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明珠無錫黿頭渚是五A風景區(qū),充滿溫情和水。不妨趁著周末來這里看看山水美景。一進大門就有游覽觀光車,有櫻花山莊,七桅古帆船,有太湖船菜,有黿渚明珠飛行體驗館,有搖櫓船,還能乘坐觀光船游覽太湖仙島,一天玩下來項目多多,美不勝收,流連往返。歡迎外地的小伙伴來無錫黿頭渚旅游觀光。
七里寺花海景區(qū)位于民和縣古鄯鎮(zhèn)山莊村,于2017年進行旅游開發(fā),規(guī)劃面積為60公頃,計劃投資8000萬元。景區(qū)分三期完成,其中一期主要打造農旅融合生態(tài)發(fā)展區(qū),包括花卉觀賞、賞花亭榭、度假小木屋等觀光體驗設施,目前已投入運營;二期、三期主要建設地景公園服務中心、櫻花漫游走廊設施,打造流泉花海觀覽區(qū)、冰雪山地運動區(qū)、藥泉民俗度假區(qū)、七里濱河休閑區(qū)、奇幻兒童游樂區(qū)為一體的“一心一廊五區(qū)”的花海鄉(xiāng)村旅游新高地。其中,觀賞區(qū)規(guī)劃面積25.33公頃,種植有月季花、格?;ā⒔鸨K菊、孔雀菊等花卉和七彩滑道、高空滑索、熱氣球、小火車等游樂設施,還建有溫室采摘大棚、滑草場等。
門票:30元
8月下旬,走進地處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古鄯鎮(zhèn)山莊村的七里花海景區(qū),月季、格?;ā⒔鸨K菊、孔雀草等競相綻放,搖曳多姿,醉美了慕名前來賞花的游客。
民和縣七里寺風景區(qū)因神奇藥泉而聲名遠揚,也因一年一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七里寺花兒演唱會而爆聚人氣。
而今天,七里花海的悄然興起,可謂是為七里寺景區(qū)錦上添花。站在通往藥泉景區(qū)的櫻花路上隔河相望,五顏六色的花田猶如繡織在綠色地毯上的一幅水彩畫,吸引著一波又一波游客慕名前來賞花觀景。
在七里花海中駐足欣賞,分享的不僅僅是這片數百畝的花海美景,更是對這里“天藍、山綠、水清”生態(tài)美景的一種感悟和體驗。當然,如果今天你來到七里寺風景區(qū),不僅能觀賞到鑲嵌在大自然中的花海世界,還能品嘗到神奇的七里藥泉“圣水”。
民和最好的旅游景區(qū)是藥泉山景區(qū)(”七里寺“)。藥泉山文化游覽區(qū)位于縣城以南古鄯鎮(zhèn)境內的小積石山麓,當地人稱“七里寺”,距西寧市160公里,距縣城50余公里,緊鄰川官公路。七里寺以前稱“慈利寺”,藏語稱之為“曼曲達杰日朝”,意為“藥水興旺靜房”。藥泉山景區(qū)峽內海拔3200米,景區(qū)面積約53平方公里。景區(qū)有許多珍貴的藥材,如:冬蟲夏草、大黃、黨參、當歸等;還有許多野生鳥類,如:紅頭鳥、麻鷯兒、紅和尚等。
主要景點有:譽為“泉之首,水之精”的藥水泉、青石崖壑、情人崖、棒槌山等,是生態(tài)休閑養(yǎng)生、徒步探險、叢林穿越、攀巖的最佳選擇地。
民和縣重點風景區(qū)。位于青海省民和縣西 溝鄉(xiāng),青海省東部重要通道川官公路西溝段距景區(qū)5公里。距青海省西寧市135公里。是集原始森林、人文風情于一體的自然風景區(qū)。景區(qū)總面積約64平方公里,東西長約11公里,南北寬約8公里。主要樹種有青海云杉、紅樺、白樺、青楊和華北落葉松及灌木樹種,紅杉、天麻、當歸等中草藥。野生動物有梅花鹿、野羊、狐貍、馬雞、石雞、百靈等。
主要自然景觀有娘娘天池、東溝瀑布、野花山等,野花山因山上花草繁茂而得名,天井峽、一線天、照壁峰、高冰臺瀑布等是野花山的重要景觀。
景區(qū)內還有主要的人文資源麻地溝刀山、宏善寺。麻地溝刀山 ,西北地區(qū)罕見,該刀山縛刀120把,高近10米。宏善寺建于明永樂年間,寺內存有康熙御賜的“慈云殿”匾額。景區(qū)是消夏、避署、度假、休閑觀光、宗教朝圣、人文資源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景區(qū)。
八月最好。
8月下旬,走進地處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古鄯鎮(zhèn)山莊村的七里花海景區(qū),月季、格?;?、金盞菊、孔雀草等競相綻放,搖曳多姿,醉美了慕名前來賞花的游客。
站在通往藥泉景區(qū)的櫻花路上隔河相望,五顏六色的花田猶如繡織在綠色地毯上的一幅水彩畫,吸引著一波又一波游客慕名前來賞花觀景。
在七里花海中駐足欣賞,分享的不僅僅是這片數百畝的花海美景,更是對這里“天藍、山綠、水清”生態(tài)美景的一種感悟和體驗。當然,如果今天你來到七里寺風景區(qū),不僅能觀賞到鑲嵌在大自然中的花海世界,還能品嘗到神奇的七里藥泉“圣水”。
民和最好的旅游景區(qū)是藥泉山景區(qū)(”七里寺“)。藥泉山文化游覽區(qū)位于縣城以南古鄯鎮(zhèn)境內的小積石山麓,當地人稱“七里寺”,距西寧市160公里,距縣城50余公里,緊鄰川官公路。七里寺以前稱“慈利寺”,藏語稱之為“曼曲達杰日朝”,意為“藥水興旺靜房”。藥泉山景區(qū)峽內海拔3200米,景區(qū)面積約53平方公里。景區(qū)有許多珍貴的藥材,如:冬蟲夏草、大黃、黨參、當歸等;還有許多野生鳥類,如:紅頭鳥、麻鷯兒、紅和尚等。
主要景點有:譽為“泉之首,水之精”的藥水泉、青石崖壑、情人崖、棒槌山等,是生態(tài)休閑養(yǎng)生、徒步探險、叢林穿越、攀巖的最佳選擇地。
土族人民的重要節(jié)日有,農歷正月十四日佑寧寺官經會,二月二威遠鎮(zhèn)擂臺會,三月三、四月八廟會,六月十一丹麻戲會,六月十三、二十九“少年”會,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和三川地區(qū)的“納頓”(慶豐收會)等等。其中擂臺會、丹麻戲會和“納頓”最具民族特色。屆時,除舉行賽馬、摔跤、武術和唱“花兒”等傳統娛樂活動外,還舉行物資交流會。此外,與漢民族一樣,也過春節(jié)、端午節(jié)等?! 〈汗?jié)。春節(jié)是土族最盛大的節(jié)日。節(jié)前十多天就開始各種準備,村村戶戶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除夕吃年飯,唱家曲,給將要出嫁的姑娘舉行“戴天頭”儀式,各家各戶行接神禮,同時還要敬奉灶神和門神。大年初一,全家大小跪拜神佛,祈求一年平安。然后給遠方親友拜年,進行娛樂活動。正月十五年節(jié)結束?! ∮^經會。亦稱“觀經法會”,土族語稱“藍迦”。青?;ブ鹊赝磷宓拿耖g盛會。每年農歷正月四日和六月初八、初九日在佑寧寺舉行。屆時,人們身著潔衣,到寺院磕長頭,點酥油燈,滾忙茶(施舍茶),布施,供飯,轉斯古拉(轉山),煨桑等。瞻仰大型佛像,觀看喇嘛跳欠(神舞)。此外,會上還進行物資 交流和賽馬、射箭等活動?! 穹鸸?jié)。青?;ブ磷宓墓?jié)日,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舉行。屆時,佑寧寺的喇嘛們將香巴大佛像由大經堂檐前直掛到鋪有地毯的經堂臺階上。虔誠的信徒們給佛像磕頭膜拜,獻上供品。喇嘛從早到晚誦經不停。附近的群眾紛紛爭相趕到廟中觀拜?! ≌率濉G嗪;ブ磷宓墓?jié)日,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過節(jié)。白天男女青年到威遠鎮(zhèn)看社火,晚上,在自家門前點燃十五堆火,全家大小都要從每個火堆上跳過三次,認為這樣一年中全家人可以不得病,健康長壽?! ±夼_戲。亦稱擂臺會。青海互助一帶土族的傳統節(jié)日。每年農歷二月初二日在縣府所地在威遠鎮(zhèn)舉行。宋代威遠鎮(zhèn)名為“牧馬營”。節(jié)日這天,人們盛裝打扮,紛紛來到會場。特別是許多著名的花兒歌手,遠道跋涉而來,試與當地歌手比高低。人們各自選伴結伙,分成若干賽場,每組七至十人左右,在廣場上擺開陣勢對唱。當比賽進入高潮時,各場涌現出許多新的歌手,然后組成新的小組,繼續(xù)比賽對唱。直到暮靄降臨,人們才陸續(xù)離去,對歌優(yōu)勝者被譽為“花兒王”,當眾披紅掛彩。除唱花兒外,節(jié)日的主要活動還有物資交流、唱戲、賽馬、摔跤、武術表演等?! ‰u蛋會。青?;ブ?、大通等地土族的傳統節(jié)日。節(jié)日時間為每年農歷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異。屆時,在寺廟里舉行獻牲酬祭,請法師誦經跳酬神舞,以禳災祛禍,保五谷豐登,人畜兩旺。與會群眾還隨身攜帶許多熟雞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擊作戲?! ∏嗝鐣?。青?;ブh龍王山一帶土族的傳統節(jié)日。每年農歷三月至六月,由巫師擇日舉行。源自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龍王顯靈,庇佑土族牧民的傳說。節(jié)日早晨人們先到廣福寺點燈焚香,頂禮膜拜,請出龍神轎桿、護法神箭,然后組成儀仗隊前行,隊伍排成單行,有的擊鼓鳴金,有的吹海螺牛角,隨行的眾人手持柳條,直到大東嶺休息,野餐,漫花兒,隨后登山踏青,巡視田禾,并借用神的名義約束鄉(xiāng)民不準在田地里放牧牲畜,不許砍樹踐踏青苗。此節(jié),實為保護農業(yè)生產的一項活動?! 』▋簳?。土族傳統節(jié)日,節(jié)日時間因地而異。主要的花兒會有:五峰山花兒會,流行于青海互助一帶,每年農歷六月初六日于五峰山舉行。五峰山座落在互助縣西垣,因山峰形狀與人手五指相似而得名。五峰山翠峰青巒,霧披云裹,泉水潺潺,風景優(yōu)美。每逢節(jié)日,山上山下,鑼鼓喧天,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或觀賞瀏覽,或賽歌比舞,臺上縱情高歌唱花兒,臺下集體對歌,此起彼伏?;▋簳€是城鄉(xiāng)物資交流的盛會?! 〈送猓杏修r歷五月初五日互助縣東溝大莊花兒會;六月十一日的丹麻灘花兒會;六月十三日土觀村花兒會等。
一、梵凈山太平河風景名勝區(qū)。省級風景名勝區(qū)梵凈山太平河景區(qū)位于貴州省江口縣北部。發(fā)源于梵凈山麓的松桃縣,太平河風景名勝區(qū)森林植被茂盛,保護完好,大氣、水體均未污染,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具有極為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太平河景區(qū)的自然風光主要以姿態(tài)各異的山、古樹林木以及田園風光組成,其特色為探險、漂流、野趣等。
?
二、梵凈山魚良溪景區(qū)。魚良溪大峽谷雖然還沒進行旅游開發(fā),但自然景色絲毫不遜色于省內一些A級景區(qū)。也有人說,這條峽谷里面是一個世外桃源,不光風景旖旎,還民風淳樸,特別適合露營、燒烤和越野。魚良溪其實是一條小溪的名字,它沿著峽谷蜿蜒曲折,注入了閔孝河,經江口、銅仁后,最后注入洞庭湖。這條小溪太美,峽谷則是因這條溪流而得名。
?
三、梵凈山龍陽仙人橋溶洞群景區(qū)。龍陽仙人橋景區(qū)位于江口縣壩盤鄉(xiāng)龍陽村,由于喀斯特地貌斷層“褶皺”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良好,塑造出奇麗多姿的巖溶地貌,是縣內洞穴分布多,景觀好的風景區(qū)之一。景區(qū)以“仙人橋”、“仙人洞”、“翹角洞”、“龍陽洞”、“七橋洞”組成,均為獨具特色的溶洞風光。
?四、梵凈山黃牯山景區(qū)。黃牯山景區(qū)位于江口縣民和鄉(xiāng)和雙江鎮(zhèn)交界處,因整座山峰象黃牯而得名。山上有個奇特溶洞叫黃牯洞,傳說為當地道教師傅懶黃為保風調雨順與惡龍鏖戰(zhàn)而獻身之處。在洞上方,有一個很開闊的壩子,在壩子的周圍,到處都是奇峰異石。其中有一處景點叫娘娘巖,又叫望夫石,酷似真人,栩栩如生。在山腳洪家沖,有一個地下溶洞叫客麻洞,里面怪石嶙峋、暗河里游魚如織。
?五、梵凈山錦江河。發(fā)源于梵凈山,由大江和小江穿山越谷,匯合而成。錦江河繞銅仁城半周,穿城而過,向東流入湖南沅江。從銅仁最高峰文筆峰放眼望去,三條江像三根綠帶子,緊緊纏繞著銅仁城,老城區(qū)就依偎在河水的懷抱中。這是銅仁的母親河,造就了這座“黔東重鎮(zhèn)”。碧綠晶瑩的錦江,由西向東橫貫全境,如一條玉帶纏繞著銅仁城,形成了許多奇妙的自然景觀,令人目不暇接。
六、荔波小七孔(景區(qū)內精華景點:臥龍?zhí)?,小七孔橋,六十八級跌水瀑布,鴛鴦湖等)
七、千戶苗寨-觀景臺看苗寨夜景
八、黃果樹風景名勝區(qū)(黃果樹大瀑布-陡坡塘瀑布-銀墜鏈瀑布-天星橋)
九、青巖古鎮(zhèn)
1、二龍山風景區(qū)。
是國家首批AAAA級風景區(qū)之一。距哈爾濱54公里,規(guī)劃面積40平方公里。景區(qū)內有高、中、低檔旅游賓館、度假村25家,總床位達3000余張,餐位5500個。二龍山滑雪場擁有12條高、中級雪道和兩個大型初級滑雪場,以及跳臺滑雪場地等,總面積10萬平方米。每年來二龍山旅游觀光的游客100多萬人次。2、長壽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AA級旅游風景區(qū)之一,位于賓西鎮(zhèn)南15公里,總面積7.73平方公里。建有四棟旅游賓館,總接待床位300張,餐位800個。建有兩處滑雪場,可容納400人滑雪。1993年被林業(yè)部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3、大頂山風景區(qū)。位于糖坊鎮(zhèn)北12公里,總面積30平方公里。景區(qū)內現有5家旅游企業(yè),總建設面積12萬平方米,年可接待游客20萬人次。4、猴石山風景區(qū)。位于民和鄉(xiāng)雙龍村,總面積27平方公里。5、香爐山風景區(qū)。位于賓州鎮(zhèn)南20公里,位于賓縣二龍山和阿城松峰山之間,總面積12平方公里。省林業(yè)廳于1998年批準建立香爐山森林公園。黑龍江江龍集團正在開發(fā)建設,目前已完成山門、廟宇建設以及各景點的清理、建設與保護,接待服務設施正在建設中。6、大青山風景區(qū)。位于賓縣、尚志、延壽三縣交界處,是張廣才嶺支脈,位于縣城東南63公里處,主峰海拔994米,總面積30平方公里,為黑龍江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目前尚未開發(fā)利用。7、高麗帽子山風景區(qū)。位于勝利鎮(zhèn)東2公里,總面積20平方公里,帽峰海拔442米。
1、胡勒天池。位于北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qū)內,是浪士當景區(qū)的王牌景點。有大小兩個天池,大天池海拔3690米,面積70畝,小天池海拔3780米,面積10畝,池水清澈見底,池面波光粼粼,倒映藍天白云,雪山草地,宛如一塊巨大的翡翠鑲嵌在高山之上。
2、神龍?zhí)镀俨肌F俨几哌_五十多米,寬五米。瀑布的右面石壁上有一尊色彩鮮艷的佛像,這就是藏龍王。當地群眾介紹,早年,北山地區(qū)經常遭受旱澇之災,農牧民生活十分貧苦。為求風調雨順,人們便在懸崖上雕刻了一尊龍王像,稱做佛像崖。多年之后,山頂上流下來一簾無源之水,久而久之,形成了今天的神龍?zhí)镀俨肌?/p>
3、十二盤。十二盤坡,猶如一條青龍,蜿蜒盤臥在達坂山上,雄偉而壯觀。起初設計施工時,為了減緩坡度,就采用了這種方法。這十二盤又借喻為十二生肖彎,每一個盤路代表一種生肖。
4、龍尾觀云。青海的龍王山由青龍山、白龍山、黑龍山組成。其中青龍山就坐落在北山,而青龍龍尾就在浪士當,也就是大家看到的這座山。山頂有一個觀景亭,夏季游人可以登上山頂觀日出,賞云海,如果幸運的話還可以看到罕見的佛光。每年農歷九月九日,這里又是人們登高取來年吉祥的必登之山。
5、紅樺林。大片的紅樺,春天樹葉翠綠,樹干殷紅;盛夏以后,紅色的樹皮開始龜裂,山風吹來,樹上綠葉揮舞,樹身紅衣婆娑,深秋,經霜以的樹葉更是一片火,漫山遍野的紅樺織策劃能夠了一片無邊無際的紅色錦緞。
6、白樺林。一棵白樺如陽剛雄健的男子,或昂首挺胸,或旁逸斜出,神韻盡顯。晨風中,夕陽里,樺樹林中百鳥翔集,淺吟低唱,婉轉悅耳。在當地,人們稱白樺林為“家庭林”,白樺樹桿木質堅硬,象征著家庭的穩(wěn)固和諧。
7、門崗店。位于浪士當景區(qū)西北的門崗店是唐蕃古道的遺址,這里是杜鵑花分布相對集中的地區(qū)之一。自五月中旬起,杜鵑花便含苞待放、竟相爭艷,使整個景區(qū)生機盎然賞心悅目?;ㄆ陂L達一個月、香味特濃,有“千里杜鵑林,香氣漂萬里”的美稱。
8、平安塔。是當地藏族群眾自愿修建的一座典型的藏式塔。方形底座,圓身。因其形狀像瓶,所以也叫“瓶塔”這種塔普遍見于藏族佛教廟宇的進門部位,通常內部是空的。裝進成千上萬個小小的泥佛像,這個塔修建在這里是為了方便人們更好的祈福。
9、胡勒瀑布。便從絕壁之上騰空而下,極高的落差,流水到了下面便散落流沙狀,游人可以沿著山路從瀑布下走過,淡淡的水若霧似紗般紛紛揚揚灑落下來,感覺如進入水簾洞一般,有絲絲細雨,浸入心脾。
10、龍泉湖。全湖呈多邊幾何形,湖區(qū)的景色隨著四季的變化而不同。春天,雪山融化的涓涓雪水匯入湖中,漫山的杜鵑點綴四野,這是一片蘇醒的野生動物的樂園。夏天,蔥綠的林間百花盛開,云海茫茫。秋天,碧藍的湖水倒映這岸邊金黃的書頁,秋高氣爽。冬天,寒凝大地,這里一片平靜。
11、大通河。發(fā)源于青海省天峻縣的木里,流經天峻、剛察、門源、互助、民和、最后匯入黃河,其中就有四座神山坐落在這里,分別是位于青崗峽的喇郭山、位于加定的達參山、位于加塘的冉布奘嶺、位于扎龍溝的更奘多吉。
12、喇郭山。位于青崗峽,意為神羊山,華銳神山之一。背靠茫茫林海,左鄰滔滔大通河水,林乳圣水的涵養(yǎng)滋潤,使它神奇俊秀,瑰麗多姿。
13、藥水泉瀑布。扎龍溝深處,挺拔聳立的神女峰下,有一簾泉水匯集而成的瀑布,綠毯般的山坡上,泉水飛落而下,迸珠濺玉,景觀甚為壯觀。藥水泉瀑布由108眼噴涌而出的泉水匯集而成,總流量194.60L/S,落差達40余米,寬約50米,據說能醫(yī)治108種疾病。
14、神鳥降魔。加塘,北山地區(qū)海拔相對較低的地方,所以也稱“北山小江南”。這座美麗的山就是孔雀山,河對岸的洞是妖魔洞。
15、冉布奘嶺。位于加塘,華銳神山,山巔常積雪。有詩贊為:形如烏龜背白銀,翹首縮尾想飛行,不舍朵倉川原美,永佑富強與繁榮。
16、擎天一柱。它高約30余米,雄偉壯觀。由白堊系砂礫巖組成,這是一個普通的丹霞石柱,以前它和周圍的山體為一個整體,以后沿著巖石裂隙不斷風化,水流侵蝕切割和重力作用下,使它與山體分離,形成目前的石柱狀態(tài)。
17、采藥老人。它是可溶巖地層中的巖溶石柱,柱高約10米,上小、中、下粗,裝似滿載而歸的采藥老人,經構造作用和節(jié)理裂隙,切割、崩落逐步形成孤峰。
18、引大工程。中外罕見的“人工地下長河”——甘肅引大通河水入秦王川的自流灌溉工程。其總干渠全長87公里,穿越了33座隧洞,9座渡槽,2座倒虹吸,有甘肅都江堰之稱,每年引水4.46億立方米,可以保灌86萬畝農田,解決灌渠30多萬人的溫飽問題。工程總投資為10.653億元,1978年開工興建,1994年10月全面竣工。
19、扎龍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之一。藏語稱“薩隆朵尕扎西切”,由第一世嘉儀活佛始建于清順治十年,后經歷嘉儀活佛的繼續(xù)擴建,建成大小經堂,觀音千佛殿、彌勒殿、嘛尼康等的殿堂樓閣、佛塔、活佛官邸及僧舍等形成了頗具規(guī)模的建筑群。扎龍寺的建筑形式有一定民族特色,現成為北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旅游景點之一。
20、甘沖寺。亦稱巴扎尕寺,屬藏傳佛教寧瑪派,位于今巴扎藏族鄉(xiāng)甘沖溝。建于民國十九年(1930年)。藏語稱“土丹夏智瑙日林”?,F有喇嘛15人進行正常的宗教活動。
21、白雕山。相傳很多年前西域有一神雕,體大如鵬。一日飛至達坂,發(fā)現此處山水靈秀,景色宜人,便落下來欣賞美景,不料山河迸落,將神雕左翅沖斷,從此神雕再也無法飛回故鄉(xiāng),就在這里安家落戶了。迸落的天河,便是今天人人皆知的大通河。
22、加羌仙境。群山涌翠,林莽中翻越千重綠浪,一簇又一蔟的綠,一片一片的綠,如紫如黛,甚是惹人,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青,山水相得益彰,此地花木繁茂,芳香馥郁,古木嵌崎?曲,鳥語禽鳴,如簧不絕于耳。野兔、馬鹿、馬雞等野生動物出沒于河畔叢林。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2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