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的原因,生鮮電商賽道從去年開始就特別火爆,其中有主打30分鐘送達的每日優(yōu)鮮、叮咚買菜、美團買菜,主打次日送達的美團優(yōu)選、橙心優(yōu)選、興盛優(yōu)選,都在大量的招兵買馬,其中商品運營崗位尤其火爆,人才屬于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
今天咱們就對生鮮電商行業(yè)的商品運營策略進行下解析,我的感受是這些運營策略不僅僅可以應用到生鮮電商行業(yè),放在直播帶貨、實體經(jīng)營上也一樣通用。
生鮮電商行業(yè)和商品相關的運營角色其實有兩種,一種是品類運營,一種是商品運營。品類運營更偏向于選品,在選品分類上有蔬菜水果、肉禽蛋奶、水產(chǎn)海鮮、糧油調(diào)味、酒飲乳品等,商品運營是在品類的基礎對不同商品進行營銷策劃。
所以商品運營策略會涉及到兩方面,一是商品的定位,二是營銷手段。
商品的定位會按照作用不同分為四種,分別是引流品、爆品、利潤品和基礎品。
顧名思義,引流品是用來吸引流量的,所以會選擇一些成本低、日常生活中高頻出現(xiàn)的品,然后給出一個極低的價格,例如0.99元一盒的雞蛋,0.99元一斤的圣女果,引流品一定是虧錢的,利用的就是用戶占便宜的心理。
只要用戶被吸引到站內(nèi),平臺就有機會向用戶推薦更多的商品。生鮮電商是圍繞用戶生活場景服務的,你有買雞蛋的需求,那是不是會順便再買點菜?再點肉?再買點零食?最壞的結(jié)果你只買了0.99的雞蛋,平臺為此付出了一定的商品和履約成本,但是你完成了首購,平臺和你建立了聯(lián)系,就可以不斷的轉(zhuǎn)化你進行復購,只要成本劃得來,引流品就可以一直賣。
爆品講究的是應季和性價比,力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便宜。例如冬天的車厘子、夏天的小龍蝦這種大爆品,生鮮電商平臺會盡量找到專供自己的一手貨源,你想吃某品牌的智利車厘子?你想吃金枕榴蓮?想吃爆料小龍蝦?我獨家發(fā)售,你來不來?而且還疊加各種優(yōu)惠活動,你來不來?
爆品策略的核心邏輯是利用已有品類本身的熱度借力營銷,爆品一定是自身已經(jīng)形成了用戶心智的,不需要平臺再教育用戶,只要在保證利潤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宣傳就可以了。類似于你向女性用戶推銷神仙水,你不需要跟她解釋什么是神仙水,只要保證你賣的是正品且便宜就可以了。
前面說了平臺通過引流品和爆品把用戶拉過來了,做生意的目的肯定是賺錢,所以就該利潤品出場了。商品運營會依據(jù)掛單率(某商品出現(xiàn)在所有訂單中的概率)、毛利潤、履約成本、損耗等多個指標篩選一部分主推品出來,這些主推品就是利潤品。然后在引流品和爆品的瀏覽鏈路上反復的向你推薦這些商品,保證你在首頁、分類頁、活動頁都能高頻次的看到這些商品。
利潤品被購買的越多,引流品的roi就越高,很多平臺是把引流品當作渠道費用來使用的,所以會用投入產(chǎn)出比的邏輯來衡量價值。
基礎品看似平平無奇,但是需求量巨大。因為基礎品覆蓋了最廣的生活場景,理論上講,一個平臺商品種類越豐富,用戶的粘性越高,因為用戶在你這里什么都能買到,就沒必要再去其他家看看,基礎品承擔的就是這個作用。有了基礎品的支持,商品運營才能自如的去使用引流品、爆品和利潤品。從做產(chǎn)品的角度講,引流品和爆品是滿足了用戶的爽點,但基礎品是解決了用戶的痛點。
常用的商品營銷手段可以分為滿減優(yōu)惠券、秒殺、限量、拼團、節(jié)假日促銷幾類。
滿減是最常用也是做好用的營銷手段,做商品運營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用戶都很聰明,再花哨的運營手段都不如便宜來的實在。但我們既然拿出成本做滿減了,就要把價值發(fā)揮到最大,所以不要傻傻的直接把券發(fā)給用戶,而是要讓用戶自己主動來領,去哪領呢?去活動專場。每一張大力度的優(yōu)惠券都應該配一個活動專場,圍繞著品類去設計滿減規(guī)則,在保證用戶愿意用掉這張優(yōu)惠券的前提下,盡可能多的把商品塞進用戶的購物車,這就是運營價值的體現(xiàn)。
秒殺和限量是一個邏輯,以低價品或稀有品做鉤子,一個限時一個限量。例如蘋果10元一箱,限時10分鐘秒殺,或者飛天茅臺原價賣1000瓶,拼手速搶。秒殺和限量搶購都是把用戶的訪問集中到一個時間點,然后在這個時間點主推自己的利潤品,靠利潤品的銷量來覆蓋掉營銷成本。
現(xiàn)在拼團這種手法已經(jīng)不是特別常用了,最開始的拼團模式是多個用戶一起拼團購買某個商品,平臺可以給出一定的價格優(yōu)惠。慢慢的就演變成了一人也可以拼團成功,拼團是讓用戶在心理上感覺自己占便宜了,但其實并沒有,因為拼團價可能就是正常的售價。
對電商行業(yè)有些了解的應該都知道,電商平臺在節(jié)假日的銷量一定是高于工作日的。在生鮮電商行業(yè)這個現(xiàn)象更加明顯,周末的銷量至少會比工作日高出30%以上,因為周末大家在家吃飯、做飯的需求遠高于工作日。所以每個周末都應該進行一些小促銷,碰到法定假日,或者618、雙11這種電商節(jié)日必須要上大促銷,銷量很容易就翻倍了,借勢而為。
總之,不管生鮮電商行業(yè)后續(xù)的走勢如何,這些商品運營策略還是很值得學習的,可以復制到各行各業(yè),行業(yè)風向會變,但是產(chǎn)品和運營的底層邏輯是不會變的。
-End-
請到「后臺-用戶-個人資料」中填寫個人說明。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6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