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quán)而被殺害。后來,向秀經(jīng)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勾起了對故人的懷念。 序文中說:自己經(jīng)過嵇康舊居,因?qū)懘速x追念他。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爛柯人:指晉人王質(zhì)。相傳晉人王質(zhì)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jīng)朽爛?;氐酱謇?,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jīng)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達自己遭貶23年的感慨。劉禹錫也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xiāng)恍如隔世的心情。
詩人很自然地發(fā)出感慨道:“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說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聞笛賦”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質(zhì)爛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又表現(xiàn)了世態(tài)的變遷,以及回歸之后生疏而悵惘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
以上為詩的意思,我們用兩句詩可以表達它的人生哲理“近鄉(xiāng)情更怯”“落葉需歸根”
向秀與嵇康同為竹林七賢之一,而向秀與嵇康的關(guān)系最好,兩人一起打過鐵,又都厭惡官場,可以說是意氣相投,兩人都不喜歡司馬氏對曹魏的脅迫,覺得如今的官場一片烏煙瘴氣,都不愿出來做官,隱居在山陽打鐵度日。
但是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兩人名聲太響,逃不過司馬氏的眼睛,于是嵇康被人誣陷,慘遭殺害,向秀被迫出來做官。向秀在路上路上嵇康的故居,有聽到了不知道從哪里傳來的笛聲,有感而發(fā),寫下了名傳千古的《思舊賦》。而向秀聞笛的典故也被后人拿來緬懷亡友。
向秀(?—約275年),字子期,河內(nèi)懷縣(今河南武陟)人。魏晉竹林七賢之一。
生平
好讀書,與嵇康、呂安等人友善,但不善喝酒。隱居不出,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呂安被司馬氏害死后,他只好到洛陽任散騎侍郎、黃門散騎常侍、散騎常侍。向秀喜談老莊之學,當時《莊子》一書雖有流傳,但過去的舊注“莫能究其旨統(tǒng)”,曾注《莊子》一書,沒注完就過世了,郭象則承其《莊子》余緒,成書《莊子注》三十三篇。著有《思舊賦》、《難養(yǎng)生論》。
附:
思舊賦
余與嵇康、呂安居至接近,其人并有不羈之才;然嵇志遠而疏,呂心曠而放,其后各以事見法。嵇博綜技藝,于絲竹特妙。臨當就命,顧視日影,索琴而彈之。余逝將西邁,經(jīng)其舊廬。于時日薄虞淵,寒冰凄然。鄰人有吹笛者,發(fā)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嘆,故作賦云。
將命適于遠京兮,遂旋反而北徂。濟黃河以泛舟兮,經(jīng)山陽之舊居。瞻曠野之蕭條兮,息予駕乎城隅。踐二子之遺跡兮,歷窮巷之空廬。嘆黍離之愍周兮,悲麥秀于殷
墟。惟古昔以懷今兮,心徘徊以躊躇。棟宇存而弗毀兮,形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 嘆黃犬而長吟。悼嵇生之永辭兮,寄余命于寸陰。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絕而復尋。停駕言其將邁兮,遂援翰而寫心!
向秀(約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內(nèi)懷人。魏晉竹林七賢之一。官至黃門侍郎、散騎常侍。向秀雅好讀書,與嵇康、呂安等人相善,隱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呂安被司馬氏害死后,向秀應本郡的郡上計到洛陽,受司馬昭接見任散騎侍郎、黃門散騎常侍、散騎常侍,與任愷等相善。
向秀喜談老莊之學,曾注《莊子》,“妙析奇致,大暢玄風”(《世說新語·文學》)。注未成便過世,郭象承其《莊子》余緒,成書《莊子注》三十三篇。另著《思舊賦》、《難嵇叔夜養(yǎng)生論》。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