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曾在家書中叮囑自己的兒子:“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
選擇什么樣的朋友,對于一個人的人生有莫大的影響。
什么樣的人才最值得深交呢?
俗話說,信人別信嘴,交人要交心。
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深交,別光看他說了什么,還要看他做了什么。
01
說到做到,可信
人這輩子,會遇見很多人,有的人信誓旦旦地作出各種承諾,可事到臨頭,影子都沒見到。
輕如鴻毛的話語,有些說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卻重如泰山。
說到做到,答應(yīng)別人的事,盡全力做到,是守信用的表現(xiàn),是再多的金錢也換不回來的人格魅力。
古人向來把言行一致看作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
春秋時期,吳國季札出使晉國時,經(jīng)過徐國,便拜訪了徐國國君。
徐君十分喜歡季札的劍,但沒有說出來。
季札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并下決心,待自己出使完歸來,一定要將此劍贈送給徐君。
令人料想不到的是,當(dāng)季札再次回到徐國時,徐君已因意外而離世。
季札懷著悲痛的心情解下寶劍,掛在徐君墓前。隨從很好奇:“這可是吳國的寶物,人都沒了,為什么還要掛在這?”
季札說:“我當(dāng)初已經(jīng)在心里答應(yīng)要把劍贈送給他了,怎么能因為他離世了就違背自己的諾言,欺騙自己的內(nèi)心呢?”
或許在別人看來,這只是惺惺作態(tài),但季札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堅定的信念:說到,便一定要全力以赴地做到。
這是道義,更是良心;是不辜負徐君的好眼光和欣賞之情,更是對得起自己的原則和人品。
一個言而有信的人,沒有過多的算計和心機,有的,是一顆金子般的心。
許下的承諾,會拼盡全力去兌現(xiàn),答應(yīng)的事,也決不含糊。
說到做到的人,既有頂天立地的底氣,也有肝膽相照的義氣。
跟說到做到的人交朋友,能感受到人性里面真誠的那一面,是人生之大幸。
02
做到才說,可交
做到才說的人,不輕易許諾,卻把朋友之事時刻記在心上。
諾不輕許,是怕自己做不到會令朋友失望,想直接通過自己的行動,更好地幫助和鼓勵朋友。
有兩個書生劉生和林生,是很好的朋友,經(jīng)常一起飲酒作詩,后來兩人相約到京城實現(xiàn)人生抱負。
到了京城后,劉生找到了自己的遠房親戚,并因此被引薦給當(dāng)?shù)財?shù)一數(shù)二的大文人,他的文章和詩詞也因此被更多的人熟知,漸漸小有名氣。
而出身貧寒的林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劉生平步青云。
一開始,林生也曾暗示劉生幫他,但劉生卻支支吾吾,沒有答應(yīng)。
后來,劉生流轉(zhuǎn)于各種于才子文人的社交場合,兩人漸漸疏遠。
有一天,劉生興沖沖地跑來找林生,邀請他參加一個詩會。
看到林生有點冷漠的表情,劉生解釋道:
“之前沒有答應(yīng)你,是擔(dān)心自己做不到,畢竟當(dāng)時我也剛來,人生地不熟的。
不過現(xiàn)在不一樣了,我能邀請到京城里的才子們,讓他們都云集于此。今天我便可以讓大家都認識你,見識到你的才華!”
果然,劉生在詩會上大力夸贊林生的才華,林生因此聲名大噪。
做到才說的人,無論何時何地,無論處于何種生活狀態(tài),都會惦念著朋友,真心希望朋友過得好。
也許他們不會在你志得意滿之時說多好聽的話,也不會給你許下多么豪言壯志的承諾,但是不管發(fā)生什么,都會用實際行動來詮釋心中的情義。
和做到才說的朋友在一起,就像兩棵比肩而鄰的樹,他會與你同沐陽光,共經(jīng)風(fēng)雨。
03
做到不說,可敬
盡心盡力幫了朋友,卻不說,甚至還要頂著無情無義的帽子,真有人這么“傻”嗎?
《資治通鑒》的故事中就有這樣一個人:
東晉元帝時期,朝中重臣王敦起兵作亂,王敦有個弟弟叫王導(dǎo)。
王導(dǎo)害怕受牽連,帶著一家老小在殿前表明忠心,無奈晉元帝遲遲不肯接見。
就在王導(dǎo)心慌意亂之時,周伯仁出現(xiàn)了。王導(dǎo)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再三誠懇地請求周伯仁向皇帝求情。
誰知周伯仁面無表情、不看不理,徑直地走了過去。
但在皇帝面前,周伯仁為王導(dǎo)說盡好話,回到家后,還連夜寫了奏折,再次上呈。
周伯仁表面的冷漠讓王導(dǎo)感到無比寒心,甚至懷恨在心。
后來,哥哥王敦攻進京城,在鏟除異己前詢問王導(dǎo),“周伯仁是敵是友”,王導(dǎo)一聲不吭,周伯仁最終被殺。
隔不久,王導(dǎo)無意中看到了周伯仁的奏疏,才恍然大悟。
原來周伯仁向外表現(xiàn)的是無情,但實際上是在盡力相幫,可惜他知道得太晚了,只能萬分懊悔地感嘆一句: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作為局外人的我們,其實也很感受到王導(dǎo)的懊悔之情。
畢竟,
不是所有人,都會在你感到無助的時候伸出援手;
不是所有人,都會在你低落的時候給與鼓勵;
更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做到不求回報地對你好。
做到卻默默不說的人,用表面上的冷面孔,掩蓋著自己的熱心腸。
也許是本身性格如此,不善言辭;
也許是相信,真正的友誼無需多加說明;
也許是為了讓你去經(jīng)歷、去成長,變成更強大的人。
看完這個故事,不免有人感嘆,當(dāng)今社會,人心不古,哪還有這樣的人。
還真有,周潤發(fā)的好友吳孟達,曾因嗜賭輸光了所有積蓄,找周潤發(fā)幫忙,被周潤發(fā)一口拒絕。
吳孟達那時非常恨他,后來翻身后,通過別人之口才發(fā)現(xiàn)周潤發(fā)暗地里為他使了不少力,仇恨瞬間全化成了感激之情。
做到不說的人,容易被誤解,卻始終還是寬容對待他人,既讓人感動,又讓人敬佩。
做到卻不說的朋友,對你好卻默默無聞,付出而不圖半點回報,必定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對待你的人。
做到不說的人,你離開時,他不會有半句責(zé)怪,你歸來時,再大的風(fēng)雨,他都會去接你。
人活一世,真情實意最難得。
身邊有這樣的朋友,記得用心深交。
漫漫人生路,有友如此,就是最大的幸運。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69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