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沖稱象
有一次,吳國孫權(quán)送給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lǐng)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沖,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對大家說:“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這么大個家伙,可怎么稱呢!大臣們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桿頂大頂大的秤來稱?!?/p>
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的一桿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p>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大家說:“你這個辦法呀,真叫笨極啦!為了稱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烧娼腥藶殡y呀。
這時,從人群里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爸爸,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沖,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jì),有什么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p>
曹沖把辦法說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zhǔn)備稱象,然后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
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里停著一只大船,曹沖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wěn)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沖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這里不由得連聲稱贊:“好辦法!好辦法!”現(xiàn)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瞇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里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洗硯池的典故和“書圣”王羲之有關(guān)。
洗硯池又名“硯池”、“墨池”、“鵝池”,位于山東省臨沂市硯池街20號,也就是王羲之故居里。相傳王羲之幼年刻苦練字后,經(jīng)常到池中洗刷硯臺,長時間后以至于池水呈墨色,于是人們名曰“洗硯池”,古代文人也稱之為“墨池”。
元代詩人畫家王冕曾作詩道:“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p>
翻譯: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點染而成。它不需要別人夸獎顏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將清香之氣彌漫在天地之間。
擴(kuò)展資料
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圣”之稱?,樼鹋R沂(今山東臨沂)人,后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歷任秘書郞、寧遠(yuǎn)將軍、江州刺史,后為會稽內(nèi)史,領(lǐng)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fēng),自成一家,影響深遠(yuǎn)。風(fēng)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dāng)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dāng)時天時地利人和效果發(fā)揮極致,據(jù)說后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王羲之
箕山,在嵩山的南邊約20公里處,是嵩山的姊妹山,與嵩山相對應(yīng),海拔高度約600~800米,屬中低山系。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據(jù)《嵩山志》載,上古高士許由,字仲武,陽城槐里人,堯的老師。堯想把天下讓給許由,他不受堯的禪讓,隱居箕山。后堯又讓他做九州長,他很厭煩,便去潁水邊洗耳。許由死后,葬在箕山,現(xiàn)在箕山上有許由冢、許由廟,堯封許由為箕山公神,在槐里村旁邊,有一三人合抱粗的古槐,相傳為許由親手栽植。
戰(zhàn)國的莊子的《逍遙游》中和晉代皇甫謐著《高士傳》中都記載了這樣一位不可理喻的人物,他的名字叫許由,是個隱士,“為人據(jù)義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多正派的一個人啊,不好的地方不坐,
稀奇古怪的食物不吃。經(jīng)考察合格,堯想把天下讓給他。許由一聽這話,轉(zhuǎn)身就跑,以風(fēng)一般的速度跑到“潁水之陽,箕山之下”,就在今天嵩山南邊。堯一看,怎么著?嫌官太大責(zé)任重,不敢干???于是到箕山拜請許由,請他出任九州長,許由一聽,又撒腿就跑。堯心說麻煩了,這次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但很快就在河邊找到了許由:正在河邊使勁洗耳朵呢?堯走過去說:“別洗了,都快洗掉皮了,這種洗法還不把耳朵洗聾了啊?是不是蜈蚣鉆到耳朵里了?”許由說:“剛才你說的話我不想聽,但在我捂耳朵之前你已經(jīng)說出來了,你的嘴比魚鷹還快。沒辦法,我只好用水把那些不想聽的話給洗掉。我堅持的原則是:洗自己的耳朵,讓別人當(dāng)老大去吧!你趕緊走吧,要不趕不上二路汽車了?!苯又终f:“匹夫結(jié)志,固如磐石,采山飲河,所以養(yǎng)性,非以貪天下也?!?
堯說:“你洗了這么半天,還是記得我剛才說要讓天下給你的話,沒洗掉啊,你還是抓緊時間慢慢洗吧?!?
堯走了,許由還在那里洗耳朵。這時,和許由一起隱居的巢父正好牽著一頭牛到這里飲水,他看到許由在洗耳朵,就問為什么。許由說:“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背哺敢宦牐杖蛔兩骸澳阋窃谏钌嚼狭?、兔子不拉屎的地方隱居,誰能找到你?我看你是在這做秀、是為了出名!”為了不讓許由洗耳之水沾染牛嘴,巢父牽著牛到上游去飲水了。
為了紀(jì)念許由和巢父,在河南汝州西關(guān)南建有許由廟,在許由廟旁鑿一水井,命名為“巢父井”,將那條河命名為“洗耳河”。
王羲之洗硯池的故事:王羲之從七歲開始練書法,王羲之的家門口有一個水池,,他每次練完書法都會在此洗毛筆,過了二十年,天天如此,他把門前原本清澈的水池都洗成了黑色,之后人們便把那水池成為“墨池”了。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真、草、隸、篆俱佳,尤善行書。王羲之與其子王獻(xiàn)之,在我國書法史上并稱“二王”。王羲之不僅在《晉書》有傳,還有勞唐太宗親筆撰寫了一段專論,主要原因由于他的書法忒妙,受到唐太宗的“御賞”。
擴(kuò)展資料
王羲之出身于魏晉名門瑯琊王氏,是王曠的第二個兒子。
王羲之16歲時被郗鑒選為東床快婿。郗鑒有個女兒,年長二八,貌有貌相,尚未婚配,郗鑒愛女故要為女擇婿,與丞相王導(dǎo)與情誼深厚,又同朝為官,聽說其家子弟甚多,個個都才貌俱佳。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農(nóng)歷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修褉(一種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動)時,眾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羲之即興揮毫為此詩集作序,這便是有名的《蘭亭序》。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
記述了當(dāng)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dāng)時天時地利人和效果發(fā)揮極致,據(jù)說后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
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三月王羲之稱病棄官?!皵y子操之由無錫徙居金庭。建書樓,植桑果,教子弟,賦詩文,作書畫,以放鵝弋釣為娛?!?/p>
他和許詢、支遁等人,開始遍游剡地山水。 定居金庭后,書法興起。其后裔多擅書畫,作品掛滿廳堂、書房,人稱“華院畫堂”。后人定村名為“華堂”,沿稱至今。
東晉升平五年(公元361年),王羲之卒于會稽金庭(今浙江紹興),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稱紫藤山),其五世孫衡舍宅為金庭觀,遺址猶存。梁大同年間(535-546年),嗣孫建祠于墓前。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王羲之
箕山洗耳:
上古時侯,堯帝聽周圍的人說許由是一個很有本事的高人,于是就打算讓許由來接替自己的帝位。堯派使者來到了許由隱居的箕山,請他出來,沒想到,許由卻說:“我才不會希罕帝位呢!”使者只得灰溜溜地走了。許由覺得使者的話污染了他的耳朵,便馬上跑到山下潁水邊洗耳。他的朋友巢父正巧也在河邊,給牛飲水,見到許由便問:“你在干什么呢?”許由向他講述了事情的經(jīng)過,又說:“因為聽到了不干凈的話,所以我必須把我的耳朵洗干凈!”巢父向許由撇了撇嘴,說:“都是你在外面老愛顯示自己,那么招搖!現(xiàn)在麻煩來了吧,你還洗耳朵干什么?這都怪你自己不好!你別洗了,別弄臟了我家牛的嘴!”說完,看都不看許由一眼,牽著牛就走了。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