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詩: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的故事: 1.空城記 興平二年(195年)春天,緩過氣來的曹操再次親率軍攻打呂布,迫使呂布后退。夏天,呂布反撲,在半路上遇到了曹操的伏兵,大敗而逃。
曹操對呂布首次取得了重大勝利。敗退中的呂布與陳宮部會合,聚集到一萬多部隊,轉(zhuǎn)身又來戰(zhàn)曹操。
曹操大膽的采取了“空城計”虛張聲勢,呂布不敢貿(mào)然進攻。曹操連夜調(diào)回了大量的部隊。
而呂布知道曹操昨天的舉動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第二天一早便主動進攻。結(jié)果曹軍伏兵大出,大敗呂布。
呂布連夜逃走,放棄了兗州,投奔劉備。在這場戰(zhàn)爭中,曹操的表現(xiàn)非常出色,他在連續(xù)失敗中沒有氣餒,屢敗屢戰(zhàn),以燎原烈火一樣的瘋狂熱情激勵出了全軍的斗志,雖然身處逆境,但在氣勢上完全壓倒了呂布,最終取得勝利。
(這個經(jīng)過考證,確實是曹操的,當時有一個叫郭沖的人十分崇拜孔明,所以才編出了諸葛亮的空城計,這個也有疑惑,不過的確發(fā)生在曹操身上,確有此事。) 2.官渡之戰(zhàn) 東漢建安五年(200),曹操統(tǒng)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區(qū)擊敗袁紹軍隊進攻的一次決戰(zhàn)。
東漢末年,豪強擁兵割據(jù),逐鹿中原。時袁紹擁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糧足,圖謀相機消滅僅據(jù)兗、豫二州的曹操。
建安五年一月,衰紹率精兵10萬南下。在此之前,曹操為避免腹背受敵,已先擊潰與衰紹聯(lián)合的劉備,并進駐易守難攻的官渡。
四月,曹操以聲東擊西之計,于白馬(今河南滑縣境)擊斬衰將顏良,敗衰軍。衰紹初戰(zhàn)失利,銳氣受挫,改分兵進擊為結(jié)營緊逼。
兩軍對壘于官渡,相持數(shù)月。其間曹操因兵疲糧缺,一度欲回守許昌(今河南許昌東)。
謀士荀彧認為,曹軍以弱敵強,此時退兵必為所乘;反之,衰軍輕敵,內(nèi)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將有變,正可出奇制勝。曹操納其言,派兵襲燒衰軍糧車;又親率精銳5000奔襲衰軍烏巢(今河南境)糧屯,全殲衰軍,燒毀全部囤糧。
消息傳來,衰紹所部軍心動搖,紛紛潰散投降。曹操乘機全線出擊,殲敵7萬余,衰紹父子僅率800余騎北逃。
官渡之戰(zhàn),奠定了曹操統(tǒng)一北方的基礎,衰紹則從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戰(zhàn)是中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例。
3、曹操非常愛惜人才,為了留住人才甚至可以受辱。有一次陳琳寫文章把曹操給罵了,而且罵得很難聽,基本上祖宗三代全給囊括了。
后來曹操抓住了陳琳,審訊時,曹操問道:“你為什么罵我的祖宗?”陳琳嘿嘿的笑道:“我當時寫文章,文思泉涌,罵你罵的起興,就控制不住把你祖宗也給帶上了?!辈懿偎刂惲帐莻€人才,聽罷他的話后哈哈大笑,竟然寬恕了他,并把他留在身邊視為好友。
4、曹操非常喜歡幽默的人。丁文侯在曹操手下供職,利用職務之便把官牛跟自己的牛偷換,被人告發(fā),被免職。
有一次曹操看見了他,就有意問道:“文侯啊,你的官印呢?”丁文侯知道曹操在開他的玩笑,就說“拿去換吃的了。”曹操聽后哈哈大笑,恢復了他的官。
5、智救袁紹 曹操和袁紹小時候是好朋友,經(jīng)常一起胡作非為。 有一次,哥倆兒遇到別人辦喜事,就埋伏下來。
趁人不備的時候,兩人溜進洞房,扛起新娘子就跑。但很快人發(fā)現(xiàn)了,追了上來,兩人丟下新娘,倉皇逃竄。
二人慌不擇路,沖到一個荊棘叢中。曹操身手敏捷,一躍而過。
袁紹是個小胖墩兒,一躍過不去,二躍還是過不去,后面捉賊的吶喊聲越來越近。袁紹慌了,低頭就朝荊棘叢的縫隙里鉆,結(jié)果,衣服被掛住了,袁紹不敢動彈了。
眼看追兵就到眼前了,曹操指著袁紹大喊:“偷新娘子的賊在這里!”袁紹一聽就慌了,拼了命朝前沖。終于逃了出去。
6、曹操殺妓 曹操的歌舞班子里面有一女子,歌唱的非常好,沒有人能夠超越,但脾氣非常不好。曹操很煩她,想把她殺了,但又舍不得她的歌喉。
于是,曹操就新招一百名歌妓,整天讓她們練嗓子。幾個月后,已經(jīng)有人唱的跟那個壞脾氣歌妓一樣好。
曹操就把壞脾氣的歌妓給殺了。 曹操的心眼兒真夠多,不服不行。
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二人小酌了幾杯,席間,曹操一句“今天下英雄唯君與操耳”,嚇得韜光養(yǎng)晦的劉備把筷子都掉落在地上。 曹操問何以掉落筷子,劉備答曰剛才天上打了個響雷而嚇了一跳。
劉備說完,躬身拾筷時忽然放了個響屁,十分尷尬。正窘迫時,只聽身 后趙云坦然說道:“諸位莫要見怪,天上打雷,屁從云中來!” 趙云話。
曹操的詩有哪些 1、《龜雖壽》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2、《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3、《觀滄?!?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4、《蒿里行》 關(guān)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5、《短歌行》 周西伯昌,懷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臣節(jié)不隆。
崇侯讒之,是以拘系。 6、《步出夏門行》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 天氣肅清,繁霜霏霏。
[昆鳥]雞晨鳴,鴻雁南飛, 鷙鳥潛藏,熊羆窟棲。 7、《步出夏門行》 鄉(xiāng)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難。 錐不入地,[艸豐][艸賴]深奧。
水竭不流,冰堅可蹈。 8、《步出夏門行》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臨觀異同,心意懷豫, 不知當復何從? 經(jīng)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9、《董逃歌詞》 德行不虧缺,變故自難常。
鄭康成行酒,伏地氣絕; 郭景圖命盡于園桑。 10、《度關(guān)山》 天地間,人為貴。
立君牧民,為之軌則。 車轍馬跡,經(jīng)緯四極。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11、《對酒》 對酒歌,太平時,吏不呼門。
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禮讓,民無所爭訟。
三年耕有九年儲,倉谷滿盈。 12、《精列》 厥初生, 造劃之陶物,莫不有終期。
莫不有終期。 圣賢不能免,何為懷此憂? 13、《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 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14、《陌上?!? 駕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歷玉門。 濟天漢,至昆侖,見西王母謁東君。
交赤松,及羨門,受要秘道愛精神。 食芝英,飲醴泉,柱杖桂枝佩秋蘭。
15、《氣出唱》 華陰山,自以為大。 高百丈,浮云為之蓋。
仙人欲來,出隨風,列之雨。 吹我洞簫,鼓瑟琴,何訚訚! 16、《氣出唱》 駕六龍,乘風而行。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歷登高山臨溪谷,乘云而行。
行四海外,東到泰山。 17、《氣出唱》 游君山,甚為真。
崔嵬砟硌,爾自為神。 乃到王母臺,金階玉為堂, 芝草生殿旁。
東西廂,客滿堂。 18、《秋胡行·其二》 愿登泰華山,神人共遠游。
愿登泰華山,神人共遠游。 經(jīng)歷昆侖山,到蓬萊。
飄遙八極,與神人俱。 19、《秋胡行·其一》 晨上散關(guān)山,此道當何難! 晨上散關(guān)山,此道當何難! 牛頓不起,車墮谷間。
坐磐石之上,彈五弦之琴。 20、《卻東西門行》 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xiāng)。
舉翅萬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節(jié)食南稻,春日復北翔。
田中有轉(zhuǎn)蓬,隨風遠飄揚。 21、《善哉行·其二》 自惜身薄祜,夙賤罹孤苦。
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 其窮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22、《善哉行·其三》 朝日樂相樂,酣飲不知醉。 悲弦激新聲,長笛吹清氣。
弦歌感人腸,四坐皆歡悅。 23、《善哉行·其一》 古公□(“擅”去提手旁,音“膽”)甫, 積德垂仁。
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
24、《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 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 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
25、《薤露行》 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 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疆。
猶豫不敢斷,因狩執(zhí)君王。 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
26、《謠俗詞》 甕中無斗儲,發(fā)篋無尺繒。 友來從我貸,不知所以應。
樓上幾個的強,全都打出來了,看來我是無望了,不過我也來說說曹操,我初中曾學過他的詩,觀滄海和龜雖壽,其中觀滄海對我影響非常深刻,以至于我現(xiàn)在記憶猶新,老師跟我們講,曹操的詩跟他的一生有很大的關(guān)系,所以他的詩十分有豪氣,霸氣,現(xiàn)將觀滄海摘抄如下: 觀滄海 [魏晉]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詩全集 曹操(155~220),漢魏間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
父曹嵩,是宦官中常侍曹騰的養(yǎng)子。曹操自幼機警有智計,好游蕩任俠。
20歲時,舉孝廉為郎,授洛陽北部尉,執(zhí)法嚴厲、不避豪強。黃巾起義爆發(fā)后,拜騎都尉,參與鎮(zhèn)壓起義軍。
初平元年(190),參與關(guān)東州郡討伐董卓,開始建立自己的武裝。此后與陶謙、呂布、袁術(shù)等連年互相攻戰(zhàn),實力逐漸壯大。
建安元年(196),迎漢獻帝于洛陽,又奉帝遷都于許昌,拜司空,封武平侯。自此建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yōu)勢。
建安五年,官渡一戰(zhàn),擊敗袁紹,此后即逐步統(tǒng)一了北方廣大地區(qū),結(jié)束了中原地區(qū)持續(xù)達20年之久的戰(zhàn)亂。建安十三年,拜丞相,南征荊州,在赤壁被孫 權(quán)、劉備聯(lián)軍擊敗,三國鼎立形勢初步形成。
建安十八年,封魏公,二十一年,進封魏王。二十五年正月,病逝于洛陽。
曹丕稱帝后,追尊為魏武帝。曹操著述,據(jù)清姚振宗《三國藝文志》考證,有《魏武帝集》30卷錄1卷、《兵書》13卷等十余種,然多已亡佚,今存者唯《孫子注》。
明代張溥輯散見詩、文等145篇為《魏武帝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福?!稘h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品略多于張溥輯本。
1959年,中華書局據(jù)丁福保本,稍加整理補充,增入《孫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紀》、《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為《曹操集》。有關(guān)曹操作品的注釋,主要有黃節(jié)《魏文帝魏武帝詩注》,北京大學出版組1925年版,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校正重排,改稱《魏武帝魏文帝詩注》。
氣出唱(三首) 精列 度關(guān)山 對酒 薤露行 蒿里行 短歌行(二首) 秋胡行(二首) 善哉行(三首) 苦寒行 卻東西門行 觀滄海 步出夏門行 (五章) 董逃歌詞 塘上行 陌上桑 -------------------------------------------------------------------------------- 氣出唱(三首) 其一 駕六龍,乘風而行。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歷登高山臨溪谷,乘云而行。 行四海外,東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來翱游。 驂駕六龍飲玉漿。
河水盡,不東流。 解愁腹,飲玉漿。
奉持行,東到蓬萊山,上至天之門。 玉闕下,引見得入, 赤松相對,四面顧望,視正〔火昆〕煌。
開玉心正興,其氣百道至。 傳告無窮閉其口,但當愛氣壽萬年。
東到海,與天連。 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當專之。
心恬澹,無所〔忄曷〕。 欲閉門坐自守,天與期氣。
愿得神之人,乘駕云車, 驂駕白鹿,上到天之門,來賜神之藥。 跪受之,敬神齊。
當如此,道自來。 其二 華陰山,自以為大。
高百丈,浮云為之蓋。 仙人欲來,出隨風,列之雨。
吹我洞簫,鼓瑟琴,何□□(“門”內(nèi)有“言”,音“銀”)! 酒與歌戲,今日相樂誠為樂。 玉女起,起舞移數(shù)時。
鼓吹一何嘈嘈。 從西北來時,仙道多駕煙, 乘云駕龍,郁何〔艸務〕〔艸務〕。
遨游八極,乃到昆侖之山, 西王母側(cè),神仙金止玉亭。 來者為誰?赤松王喬,乃德旋之門。
樂共飲食到黃昏。 多駕合坐,萬歲長,宜子孫。
其三 游君山,甚為真。 崔嵬砟硌,爾自為神。
乃到王母臺,金階玉為堂,芝草生殿旁。 東西廂,客滿堂。
主人當行觴,坐者長壽遽何央。 長樂甫始宜孫子。
常愿主人增年,與天相守。 -------------------------------------------------------------------------------- 精列 厥初生,造劃之陶物,莫不有終期。
莫不有終期。 圣賢不能免,何為懷此憂? 愿螭龍之駕,思想昆侖居。
思想昆侖居。 見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萊。
志意在蓬萊。 周禮圣徂落,會稽以墳丘。
會稽以墳丘。 陶陶誰能度?君子以弗憂。
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 -------------------------------------------------------------------------------- 度關(guān)山 天地間,人為貴。
立君牧民,為之軌則。 車轍馬跡,經(jīng)緯四極。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鑠賢圣,總統(tǒng)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獄。 有燔丹書,無普赦贖。
皋陶甫侯,何有失職?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勞民為君,役賦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國, 不及唐堯,采椽不斫。 世嘆伯夷,欲以厲俗。
侈惡之大,儉為共德。 許由推讓,豈有訟曲? 兼愛尚同,疏者為戚。
-------------------------------------------------------------------------------- 對酒 對酒歌,太平時,吏不呼門。 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禮讓,民無所爭訟。 三年耕有九年儲,倉谷滿盈。
斑白不負載。 雨澤如此,百谷用成。
卻走馬,以糞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愛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養(yǎng)有若父與兄。 犯禮法,輕重隨其刑。
路無拾遺之私。 囹圄空虛,冬節(jié)不斷。
人耄耋,皆得以壽終。 恩德廣及草木昆蟲。
-------------------------------------------------------------------------------- 薤露行 惟漢廿二世,所任誠。
龜雖壽
作者:曹操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龜雖壽》為東漢時期曹操創(chuàng)作的一首四言樂府詩,是曹操的《步出夏門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詩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shù)形象于一爐,表現(xiàn)了詩人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觀滄海
作者: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首古體詩是詩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達了詩人以景托志,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
比較有名的是這兩首。
割須棄袍 【拼音】: gē xū qì pào【解釋】: 割掉胡須,丟掉外袍。
形容戰(zhàn)敗落魄的樣子?!境鎏帯浚?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
操聞之,即扯旗角包頸而逃?!薄九e例造句】: 曹操“割須棄袍”的事跡廣為流傳。
【拼音代碼】: gxqp【近義詞】: 丟盔棄甲【歇后語】: 曹操遇馬超【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戰(zhàn)敗【故事】: 三國時期,曹操派大將鐘繇攻蜀未成,退守潼關(guān),就改派曹洪、徐晃駐守潼關(guān),才九天時間曹洪丟了潼關(guān)。曹操率軍親自攻打潼關(guān),結(jié)果被馬超打得大敗,為了逃命,曹操割掉自己的胡須,丟掉自己的戰(zhàn)袍,化裝逃回到自己的大本營。
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
孫權(quán)評價曹操:“其惟殺伐小為過差,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御將自古少有?!?
鐘嶸:“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薄对娖贰?
唐太宗說曹操:“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余,萬乘之才不足?!?
元稹評價曹操:“曹瞞篡亂從此始”——《董逃行》
王安石贊曹操:“青山為浪入漳州,銅雀臺西八九丘。螻蟻往還空壟畝,麒麟埋沒幾春秋。功名蓋世知誰是,氣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馀故物,魏公諸子分衣裘。”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