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觀察內容與方法:1、看材料的投放是否適宜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
2、看學具的數(shù)量是否充足。3、看幼兒使用各種材料的情況,活動材料是否是幼兒當前的興趣需要。
(二)介入時機與方法:1、積極等待仍沒有結果時。2、幼兒無所事事或從一個區(qū)游蕩到另一個區(qū)時。
3、幼兒尋求幫助時。4、出現(xiàn)爭端、或過激行為時。
5、一直做著同樣一件沒有結果的事情或重復做著一個動作時。6、計劃不清者,一件事沒做完又開始第二件事時。
7、有不安全等消極因素時。(三)教育指導策略可以分為三大類:一種是以教師自身為影響媒介;一種是以活動材料為影響媒介;還有一種是以幼兒活動同伴為影響媒介。
程序教學是個別化教學的典型代表。所謂程序教學,是指一種能讓學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學習自我教學性材料(以特定順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個別化教學方法。20世紀60年代早期,程序教學運動像一股旋風席卷了美國教育界。其創(chuàng)始者通常被認為是教學機器的發(fā)明人普萊西,但對程序教學貢獻最大的卻是斯金納。
程序教學就像一個自我教學的包。它以精心設計的順序呈現(xiàn)主題,學習者以自己的速度進行學習,然后完成填空、選擇或者問題解決,學生每一個反應之后都會出現(xiàn)及時反饋。這種程序能夠融入書、教學機器(即一種融入程序學習形式的機器設備)或計算機。推崇程序教學的研究者強調,哪怕是最困難的課,以小步子呈現(xiàn),學生也能以自己的速度學習。 掌握學習由布盧姆等人提出,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給予足夠的時間和適當?shù)慕虒W,幾乎所有的學生對幾乎所有的學習內容都可以達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達到完成80%—90%的評價項目)。學生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并不能決定他能否學會教學內容,而只能決定他將要花多少時間才能達到對該項內容的掌握程度。即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對某項學習任務的掌握水平,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則要花較長時間才能達到同樣的掌握程度。
基于這一理念,布盧姆等人主張,要將學習任務分成一系列小的學習單元,后一個單元中的學習材料直接建立在前一個單元的基礎上。每個學習單元中都包含一小組課,它們通常需要1—10小時的學習時間。然后,教師編制一些形成性測驗。學完一個單元之后,教師對學生進行總結性測驗來評價學生的最終水平。達到了所要求的掌握水平的學生,可以進行下一個單元的學習。如果學生的成績低于規(guī)定的掌握水平,就應當重新學習這個單元的部分或全部,然后再測驗,直到掌握。
采用掌握學習這個方法,學生的成績是以成功完成單元內容所需時間而不是以在團體測驗中的名次為依據(jù)的。學生的成績仍然有差異,這種差異表現(xiàn)在他們所掌握的單元數(shù)或成功學完這些單元所花的時間上。 個別輔導包括同伴輔導、成人輔導和模擬一對一教學情景的個別化教學程序。
同伴輔導可分為同年齡個別輔導和跨年齡個別輔導。跨年齡個別輔導的具體做法是,將一半高年級學生送到低年級,將一半低年級學生送到高年級,或者在圖書館等其他學校設施中進行。研究表明,同伴輔導能夠提高輔導者和被輔導者的成績。事實上,許多研究還發(fā)現(xiàn),輔導者比被輔導者收獲更大,同伴輔導常常既提高了年長的差生的成績,也提高了被輔導學生的成績。
成人輔導是指一對一的成人對兒童的個別輔導,這是最有效的教學策略,它從根本上解決了教學的適當水平問題。這種方法的主要障礙是代價高。但是,小規(guī)模地、給在常規(guī)課下有學習問題的學生提供成人個別輔導,還是可行的。
個別化教學是為了適合個別學生的需要、興趣、能力和學習進度而設計的教學方法。個別化教學并不意味著獨自學習。當同一教材、教法不能針對班級教學中學生的程度差異時,為顧及個別能力、興趣、需要及可能遭遇的困難,教師須在教學過程中特別設計不同的教學計劃。它與“個別教學”不同,個別教學僅是一種“一對一”的教學實施形態(tài),它可能是個別化教學,也可能不是個別化教學,關鍵在于其是否為符合該生能力需要而特別設計的教學方案。個別化教學包括三個要素,具有四個特點,其教學模式主要有程序教學、掌握學習、獨立學習、適應性教學和個別輔導。
(一)觀察內容與方法:1、看材料的投放是否適宜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
2、看學具的數(shù)量是否充足。3、看幼兒使用各種材料的情況,活動材料是否是幼兒當前的興趣需要。
(二)介入時機與方法:1、積極等待仍沒有結果時。2、幼兒無所事事或從一個區(qū)游蕩到另一個區(qū)時。
3、幼兒尋求幫助時。4、出現(xiàn)爭端、或過激行為時。
5、一直做著同樣一件沒有結果的事情或重復做著一個動作時。6、計劃不清者,一件事沒做完又開始第二件事時。
7、有不安全等消極因素時。(三)教育指導策略可以分為三大類:一種是以教師自身為影響媒介;一種是以活動材料為影響媒介;還有一種是以幼兒活動同伴為影響媒介。
第一:協(xié)同性要求,個別化教育由于要從學生全面發(fā)展出發(fā),更加強調所有任課教師的協(xié)同教育。
第二:探索性要求,它是特教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對于自閉癥兒童的教育方法必須根據(jù)他們的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疾病給他們帶來的困擾,精心設計,科學組織,認真實施。
第三:以社會適應能力為主線的要求,有特殊需要教育的兒童,無論是超常兒童還是特殊兒童,發(fā)展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應該是第一位的。第四:個別化教育對教師的要求,教師是個別化教育的設計者、組織者。
個別化教育要求教師在實施過程中充分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行為學、倫理學、統(tǒng)計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研究方法等各方面的知識,并將其有效組合。還應掌握教育評估的一般方法和進行個別化教育計劃的制定工作。
程序教學把精選的教材內容按進度編排成許多小單元。受教育者可自行學習。
通過教學機器檢查教學效果,獲得疑難問題的解答。程序教學可以自動調節(jié)學習活動,為個別學習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在英國設有“超短課程”,它以程序教學原理為指導思想,目的十分明確,是一種嶄新的課程。它往往是圍繞解決某個具體問題,通過多種媒介的幫助,使學習者幾天之內就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另外,新西蘭設有教師進修課程,課程的內容安排能自行控制速度和重復次數(shù)進行自學。這組課程只需11周時間。
使用過這套課程的教師,75%都肯定了這個方法。 70年代,在英國出現(xiàn)了開放大學。
這是一種群眾性高等教育機構,主要是為已離校的成年人和由于知識爆炸非繼續(xù)學習不可的人開辦的(當中也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學校機構簡單,教職員隊伍精干。
可是,學生人數(shù)之多遠非一般大學可比。在籍學生每年有幾萬(1979年統(tǒng)計為7?8萬人),未經(jīng)登記而自行收聽收看的,還有10萬左右。
學生分散在全國各地,通過廣播,特別是電視聽課。輔導、討論、實習、答疑等課程,則多采用短期集中,分區(qū)面授等方式交叉進行。
課程設置比傳統(tǒng)大學靈活多樣,有高深的學科,也有普及的課程,還有既實用,又為大眾感興趣的教學內容。開放大學主要是自學。
播放的內容是教師和教材的結合。 圖書館,尤其和媒介中心結合的現(xiàn)代化圖書館(英國稱Resoutceteria),為個別學習提供了更大的方便。
這樣的圖書館打破了教材只限于書本的傳統(tǒng)。書籍是個不說話的教師,幻燈片、錄像、錄音、教學影片等是會說話或同時會表演的教師。
它的電子計算機檢索系統(tǒng),使學員可以在很短時間內獲得最需要的資料。偏僻地區(qū)的學員,也可借助閱讀器和熒光屏,通過當?shù)貙W習資料中心,極為便利地看到都市中心大圖書館或博物館的資料。
⑤其他近年來,直接為教育服務的無線電廣播逐漸發(fā)展起來。到1976年,美國的8000個電臺中,有800個為教育服務。
他們和各級學校都有聯(lián)系。每天規(guī)定廣播時間,代替教師講課。
幾乎每一門課都有廣播講授。教育電視臺在60年代超過100家,閉路教育電視系統(tǒng)超過300個。
錄相出現(xiàn)后,閉路電視已逐漸為錄像所代替。如斯但福大學,設有微波開路電視網(wǎng),4個頻道,每天12小時播送學習內容。
聽課的都是各公司的技術人員和工人。其他還有函授,利用微型電子計算機,通過電話線路自學包(seif?study Package)等形式。
這些,都能使學員在家里就能獲得必要的資料和信息。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9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