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原文及譯文
《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是宋代詞人吳文英的詞作。此詞表現(xiàn)暮春懷人之情,全詞風格質樸淡雅,不事雕琢,不用典故,不論寫景寫情、寫現(xiàn)實寫回憶,都委婉細膩,情真意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原文及譯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吳文英〔宋代〕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譯文:
聽著凄風苦雨之聲,我獨自寂寞地過著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滿懷憂愁地起草葬花之銘。樓前依依惜別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濃密的綠蔭。每一縷柳絲,都寄托著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獨自喝著悶酒,想借夢境去與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鶯喚醒。
西園的亭臺和樹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掃干凈,依舊到這里來欣賞新晴的美景。蜜蜂頻頻撲向你蕩過的秋千、繩索上還有你纖手握過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惆悵傷心,你的倩影總是沒有信音。幽寂的空階上,一夜間長出的苔蘚便已青青。
賞析:
這是西園懷人之作。西園在吳地,是夢窗和情人的寓所,二人亦在此分手,所以西園誠是悲歡交織之地。夢窗在此中常提到此地,可見此地實乃夢縈魂繞之地。
這也是一首傷春之作。詞的上片情景交融,意境有獨到之處。前二句是傷春,三、四兩句寫傷別,五、六兩句則是傷春與傷別的交融,形象豐滿,意蘊深邃?!奥狅L聽雨過清明”,起句貌似簡單,不象夢窗綿麗的.風格,但用意頗深。不僅點出時間,而且勾勒出內心細膩的情愫。
寒食、清明凄冷的禁煙時節(jié),連續(xù)刮風下雨,意境凄涼。風雨不寫“見”而寫“聽”,意思是白天對風雨中落花,不忍見,但不能不聽到;晚上則為花無眠、以聽風聽雨為常。首句四個字就寫出了詞人在清明節(jié)前后,聽風聽雨,愁風愁雨的惜花傷春情緒,不由讓讀者生凄神憾魄之感?!俺畈莜幓ㄣ憽币痪渚o承首句而來,意密而情濃。落花滿地,將它打掃成堆,予以埋葬,這是一層意思;葬花后而仍不安心,心想應該為它擬就一個瘞花銘,瘐信有《瘞花銘》,此借用之,這是二層意思;草萌時為花傷心,為花墮淚,愁緒橫生,故曰“愁草”,這是三層意思。詞人為花而悲,為春而傷,情波千疊,都凝煉在此五字中了?!皹乔熬G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是寫分別時的情景。夢窗和情人在柳絲飄蕩的路上分手,自此柳成為其詞中常出現(xiàn)的意象。古代有送別時折柳相送的風俗,是希望柳絲能夠系住將要遠行的人,所以說“一絲柳,一寸柔情”,可謂語淺意深。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傷春又傷別,無以排遣,只得借酒澆愁,希望醉后夢中能與情人相見。無奈春夢卻被鶯啼聲驚醒。這是化用唐詩“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之意。上闕是愁風雨,惜年華,傷離別,意象集中精煉,而又感人至深,顯出密中有疏的特色。
下闕寫清明已過,風雨已止,天氣放晴了。闊別已久的情人,怎么能忘懷!按正常邏輯,因深念情人,故不忍再去平時二人一同游賞之處了,以免觸景生悲,睹物思人。但夢窗卻用進一層的寫法,那就是照樣(依舊)去游賞林亭。于是看到“黃蜂頻撲秋千索”,仿佛佳人仍在。“黃蜂”二句是窗夢詞中的名句,妙在不從正面寫,而是側面烘托,佳人的美好形象凸現(xiàn)出來。懷人之情至深,故即不能來,還是癡心望著她來?!叭杖諕吡滞ぁ保褪请m毫無希望而仍望著她來。離別已久,秋千索上的香氣未必能留,但仍寫黃蜂的頻撲,這不是在實寫。陳洵說:“見秋千而思纖手,因蜂撲而念香凝,純是癡望神理。”
結句“雙鴛不到”(雙鴛是一雙鄉(xiāng)繡有鴛鴦的鞋子),明寫其不再惆悵。“幽階一夜苔生”,語意夸張。不怨伊人不來,而只說“苔生”,可見當時伊人常來此處時,階上是不會生出青苔來的,此時人去已久,所以青苔滋生,但不說經(jīng)時而說“一夜,”由此可見二人雙棲之時,歡愛異常,仿佛如在昨日。這樣的夸張,在事實上并非如此,而在情理上卻是真實的。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西園懷人之作,也是一首傷春之作。陳洵《海綃說詞》謂此乃“思去妾”之詞。西園在吳地,是作者和情人的寓所,二人亦在此分手,所以西園誠是悲歡交織之地。吳文英在此中常提到此地,可見此地實乃夢縈魂繞之地。
作者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shù)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0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