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成規(guī)”這個典故說的是墨子。
有一回,楚國要攻打宋國,魯班為楚國特地設計了一種云梯,準備攻城之用。墨子得到這個消息后,走了十天十夜,趕到楚國去勸阻。到了楚國的郢都,墨子立刻找到魯班,一同去見楚王,墨子竭力說服楚王和魯班不要攻打宋國。楚王終于同意了,但是他們都舍不得放棄新造起來的攻城器械,想在實戰(zhàn)中試試它的威力。
墨子說:“那好,咱們就當場試試吧。”說著解下衣帶,圍作城墻,用木片作武器,讓魯班同他分別代表攻守兩方進行表演。魯班九次用不同方法攻城,九次都被墨子擋住了。魯班攻城的器械已經使盡,而墨子的守城辦法還綽綽有余。
魯班不肯認輸,說:“我有辦法對付你,但是我不說?!蹦诱f:“我知道你要怎樣對付我,但是我也不說?!背趼牪欢?,問是什么意思。墨子說:“公輸子是想殺害我,他以為殺了我,就沒有人幫宋國守城了。他哪里知道我的門徒約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里等著你們去進攻?!背蹩吹經]有把握取勝,便說:“好了,我決定不攻打宋國了?!?/p>
從此墨子以善于守御著名,后人便稱善守者為“墨守”。
墨守成規(guī),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guī)矩不肯改變。
引證:明代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鐘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未嘗墨守一家以為準的也?!?/p>
翻譯:就像梁代鐘嶸所著的《詩品》,辨體、明宗,本來不是墨守一家為準目標。
例句:他常常有新鮮的點子,是一個反對墨守成規(guī)的人。
擴展資料
近義詞
1、因循守舊
解釋:沿襲舊規(guī),不思革新,死守老一套,缺乏創(chuàng)新的精神。
讀音:yīn xún shǒu jiù。
引證:東漢班固《漢書·循吏傳序》:“光因循守職,無所改作?!?/p>
翻譯:霍光沿襲舊規(guī),不思革新,沒有任何更新。
例句:現(xiàn)在是科技的時代了,因循守舊是行不通的。
2、故步自封
解釋:比喻安于現(xiàn)狀,不求進步。
讀音:gù bù zì fēng。
引證: 東漢班固《漢書·敘傳上》:“昔有學步于邯鄲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p>
翻譯:以前,有一個人向邯鄲的人學習走路,還沒有學會邯鄲人的走路姿態(tài),卻又忘記了原來自己的走路方式,于是只能爬著回去了。
引用:郭沫若《屈原》第一幕:“你心胸開闊,氣度那么從容!你不隨波逐流,也不故步自封?!?/p>
例句:我們要進步,就絕不能夜郎自大,故步自封。
相傳在唐朝憲宗元年(公元八零六年),陜西省某地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十分美貌的提籃子賣魚少女。當?shù)氐纳倌暌娏?,都爭著想娶為妻子。于是少女就向所有的求婚者提出要求:『如果有人能在一夜之間背誦出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我就嫁給他。』到了第二天清晨,能背誦普門品經的人竟有二十人之多。少女說我一個女子怎么能許配二十個人哪。于是少女給這二十個少年每人一部『金剛經』,說誰能在一夜之間背誦出,就嫁給誰。到了第二天清晨,又有十位少年能通順地背誦『金剛經』。于是少女又給這十位少年每人一部七卷本的『法華經』,說如果有人能在三日內熟誦出七卷法華經,我就嫁給他。到了三日期限,只有一位姓馬的少年能熟背法華經,于是提籃賣魚的這位少女就答應嫁給這位馬郎。馬郎與提籃賣魚少女按照當?shù)氐娘L俗,興高采烈地舉辦了隆重的婚禮。當眾人把這對新婚夫婦送進洞房時,提籃賣魚少女說自己身體感到有些不舒服,請馬郎暫時出洞房,讓她休息片刻??墒牵吹葏⒓踊槎Y的客人散去,這位新娘竟然死去了,而且眼看著少女的尸體就要腐爛了。于是只好立即將這少女埋葬了。
少女埋葬幾天后,來了一位手持錫杖的老和尚,要求見馬郎新娶的媳婦。馬郎告訴老和尚說媳婦病故已經埋葬了。老和尚要求去看馬郎媳婦的墳墓。于是馬郎帶老和尚到新媳婦的墳前,老和尚只用手中的錫杖,很快地就把墳撥開了,等到把棺材打開一看,里面根本沒有少女的尸體,棺材內只有一塊用黃金制成的鎖子骨。老和尚用錫杖把黃金鎖子骨挑起來,給圍觀的人群看,同時向眾人宣揚佛法說:『你們陜西的習俗喜歡騎馬射箭,驍勇好斗,只知崇尚武功,說明你們尚不知道世上還有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佛、佛法和僧侶三寶,是導人向善真理的化身,如果不明向善的真理,就會犯下孽障,產生種種的惡報。這位嫁給馬郎的賣魚少女,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菩薩是用這種方法來教化、啟迪明白向善的真理,普濟眾生,體現(xiàn)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威德。』老和尚說完這番話之后,就騰空飛去了。從此以后,陜西省信仰佛教的人就一天比一天多起來了
【注音】wēn gù zhī xīn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在教學上有豐富的經驗,常常與學生們一道研討問題,給學生解決各種疑難問題,他鼓勵學生培養(yǎng)很好的品德,深入鉆研,提出“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生贊揚孔子教學的耐心,孔子謙遜地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出處】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為政》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漢·班固《東都賦》
【解釋】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xiàn)在。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學習、工作或其他
【相近詞】憶苦思甜
【反義詞】數(shù)典忘祖
【成語例句】
◎ 溫故知新是學習上的重要方法。
做事不忘初心的歷史典故:
伊尹是商王朝的開國宰相,又是“治大國若烹小鮮”的烹飪鼻祖?!妒酚洝酚涊d:“伊尹作《咸有一德》”。成湯去世后,太子太丁已經先于成湯病逝,于是伊尹立太丁之弟外丙為帝,外丙即位三年后卒,伊尹又將外丙之弟中壬扶上帝位,即位四年后中壬也去世。伊尹于是立湯的嫡長孫、太丁之子太甲為帝。
太甲繼位初期,不知先輩創(chuàng)業(yè)之艱難,暴虐亂德,不遵守湯的法度。伊尹擔心殷商基業(yè)毀在他手里,屢次勸說后,太甲“習與性成”、依然故我,太甲的我行我素觸怒了伊尹,便將之放逐到桐宮,以便他在祖父湯的墓所居憂服喪、改過自新。伊尹申誥于王曰:“天位艱哉!德惟治,否德亂。與治同道,罔不興;與亂同事,罔不亡。終始慎厥與,惟明明后。先王惟時懋敬厥德,克配上帝。今王嗣有令緒,尚監(jiān)茲哉。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無輕民事,惟難;無安厥位,惟危。慎終于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于汝志,必求諸非道。嗚呼!弗慮胡獲?弗為胡成?一人元良,萬邦以貞。君罔以辯言亂舊政,臣罔以寵利居成功,邦其永孚于休?!苯涍^三年反省,太甲痛改前非,作了深刻檢討:“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類。欲敗度,縱敗禮,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既往背師保之訓,弗克于厥初,尚賴匡救之德,圖惟厥終?!薄柏食酢敝冈瓉淼摹俺跣摹?。“圖惟厥終”,圖的就是始終如原來那樣的“初心”。伊尹便將他迎了回來繼續(xù)做王。商朝終于順利完成從打天下到治天下的轉換,成就五百多年的基業(yè)。
不久之后,伊尹由于年事已高,便告老返回自己的故邑。臨走之前作了《咸有一德》:“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歸于一德。德惟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兇。惟吉兇不僣在人,惟天降災祥在德。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終始惟一,時乃日新。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臣為上為德,為下為民。其難其慎,惟和惟一。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xié)于克一。俾萬姓咸曰:‘大哉王言?!衷唬骸辉胀跣摹???私椣韧踔摚绤}烝民之生。嗚呼!七世之廟,可以觀德。萬夫之長,可以觀政。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無自廣以狹人,匹夫匹婦,不獲自盡,民主罔與成厥功。”
伊尹以夏亡商興的這一歷史巨變,闡述了過去的成功在于“咸有一德”,桀亡湯興的原因就在于“德惟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兇”。告誡太甲要不忘(爺爺成湯“一哉王心,永厎烝民之生”)的初心,在大政方針上要“惟新厥德,終始惟一”“永厎烝民之生”。在用人上,應當“惟和惟一,任人唯賢才”。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克終厥德。上天“眷求一德”、“佑于一德”,人民“歸于一德”。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天難諶,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話是解讀自《華嚴經》的部分經文。解讀之后語言通俗,道理直白,大部分人看到后都會有所感觸,故而出自《華嚴經》的說法就流傳開來。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七:三世一切諸如來,靡不護念初發(fā)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九:如菩薩初心,不與后心俱。
何謂初發(fā)心?它是我們踏入佛門之始,心中秉持的那顆當仁不讓的成佛利生之心,那份最真誠質樸的求法向道之愿。在佛門中,最看重的就是這份初心。在紛擾變化的世界中,發(fā)心最真實;一切發(fā)心中,菩提心最穩(wěn)固;相續(xù)的菩提心中,初發(fā)之心最珍貴。只要有了它,我們就能開始成佛之路,也只有懷著這份初心,我們才能成為真正同心同愿的人,一起穿越生死。
“如草之蘭,如玉之堇。匪曰熏琢,成此芳絢?!背鲎浴洞蟛亟洝分洱埞馑麦玫郎◣熣C 》。
典故
《大藏經》中收有南朝宋慧琳的《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誄》一文,該文系紀念竺道生法師生平之作。元嘉十一年冬十月庚子日,道生法師卒于廬山后,筆者為表示哀悼,寫出了《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誄》這篇敘述死者生前事跡的文章。在文中,作者稱竺道生法師“如草之蘭,如玉之瑾, 匪曰薰雕,成此芳絢” ,其意即其就像蘭草、瑾玉一樣,不要說什么熏香雕刻了,自然成就了它們芳香與絢爛。
《大藏經》之《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誄 》是南朝釋慧琳敘述道生法師生平所寫。
竺道生法師本姓魏,徐州人,自幼聰穎。道生既天資聰慧,思睡敏捷,十五歲便開始登座講法,解經析義,能言善辯,甚而當時的一些著名的僧人和上大夫,也不能不在他面前感到思慮枯竭,言辭匱乏,從而甘拜下風。加之,道生性情靜穆而剛烈,又脾氣隨和,喜獎掖他人,所以聲望日益提高。但一個人太卓異突出,易為人所嫉;性格太剛正,亦難為人所容。道生法師的一些學說被佛教界一些拘守教條的人士指斥為邪說、異端,以致被遺出南京。作者擬《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誄》一文,即為之表達鳴不平之意。
《劈棺驚夢》沒有具體的典故,《劈棺驚夢》是根據(jù)《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改寫而成的。
《劈棺驚夢》是由古代佛教小說家馮夢龍《警世通言》里的《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改寫的,主要講述的是莊周娶年輕美貌的田氏為妻,二人同茅舍、共寒燭兩余載。
莊周忙于修道,田氏基本上大門不出地照顧其起居生活,除此之外二人便無凡間夫妻生活。于是莊周利用假死將錯就錯的試驗妻子忠誠度的故事。
擴展資料:
《劈棺驚夢》中的莊周也就是道家里的莊子,他有一個年輕漂亮的妻人,但他平常時潛心修道,過的也是粗茶淡飯的生活,他妻子也就只有穿著樸素的衣著。
一次他妻子摘了朵花來戴,莊周還訓斥了她,說:花本來是有生命的,而摘了花也就是殺了生了。一天,莊周終于得道了。
他很高興,就在外面去走了一圈。這時他看到一個寡婦在扇她丈夫的新墳,莊周很奇怪就問她為什么。她說,他丈夫在世時,說過如果他死了,在墳頭沒干之前,她就不能再嫁。
她為了早點改嫁,沒辦法,只能來扇他的墳頭,希望它早點干。當時莊周就略施法術,墳頭很快就干了。那寡婦高高興興的道謝而去了。
那寡婦走了之后,莊周心里就忐忑起來。一來修道多年,冷落了妻子。二來萬一自己死了,曾經信誓旦旦的妻子,會不會也希望自己的墳頭早些干,好快點改嫁呢。
這樣的念頭一起,莊周再也不能平靜下來。他決定試一試他妻子。回到家,他就突然死了。他妻子很傷心。連夜把他裝棺材里,在靈堂哭泣。
這時,莊周化身,變成一個王孫公子,很是高大英駿,滿腹經綸,說是莊周身前的好友,前來祭拜。莊周死后到下葬這段時間,那王孫公子就住在他家,對他妻子百般試好。
莊周還沒下葬,那王孫公子突然說頭痛。周莊妻子就問有什么方法。那王孫公子說:我這病沒得醫(yī)的,每次頭痛只有吃死人的腦髓熱酒吞服才能好。
莊周妻子猶豫了。一邊是自己剛死去的丈夫,一邊是自己剛認識的情人,一邊的丈夫已經死了,而另一邊又必須吃自己丈夫的腦髓才能活下來。
情急之下莊周妻子,拿起斧頭,沖到丈夫的棺材前,狠狠的劈了下去。同時莊周妻子也暈倒了,整個世界一下清靜了。
王孫公子消失了,莊周也醒來了,整個事件就像做了一個夢,那狠狠的一斧子,把所有人劈醒了,莊周的妻子,仿佛受了一個莫大的嘲弄,心如死灰般自殺了。莊周也看破紅塵,云游四海去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劈棺驚夢
漢代劉向撰寫的筆記小說《列仙傳》里,有一篇十分知名的作品《蕭史》,講的是秦穆公小女弄玉和音樂人蕭史的故事。
傳說蕭史吹簫的時候,那婉轉悠揚的簫聲能夠招來遠處的孔雀白鶴。 弄玉酷愛簫樂,對于能夠將一管短簫吹奏得出神入化的蕭史,心儀已久。
秦穆公明白寶貝女兒的心意,便把她許配給蕭史,并專門為小夫妻建造了一座鳳臺,讓簫聲引得飛來的鳳凰有了歇腳的場所。終于有一天,這對和諧美滿的夫妻在嘹亮的仙樂中雙雙跨上鳳凰,一齊去做了仙人。
這則充滿浪漫神話色彩的故事竟對后世產生了極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大約一千六七百年后,北宋末年,一位名震古今、讓多少須眉汗顏的女詞人橫空出世,寫下名篇——《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者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釋]1.金猊(ní):獅形銅香爐。2.紅浪:紅色被鋪亂攤在床上,有如波浪。
3.寶奩(lián連):華貴的梳妝鏡匣。者:通這。
4.陽關:語出《陽關三疊》,是唐宋時的送別曲。5.武陵人遠:引用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誤入桃花源,離開后再去便找不到路徑了。
[評析]本詞抒寫惜別的深情和刻骨銘心的懷念。上片寫不忍丈夫離去,著意刻畫慵懶的情態(tài),下片著重寫懷念和癡情。
筆觸細膩生動,抒情極凄婉。上片開頭五句只寫一個“慵”字。
香冷而不再去換新香點燃,一慵也;被也不疊,任憑胡亂攤堆床上,二慵地;起床后連頭也不愿梳,何談化妝,三慵也;梳妝匣上落滿灰塵,懶得擦,懶得動,四慵也;日上簾鉤,人才起床,五慵也。詞人為何如此慵懶而沒心情?原來是“生怕離懷別苦”。
這句為全詞之眼,在上片的中間位置,括上而啟下。表現(xiàn)出夫妻離別前一詞人百無聊賴的神態(tài)、復雜矛盾的心理以及茫然若失的情緒;“多少事,欲說還休”。
體現(xiàn)出主人公心地的善良和對丈夫的愛。楊慎評此句說:“‘欲說還休’,與‘怕傷郎,又還休道’同意”(楊慎批點本《草堂詩余》卷四)。
可謂深得其心。因為告訴丈夫,也只能增添丈夫的煩惱而已,故寧可把痛苦埋藏心底,這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深情啊!歇拍三句為上片之警策,本來因怕分別才容顏瘦損,但作者偏不直接說出。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那是為了什行,答案不言自明,而情味彌足矣。
下片設想別后的情景。“休休”是幅度的跳躍,省略了如何分另如何餞行的過程,直接寫別后的情景。
“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以下三句近乎癡話。
流水本是無情物,怎能“念”呢?但正因這樣寫,才突出詞人的孤獨與癡情。一是寫出終日在樓前凝眸遠眺,或盼信或望歸。
二是樓前的流水可以映出她凝眸的神情,也只有流水方可證明體驗她的癡情,抒情何其深婉,入木三分。結拍三句用頂真格將詞意再度深化,“一段新愁”指什么?含蓄而又明確,與上片結拍的寫法屬同一機抒。
深際飛評云:“清風朗月,陡化為楚云巫雨,阿閣洞房,立變?yōu)殡x亭別墅”(《草堂詩余》正集卷三)。全詞心理刻畫十分細膩精致,在封建女性文學中實屬難能可貴。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