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核銷方式 所謂銀行核銷呆壞賬方式,是指對那些確因客觀條件造成的而企業(yè)無法償還的債務,實行合理的債務核銷沖減制度。具體辦法是沖減銀行的壞賬準備金,即銀行在自身風險防范能力許可的范圍內,承擔這部分貸款損失。
我國國有銀行利用呆壞賬準備金對國企債務進行沖銷,1996年的沖銷額度為200億,1997年為300億,1998年為400億,沖銷重點主要是國有企業(yè)集團。根據有關報道,2004年央企共申報核銷損失3178億元人民幣,加上財政部已核準的近1000億元損失,共計4000多億元人民幣。而在過去幾年中,四大國有銀行已經剝離了近1.4萬億元。毫無疑問,這些損失最終都是由廣大民眾來承付。
作為處置銀行不良資產的一種方式,銀行核銷呆壞賬方式雖然從某種意義上“解放”了企業(yè),但卻直接影響了銀行賬面盈利情況。大量壞賬的存在給銀行造成較高的準備金成本,銀行盈利的很大部分被用于提取貸款準備金,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相應降低,進而減少了流動性供給的來源。
企業(yè)兼并收購重組方式 優(yōu)質企業(yè)對劣質企業(yè)進行收購兼并等形式的資產重組也可以化解部分不良資產。在處置過程中,通過對企業(yè)進行重整實行債務重組,通過多種渠道將企業(yè)債務轉化為投資、改善企業(yè)財務狀況,通過優(yōu)勢企業(yè)兼并或由新的投資者收購,從而達到轉化不良資產的目的。
在現實中,企業(yè)重組大多是由政府通過行政手段撮合,政府作為資產所有者,指定買賣雙方,并傾向于把虧損嚴重、改造前景不好的企業(yè)推向市場,但又不愿“低價甩賣”,使得產權交易市場冷清。這樣的“拉郎配”極有可能使效益好的企業(yè)背上包袱,為不良資產的處置增加新的障礙。
清收不良貸款方法一:主動出擊法 主動出擊法是指責任信貸員主動深入到借款人經營場所了解情況,催收貸款的方法。
信貸員應經常深入到自己管轄的客戶中研究實際問題。將客戶群體分類排隊,在“好、中、差”的類別中突出重點開展工作,本著先易后難,先好后差,先小額后大額,先近程后遠程,先重點后一般的工作思路,尋找切入點。
堅定信心,反復多次的開展工作,并在所到之處一定要簽發(fā)催收通知書和辦理相關合法手續(xù),以達到管理貸款、提高質量、收回不良貸款的目的。 清收不良貸款方法二:感情投入法 對于出現不良貸款的客戶,不要一概責備或訓斥,不要使用強硬語言,激化矛盾,以“依法起訴”相威脅。
而首先應以一份同情心,傾聽對方訴說苦衷與艱辛,困難與挫折。站在借款方的觀點,換位思考,分析問題,查找根源,尋找出路。
使自己的觀點與客戶相融合,以獲得其同情,被對方所接受,在工作交往中融入感情,建立友誼。在此基礎上,引導對方接受自己的工作觀點,即清收不良貸款的觀點,入情入理的細說不良貸款給自己帶來的不利影響,這些影響會使誠信遭到破壞,形象受到損壞,朋友之路越走越窄,經營困難越來越多。
如能及時歸還貸款,既能表現實力,又能申請再借,既是遵守合同,又是信守承諾,使信用度得到提高。信用度的提高,就是自己的無形資產。
通過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分析使之產生同情與理解,以達到自己工作之目的。 清收不良貸款方法三:參與核算法 貸款管理人員與客戶的工作關系,應當是合作的、友好的、知心的。
應當經常深入到客戶中去,掌握客戶的經營狀況,幫助客戶客觀分析經營中出現的問題。找出問題的主要原因,使客戶能欣然接受,進而參與到經營核算中去。
通過真實的會計賬目作出進一步研究,提出增收節(jié)支的具體措施,提高客戶盈利水平,降低客戶的經營成本。并關心客戶的措施落實情況,力爭取得成效,促進不良貸款的收回。
清收不良貸款方法四:幫助討債法 客戶在經營中大多存在應收帳款不能按時收回而且數額越來越大的現象。面對這種現實,信貸員應當準確掌握應收帳款的筆數、金額、拖欠時間及對方的基本情況。
深入分析、仔細研究,將應收帳款按易難程度,先后順序分類排隊,按先易后難的基本思路,親自參與清理應收帳款。清收成果應以歸還不良貸款為先,或部分歸還貸款,部分用于經營,而后對客戶應繼續(xù)提供幫助,不能放手不管。
清收不良貸款方法五:資金啟動法 對不良貸款要進行深入實際的調查和認真仔細的分析,從中找出癥結的根源,以便對癥下藥。當認定借款人人品好,肯吃苦,具有一定的經營能力和管理能力,只因某種原因,如雷電、暴雨雪、洪水、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導致生產設施損毀,病蟲害、瘟疫快速傳播使種養(yǎng)業(yè)損失嚴重。
出現上述及其他非常規(guī)因素,影響了按期歸還貸款本息的情況下,不但不能催要貸款,還應立即采取資金啟動法,向受災受損嚴重戶提供一定數額的新的貸款支持。使其精神上受到鼓舞,經營上得到幫助。
盡快恢復生產,恢復經營,走出困境,進入常規(guī)營運軌道,以利于取得較好收益。待時機成熟時,逐步收回不良貸款,使其貸款規(guī)模控制在適當的數額上。
清收不良貸款方法六:借助關系法 對借款人的配偶、兒女、親屬、朋友要進行詳細的調查了解,選擇出有重要影響力的人物。與其進行接觸、交談、交往,達到融合程度,適時談其用意,使之理解進而愿意幫助,由有影響力的人單獨與借款人談還款問題和利弊分析,勸其歸還貸款,也可以共同與借款人討論貸款問題,尋找出還款的最佳途徑。
相對于借款人的客觀實際,要深入研究他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如借款人很好臉面,千方百計掩飾自己,生怕自己欠款的事外露,影響形象。
在多次工作無效的情況下,應考慮動員親朋好友、同學、同事、鄉(xiāng)村干部、上級領導多人一同參與其工作,你一言我一語,發(fā)起攻勢,促使貸款歸還。在拒絕歸還貸款和即將依法起訴的矛盾相持中,不急于采取依法起訴方法,而應當拓展新的思路,尋找新的方法。
村干部、鄉(xiāng)鎮(zhèn)政府干部、政法民政干部及公安干警等都是應考慮到的因素。利用這些因素充當第三者,以中間立場出現,幫助分析利弊,拉近雙方距離,化解矛盾,進行有效調解,使借款人在依法訴訟前歸還貸款。
清收不良貸款方法七:群體進攻法 信貸員一個人的能力和智慧是有限的,但應盡職盡責。面對難點,應當考慮多名信貸員共同參與工作,深入研究,認真分析,尋找突破口,選擇出最佳時機,發(fā)起群體進攻,一氣呵成,不可間斷,直至取得成果。
清收不良貸款方法八:剛柔相濟法 面對不同脾氣秉性的借款人,應當采取各自不同的方法。有吃軟不吃硬的,有吃硬不吃軟的,這就需要在實踐中體會摸索。
避其強,攻其弱,采用剛柔相濟法,或先柔后剛或先剛后柔。論情、論理、論法層層深入,使借款人先從觀念上轉變,愿意歸還貸款,然后再進一步開展工作。
清收不良貸款方法九:領導出面法 具體工作都由領導去做,那是不可能的,也不正確,工作各有分工,職責也不一樣。但在現實工作中,確有很多工作出現困難,不好。
【手段】
一、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集中處置不良資產。
1. AMC的資產處置損失要由財政兜底?并由國家承擔。
2. AMC可以通過幾種渠道籌措資金?資本金由財政部核撥劃轉中國人民銀行發(fā)放給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的部分再貸款?發(fā)行金融債券。
3. AMC運營中可以減免稅費?主要包括?AMC免交在收購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和承接、處置因收購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
二、國有商業(yè)銀行對未剝離的不良資產的處理。
目前國有商業(yè)銀行自主性處置不良資產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1. 采取催收追討、訴訟等手段依法收貸。商業(yè)銀行建立資產保全部門指定專人對不良貸款組織催收。
2. 利用呆賬準備金核銷一部分呆賬貸款本息。按照有關規(guī)定原來愈期兩年的貸款可掛賬停息此后相繼改為1年、6個月、3個月。
3. 創(chuàng)造性地通過債務重組、剝離、轉化等手段減輕資產風險。商業(yè)銀行可以將一部分不良資產剝離給內部的專門機構進行專業(yè)化處置商業(yè)銀行試行對企業(yè)進行資產置換?即企業(yè)以股權或實物資產置換銀行債權?銀行對置換資產進行經營管理。
我國銀行業(yè)不良資產狀況 :
2001年末,四家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比例均首次出現下降余額比年初下降907億元。不良貸款比率為25.36%,比年初下降3.81個百分點。2002年末,四家國有商業(yè)銀行不良貸款比率為21.41%,比年初下降3.95個百分點。2003年9月末,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五級分類不良貸款余額比年初下降888.76億元?不良貸款比率為21.38%,不良貸款率比年初下降4.83個百分點。我國銀行業(yè)初步實現了降低不良貸款比例的階段性目標。但是,其不良貸款率與國際上公認的不良貸款率警戒線為10%的標準相比,仍然偏高。
降低風險就是需要做好風險管理?。。?!風險管理 ( Risk Management )的定義為,當企業(yè)面臨市場開放、法規(guī)解禁、產品創(chuàng)新,均使變化波動程度提高,連帶增加經營的風險性。
良好的風險管理有助于降低決策錯誤之幾率、避免損失之可能、相對提高企業(yè)本身之附加價值 商業(yè)銀行面臨的風險問題,可分成三個最基本的方面。他們有信貸方面的風險,比如說潛在的壞賬;他們還要面臨流動性的風險,這會涉及到資產和債務的不匹配;另外他們還要應對操作的風險,如虛假個人消費貸款、關聯企業(yè)騙貸、票據詐騙等等。
銀行的操作風險管理不僅涉及到銀行內的程序和流程,同時也涉及到銀行的組織結構、政策以及操作風險的管理流程。對于機構來說,處理操作風險應該有適當的針對操作風險的政策,首先要確定這些政策,同時要把這些政策告知整個銀行的人員。
在這個過程當中要考慮幾個方面: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治理結構,必須了解在什么情況下應該向誰匯報。在一個典型的銀行案例中,應有一個單獨的信用風險管理機構,還有不同業(yè)務部門負責日常業(yè)務的管理,即有兩個報告機制,有關日常運作,向這種業(yè)務部門經理匯報;而有關信用方面,必須向有關信用經理匯報。
在銀行涉及的信息當中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即獲得信息的人和信息在不同層面的細節(jié)。比如董事會所需要的是一個概括性的信息,因而不可能把同樣信息交給所有的人。
另外,信息應當是具有靈活度的,還需要有靈活收集信息的方法。 制定商業(yè)銀行風險監(jiān)管核心指標是加強對商業(yè)銀行風險的識別、評價和預警,防范金融風險的有效手段。
銀監(jiān)會已于05年12月31日頒布了《商業(yè)銀行風險監(jiān)管核心指標》(試行)制度,系統的提出了對商業(yè)銀行業(yè)務風險的控制辦法。 核心指標分為三個層次,即風險水平、風險遷徙和風險抵補。
(一)風險水平類指標包括流動性風險指標、信用風險指標、市場風險指標和操作風險指標,以時點數據為基礎,屬于靜態(tài)指標。 1.流動性風險指標衡量商業(yè)銀行流動性狀況及其波動性,包括流動性比例、核心負債比例和流動性缺口率,按照本幣和外幣分別計算。
1.1流動性比例為流動性資產余額與流動性負債余額之比,衡量商業(yè)銀行流動性的總體水平,不應低于25%。 1.2核心負債比例為核心負債與負債總額之比,不應低于60%。
1.3流動性缺口率為90天內表內外流動性缺口與90天內到期表內外流動性資產之比,不應低于-10%。 2.信用風險指標包括不良資產率、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全部關聯度三類指標。
2.1不良資產率為不良資產與資產總額之比,不應高于4%。該項指標為一級指標,包括不良貸款率一個二級指標;不良貸款率為不良貸款與貸款總額之比,不應高于5%。
2.2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為最大一家集團客戶授信總額與資本凈額之比,不應高于15%。該項指標為一級指標,包括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一個二級指標;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為最大一家客戶貸款總額與資本凈額之比,不應高于10%。
2.3全部關聯度為全部關聯授信與資本凈額之比,不應高于50%。 3.市場風險指標衡量商業(yè)銀行因匯率和利率變化而面臨的風險,包括累計外匯敞口頭寸比例和利率風險敏感度。
3.1累計外匯敞口頭寸比例為累計外匯敞口頭寸與資本凈額之比,不應高于20%。具備條件的商業(yè)銀行可同時采用其他方法(比如在險價值法和基本點現值法)計量外匯風險。
3.2利率風險敏感度為利率上升200個基點對銀行凈值的影響與資本凈額之比,指標值將在相關政策出臺后根據風險監(jiān)管實際需要另行制定。 4.操作風險指標衡量由于內部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員差錯或舞弊以及外部事件造成的風險,表示為操作風險損失率,即操作造成的損失與前三期凈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平均值之比。
(二)風險遷徙類指標衡量商業(yè)銀行風險變化的程度,表示為資產質量從前期到本期變化的比率,屬于動態(tài)指標。風險遷徙類指標包括正常貸款遷徙率和不良貸款遷徙率。
1.正常貸款遷徙率為正常貸款中變?yōu)椴涣假J款的金額與正常貸款之比,正常貸款包括正常類和關注類貸款。該項指標為一級指標,包括正常類貸款遷徙率和關注類貸款遷徙率兩個二級指標。
正常類貸款遷徙率為正常類貸款中變?yōu)楹笏念愘J款的金額與正常類貸款之比,關注類貸款遷徙率為關注類貸款中變?yōu)椴涣假J款的金額與關注類貸款之比。 2.不良貸款遷徙率包括次級類貸款遷徙率和可疑類貸款遷徙率。
次級類貸款遷徙率為次級類貸款中變?yōu)榭梢深愘J款和損失類貸款的金額與次級類貸款之比,可疑類貸款遷徙率為可疑類貸款中變?yōu)閾p失類貸款的金額與可疑類貸款之比。 (三)風險抵補類指標衡量商業(yè)銀行抵補風險損失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準備金充足程度和資本充足程度三個方面。
1.盈利能力指標包括成本收入比、資產利潤率和資本利潤率。成本收入比為營業(yè)費用加折舊與營業(yè)收入之比,不應高于45%;資產利潤率為稅后凈利潤與平均資產總額之比,不應低于0.6%;資本利潤率為稅后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之比,不應低于11%。
2.準備金充足程度指標包括資產損失準備充足率和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資產損失準。
降低風險就是需要做好風險管理?。。。★L險管理 ( Risk Management )的定義為,當企業(yè)面臨市場開放、法規(guī)解禁、產品創(chuàng)新,均使變化波動程度提高,連帶增加經營的風險性。
良好的風險管理有助于降低決策錯誤之幾率、避免損失之可能、相對提高企業(yè)本身之附加價值 商業(yè)銀行面臨的風險問題,可分成三個最基本的方面。他們有信貸方面的風險,比如說潛在的壞賬;他們還要面臨流動性的風險,這會涉及到資產和債務的不匹配;另外他們還要應對操作的風險,如虛假個人消費貸款、關聯企業(yè)騙貸、票據詐騙等等。
銀行的操作風險管理不僅涉及到銀行內的程序和流程,同時也涉及到銀行的組織結構、政策以及操作風險的管理流程。對于機構來說,處理操作風險應該有適當的針對操作風險的政策,首先要確定這些政策,同時要把這些政策告知整個銀行的人員。
在這個過程當中要考慮幾個方面: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治理結構,必須了解在什么情況下應該向誰匯報。在一個典型的銀行案例中,應有一個單獨的信用風險管理機構,還有不同業(yè)務部門負責日常業(yè)務的管理,即有兩個報告機制,有關日常運作,向這種業(yè)務部門經理匯報;而有關信用方面,必須向有關信用經理匯報。
在銀行涉及的信息當中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即獲得信息的人和信息在不同層面的細節(jié)。比如董事會所需要的是一個概括性的信息,因而不可能把同樣信息交給所有的人。
另外,信息應當是具有靈活度的,還需要有靈活收集信息的方法。 制定商業(yè)銀行風險監(jiān)管核心指標是加強對商業(yè)銀行風險的識別、評價和預警,防范金融風險的有效手段。
銀監(jiān)會已于05年12月31日頒布了《商業(yè)銀行風險監(jiān)管核心指標》(試行)制度,系統的提出了對商業(yè)銀行業(yè)務風險的控制辦法。 核心指標分為三個層次,即風險水平、風險遷徙和風險抵補。
(一)風險水平類指標包括流動性風險指標、信用風險指標、市場風險指標和操作風險指標,以時點數據為基礎,屬于靜態(tài)指標。 1.流動性風險指標衡量商業(yè)銀行流動性狀況及其波動性,包括流動性比例、核心負債比例和流動性缺口率,按照本幣和外幣分別計算。
1.1流動性比例為流動性資產余額與流動性負債余額之比,衡量商業(yè)銀行流動性的總體水平,不應低于25%。 1.2核心負債比例為核心負債與負債總額之比,不應低于60%。
1.3流動性缺口率為90天內表內外流動性缺口與90天內到期表內外流動性資產之比,不應低于-10%。 2.信用風險指標包括不良資產率、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全部關聯度三類指標。
2.1不良資產率為不良資產與資產總額之比,不應高于4%。該項指標為一級指標,包括不良貸款率一個二級指標;不良貸款率為不良貸款與貸款總額之比,不應高于5%。
2.2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為最大一家集團客戶授信總額與資本凈額之比,不應高于15%。該項指標為一級指標,包括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一個二級指標;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為最大一家客戶貸款總額與資本凈額之比,不應高于10%。
2.3全部關聯度為全部關聯授信與資本凈額之比,不應高于50%。 3.市場風險指標衡量商業(yè)銀行因匯率和利率變化而面臨的風險,包括累計外匯敞口頭寸比例和利率風險敏感度。
3.1累計外匯敞口頭寸比例為累計外匯敞口頭寸與資本凈額之比,不應高于20%。具備條件的商業(yè)銀行可同時采用其他方法(比如在險價值法和基本點現值法)計量外匯風險。
3.2利率風險敏感度為利率上升200個基點對銀行凈值的影響與資本凈額之比,指標值將在相關政策出臺后根據風險監(jiān)管實際需要另行制定。 4.操作風險指標衡量由于內部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員差錯或舞弊以及外部事件造成的風險,表示為操作風險損失率,即操作造成的損失與前三期凈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平均值之比。
(二)風險遷徙類指標衡量商業(yè)銀行風險變化的程度,表示為資產質量從前期到本期變化的比率,屬于動態(tài)指標。風險遷徙類指標包括正常貸款遷徙率和不良貸款遷徙率。
1.正常貸款遷徙率為正常貸款中變?yōu)椴涣假J款的金額與正常貸款之比,正常貸款包括正常類和關注類貸款。該項指標為一級指標,包括正常類貸款遷徙率和關注類貸款遷徙率兩個二級指標。
正常類貸款遷徙率為正常類貸款中變?yōu)楹笏念愘J款的金額與正常類貸款之比,關注類貸款遷徙率為關注類貸款中變?yōu)椴涣假J款的金額與關注類貸款之比。 2.不良貸款遷徙率包括次級類貸款遷徙率和可疑類貸款遷徙率。
次級類貸款遷徙率為次級類貸款中變?yōu)榭梢深愘J款和損失類貸款的金額與次級類貸款之比,可疑類貸款遷徙率為可疑類貸款中變?yōu)閾p失類貸款的金額與可疑類貸款之比。 (三)風險抵補類指標衡量商業(yè)銀行抵補風險損失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準備金充足程度和資本充足程度三個方面。
1.盈利能力指標包括成本收入比、資產利潤率和資本利潤率。成本收入比為營業(yè)費用加折舊與營業(yè)收入之比,不應高于45%;資產利潤率為稅后凈利潤與平均資產總額之比,不應低于0.6%;資本利潤率為稅后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之比,不應低于11%。
2.準備金充足程度指標包括資產損失準備充足率和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資產損失準備充足率為一。
其一,通過多收少貸轉化不良貸款。
其二,人為放寬對國有企業(yè)老貸款的轉化條件。國有企業(yè)貸款在國有商業(yè)銀行貸款中的占比較大,其經營狀況又直接影響著銀行信貸資產質量,因此,人民銀行規(guī)定,借新還舊的貸款必須確保其擔保有效。但為了完成上級行的考核指標,一些基層行在為“通過借新還舊能使信用貸款轉化為擔保貸款”的不良貸款辦理轉貸時,擅自擴大范圍、放寬條件,在無法落實貸款擔保、達不到轉貸要求的情況下,仍以信用貸款的方式為部分國有企業(yè)的老貸款辦理轉貸手續(xù),使不良貸款成為正常貸款。
其三,通過少量資金的重復使用完成對不良貸款的轉化。人民銀行重慶營業(yè)部在監(jiān)測中發(fā)現,當地個別國有商業(yè)銀行為轉化到期貸款,采取通過少量資金重復使用的操作方法,將大量不良貸款進行劃轉,達到轉換不良貸款、降低不良貸款率的目的。
其四,通過債務重組轉化不良貸款。如某虧損企業(yè)在某國有商業(yè)銀行原有貸款1.6億元,雖然已形成不良貸款,但其關聯企業(yè)提供的抵押擔保是足值和有效的。經過債務重組后,該行將原不良貸款通過移位給關聯企業(yè)的方式全部轉為正常貸款,其中僅有6000萬元貸款落實了抵押物,而由原關聯企業(yè)保證的1億元擔保貸款在債務重組后卻成為信用貸款。這份監(jiān)測報告指出,銀行在采用了上述“技術處理”方式后,從表面看,銀行的不良貸款減少了,但資金風險隱患依然存在,還影響了不良貸款下降的真實性。
此回答來自推推貸平臺,望采納!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60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