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水,生活如歌
生命如水,浪花飛揚,生活如歌。歌聲潺潺。
生命是一扇窗,一架琴,一縷細絲,一絲哀愁,但它更像水;生活是一首歌,一幅畫,一葉扁舟,一種哲學,但它更像歌。
生,容易;死,容易。生活卻不那么容易,沒有人不愛惜自己的生命,沒有人不為自己的生活奔波勞累。
為了追求光和熱,將自己撲向燈燭,飛蛾是值得贊美的。
我懷念上古的夸父,為了追趕太陽,渴死在旸谷;我難忘父母把僅有的一滴水留給子女,而自己寧愿放棄。
是啊,生命像水,涓涓不息,生活如歌,相伴著激越的人生。
屈原一身正氣,卻為佞人誹謗,憤世沉冤汨羅江,王勃才負天下,看盡人生世事,慨然蹈于海……
多少文人曾以水為題,妙筆生花。《水滸》中大河向東流,流出了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三國演義》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不盡英雄;《紅樓夢》枉凝眉,流下的盡是千古纏綿之淚水。
心如止水,血濃如水,水火不容,萬水千山總是情。水永遠是水,無論什么也改變不了它的本性,它柔中帶有剛強,弱中帶有堅強,殘中伴有完美。
雖然滴水力微,但流入大海就會變成一片汪洋。多少次揮汗如雨,傷痛曾擠滿記憶。生活就是這樣,在生命的包圍圈中努力地拼命地抗爭,找理想,找出口,找前進的方向,
水,帶給口渴的人清爽,帶給痛苦的人快樂,帶給生病的人健康。水是生命之源。生命如水,生活如歌。生命賦予我們青春,生活賦予我們信心,讓我們揚起生命的風帆伴著生活啟航。
石室人心靜,冰潭月影殘。
——賈島《寄白閣默公》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陶淵明《飲酒·結(jié)廬在人境》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柳宗元《晨詣班超師院讀禪經(jīng)》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陶淵明《飲酒·結(jié)廬在人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寧靜致遠”的含義:意指平穩(wěn)靜謐心態(tài),不為雜念所左右,靜思反省,才能樹立(實現(xiàn))遠大的目標。
上述詩文的出處:(1)《寄白閣墨公》賈島已知歸白閣,山遠晚晴看。石室人心靜,冰潭月影殘。
微云分片滅,古木落薪干。后夜誰聞磬,西峰絕頂寒。
(2)《誡子書》諸葛亮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3)《飲酒》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4)《晨詣超師院讀禪經(jīng)》柳宗元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
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
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日出霧露余,青松如膏沐。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
3.賞析(1)在石屋里邊待著,人的心很容易安靜,結(jié)冰的水潭里邊,月亮的倒影都殘缺了。(2)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
(3)他之所以身居人境而塵雜不染,就因為能做到“心”。“心遠”就是思想上絕棄富貴榮華之念。
一個人丟掉了物欲,斷絕了塵想,精神就遠遠超出于塵世之外了。(4)這是一首抒寫感想的抒情詩。
此詩寫出晨讀禪經(jīng)的情景和感受,曲折地表達了埋藏在心底的抑郁之情,抒發(fā)了詩人的哲學見解。前半部寫詩人到禪院讀經(jīng),指責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誕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經(jīng)的真正含義。
后半部寫他認為佛家的精義與儒家之道有相通之處,但如何修養(yǎng)本性,卻難以精熟。然而,他對禪院的清靜幽雅卻流連玩賞。
全詩描寫了習禪的心境,以及深得禪趣那種輕松、愉悅、閑適的心態(tài)。(5)詩人采菊東籬,悠然自得,又逢山氣特佳,飛鳥投林的黃昏,大自然的一切都顯得和融淳凈;此時的詩人,超然冥邈,神逸方外,他的心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了。
這是對宇宙人生之理、造化自然之趣的領悟;從廬山一帶傍晚的自然環(huán)境說,一切都顯得和融渾樸,充滿生機,這正是大自然的本色。(6)刻畫了一個寒江獨釣的漁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幾乎沒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條孤單的小船,船上有位漁翁,身披蓑衣,獨自在大雪紛飛的江面上垂釣。
這個漁翁的形象顯然是詩人自身的寫照,曲折地表達出詩人在政治改革失敗后雖處境孤獨,但頑強不屈、凜然無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7)明月透過松林撒落斑駁的靜影,清澈的泉水在巖石上叮咚流淌。
這首詩一個重要的藝術手法,是以自然美來表現(xiàn)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范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
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王維的人生大志也隱藏在字里行間。
參考資料美說網(wǎng):。
1、落魄人,只在一念間望不見,只因破紅塵心語沉寂乎。
2、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3、風壑輾轉(zhuǎn)日月追,誰閉塵關不得歸。長欲揮劍斷逝水,卻盡青春鑄劫灰。
4、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5、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6、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7、瞳凝秋水劍流星,裁詩為骨玉為神。翩翩白衣云端客,生死為誰一擲輕。
8、誰言別后終無悔,寒月清宵綺夢回。深知身在情長在,前塵不共彩云飛。
9、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10、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11、人到情多情轉(zhuǎn)薄,而今真?zhèn)€不多情。
12、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13、執(zhí)手看歌敲金釵,笑語落珠明眸睞。忽然蝴蝶春風滿,焉教冷鏡瘦朱顏。
14、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云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15、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思。
16、瑤宮寂寞鎖千秋,九天御風只影游。不如笑歸紅塵去,共我飛花攜滿袖。
17、匣淺難羈寶劍鋒,玉藏石中也玲瓏。初試清啼長天破,云光凝碧遠嵐平。
18、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1、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連成一片。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相飛往向陽的樹木,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紛繁的花朵漸漸開放使人眼花繚亂,淺淺的青草剛剛夠上遮沒馬蹄。
最愛的湖東美景百游不厭,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2、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出自:唐朝李白《將進酒》
釋義:你難道沒有看見嗎?那黃河之水猶如從天上傾瀉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從來不會再往回流。
3、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出自:宋代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釋義: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出自:南北朝酈道元《三峽》
釋義: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時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斷,無法通行。
5、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出自:南北朝吳均《與朱元思書》
釋義:水都是淡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見底。游動的魚和細小的石頭,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沉舟側(cè)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1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15.王之煥《登鸛雀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6. 蘇軾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17.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18.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19. 杜甫《望岳》: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0.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21. 王安石《等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22. 朱熹《春日》: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3.劉禹錫《烏衣巷》: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24. 王灣《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25.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文天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唐 陶瀚: 人生志氣立,所貴功業(yè)昌。 明 馮夢龍: 人生于財,死于財,榮辱于財。
明 于謙: 人生由來不滿百,安得朝夕事隱憂。 古詩十九首: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唐 李賀: 人生所貴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親。 金瓶梅詞話: 人生世上風波險,一日風波十二時。
元 薩都刺: 人生聚散,信如浮云,地北天南,會有相見。 元 管道升: 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
清 華廣生: 人生恩愛原無價。 漢 王粲: 人生各有志。
唐 李白: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宋 蘇軾: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唐 李白: 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 唐 岑參: 人生不得恒少年。
明 文嘉: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唐 張若虛: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5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