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氣周瑜:
一氣周瑜:《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戰(zhàn)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周瑜和諸葛亮約定,如果周瑜奪取南郡失敗,劉再去取,周瑜第一次奪取失利受傷,然后又將計就計,打敗了曹兵,但是諸葛亮卻乘機奪取了南郡等地,既沒有違約,又奪取了地盤。真是一舉兩得!
二氣周瑜:《三國演義》“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劉備的夫人死后,孫權按照周瑜的計策假裝把自己的妹妹:孫尚香,許配給劉備,想把劉備騙到東吳,再將其殺害。誰知吳國太(孫權的母親)看中了劉備,不僅不許孫權殺他,還真要把孫尚香許配給他。周瑜便想讓劉備長期與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隔開,并且用聲色迷惑劉備,使之喪失得天下的雄心,但是失敗了。諸葛亮又使計讓劉備安然的回到了荊州,并且讓周瑜中了埋伏,還讓士兵譏諷周瑜“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讓周瑜氣得吐血。
三氣周瑜:《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銅雀臺 孔明三氣周公瑾”:劉備向東吳借取荊襄九郡,圖謀發(fā)展壯大自己,然而東吳怕養(yǎng)虎為患,等劉備強大后勢必對自己構成威脅,三番五次要求其歸還荊州,劉備和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后,必還荊州為由,但遲遲不攻取,此舉令周瑜氣急敗壞,遂想出了過道荊州幫助劉備攻取西川,因為欲攻取西川必須途經(jīng)荊襄,可是周瑜實則是為了攻取荊州,此計卻被諸葛亮識破,使得周瑜被圍,周瑜氣急又加之舊傷復發(fā),不治身亡。
1、周瑜打黃蓋
赤壁之戰(zhàn)時,為了讓曹操上當,周瑜決定使用苦肉計。黃蓋奮勇當先,于是在軍事會議上,黃蓋假裝與周瑜意見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輕視之意。
于是周瑜下令將黃蓋斬首,諸將苦苦求情,周瑜將處罰改為笞刑,將黃蓋打得臥床不起。這正是做給詐降吳營的蔡瑁張允看的。
于是闞澤為黃蓋獻詐降書,蔡瑁張允又恰好將這一假情報傳回了曹營,曹操便深信不疑,以至于后來的赤壁慘敗。
2、草船借箭
三國時期,曹操率八十萬大軍想要征服東吳。孫權、劉備便打算聯(lián)手抵擋魏。孫權手下有位大將叫周瑜,智勇雙全,可是有點心胸狹窄,很妒忌諸葛亮的才干。
因水中交戰(zhàn)需要箭,周瑜要諸葛亮在十天內負責趕造十萬支箭,哪知諸葛亮只要三天,還愿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甘受處罰。
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萬支箭,正好利用這個機會來除掉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軍匠們不要把造箭的材料準備齊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魯肅去探聽諸葛亮的虛實。
魯肅見了諸葛亮。諸葛亮說:“這件事要請你幫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給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個士兵,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靶子,排在船兩邊。
不過,這事千萬不能讓你家都督知道,否則就不靈了?!?魯肅報告周瑜,只說他不用準備的材料,絕口不提諸葛亮的計劃。兩天過去了,不見一點動靜。
周瑜想:他肯定造不好了。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請魯肅一起到船上去,說是一起去取箭。諸葛亮吩咐把船用繩索連起來向對岸開去。
那天江上大霧彌漫,對面都看不見人。當船靠近曹軍水寨時,諸葛亮命船一字擺開,叫士兵擂鼓吶喊。曹操以為對方來進攻,又因霧大怕中埋伏。
就從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點般的箭紛紛射在草靶子上。過了一會兒,諸葛亮又命船掉過頭來,讓另一面受箭。
太陽出來了,霧要散了,諸葛亮命船趕緊往回開。此時順風順水,曹操想追也來不及。這時船的兩邊草靶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滿了箭。
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總共有20條船,總數(shù)遠遠超過了十萬支。魯肅把借箭的經(jīng)過告訴周瑜時,周瑜感嘆地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不如他?!?/p>
3、賠了夫人又折兵
劉備的夫人死后,孫權按照周瑜的計策假裝把自己的妹妹孫尚香許配給劉備,想把劉備騙到東吳,再將其殺害。誰知吳國太(孫權的母親)看中了劉備,不僅不許孫權殺他。
還真要把孫尚香許配給他。周瑜便想讓劉備長期與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隔開,并且用聲色迷惑劉備,使之喪失得天下的雄心,但是失敗了。
諸葛亮又使計讓劉備安然的回到了荊州,并且讓周瑜中了埋伏,還讓士兵譏諷周瑜“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讓周瑜氣得吐血。
4、丹陽借兵
興平二年(195年)周瑜前去探望身為丹陽太守的從父周尚。正好孫策率軍入歷陽(今安徽和縣西北),將要東渡長江,于是寫信給周瑜。
周瑜率兵迎接孫策,給他以大力支持。孫策十分喜悅,說:“我有了你,事就成了?!庇谑?,周瑜隨從孫策先克橫江、當利,接著揮師渡江,進攻秣陵,打敗了笮融、薛禮。
轉而攻占湖孰、江乘,進入曲阿,逼走劉繇。當時孫策部眾已發(fā)展到幾萬人。他對周瑜說:“我用這支隊伍攻取吳郡、會稽郡,平定山越,已經(jīng)足夠了,你回去鎮(zhèn)守丹陽?!?/p>
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陽。不久,袁術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陽太守,周瑜隨周尚到了壽春。袁術發(fā)現(xiàn)周瑜有才,便欲收羅周瑜為已將。
周瑜看出袁術最終不會有什么成就,所以只請求做居巢縣長,欲借機回江東,袁術同意了周瑜的請求。
周瑜在做居巢縣長認識了魯肅,認為他非同尋常,就主動與他相交,兩人建立了如同春秋時公孫僑和季札那樣牢不可破的朋友關系。
5、顧曲周郎
據(jù)《三國志》記載,周瑜年少時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彈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錯,他都能覺察到,并立即會扭頭去看那個出錯者。
自魏晉時代之后,“周郎顧曲”常作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現(xiàn)于在各類詩歌、戲曲等文學作品中。唐人李端有《聽箏》詩“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化用此典故,進一步發(fā)揮想象,描繪周郎因相貌英俊,酒酣后更是別有一番風姿。彈奏者多為女子,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將曲譜彈錯。
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赤壁之戰(zhàn)時,為了讓曹操上當,周瑜決定使用苦肉計。
黃蓋奮勇當先,于是在軍事會議上,黃蓋假裝與周瑜意見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輕視之意。于是周瑜下令將黃蓋斬首,諸將苦苦求情,周瑜將處罰改為笞刑,將黃蓋打得臥床不起。
這正是做給詐降吳營的蔡瑁張允看的,于是闞澤為黃蓋獻詐降書,蔡瑁張允又恰好將這一假情報傳回了曹營,曹操便深信不疑,以至于后來的赤壁慘敗。蔣干盜書赤壁之戰(zhàn),曹操與孫劉聯(lián)軍陷入僵持狀態(tài),操又被周瑜偵查了個徹底,虛實盡露。
此時周瑜的同窗好友、曹操的帳下幕賓(謀士)蔣干主動請纓憑借與周瑜之舊去招降周瑜。操欣然應允。
于是干駕一葉扁舟過江來找周瑜。一見面,周瑜就故意指出蔣干是說客,干死活不承認,瑜佯信之,留之于營中,并為蔣干大擺宴席,故意讓太史慈佩周瑜劍作監(jiān)酒,下令席間如誰提起軍旅之事,斬之。
于是蔣干并不敢提起招降之事。宴畢,周瑜佯裝大醉,拉起蔣干入帳同宿。
夜間蔣干起身,看見周瑜桌上有書信,是蔡瑁、張允(兩人都是曹操手下的大將,水軍都尉,不過是從劉表處剛剛降曹,因此曹操對二人頗不信任)寫給周瑜的,信中言二人要叛曹并殺操。蔣干將書信藏于懷中,第二天一早就逃回曹營向曹操匯報。
結果曹操把蔡、張都殺了。周瑜所患者,就是這兩個深得水軍之妙法的將軍,現(xiàn)在除掉了,周瑜也就贏得了很大的主動權。
三氣周瑜:這是《三國演義》里的一個故事,這是作者虛構的,為了美化諸葛亮而故意貶低周瑜,正史上并無此事,并且周瑜氣量也非常寬宏,與《三國演義》描寫的完全不同 。一氣周瑜《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戰(zhàn)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周瑜和諸葛亮約定,如果周瑜奪取南郡失敗,劉備再去取,周瑜第一次奪取失利受傷,然后又將計就計,打敗了曹兵,但是諸葛亮卻乘機奪取了南郡等地,既沒有違約,又奪取了地盤?!?/p>
二氣周瑜劉備的夫人死后,孫權按照周瑜的計策假裝把自己的妹妹孫尚香許配給劉備,想把劉備騙到東吳,再將其殺害。誰知吳國太(孫權的母親)看中了劉備,不僅不許孫權殺他,還真要把孫尚香許配給他。
周瑜便想讓劉備長期與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隔開,并且用聲色迷惑劉備,使之喪失得天下的雄心,但是失敗了。諸葛亮又使計讓劉備安然的回到了荊州,并且讓周瑜中了埋伏,還讓士兵譏諷周瑜“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讓周瑜氣得吐血。這也就是現(xiàn)在“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句俗語的由來了。
三氣周瑜《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銅雀臺 孔明三氣周公瑾”:劉備向東吳借取荊襄九郡,圖謀發(fā)展壯大自己,然而東吳怕養(yǎng)虎為患,等劉備強大后勢必對自己構成威脅,三番五次要求其歸還荊州,劉備和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后,必還荊州為由,但遲遲不攻取,此舉令周瑜氣急敗壞,遂想出了過道荊州幫助劉備攻取西川,因為欲攻取西川必須途經(jīng)荊襄,可是周瑜實則是為了攻取荊州,此計卻被諸葛亮識破,使得周瑜被圍,周瑜氣急又加之舊傷復發(fā),不治身亡。
1、顧曲周郎:據(jù)《三國志》記載,周瑜年少時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彈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錯,他都能覺察到,并立即會扭頭去看那個出錯者。
自魏晉時代之后,“周郎顧曲”常作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現(xiàn)在各類詩歌、戲曲等文學作品中。唐人李端有《聽箏》詩“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被么说涔剩M一步發(fā)揮想象,描繪周郎因相貌英俊,酒酣后更是別有一番風姿。
彈奏者多為女子,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將曲譜彈錯。2、一時瑜亮:在小說《三國演義》里,作者基于文學藝術需要,周瑜被描寫成為與諸葛亮明爭暗斗的人物,最終被諸葛亮氣死。
留下了孔明三氣周公瑾,周瑜氣的在馬上大叫一聲,箭瘡復裂,墜于馬下,臨死前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3、飲醇自醉:周瑜為人寬宏,唯獨程普與他不睦,程普認為自己年長,經(jīng)常凌辱周瑜。
周瑜降低自己身份,始終不與他計較,后來程普敬佩服他,對別人說:”和周公瑾交往,就像喝美酒一樣,不知不覺就醉了。“后來用于比喻與寬厚人交,不覺心醉,令人敬服。
擴展資料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身體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追隨孫策奔赴戰(zhàn)場平定江東。
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lián)合,于赤壁之戰(zhàn)中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
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僅36歲。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周瑜。
1、諸葛亮三氣周瑜:
歷史上周瑜氣量寬宏,三氣之說為無稽之談,周瑜與諸葛亮身為東吳蜀漢兩集團臣子極少碰面,從赤壁之戰(zhàn)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正在零陵一帶做后勤工作,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面。至于周瑜病逝后,送喪吊唁的是周瑜舊下屬龐統(tǒng),而不是諸葛亮
2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的人正史上是孫權,演義描寫周瑜嫉妒諸葛亮是徹頭徹尾的捏造,三國演義之祖《三國志平話》中借箭的是周瑜。
3、賠了夫人又折兵:
歷史上是孫權自己要把妹妹嫁給劉備,這是一場單純的政治婚姻。
4 、智激周瑜:
純粹捏造,周瑜是東吳最有力的主戰(zhàn)派人士,正是聽了他的勸說才堅定了孫權抗曹的決心,繼而有了赤壁之戰(zhàn)
5 、赤壁之戰(zhàn):
諸葛亮并未參與指揮赤壁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乃周瑜等人之杰作。
三國時,曹操統(tǒng)率魏國八十三萬大軍,號稱百萬,南下與孫權的吳國爭戰(zhàn)。
孫權則派大都督周瑜帶兵與曹兵隔江對峙。周瑜足智多謀,采取正確的戰(zhàn)略方針,堅守不戰(zhàn);又用反間計,除掉了曹營中惟有的諳習水戰(zhàn)的兩員大將蔡瑁、張允,使曹軍大為尷尬。
一日,曹操的謀士荀攸獻計:“江東軍事難于速勝,蓋因我們對敵方不很了解,可以派人去假裝投降,讓他們作為奸細、內應,及時給我們報告對方軍情。就可以尋找到適當戰(zhàn)機,進而戰(zhàn)勝吳軍了?!?/p>
曹操道:“我也早有這想法。你看軍中誰去合適?” 荀攸答:“蔡瑁被殺,蔡氏家族都在我軍中。
蔡瑁的堂弟蔡中、蔡和現(xiàn)在當副將。丞相可以對他們表示恩龐,然后派他倆前去,東吳一定不會懷疑?!?/p>
當夜,曹操把這兩個人秘密叫來:“你們兩個人帶一些士兵,偷偷跑到東吳詐降。對方的軍事情報要及時報告回來。
事成之后,定有封賞。你們不要有二心!” 二人道:“我們的妻子老小都在這里,怎敢對你不忠誠?我們一定要把周瑜的腦袋獻在您的帳前!” 曹操放了心,重重賞了這兩人。
第二天,蔡中、蔡和就帶著幾百名親信士兵,偷越戰(zhàn)線,來到大江南岸的周瑜大營。 周瑜叫他們進來,沒等問話,這兩人就伏地大哭,控訴曹操:“我哥哥根本沒罪,卻被曹操殺害了!我們兄弟二人為報仇,特來投降。
您要收下我們,我們愿在戰(zhàn)斗中打前鋒!” 周瑜本來就知道蔡瑁是屈死,所以聽到二人哭訴后,很高興他們來投誠,便重賞二人,當下命令他們和東吳大將甘寧共同領兵做前部先鋒。 這時,東吳的魯肅人見周瑜,急切地說:“蔡中、蔡和二人的投降,多半是詐。
都督不能收用他們!” “他倆因為曹操殺了其兄,為報仇而來投降,有什么可懷疑的?你這樣多疑,怎么能容天下的人才?!”周瑜責備道。 魯蕭默然而退。
次日,周瑜鳴鼓,把眾將領都召集到大帳中,商議軍事。周瑜下令:“曹操百萬大軍,連成三百里營寨,絕非一天兩天可以戰(zhàn)勝的。
現(xiàn)在每營將官領取三個月的糧草,準備長期與敵人相持?!? 他的話沒落,老將黃蓋大聲反對:“莫說三個月,按你這樣打法,三十個月也沒用!依我之見,要不就馬上進兵開戰(zhàn),一個月內擊敗曹軍;要不,干脆就放下武器,投降曹操!” 周瑜勃然大怒:“吾奉主公之命,督師拒賊,誰敢說降字,必斬不赦!現(xiàn)在兩國交兵之際,你身為大將竟惑亂軍心,不斬你的腦袋,難以服眾!來人?。 ? 武士進來,綁住黃蓋。
周瑜下令:馬上斬首、示眾。 黃蓋火了,大罵:“我自從跟隨破虜將軍(指孫權的父親孫堅)縱橫東南,已經(jīng)長達三個朝代(孫堅、孫策及現(xiàn)在的孫權),英名遠揚!我沖鋒陷陣時,還沒有你呢!” 周瑜年輕,確比黃蓋這批元老資歷淺,也確有一些老將曾對他表示不服。
因此一聽黃蓋的嘲罵,臉氣得發(fā)白,大叫:“立刻斬首??!” 這時先鋒甘寧上前求情:“黃老將軍是東吳元老宿將,請都督寬恕?!? 周瑜氣急敗壞地大拍幾案:“你竟敢多嘴!壞我法度?!”立即喝令左右武士用亂棒把甘寧打了出去。
這時,所有在場將領、包括剛降的蔡氏兄弟,全跪了下來:“黃將軍罪過大,的確該殺。但兩軍未戰(zhàn),先斬大將,不大吉利。
還懇請都督息怒,先記上他這罪。到打敗曹軍后,再斬不遲?!?/p>
周瑜哪里聽得進去,火冒三丈地連連命斬。直到眾官跪求不起,并已有些怨氣出來后,周瑜才咬牙切齒道:“若不看眾人臉面,定斬不饒!今天就先免你一死!”說罷,命左右把黃蓋拖翻在地,痛打一百軍棍! 試想,黃蓋已是老年將軍,哪經(jīng)得起一百軍棍?!才打到五十,已經(jīng)皮開肉綻、人事不省。
看看就要把老將軍活活打死,眾將官實在看不下去了,又齊刷刷跪下求情。 周瑜余怒未息,恨恨指著昏死過去的黃蓋罵道:“看你還敢小瞧我不?!先存下五十棍,再敢冒犯,二罪俱罰、定死不饒!”說罷,氣洶洶拂袖而去。
眾官員無不痛心地紛紛上前扶起黃蓋,只見老將軍已氣息奄奄。大家不覺落下淚來。
蔡中、蔡和兩人更是跑前跑后,執(zhí)勤照料,親自攙扶黃老將軍回營。 當夜,又有不少與黃畫有交情的將領、官員來營帳中探望黃蓋。
無論眾人怎樣勸慰,黃蓋都一言不發(fā),只咬牙盯著帳頂。許久,長吁一聲;許久,發(fā)一聲狠。
…… 蔡中、蔡和兩人,目睹了這一切,悄悄退回營帳寫信,講了吳軍中眾將離心散志的勢態(tài)及黃蓋的無辜被打,然后派跟來的士兵扮作漁人,悄悄送與北岸的曹操…… 第二天夜里,曹營前來了個陌生人,漁夫打扮,東吳口音,聲稱要見曹操,有要事相告。 曹操喚他進帳。
那人是東吳參謀,名叫闞澤。進得帳中,見明燭高照,曹操身憑幾案,高高在上坐著,滿臉威嚴盯著來人,一聲不吭。
闞澤施了一禮。 曹操仍傲然端坐,只冷冷問道:“你是東吳參謀,到我這兒有什么事?!” 闞澤長嘆一聲,瞟了曹操兩眼,然后半自語:“人都傳說曹丞相求賢若渴,現(xiàn)在一看,竟全不是那回事!黃老將軍哪黃老將軍,您可是尋錯人了啦!” 曹操道:“你是說我沒禮貌。
現(xiàn)兩國交兵之際,你突然一人來到我這兒,我知道你是干什么來?!” 闞澤這才說出來意:“黃蓋將軍是東吳三朝元老、功勛舊臣,昨天卻被年輕狂妄的周瑜在眾人面前無端毒打,幾乎喪命。
周瑜,字公瑾。
東漢末年的名將,相貌堂堂、精通音律,在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的說法。周瑜在年少時與孫策交好,在21歲的時候便追隨孫策奔赴戰(zhàn)場來平定江東。
在后期孫策遇刺不幸身亡,孫權繼任大位,周瑜帶領將兵前去赴喪。 在建安十三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lián)合抵抗曹操,并且在赤壁之戰(zhàn)中大敗曹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
在建安十四年,周瑜被封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的職位。在建安十五年病逝于巴丘,年僅36歲。
在正史上周瑜是一位奇才,孫權曾經(jīng)稱贊周瑜有“王佐之資",范成更是稱贊他之為“世間豪杰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在宋徽宗時期,尊他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周瑜可以說是英年早逝,還未發(fā)揮全部的才能便去世了,在興平二年的時候,周瑜曾去前去探望身為丹陽太守的從父周尚。當時正好孫策率軍進入歷陽,在東渡長江之前,便寫信給周瑜。
周瑜收到消息之后便親自率兵迎接孫策,并且大力支持他。 孫策十分喜悅便說:“我有了你,事就成了?!?/p>
于是,周瑜便跟隨孫策先攻克橫江、當利,然后率領大軍渡江,去進攻秣陵,在期間打敗了笮融、薛禮等人,之后又攻占了湖孰、江乘,進入曲阿,逼走了劉繇。就在當時孫策的將士已發(fā)展到了幾萬人。
不久之后,袁術派他的堂弟袁胤取代了周尚丹陽太守的位置,周瑜便隨周尚到了壽春。袁術發(fā)現(xiàn)了周瑜餓才能,想要收周瑜為自己的將。
周瑜看出袁術最終不會有什么成就,所以只請求做一個小官,想要借此機會回江東,袁術便同意了周瑜的請求。 在建安十三年秋天,曹操率軍南下,占領了荊州,曹操向孫權逼近。
在大軍壓境之前,孫權的本意是與曹操一戰(zhàn),便向手下詢問計策。當時的大臣分為主戰(zhàn)、主和兩派,魯肅便建議把周瑜調回,周瑜回來之后對曹操方面做出了分析,曹軍長途跋涉,全軍疲憊,又擅長水戰(zhàn),軍心不向曹操,可以一戰(zhàn)。
孫權便命周瑜等人率領三萬人來對抗曹軍,在途中雙方在赤壁相遇,曹軍因有疾病,不習水性,初戰(zhàn)便是了敗退,曹操便率領軍隊到達了江北。周瑜與劉備的軍隊在南岸扎營,雙方在兩岸對峙。
周瑜的部下黃蓋建議使用火攻計來對付曹操,周瑜認為可行,便命黃蓋詐降。曹操果然中計了,船艦全部被燒毀,之后曹操兵敗退回南郡。
1.周瑜打黃蓋的故事: 三國時期,東吳的大將黃蓋受命詐降到曹操的軍營,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黃蓋一頓,讓黃蓋假裝氣憤而投敵。
龐統(tǒng)勸曹操將戰(zhàn)船連在一塊,給孔明利用火攻創(chuàng)造條件,最終孫劉聯(lián)盟取得赤壁之戰(zhàn)的勝利。 典故: 這個智謀故事開始于《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結束于第四十九回“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
諸葛亮草船借箭以后,又不謀而合地與周瑜一起提出了火攻曹操水旱大營的作戰(zhàn)方案。恰在此時,已投降曹操的荊州將領蔡和、蔡中兄弟,受曹操的派遣,來到周瑜大營詐降。
心如明鏡的周瑜又裝聾賣傻,將計就計,故意接待了二蔡。一天夜里,周瑜正在帳內靜思,黃蓋潛入帳中來見,也提出火攻曹軍的作戰(zhàn)方案。
周瑜告訴黃蓋:他正準備利用前來詐降的蔡中、蔡和為曹操通報消息的機會,對曹操實行詐降計。并說:要使曹操墮于詐降計,必須有人受些皮肉之苦。
黃蓋當即表示:為報答孫氏厚思和江東的事業(yè),甘愿先受重刑,爾后再向曹操詐降。 第二天,周瑜召集諸將于大帳之中,他命令諸將各領取3個月的糧草,分頭作好破曹的作戰(zhàn)準備。
黃蓋打斷周瑜的話茬,搶先說:“不要說3個月,就是支用30個月的糧草,也無濟于事。如果這個月內能打敗曹操,那再好不過了;如一月之內不能擊潰他,倒不如依了張子布的主意,干脆束手投降?!?/p>
周瑜聞聽到這種滅自家威風、長他人志氣、動搖軍心的投降論調后,勃然大怒,喝令左右將黃蓋推出帳外,斬首示眾。黃蓋也不示弱,他以江東舊臣的資格倚老賣老,根本就沒把周瑜放在眼里。
這就越發(fā)使周瑜怒不可遏,他立命從速斬決。周、黃矛盾的升級激化使諸將悄悄不安。
大將甘寧以黃蓋乃東吳舊臣為由,替黃蓋求情,被一陣亂棒打出大帳。眾文武一見大都督火沖腦門,老將黃蓋死在眼前,就一齊跪下,苦苦為黃蓋討?zhàn)垺?/p>
看在眾人的面子,周瑜這才松了口,將立即斬決改為重打100脊杖。眾文武還覺得杖罰過重,仍苦求周瑜抬手。
周瑜此次寸步不讓,他掀翻案桌,斥退眾官,喝令速速行杖。行刑的士兵把黃蓋掀翻在地,剝光衣服,狠狠地打了50脊杖。
眾官員見狀再次苦苦求免,周瑜這才恨聲不絕地退入帳中。周瑜和黃蓋導演的雙簧苦肉計,幾乎瞞過了所有的文武官員。
惟獨一人心里清楚,他一言不發(fā),袖手旁觀,他就是諸葛亮。 這50軍棍將黃蓋打得也真夠慘的,他皮開肉綻,鮮血迸流,一連昏死過幾次。
其他將領來探視時,黃蓋守口如瓶,只是長吁短嘆,似乎有許多難言的隱情。當他的密友闞澤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前來視疾時,黃蓋才道出了實情,并轉請素有忠義和膽識的闞澤替他潛去曹營代獻詐降書信。
富有閱歷、老謀深算的曹操,面對潛至的闞澤和詐降書,將信將疑。但闞澤也決非等閑之輩,他既具膽識,又能言善辯,最終使曹操不得不信。
恰在此時,已混入周瑜帳下的蔡中、蔡和兩人也遣人送來了周瑜怒杖黃蓋的密報。闞澤離開曹營回去之后,又使人給曹操帶去了密信,進一步約定了黃蓋來降時的暗號和標識。
這期間,蔡和、蔡中也從江南岸為曹操暗通消息。這一切,做得天衣無縫,更使曹操對黃蓋“投降”一事深信不疑了。
曹操水軍多由北方人組成,他們不適應水上生活,不少人因顛簸暈船而發(fā)生疾病。另外,周瑜等雖然確定了火燒戰(zhàn)船的作戰(zhàn)方案,但曹操水軍戰(zhàn)船各自獨立,一船著火,他船尚可以迅速離去。
為了為火攻創(chuàng)造更有利的條件,周瑜又巧妙地讓龐統(tǒng)潛至曹營,為曹操獻上了將戰(zhàn)船拴到一起的“連環(huán)計”。這樣一來,曹操的戰(zhàn)船或30只一隊,或50只一組,都用鐵鎖連到了一起,并在船上鋪了木板,士卒戰(zhàn)馬往來如履平地。
暈船的問題解決了,不僅士卒為之歡呼雀躍,就是久經(jīng)戰(zhàn)陣、深明兵法的曹操,面對穩(wěn)如泰山的船陣,也自以為得計。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一月二十日,孫劉聯(lián)軍方面已作好大戰(zhàn)前的準備與部署。
諸葛亮設壇祭風三日,是夜將近三更時分,果然東南風漸起,并越來越急。黃蓋也將準備好的20只大船,裝滿蘆葦干柴,澆上魚油,鋪好引火用的硫黃、焰硝等物,然后用青布油單遮蓋好,船頭還釘滿大釘,船上又豎起詐降的聯(lián)絡標識“青龍牙旗”。
每條大船后面各系著行動便捷的小船“走舸”。黃蓋還特派小卒持書與曹操約定當晚來降。
周瑜也安排好接應黃蓋的船只和進攻的后續(xù)隊伍。 江北的曹操,正在大寨中與諸將等待消息。
詐降的黃蓋開船來投降曹操,黃蓋把十只戰(zhàn)船排在最前頭,(到)江中掛起船帆,其余船只都依次前進。曹操軍中的將領、士兵都走出營房站在那里觀看,指著說黃蓋前來投降。
離曹操軍隊二里多遠時,(各船)同時點起火來,火勢很旺,風勢很猛,船只往來象箭一樣,把曹操的戰(zhàn)船全部燒著,并蔓延到岸上軍營。霎時間,煙火滿天,燒死的、淹死的人和馬很多。
周瑜等率領著輕裝的精兵跟在他們后面,擂鼓震天,曹操的軍隊徹底潰散了。曹操帶領軍隊從華容道步行逃跑,遇上泥濘的道路,道路不能通行,天又(刮起)大風,就命疲弱的士兵都去背草填路,騎兵才得以通過。
疲弱的士兵被騎兵踐踏,陷在泥中,死的很多。劉備、周瑜水陸一齊前進,追擊曹操到了南郡。
這時。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