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的運河是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guī)模最大、里程最長的運河。
大運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qū)之間的經濟、文化發(fā)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qū)工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起了巨大作用。
二、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的宮殿是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之精華。
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是世界上現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宮于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墻,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紫禁城內的建筑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后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2-3] 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 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并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大運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qū)之間的經濟、文化發(fā)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qū)工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起了巨大作用。
擴展資料:
1、經濟影響:
元代會通河和通惠河開通后,京杭運河完成,明代進行了大規(guī)模整修,建立了完善的漕運管理制度,600年間,運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運繁盛,運河兩岸興起數十座商業(yè)城鎮(zhèn),對古代經濟的貢獻無法估量。
2、社會影響:
在社會領域,隨著制度的完善和規(guī)模的擴大,漕運逐漸突破其早期以政治功能為主體的窠臼,發(fā)揮著越來越廣泛的社會功能,成為維護王朝穩(wěn)定和制衡社會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古代社會中后期,統治者熟練而頻繁地利用漕運進行社會制衡與調控,消弭諸如重賦、災禍以及物價波動等造成的社會不安定因素。
3、政治影響:
在政治領域,漕運始終是維系歷代中央政權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物質基礎。特別是古代社會經濟重心南移后,出現了政治、軍事重心與經濟重心分離的狀況,漕運對于各王朝的政治、軍事意義更加突出。
朝廷年復一年地進行著南糧北運,漕糧幾乎供應京城所有居住人員的日常食糧,并極大地支撐著整個中央政府機關的正常運轉。
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運河是: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兩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千米。
京杭大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qū)之間的經濟、文化發(fā)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qū)工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和城鎮(zhèn)的興起均起到了推動作用。
2014年6月22日,在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正式通過中國提交的“大運河”申遺申請,“大運河”作為文化遺產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