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旺盛 頸前喉結兩旁輕度或中度腫大突出,手指顫抖,面部烘熱,口苦,煩熱,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 證機概要:肝氣壅結,氣郁化火 治法:清肝泄火,消瘦敵結。 代表方:梔子清肝湯合消瘰丸加減。梔子清肝湯清肝瀉火,適用于肝郁化火之癭病;瘰丸清熱化痰,軟堅散結,適用于痰結化熱之瘦病。 常用藥:柴胡疏肝解郁;梔子,丹皮清泄肝火;當歸養(yǎng)血活血;白芍柔肝;配合牛蒡子散熱利咽消腫;生牡蠣。浙貝母化痰軟堅散結;玄叁滋陰降火。 肝火旺盛,煩躁易怒,脈弦數(shù)者,可加龍膽草,黃芩、青黛、夏拈草;手指顫抖者,加十;決明、鉤藤,白蒺藜、天麻平肝熄風;兼見胃熱內(nèi)盛而見多食易饑者,加生石膏,知母;火郁傷陰,陰虛火旺而見煩熱,多汗,消瘦乏力,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癥者,可用二冬湯合 可以用消瘰丸加減服用。希望對你有幫助,請采納。麻煩采納,謝謝!
濕熱體質(zhì)病態(tài):面上長痘、口腔潰瘍(生瘡); 鼻部有油膩、油光發(fā)亮; 口苦有異味; 皮膚瘙癢; 小便較濃、大便不盡。治病要對癥下藥,如果是濕熱體質(zhì),可以服用三仁湯”:薏仁15克、茵陳15克、 杏仁10克、 蔻仁5克、 厚樸5克、 通草5克、 淡竹葉10克、 半夏10克、 滑石20克。以上是成年人量,每天一副。口臭,可以用佩蘭葉或藿香煎水漱口:瘙癢,可以用馬齒見(紅豬母菜)煎水洗。食療,薏仁、 苦丁茶煎水喝。薏仁健脾利濕;苦丁茶清熱去火。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46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