫紅沙石砌成的城樓、沿沱江而建的吊腳樓、古色古香的明清古院,積油綠的沱江靜靜地流淌;城外有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城下藝術(shù)宮殿奇梁洞、建于唐代的黃絲橋古城、舉世矚目的南方長城等風(fēng)景區(qū)。與云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媲美,還享有“北平遙,南鳳凰”的美譽。
《鳳歸云》
——唐·滕潛
金井欄邊見羽儀,梧桐樹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憐文彩,畫與佳人刺繡衣。
飲啄蓬山最上頭,和煙飛下禁城秋。
曾將弄玉歸云去,金翿斜開十二樓。
《鳳》
——唐·李嶠
有鳥居丹穴,其名曰鳳凰。
九苞應(yīng)靈瑞,五色成文章。
屢向秦樓側(cè),頻過洛水陽。
鳴岐今日見,阿閣佇來翔。
《鳳》
——唐·李商隱
萬里峰巒歸路迷,未判容彩借山雞。
新春定有將雛樂,阿閣華池兩處棲。
《儀鳳》
——唐·楊嗣復(fù)
八方該帝澤,威鳳忽來賓。
向日朱光動,迎風(fēng)翠羽新。
低昂多異趣,飲啄迥無鄰。
郊藪今翔集,河圖意等倫。
聞韶知鼓舞,偶圣愿逡巡。
比屋初同俗,垂恩擊壤人。
《鸞鳳》
——唐·李商隱
舊鏡鸞何處,衰桐鳳不棲。
金錢饒孔雀,錦段落山雞。
王子調(diào)清管,
天人降紫泥。
豈無云路分,相望不應(yīng)迷。
《鳳》
——唐·伊夢昌
好是山家鳳,歌成非楚雞。
毫光灑風(fēng)雨,紋彩動云霓。
竹實不得飽,桐孫何足棲。
岐陽今好去,律呂正凄凄。
《鳳凰臺》
——唐·杜甫
亭亭鳳凰臺,北對西康州。
西伯今寂寞,鳳聲亦悠悠。
山峻路絕蹤,石林氣高浮。
安得萬丈梯,為君上上頭。
恐有無母雛,饑寒日啾啾。
我能剖心出,飲啄慰孤愁。
心以當(dāng)竹實,炯然無外求。
血以當(dāng)醴泉,豈徒比清流。
所貴王者瑞,敢辭微命休。
坐看彩翮長,舉意八極周。
自天銜瑞圖,飛下十二樓。
圖以奉至尊,鳳以垂鴻猷。
再光中興業(yè),一洗蒼生憂。
深衷正為此,群盜何淹留。
1、鳳凰山下,恨聲聲玉漏、今宵易歇。三疊陽關(guān)歌未競,啞啞棲鳥催別。含怨吞聲,兩行清淚,漬透千重鐵。重來休問,尊前已是愁絕。
還憶浴罷描眉,夢回攜手,踏碎花間月。漫道胸前懷豆蔻,今日總成虛設(shè)。桃葉津頭,莫愁湖畔,遠(yuǎn)樹云煙疊。寒燈旅邸,熒熒與誰閑說?——《念奴嬌·鳳凰山下》明代 張紅橋
譯文:鳳凰山下,恨聲聲玉漏為何不在今霄停歇。送別的三疊陽關(guān)曲還未唱完,城上啼鳥已經(jīng)催人離別。一縷相思之情兩行凄清的淚水,把衾被浸透冰冷如鐵。
再不要問今后相會之事,離別的杯前早巳愁苦至絕。曾記得浴后你給我描屬梳鬢,還記得夢醒后我們手挽手踏碎花間明月。
不要再空憶往日豆蔻年華時的舊事了,今后這些美好之事再難辦到。南京桃葉渡口莫愁湖畔,遠(yuǎn)樹云重重疊疊。夜闌人靜簾幕空空,當(dāng)我去剪燈花時,這綿綿相思之情又向誰訴說?
2、去年人在鳳凰池,銀燭夜彈絲。沉水香消,梨云夢暖,深院繡簾垂。——《小闌干·去年人在鳳凰池》元代 薩都剌
譯文:去年的這個時候在中書省,常與朋友們宴請酬唱,秉燭促談,彈和推盞。沉香已經(jīng)燃盡,香氣飄灑了,深院鄉(xiāng)簾垂,清消永夜,無窮趣,無窮意。
3、直自鳳凰城破后,掰釵破鏡分飛。天涯海角信音稀。夢回遼海北,魂斷玉關(guān)西?!杜R江仙·直自鳳凰城破后》 宋代 朱敦儒
譯文:自從鳳凰城被攻破后,掰斷頭釵,滿地都是摔碎的鏡子碎片。天涯海角杳無信息。。夢里回到了遼寧海北,魂卻斷在了玉門關(guān)西。
4、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兜墙鹆犋P凰臺》唐代 李白
譯文:鳳凰臺上曾經(jīng)有鳳凰來悠游,鳳去臺空只有江水依舊奔流。吳國宮殿的鮮花芳草遮沒荒涼小徑,晉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霧中隱現(xiàn)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鷺洲分成兩條河流。那些悠悠浮云總是遮蔽太陽的光輝,登高不見長安城,怎么不讓人內(nèi)心沉痛憂郁。
5、高臺不見鳳凰游,浩浩長江入海流。——《鳳凰臺次李太白韻》宋代 郭祥正
譯文:登上了金陵鳳凰高臺,已經(jīng)看不見鳳凰游的盛景了,只見浩浩長江洶涌澎湃,入海東流。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3.0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