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性平,味甘,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以至抗癌等藥理作用。
在中醫(yī)上,甘草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毒,調和百藥。臨床應用分“生用”與“蜜炙”之別。
生用主治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藥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減退,大便溏薄,乏力發(fā)熱以及咳嗽、心悸等。 西醫(yī)藥理發(fā)現,甘草劑有抗炎和抗變態(tài)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醫(yī)臨床上主要作為緩和劑。
緩解咳嗽,祛痰,治療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質酮類作用,對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劑能促進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長上皮細胞壽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甘草的黃酮具有消炎、解痙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 菊花 疏風清熱;平肝明目;解毒消腫 外感風或風溫初起;發(fā)熱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疔瘡腫毒 1.治療冠心病:以菊花煎劑觀察61例,對心絞痛癥狀的總有效率為80% ,其中顯效43.3% ,改善86.7% ,以輕度者療效較好;對胸悶、心悸、氣急及頭暈、頭痛、四肢發(fā)麻等癥狀,亦有不同程度的療效;心電圖的總有效率為45.9% ,其中顯效18.8% ,好轉27.1%。
對部分高血壓患者有降壓作用;對心率無明顯影響,對血清膽制醇、三酸甘油酯未見明顯的規(guī)律性變化。服藥期間除1例有上腹痛、1例有輕度腹瀉外,均無其他副作用。
即使原有潰瘍病的患者,亦多無影響。制劑及用法:白菊花10兩,加溫水浸泡過夜,次日煎2次,每次半小時;待沉淀后除去沉渣,再濃縮至500ml。
每日2次,每次25ml。2個月為一療程。
2.治療高血壓?。好咳沼镁栈āy花各0.8-1兩(頭暈明顯加桑葉4 錢,動脈硬化、血情膽制醇高者加山楂4-8錢),混勻,分4次用沸滾開水沖泡10-15分鐘后當茶飲。一般沖泡2次后,藥渣即可棄掉另換。
不可煎熬,否則會破壞有效成分。據46例觀察,服藥3-7天后頭痛、眩暈、失眠等癥狀開始減輕,隨之血壓漸降至正常者共35例,其余病例服藥10-30天后,自覺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轉。
因為茶葉中的化學成分不但會降低或影響藥物療效,還會產生一些副作用,故吃藥不能用茶水。
原因:
茶葉中的鞣酸與藥物中的蛋白質、生物堿、重金屬鹽作用產生沉淀,可影響療效和產生副作用。
這些藥物有如胃蛋白酶、胰酶片、多酶片、硫酸亞鐵、富馬酸鐵等。
茶葉中的咖啡因、茶堿等成分,有興奮神經中樞的作用,對安眠藥類有抑制作用。
如魯米那、安定、眠爾通、利眠寧等。
經有關專家研究表明,用牛奶服藥會影響某些藥物的治療效果,所以在服用下面一些藥物時需要注意和避免。
服用四環(huán)素、土霉素、強力霉素、甲烯土霉素和二甲胺四環(huán)素時,如果同時或間隔時間不長而相繼喝奶,會使這些藥物的療效減弱,甚至完全失效。心臟病人服用洋地黃、地高強心靈等治療藥物時又喝大量牛奶,容易產生蓄積性藥物中毒反應,有時還可引導起意外。嚴重血壓病人在服用強降壓藥物優(yōu)降寧的同時喝牛奶或奶類制品時,輕者會使藥物降壓效果大大降低,重者會使血壓繼續(xù)升高或產生高血壓危象。在服用精神病治療藥物和降血糖藥物時同服用牛奶和奶類食品產生藥效降低或毒性增強等情況。佝僂病患兒在服鈣片時同時喝奶與吃母奶,酸奶、奶類糕點時會使鈣片的療效和奶類制品的營養(yǎng)價值同時降低。
其實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把它們服用的時間相互錯開,一般只要隔開1小時左右就可以避免這些不利情況發(fā)生。
會解中藥,白蘿卜是涼性的,所以吃熱性的,溫性的重要就不要吃白蘿卜了
藥物的化學成分比較復雜,糖特別是紅糖含有較多鐵、鈣等元素和雜質,一旦中藥中所含的蛋白質和鞣質等成分與之結合,便會產生化學反應,使藥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變性,繼而渾濁、沉淀。這不僅影響藥效的發(fā)揮,而且還會危害健康;其次,有些藥必須利用苦味來刺激消化腺的分泌,才能發(fā)揮療效。如果加了糖,就會使藥物失去作用,達不到治療效果;再次,糖會干擾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吸收,抑制某些退熱藥物的藥效,降解某些藥物的有效成分。
綠豆 牛奶、茶、果汁 米湯會對于藥物的吸收有影響。
綠豆是很好的清熱解毒食品,只要和藥物隔開時間30分鐘即可,尤其是常服藥物者,建議常食綠豆,因為它可以排除體內藥物的毒副作用。
茶能解藥主要是指茶葉中含有茶堿所以不能與西藥、補血劑同時服用。這主要是針對西藥。而中醫(yī)在很早前就視茶為萬病之藥,它的解毒、宜氣潤腸,消脹助消化的功能早已廣為人知,中醫(yī)里用茶葉來配藥的古方就有數千種。其中茶葉中所含有的兒茶素、茶多酚具有極強的吸附作用,能將胃腸壁和血液中的有害物質、重金屬、病菌、合成氨、自由基等,是最好的天然排毒物質,而其所含的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多糖等多達數十種;而茶油又是清熱化濕、潤腸清胃,殺蟲解毒的良藥。
服用中藥時不宜吃蘿卜(服理氣化痰藥除外),前面提到服用人參等滋補類中藥忌吃蘿卜,是因為蘿卜會降低補藥的效果,使其失去補益的作用而達不到治療目的。同時不能吃辣椒,特別是熱性病癥,服清熱涼血或滋陰降炎藥時更不宜吃辣椒。
綠豆 解的藥挺多的
茶葉中的鞣酸與藥物中的蛋白質、生物堿、重金屬鹽作用產生沉淀,可影響療效和產生副作用。
這些藥物有如胃蛋白酶、胰酶片、多酶片、硫酸亞鐵、富馬酸鐵等。
茶葉中的咖啡因、茶堿等成分,有興奮神經中樞的作用,對安眠藥類有抑制作用。
如魯米那、安定、眠爾通、利眠寧等。
服用四環(huán)素、土霉素、強力霉素、甲烯土霉素和二甲胺四環(huán)素時,如果同時或間隔時間不長而相繼喝奶,會使這些藥物的療效減弱,甚至完全失效。心臟病人服用洋地黃、地高強心靈等治療藥物時又喝大量牛奶,容易產生蓄積性藥物中毒反應,有時還可引導起意外。嚴重血壓病人在服用強降壓藥物優(yōu)降寧的同時喝牛奶或奶類制品時,輕者會使藥物降壓效果大大降低,重者會使血壓繼續(xù)升高或產生高血壓危象。在服用精神病治療藥物和降血糖藥物時同服用牛奶和奶類食品產生藥效降低或毒性增強等情況。佝僂病患兒在服鈣片時同時喝奶與吃母奶,酸奶、奶類糕點時會使鈣片的療效和奶類制品的營養(yǎng)價值同時降低。
其實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把它們服用的時間相互錯開,一般只要隔開1小時左右就可以避免這些不利情況發(fā)生。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