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旅游景點
1、洛陽 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歷史上先后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洛陽市有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等五大都城遺址。三國的歷史就是從黃巾起義講起,當然少不了東漢首都、曹魏首都、西晉首都洛陽的故事。
2、西安
西安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歷史上先后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董卓劫持天子遷都長安,李傕、郭祀亂長安,都可錯過的三國勝地。
3、許昌
許昌,古稱許州,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中原城市群、。許昌古文化有史前文化系列、漢文化系列、三國文化系列、寺廟建筑文化系列、鈞瓷文化系列等。許昌在東漢末年被稱為許縣,曹操劫持漢獻帝遷都許縣后改名許都,是建安元年(196年)到建安九年(204年)東漢的首都所在地。
4、臨漳
臨漳縣是河北省邯鄲市下轄縣,地處河北最南端,位居中原腹部,西望太行山,東眺齊魯?shù)?,素有“天下之腰脊、中原之噤喉”之稱譽。臨漳古時稱鄴(北鄴),是建安文學發(fā)祥地,佛教文化繁榮地,都城建設肇始地,西門豹投巫治水發(fā)生地,銅雀臺所在地,享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破釜沉舟、曹沖稱象、七步成詩、文姬歸漢等成語典故均出自臨漳。鄴城曾是初平二年(191年)袁紹奪取冀州后袁紹集團的大本營,建安九年(204年)后成為曹操的大本營,司馬懿發(fā)動高平陵之變后則成為關押曹操子孫的“集中營”。
5、南京
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游、瀕江近海,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南京不僅是“六朝第一君”孫權首都所在地,也是整個“六朝”的首都所在地。東吳大部分的歷史圍繞南京展開。
6、鄂州
鄂州舊名武昌,帝堯時為“樊國”,夏時為“鄂都”,殷商時為“鄂國”,春秋戰(zhàn)國時楚鄂王封地,三國時孫權在此稱帝。孫權時期曾長期以鄂州為政治中心,孫皓時期也曾遷都鄂州。
7、成都
成都是古蜀文明發(fā)祥地,周太王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名成都,蜀漢、成漢、前蜀、后蜀等政權先后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漢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劉備、劉禪與諸葛亮等人的故事都在成都流傳。
8、襄陽
襄陽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已有2800多年建制歷史,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fā)源地。歷代為經(jīng)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初平元年(190年)劉表以襄陽為荊州治所,雄踞江漢近20年。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奪取襄陽后,襄陽成為控制漢水的重鎮(zhèn)。
9、梧州
梧州在漢朝稱為廣信,曾是交州治所。交趾太守士燮兄弟從中平四年(187年)到黃武五年(226年)割據(jù)嶺南30年,就是以廣信即今天的梧州為中心。
10、遼陽
遼陽在漢朝成為襄平,是戰(zhàn)國時期燕國遼東郡的治所,后來被秦漢沿襲。初平元年(190年)遼東太守公孫淵開始割據(jù)遼東,公孫淵的兒子公孫康、公孫恭與孫子公孫淵一直割據(jù)到景初二年(238年)被司馬懿誅滅。
1、黃嶺西村
黃嶺西村位于門頭溝區(qū)齋堂鎮(zhèn),是京西深處一座寧靜的小山村,穿過村子主街不過10分鐘,可見其小,也不起眼,但它卻有著500年的歷史。黃嶺西村的農(nóng)田極具特色,以梯田為主,還流傳著“一畝十三堰,地塊組成山,越往上越小,數(shù)數(shù)數(shù)不全,拿起草帽走,帽下是一堰”的民謠。如此梯田,京郊少有,可謂關窗掩此景,開門見春田。
2、爨底下村
興字頭、林子腰,大字底下架火燒...在黃嶺村的“隔壁”就是爨底下村,相距約四五公里,爨底下村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現(xiàn)保存著500間70余套,明清時代的四合院民居,是我國首次發(fā)現(xiàn)保留比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磚雕影壁獨具匠心,壁畫楹聯(lián)比比皆是。
3、靈水村
一個小小的山村,卻在歷史上出過二十多位舉人,因此也有“舉人村”的美譽。靈水村自然風光秀美,文物古跡眾多,其中東嶺石人、西山蓮花、南堂北眺、北山翠柏、柏抱桑榆、靈泉銀杏、舉人宅院和寺廟遺址等景點,自古有“靈水八景”之稱。
這里也曾經(jīng)是眾多影視作品的取景地。
4、碣石村
因為村前有很多橫臥的巨大石塊,按照"立石為碑、臥石為碣"的說法,故改稱碣石村。
有人說,村落的美好,一定要有水的滋養(yǎng),古井風韻便是碣石村的最大亮點,走在碣石村的小巷中,一處井一處井地尋覓過去,地頭、街道、房前、院中、山腳下到處都是。
5、谷山村
有些地方只有走近才會更加熱愛,谷山村便是如此。聽蟲鳴、賞荷花、等風來、觀云涌,或昏昏欲睡、朦朧小憩,或聽雷聲隆隆、看烏云密布,曬個菌菇、曬個桃子,曬個花黃菜、曬個“夏雨荷”,整個夏天,谷山都棲息在詩意里。
6、田莊村
田莊村以姓氏得名,明代的時候形成村落,田莊村紅色革命歷史資源豐富,“京西山區(qū)中共第一黨支部”展覽館就坐落于此。田莊村文化資源豐富,擁有傳統(tǒng)山梆子戲、聒子鼓等文藝活動,每年農(nóng)歷初一,舉辦田莊青茶山民俗廟會,熱鬧非凡。
2111開頭的身份證是遼寧省盤錦市的。
盤錦是中國重要的石油、石化工業(yè)基地,遼寧沿海經(jīng)濟帶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盤錦是“石化新城”,緣油而建、因油而興;以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為主的紅海灘風景區(qū)是國家5A級景區(qū)、遼寧省優(yōu)秀旅游景區(qū)。古鎮(zhèn)田莊臺是中日甲午陸戰(zhàn)最后一仗的戰(zhàn)場,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洼縣東風鎮(zhèn)是張作霖和張學良將軍的祖居地。
三國時期的旅游景點
1、洛陽 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歷史上先后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洛陽市有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等五大都城遺址。三國的歷史就是從黃巾起義講起,當然少不了東漢首都、曹魏首都、西晉首都洛陽的故事。
2、西安
西安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歷史上先后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董卓劫持天子遷都長安,李傕、郭祀亂長安,都可錯過的三國勝地。
3、許昌
許昌,古稱許州,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中原城市群、。許昌古文化有史前文化系列、漢文化系列、三國文化系列、寺廟建筑文化系列、鈞瓷文化系列等。許昌在東漢末年被稱為許縣,曹操劫持漢獻帝遷都許縣后改名許都,是建安元年(196年)到建安九年(204年)東漢的首都所在地。
4、臨漳
臨漳縣是河北省邯鄲市下轄縣,地處河北最南端,位居中原腹部,西望太行山,東眺齊魯?shù)兀赜小疤煜轮?、中原之噤喉”之稱譽。臨漳古時稱鄴(北鄴),是建安文學發(fā)祥地,佛教文化繁榮地,都城建設肇始地,西門豹投巫治水發(fā)生地,銅雀臺所在地,享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破釜沉舟、曹沖稱象、七步成詩、文姬歸漢等成語典故均出自臨漳。鄴城曾是初平二年(191年)袁紹奪取冀州后袁紹集團的大本營,建安九年(204年)后成為曹操的大本營,司馬懿發(fā)動高平陵之變后則成為關押曹操子孫的“集中營”。
5、南京
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游、瀕江近海,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南京不僅是“六朝第一君”孫權首都所在地,也是整個“六朝”的首都所在地。東吳大部分的歷史圍繞南京展開。
6、鄂州
鄂州舊名武昌,帝堯時為“樊國”,夏時為“鄂都”,殷商時為“鄂國”,春秋戰(zhàn)國時楚鄂王封地,三國時孫權在此稱帝。孫權時期曾長期以鄂州為政治中心,孫皓時期也曾遷都鄂州。
7、成都
成都是古蜀文明發(fā)祥地,周太王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名成都,蜀漢、成漢、前蜀、后蜀等政權先后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漢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劉備、劉禪與諸葛亮等人的故事都在成都流傳。
8、襄陽
襄陽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已有2800多年建制歷史,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fā)源地。歷代為經(jīng)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初平元年(190年)劉表以襄陽為荊州治所,雄踞江漢近20年。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奪取襄陽后,襄陽成為控制漢水的重鎮(zhèn)。
9、梧州
梧州在漢朝稱為廣信,曾是交州治所。交趾太守士燮兄弟從中平四年(187年)到黃武五年(226年)割據(jù)嶺南30年,就是以廣信即今天的梧州為中心。
10、遼陽
遼陽在漢朝成為襄平,是戰(zhàn)國時期燕國遼東郡的治所,后來被秦漢沿襲。初平元年(190年)遼東太守公孫淵開始割據(jù)遼東,公孫淵的兒子公孫康、公孫恭與孫子公孫淵一直割據(jù)到景初二年(238年)被司馬懿誅滅。
1、臨沂費縣沂蒙云瀑洞天旅游區(qū)
沂蒙云瀑洞天旅游區(qū)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南張莊鄉(xiāng),為費縣首家國家4A級旅游區(qū)。景區(qū)由指動石、天蒙湖、醉石林、云龍瀑、通天峽五個游覽區(qū)構成,是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重要組成部分,“幽谷掛云瀑、石林醉天湖”是該旅游區(qū)景觀的生動寫照,素有“天然地質博物館”、“天下巨石第一陣”之美譽,是一處集觀光、娛樂、科普、探險、休閑度假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qū),共有指動石、天蒙湖、醉石林、云龍瀑、通天峽五個游覽區(qū)及林中樂園、水上樂園兩個戲耍區(qū)。素有“天然地質博物館”、“天下巨石第一陣”、“沂蒙深山第一秀水”之美譽。
2、費縣博物館
費縣博物館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內設費縣通史陳列廳、青銅器陳列廳、石刻碑廊、瓷器陳列廳、紅色文化陳列廳和明清民國家具陳列7個展廳。目前,館藏文物一萬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件,國家二級文物6件,尤以新石器時代和漢代出土文物最為豐富,有著典型的地方特色和較高的考古研究價值。臨沂市文廣新局黨委副書記、市兵學博物館書記劉建都,費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劉飛,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政法委書記侯占夫,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久利,副縣長王康艷,縣政協(xié)副主席任慶珠出席開館儀式。
3、沂蒙費縣石林
沂蒙石林旅游區(qū)主要位于費縣城北鐘羅山后1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所產(chǎn)園林石玲瓏剔透,佝僂皺曲,集“瘦、漏、透、皺、丑”于一體,天釀地造,鬼斧神工,可稱天下一絕。沂蒙石林旅游區(qū)有的象猛虎下山,有的象蟠龍臥海,有的象雄鷹展翅,有的象猴子爬山,還有的象仙女下凡,千姿百態(tài),形神兼?zhèn)?,可謂一塊奇石一個故事,一塊奇石一篇文章。以其獨特的造型、宏大的規(guī)模、雄壯的氣勢,被譽為世紀之交中國北方發(fā)現(xiàn)的最偉大的自然奇跡。融石林觀光、民俗風情、購物休閑為一體的著名旅游景區(qū)。
4、費縣芍藥山萬畝核桃園景區(qū)
費縣芍藥山萬畝核桃園旅游區(qū)是一處集生態(tài)農(nóng)業(yè)、自然景觀和風土人情為一體的高效農(nóng)業(yè)示范旅游區(qū),已被評為省級農(nóng)業(yè)旅游示范點。鄉(xiāng)黨委、政府以核桃園為依托,投資180余萬元建設核桃品種示范園、萬柿如意園、金楸銀槐園、千年流蘇、石海等17處景點,建設大型餐飲一處,小型核桃廣場一處,栽植素有“花相”之稱的芍藥花5萬余墩。。
5、臨沂費縣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館
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館位于費縣東北部約27公里處的金家溝村,這里是大青山勝利突圍舊址所在地。該紀念館采用“兩館一軸”的獨特布局,充分運用歷史圖片、實物、景觀、油畫、雕塑、大型浮雕等各種展陳手段,精心打造多媒體沙盤、突圍體驗通道、血染李行溝幻影成像等主題展區(qū),讓人們重溫那段氣壯山河、功彪史冊的抗日英雄史詩――大青山戰(zhàn)役。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館位于費縣薛莊鎮(zhèn)駐地北11公里處,由勝利突圍紀念亭、入口廣場、-廣場、紀念碑、紀念館、烈士墓區(qū)、綜合報告廳等部分組成。
6、許家崖水庫
許家崖水庫,又名天景湖,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境內,是溫涼河上游的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發(fā)電、供水、養(yǎng)殖等綜合利用的大(2)型山區(qū)水庫。控制流域面積 580 平方千米,總庫容2.929億立方米,是山東省八大水庫之一。庫區(qū)兩岸為山區(qū),河道蜿蜒曲折,流域形狀狹長,南高北低,干流河道長度54千米,干流比降0.00157m/m。
7、費縣果香慢谷鄉(xiāng)村旅游風情區(qū)
費縣果香慢谷鄉(xiāng)村旅游風情區(qū),內沂蒙路貫穿南北,馬田路、薛齊路縱貫東西,交通十分便利。2012年鄉(xiāng)政府協(xié)調上級部門對沂蒙路、馬田路重新攤鋪,提升了旅游形象。果香慢谷風情區(qū)位于大田莊鄉(xiāng)駐地東南五公里處,整體區(qū)域規(guī)劃包含大田莊鄉(xiāng)社區(qū)、青云莊村、黃土莊村、周家莊村、五圣堂村及上冶水庫區(qū)域約四萬畝。大田莊鄉(xiāng)憑借山青水秀、空氣清新、林茂果豐、民風純樸的優(yōu)勢,引導群眾發(fā)展生態(tài)觀光、田園采摘、農(nóng)家樂等特色項目,實現(xiàn)休閑農(nóng)業(yè)與鄉(xiāng)村旅游的快速發(fā)展。
8、費縣石井鎮(zhèn)蘇魯豫皖邊區(qū)特委紀念館
蘇魯豫皖邊區(qū)特委紀念館位于山東省費縣石井鎮(zhèn)高橋村,石井鎮(zhèn)南臨蘭陵縣,西接棗莊市山亭區(qū),位于兩市三縣交界處。1936年6月至1937年10月,蘇魯豫皖邊區(qū)特委曾在這里領導邊區(qū)黨的工作。紀念館按照“修舊如初”的原則,以30年代民居風格為基礎,恢復建設18間房屋。館內展區(qū)分為廣德堂、高橋小學、農(nóng)民夜校、展廳、鄉(xiāng)村記憶圖片展五個部分。
9、費縣御華景宸中醫(yī)藥養(yǎng)生園
御華景宸中醫(yī)藥養(yǎng)生園距離縣城8公里,這里山川秀美,花果飄香,是一處集中草藥種植加工、藥用動物養(yǎng)殖、養(yǎng)生保健、休閑度假于一體的中醫(yī)藥產(chǎn)業(yè)園區(qū),現(xiàn)已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區(qū)。園區(qū)以中醫(yī)藥健康文化為主題,篤行藥王孫思邈的養(yǎng)生理念,依托生態(tài)循環(huán)農(nóng)業(yè)發(fā)展旅游,開展山東省特色中藥生態(tài)文化旅游項目,打造山東省中藥養(yǎng)生保健一流品牌。園區(qū)內已建有藥用植物園、動物家園、休閑餐廳、精品四合院、小木屋、中醫(yī)門診等,是久居都市的人們養(yǎng)生休閑的好去處。
10、費縣許家崖景區(qū)
許家崖風景區(qū)位于縣城南4公里,與山東省第四大水庫―許家崖水庫相依。國家首批農(nóng)業(yè)旅游示范點,占地總面積50平方公里。是以費縣石和“萬畝梨園”為核心吸引物的鄉(xiāng)村旅游區(qū)?,F(xiàn)有許家崖水庫、沂蒙石林、梨樹王、仙人洞、八卦連環(huán)洞叢柏庵等多處景點。2016年全國動力傘優(yōu)秀選手賽在許家崖成功舉辦,同年11月許家崖航空飛行營地被國家發(fā)改委列入我國第一批15個航空飛行營地示范工程。
新野縣旅游資源普查統(tǒng)計詳表(2011年最新版) 縣 直 1、博物館; 2、掛劍樹; 3、議事臺; 4、太子閣; 5、濱河公園; 6、信聯(lián)廣場; 7、三國旅游苑; 8、漢文化小巷?! 〕顷P鎮(zhèn) 1、漢桑城; 2、攔馬橋; 3、陰麗華皇后故宅; 4、中山小學; 5、山陜會館; 6、西關曾國奴隸主貴族墓群; 7、白水書院(現(xiàn)北關小學); 8、木梳背街; 9、四眼井; 10、清真寺?! 〕墙监l(xiāng) 1、鄧禹故里和鄧禹故里碑(李湖); 2、鵲尾坡三國古戰(zhàn)場(上青羊、下青羊、王營); 3、曹氏祠堂、曹湖(王營); 4、鄧君墓(縣油庫西側); 5、團結水上游樂場(團結村); 6、東亂冢漢墓群(團結村); 7、打鼓冢(孟營村); 8、光武臺(上青羊村); 9、馬莊清真寺(馬莊村); 10、無公害蔬菜生產(chǎn)基地; 11、蔬菜批發(fā)市場; 12、彈湖芳草(《封神演義》中鄧蟬玉 以石彈丸擊戰(zhàn)龜靈圣母而形成彈子湖景,在今曹營村); 13、淯水湍波(湍口村); 14、馬一山故居(馬莊村)?! ∩逞哝?zhèn) 1、關宿桑; 2、沙堰清真寺; 3、彌猴養(yǎng)殖場; 4、關羽提閘放水處、囊沙遺蹤; 5、回首薦賢處; 6、沙堰古寨墻; 7、召父渠(古名棘水,補充水源的渠首在霞霧溪村); 8、拐里村水利工程; 9、鄧氏祠堂(霞霧溪村),鄧氏祖譜碑; 10、西棘陽(義陽)故城(李莊)冶鐵作坊遺址、漢墓群、唐墓群; 11、明?呂皇溝遺址(呂營村); 12、淯陽遺址(漢?夏官營)?! 》l(xiāng) 1、光武臺(東趙莊); 2、訓猴基地(鮑灣); 3、晉尚書令樂廣故里(后河寨); 4、泰山廟; 5、樊氏祖譜; 6、樊集漢墓群(潦口、東趙莊附近); 7、漢臺朝雨; 8、陳庚蒙難處(樊集村)。 歪子鎮(zhèn) 1、鳳凰山遺址(寺門村); 2、戰(zhàn)臺寺(崇興寺)(寺門村); 3、一捧雪(大李營村); 4、蔓山睛雪(崗頭村); 5、荷花湖; 6、三河寨古寨墻(清); 7、《魂飛情蕩一捧雪》(介紹陳君昌及創(chuàng)作情況)?! ∩锨f鄉(xiāng) 1、馮健故居(田莊); 2、老龍鎮(zhèn)林場?! ⊥跫?zhèn) 1、鄧禹臺(西趙莊); 2、鳳凰臺(下鳳鳴); 3、曹集茶場; 4、徐埠口古樹?! ∩细坂l(xiāng) 1、漢?樊氏陂水利工程遺址(瓦亭陂); 2、漢?運糧河; 3、庾信故里(宅子); 4、香橋(漢觀火臺)渡口; 5、馬戢武故里(崗北); 6、古渡煙籠(梁埠口); 7、齊花園園藝場; 8、上港鄉(xiāng)工業(yè)園區(qū); 9、百柳詩碑?! ⌒碌殇佹?zhèn) 1、新甸清真寺; 2、漢朝陽城遺址(刁河堂); 3、清齊慎故里(刁河堂); 4、漢搬倒井( 新南村); 5、漢來歙故里(新甸街); 6、漢代古戰(zhàn)場(南王村); 7、秦漢?黃郵聚(驛站故址)(南王村); 8、古碼頭(新甸街); 9、套樹古樹?! ∥逍擎?zhèn) 1、張長弓、張一弓故里; 2、東漢陰麗華皇后宅遺址(黃營村); 3、內苑春云(陰皇后花園景,黃營村); 4、龍溝夜月(閩營村); 5、臺莊林場,臺莊傳統(tǒng)煙花爆竹生產(chǎn); 6、抗日戰(zhàn)場。 王莊鎮(zhèn) 1、新都城遺址(梅灣); 2、玉皇廟遺址(玉皇廟村); 3、諸葛井(玉皇廟); 4、水臺子劉秀避難處(水臺子村); 5、諸葛莊(諸葛亮家的莊園,玉皇廟村北)。 前高廟鄉(xiāng) 1、古棘陽城遺址(張樓村); 2、岑公祠(張樓村); 3、岑彭(漢)岑參(唐)岑氏故里(下廟); 4、祖師廟(張莊); 5、狄青湖(信坡); 6、龍?zhí)豆朋A站?! ′嗪愉佹?zhèn) 1、楊陂集古寨; 2、許橋抗日戰(zhàn)場及許橋水產(chǎn)養(yǎng)殖場。 施庵鎮(zhèn) 1、 興隆觀及彌猴市場; 2、 河南油田鉆井平臺(魏寨); 3、 漢玉泉街(黃淳聚)遺址(驛站,大營附近)?! ∧详柺行乱翱h旅游景點介紹 新野歷史悠久,古稱貴地,它北依宛洛、南接荊襄,面積1062平方公里,沃野百里,八水競流,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自古有“南北孔道,中州屏障之稱”,這里是劉秀東漢政權的發(fā)祥地,是劉備屯兵、三請諸葛建立三國蜀漢政權的出征地,三國景點眾多,被國家旅游局列為“三國游”景點縣?! h桑城 “漢桑城”被人們譽為“城中城”、“世界最小的城”,它由磚石砌成,城圍數(shù)丈,高丈余,寬八尺,面積十平方米左右,內有一株兩人合抱粗的古桑、相傳為三國時關羽親手所植,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漢桑城因此而得名?! ≌f起這棵桑樹,中間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劉關張三兄弟在新野駐扎時,關羽在城西門扎寨,房屋旁住著一個姓張的老漢,門前有一棵大桑樹,張老漢靠桑葉養(yǎng)蠶維持生計,有一天,關羽操練歸來,順手將赤兔馬拴在這棵桑樹上,不料馬餓極了,把樹啃了個對頭圈,慢慢這棵桑樹就枯死了,劉備得知此事,責令關羽重植一棵桑樹作為賠償,關羽知錯改錯親手挑選一棵桑樹栽在此地,并用磚石圍護起來,以示愛樹愛民的誠心,后來諸葛亮火燒新野,可這棵樹還是青枝綠葉,更加茂盛?! h文化小巷 我縣近年修建的這條漢文化小巷被稱之為漢文化小巷,是為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發(fā)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小巷自漢桑城到漢議事臺全長600多米,小巷兩側墻壁粉飾后采用淺浮雕工藝,雕刻繪制了本縣出土的漢畫像磚,東漢三國故事及名人詩賦書畫等和原名勝古跡珠聯(lián)璧合、相映成趣?! ∥幕∠镉小缎焓伛R薦諸葛》、《馬躍檀溪》、《阿斗出世》、《三顧茅廬》、《火燒新野》、《關公提閘水淹曹兵》等諸多圖刻?! √娱w 文化大革命期間,太子閣遭到毀壞,后來一直沒修復,現(xiàn)僅存遺址。“太子閣”是當年劉備屯兵新野時,甘夫人所住的閣樓,因太子阿斗(即蜀后主劉禪)在此出生而得名“太子閣”。 “太子閣”內有太子阿斗的塑像、頭戴王冠、身穿龍袍、面北向南,面壁而坐,意喻“面壁思過”。這是全國唯一的面壁祖像?! 靹洹 ≡谌龂鴷r新野縣府衙門,有棵皂角樹,又稱“掛劍樹”,相傳蜀漢照烈皇帝劉備,在新野屯駐時,常在此樹下舞劍,休息時便把劍掛在樹枝上,故名“掛劍樹”?! ∵@棵樹有一段美麗的傳說:東漢建安六年(20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任新野縣令。他每天聞雞起舞,練劍完畢后常將劍掛于一棵槐樹上。但他不太熟悉中原的樹種,一天他吩咐童子到“皂夾樹”上把劍取回,此樹聞此顯靈,變成了一棵長著槐樹葉子,但結滿皂夾,又不長皂刺的奇特樹形。據(jù)史料記載,漢掛劍樹已于元末明初死亡,根側又長出一小樹與原樹相仿。 漢議事臺 漢代議事臺,是劉備三顧茅廬請來軍師諸葛亮后特意修筑的,是劉備諸葛亮商議軍機大事的地方。議事臺為長方形,南北長80米,寬4米,高5米,磚石結構?! ∠蛏峡唇ㄓ幸蛔p層八角閣樓,上層八角上各盤一條栩栩如生的陶質神龍,上下層角端均飾有鎮(zhèn)海祖像和祥瑞異獸,凝視著八方。閣樓屋脊中心為寶頂葫蘆型。這里有石桌、石凳正好容四人對座交談。據(jù)傳說,臺基高三丈六尺,象征一年三百六十天,樓修八角,示八卦之意,當時諸葛亮在此外觀天象、望氣脈、日夜運籌,輔佐劉備復興漢室大業(yè)。閣樓屋脊上的八條神龍,是諸葛亮為防御火災而特意設計的,這八條龍面對八方,哪方燒大火,哪一方向龍頭就會自動噴出水來。所以當年火燒新野時,新野滿城起火,上下通紅,全城房屋盡成灰燼,唯獨議事臺一無所損。 新野古城門 現(xiàn)存新野解放路南邊的古城門,便是三國時期傳說中新野南城門遺址,現(xiàn)在的城門是1995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城墻寬約2丈,高3丈,古樸典雅、威嚴莊重,古風漢韻油然而生,是體現(xiàn)新野古城最有利的佐證?! ⌒乱皬堬w板面 在豫南古城新野,大大小小的板面館比比皆是,無論春夏秋冬,都是吃者如云。社會各色人等百吃不厭,久吃不衰,構成一道燦爛的飲食風景?! ⌒乱鞍迕嬉皇敲婧?,二是臊子好。新野縣出產(chǎn)優(yōu)質小麥,板面條取小麥精粉,根據(jù)一年四季的不同,按比例用食鹽、水加以攪拌,和成面團,反復揉搓之后,制成直徑半寸,長八寸的小面棒,再涂上香油,碼在案子上,蒙上干凈的濕毛巾。滋潤好的面棒柔軟纏綿,觸摸如絲綢。 做板面時,廚師在案子上排好三根小面棒,左手捏三個頭,右手捏三個頭,猛地舉過頭頂,狠狠地摔在案子上。接二連三,噼里啪啦,邊摔,邊拉,邊閃,板面由此而得名。三根小面棒在廚師手里由短變長,由粗變細,折合三次,總長度達五丈有余,而且粗細均勻,提起似一道瀑布。撈起煮好的板面,清白潤滑,晶瑩透亮。廚師捏上一些嫩綠的青菜放在上面,然后澆上沸好的棗紅色的臊子。白的面條,綠的菜葉,紅的臊子,使人食欲大增?! ‰拥闹谱饕彩种v究。用料有茴香、花椒、桂皮、面醬、食鹽、紅辣椒、牛油和牛肉等。制一鍋臊子,各種用料按一定比例和順序投放。制作時,先將牛油稀釋燒沸,然后再下佐料。曬干的紅辣椒用量較大,以突出臊子的辣味和色澤,牛肉也占較大的比例。把上等精牛肉切成方楞四正的小塊塊,待辣椒紅顏色下來之后,再把牛肉丟進鍋里。這時,必須掌握好火候,才能把牛肉燒得不老不嫩,恰到好處。臊子做好后,舀到搪瓷盆里,涼后便凝結成固體,隨吃隨取,常年存放,不會變質。后來臊子發(fā)展成為盒裝、筒裝,成為饋贈親朋好友的上等禮品?! ⌒乱鞍迕鎿碛惺晨偷牧硪粋€原因是快捷便當,經(jīng)濟實惠。干部、職工、學生等為了趕時間,來不及做飯,常常三五成群到板面館一坐,只需交待一聲,廚師立馬操作,三碗五碗,十碗八碗,眨眼工夫即可做成。一大碗只要三塊錢。進城辦事的農(nóng)民和過往商客,也是板面館的??停麄兺邢乱淮笸?,呼嚕嚕吃完,嘴一抹,大步上路。 相傳新野板面源于三國時期。劉關張屯兵新野時,張飛吃面條總嫌太軟,廚師多次琢磨,才制成功。自此,新野板面便在宛(南陽)、洛(洛陽)、荊(荊州)、襄(襄樊)廣為流行,現(xiàn)在又增添了不少花色品種。新野板面曾多次應邀參加河南省地方風味小吃大賽,還在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14.60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