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若有避難層或疏散樓梯,可前輩入避難層或由疏散樓梯撤到安樂地點。
二、假若樓層已經著火燃燒,但樓梯尚未燒斷,火勢并不十分猛烈時,可披上用水浸濕的衣被,從樓上急迅沖下。
三、多層建筑火災,如樓梯已經燒斷,大概火勢已相當猛烈時,可誑騙房屋的陽臺、落水管或竹竿等逃生。
四、如各種逃生的路線被切斷,應退居室內,封閉門窗。有條件時可向門窗上澆水,以延緩火勢伸展進程。同時,可向室外扔出小東西,在夜晚則可向外打手電,收回求救信號。
五、如生命遭到嚇唬,又無其它自救手腕時,對于交通安全歌謠??捎美K子或床單撕成條狀連接起來,一端緊拴在牢固的門窗格或其它重物上,再順著繩子或布條滑下。
六、如無條件采取上述自救手腕,而時間又十分緊迫,煙火嚇唬,自愿跳樓時,可先向空中拋下一些棉被等物,以增加緩沖,然背工扶窗臺往下滑,以縮小跳樓高度,并保證雙腳首先落地。
七、要發(fā)揚互助精神,接濟老人、小孩、病人優(yōu)先疏散。對舉動未便者可用被子、毛毯等包扎好,用繩子布條等吊下。
1 檢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3.1.1 單位應按以下要求開展防火檢查、巡查:a) 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應至少組織一次防火檢查;b) 單位內設部門負責人每周應開展防火檢查;c)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每日應進行防火巡查,其他單位每日應對消防安全重點部位進行防火巡查;d) 員工每日應進行崗位防火檢查。
3.1.2 單位及其內設部門組織開展防火檢查應包括下列內容:a) 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和消防安全操作規(guī)程的執(zhí)行和落實情況;b) 用火、用電有無違章;c) 新建、改建、擴建及裝修工程有無違章;d)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車通道是否暢通;e) 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水源是否完好;f)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值班情況,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管理情況;g) 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制定與演練情況;h) 員工消防知識掌握情況;i) 防火巡查、火災隱患整改及防范措施落實情況;l) 其他消防安全情況。3.1.3 單位組織開展防火巡查應包括下列內容:a) 用火、用電有無違章;b)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暢通;c) 消防設施器材、消防安全標志是否完好;d) 重點部位員工在崗在位情況;e) 其他消防安全情況。
3.1.4 員工崗位防火檢查應包括下列內容:a) 用火、用電有無違章;b)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暢通;c) 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標志完好情況;d) 場所有無遺留火種;e) 其他消防安全情況。3.1.5 因工作需要確需動用明火時,單位消防安全管理部門應指定專人到場監(jiān)護,并進行下列內容的防火檢查:a) 是否辦理動火許可證,動火操作人員是否具備動火資格,動火監(jiān)護人是否在位;b) 動火地點與周圍建筑、設施等防火間距是否符合要求,動火地點附近四周是否有影響消防安全的物品;c) 電焊電源、接地點是否符合防火要求;d) 焊具是否合格,燃氣、氧氣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放置地點是否符合規(guī)定;e) 動火期間的滅火應急措施是否落實。
3.1.6 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對火災隱患整改負總責,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工作歸口管理職能部門具體負責督促落實火災隱患整改工作。3.1.7 發(fā)現火災隱患應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發(fā)現人應向消防工作歸口管理職能部門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報告,消防工作歸口管理職能部門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應及時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確定整改措施、時限、部門和責任人,報消防安全責任人審批。
3.1.8 火災隱患整改完畢后,消防安全管理人應組織驗收,并將驗收結果報告消防安全責任人。3.2 撲救初起火災能力3.2.1 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應組織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組織演練。
重點單位應針對白天、晚上等不同時段情況分別制定預案。3.2.2 員工發(fā)現火災應立即呼救并撥打“119”電話報警,起火部位現場員工應在1 min內形成第一滅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a) 火災報警按鈕或電話附近的員工,立即摁下按鈕或撥電話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值班人員;b) 消防設施、器材附近的員工使用現場消火栓、滅火器等設施器材滅火;c) 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附近的員工引導人員疏散。
3.2.3 火災確認后,單位消防控制室或單位值班人員應立即啟動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在3 min內形成第二滅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a) 通訊聯絡組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要求通知員工趕赴火場,與公安消防隊保持聯絡,向火場指揮員報告火災情況,將火場指揮員的指令下達有關員工;b) 滅火行動組根據火災情況使用本單位的消防設施、器材撲救初起火災;c) 疏散引導組按分工組織引導現場人員疏散;d) 安全救護組協助搶救、護送受傷人員;e) 現場警戒組阻止無關人員進入火場,維持火場秩序。3.3 組織疏散逃生能力3.3.1 員工應熟悉本單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掌握疏散程序、逃生技能。
3.3.2 單位應根據本單位實際,配備相應的火場疏散逃生裝備、器材。3.3.3 單位應在每個樓層、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明確疏散引導員,負責組織引導在場人員安全疏散。
3.3.4 火災發(fā)生時,疏散引導員應通過喊話、廣播等方式,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要求通知、引導火場人員正確逃生。3.3.5 火災無法控制時,單位火場總指揮應及時通知所有參加救援人員撤離。
3.4 消防宣傳教育能力3.4.1 單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應熟知以下內容:a) 消防法律法規(guī)和消防安全職責;b) 本單位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c) 依法應承擔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責任。3.4.2 單位應確定專(兼)職消防宣傳教育人員,經過專業(yè)培訓,具備宣傳教育能力。
3.4.3 單位應利用展板、專欄、廣播、電視、網絡等形式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在明顯部位懸掛或張貼消防宣傳標志。3.4.4 員工上崗、轉崗前,應經消防安全培訓合格;對在崗人員每半年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
消防控制室自動消防系統(tǒng)操作人員應經專門培訓合格,并持證上崗。設有消防控制室的單位應保證消防控制室持證操作人員數量不少于6人;只設有區(qū)域報警設施的單位應保證持證操作人員數量不少于4人;每班持證操作人員不少于2人。
3.4.5 通過消防安全教育,員工應達到以下要求:a) 熟悉消防法律法規(guī);b) 掌握消防安全職責、制度、操作規(guī)程、滅火和應。
酒店員工必須嚴格執(zhí)行防火安全制度,積極參如消防活動,做好好宣傳教育.1、做好班前、班后安全教育,使每個員工都能做劉“一熟系、三會”(一熟悉:消防器材,三會:會報警、會使用滅火器材、會組織人員疏散);2、熟悉自己的崗位環(huán)境、操作的設備及物品情況,知道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消防器材擺放位置,懂得使用方法并做好保管;3、牢記火警電話“119”和酒店消防中心電話"2273",報火警時,要沉著冷靜,講清失火單位、地點、什么東西著火、報警人姓名、單位和電話號碼;4、存放易燃易壞物品的地方或倉庫,要有“嚴禁吸煙”明顯標志的字樣,物品碎紙、垃極要及時清理,保持安全通道的暢通和常閉式防火門的關閉:5、發(fā)現有異聲、異味、異色時,要及時報告并積極采取措施處理,不查明原因決不能放過;6當發(fā)生火警、火災時,首先要保持冷靜,不可驚慌失措,應迅速查明情況向消防中心報告,報告時要講明地點、燃燒物質、火勢情況、本人姓名或工號,并積極采取措施,取附近的滅火器材滅火,電器著火時,應先關掉電源;氣體著火先關氣閥,如果氣閥無法關緊,先不滅火,設法關掉氣閥門的情況才能滅火。
救火時,聽從消防中心人員和現場指揮員的指 揮,有人受傷先救人,后救火(火小時可同時進行)。7、當火勢擴大到三級(猛烈階段)必須緊急報警,通知住客離開房間,在場的工作人員應引導住客進行安全疏散,積極槍運貴重物品,禁止乘坐客用電梯,前往現場的人員要走立通樓梯,救護硫散人員乘消防電梯;8、發(fā)現火場有毒氣、有爆炸危險品時,首先采取防毒、防爆的措施后才能進行救火安全檢查制度1、火災隱患的整改情況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2、安全疏敬通道、疏散指示、應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況;3、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情況;4、滅火器材配備及有效情況:5、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6、重點工種人員以及共他員工消防知識的掌握情況;7、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管理情況;8、易燃易爆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實情況以及其他重要物資的防火安全情況;9、控制室值班情況和設施運行、記錄情況;10、防火巡查情況;11、消防標志的設置情況和完好、有效情況;12、其他需要檢查的內容。
災難逃生常識1、堅定的逃生信念。
行為是受思想意識支配的。要做到順利地從火場逃生,首先必須樹立堅定的逃生信念,必勝的信心。
并使之成為不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下,也能堅持的精神支柱。只有樹立了牢固的逃生信念,火災時才能保持有強烈的逃生意識,增強必勝的信念,求得生路。
2、爭時間,搶速度。爭分奪秒,迅速撤離是自我逃生的先決條件。
從火勢和煙氣發(fā)展規(guī)律可知,煙火的蔓延速度很快,而且煙氣具有毒性,人在煙霧中停留時間過長,重者造成傷害以致死亡,輕者逃生也受到極大妨礙。在火場上經常出現有人為個人財物等貽誤逃生的案例,甚至還有人逃生后,為拿物品而返回火場的現象,這是極其危險的。
3、逃生路線要心中有數。盲目追從別人的慌亂逃竄,不但會貽誤順利撤離的時間,還容易感染別人引起騷亂。
因而每進一家新的賓館、飯店,首先應查詢緊急疏散安全路線,親自走一趟,做到心中有數。 理想的逃生路線應是路程最短,障礙少而又能一次性抵達建筑物外地面的路線。
最好是再熟悉一條備有逃生器材(緩降器、逃生繩、滑道等)的逃生出口路線。這樣才能做到有備無患。
4、根據情況,靈活處理逃生、報警和滅火的關系。當火災處于初起階段,應采取報警、疏散老、弱、病、殘和積極滅火撲救的行動。
身體狀況較好的青壯年人,不要一聽到“著火啦”的喊聲就立即只顧自己逃命,應協助查清起火點和火勢大小,再作決斷。當火災處于初起階段,滅火最容易。
所以應積極參與滅火和發(fā)出火災報警。報警是求得消防控制中心和消防隊救助的關鍵措施,須不失時機地運用通訊設施向消防控制室報警。
同時,要協助老、弱、病、殘和孕婦疏散。5、不要滯留在沒有消防設施的場所。
逃生困難時,可將防煙樓梯間、前室、陽臺等作為臨時避難場所。千萬不可滯留走廊、普通樓梯間等火極易波及又而沒有設施的部位。
6、避免形成聚堆、擁擠和踐踏的局面。在逃生過程中,極容易出現聚堆、擁擠,甚至相互踐踏的現象,造成通道堵塞和發(fā)生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遇到只顧自己逃生,不顧別人死活的不道德行為和相互踐踏、前擁后擠的現象,非但不能參與還要想方設法堅決扼制。如看見前面的人倒下去,應立即扶起;看見擁擠應給予疏導或選擇其他的輔助疏散方法給予分流,減輕單一疏散通道的壓力。
實在無法分流時,應采取強硬手段堅決制止。同時要告誡和阻止逆向人群的出現,保持疏散通道暢通。
7、針對不同情況,充分利用樓內各種消防設施。樓內各種消防設施,如防火門、防煙樓梯間、應急電梯、連通式陽臺、避難層(間)等,都是為逃生和安全疏散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幫助的有效設施,火災時應充分加以利用。
8、發(fā)揚團結友愛、舍己救人的精神?;馂闹须m然保護自己順利逃生是重要的,但也要發(fā)揚團結友愛、舍己救人的精神,盡自己所能救助更多的人撤離火災危險境地。
火災疏散統(tǒng)計資料表明,孩子、老人、病人、殘疾人和孕婦,在火災傷亡者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這主要是由于他們的體質和智能不足,思維出現差錯和行動遲緩而造成的。如能及時給予協助,就能使他們得以逃生。
【典型案例】 例如:1993年哈爾濱市的一居民樓發(fā)生火災,由于發(fā)現早,樓內居民全部安全撤出,期間,該樓三單元李某一家不顧火情往返多次搶拿物品,被煙火封鎖通道而無法逃出,造成4口人同時被燒死在廁所內?!景咐馕觥?一般地說,在火災前期進行撤離是安全的,可一次性疏散到著火建筑的室外地面,否則,當火勢增大時,不但要忍受煙火熱毒的侵害。
還很難撤到最為安全的地點或部位,進而釀成慘劇。火險猛于虎,火災留給我們的教訓是深刻的。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掌握逃生原則至關重要。逃生的基本方法有哪些?9、做好火災逃生的基本要求是沉著冷靜,充分利用各種消防設施,遵循正確的逃生路線,應用有效的逃生或避難方法。
實際火災中,如果能將逃生的方法運用得當,就能順利逃生。10、及時發(fā)現火情,行動要快,逃生行動是爭分奪秒的行動。
正確的逃生辦法應是在聽到火災警報或“著火啦”的喊聲后,不要遲疑,立即起床,穿衣或拿好衣服、錢物,關閉電源,跑出房間,關好門后進入走道,奔向樓梯間向下層疏散。如有廣播,應仔細傾聽,遵循廣播指引的疏散路線和注意事項。
當無廣播或人員指引疏散時,應選擇距離近而直通樓外地面的安全通道疏散,以逃到著火建筑物之外地面最為安全。11、如打開房門發(fā)現走廊或樓梯間有煙氣流動時,最好返回洗漱間將衣服、毛巾淋水沾濕、掩住口鼻,以低姿尋找安全通道逃生。
除了正常的疏散通道外,一、二層的門、窗、陽臺等處也是大可利用的安全出口。12、當樓梯口或下行通道被煙火封鎖時,首先要弄清煙火彌漫的程度和必須通過的距離。
如果必須通過的煙火區(qū)距離很短,火勢很弱,一沖即可通過時,則應淋濕衣服,掩好口鼻毫不遲疑地過去,闖過去就能獲安全,也可利用樓內消火栓,以噴霧水流掩護人流快。
酒店消防知識火場的逃生方法 1、當發(fā)生火災時,如果發(fā)現火勢并不大,且尚未對人造成很大威脅時,應果斷使用滅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進行滅火,千萬不要驚慌失措地亂叫亂竄,置小火于不顧而釀成大災。
2、突遇火災,面對濃煙和烈火,首先要保持鎮(zhèn)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千萬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和相互擁擠、亂沖亂竄。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
3、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處險境應盡快撤離,不要因害羞或顧及貴重物品,而把寶貴的逃生時間浪費在穿衣或尋找、搬離貴重物品上。 4、逃生時經過充滿煙霧的路線,要防止煙霧中毒窒息。
為防止火場濃煙嗆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離的辦法。因煙氣較空氣輕而飄于上部,貼近地面撤離是避免毒煙傷害的最佳方法。
另外,可以向頭部、身上澆冷水或用濕毛巾、濕棉被、濕毯子等將頭、身裹好,再沖出去。 5、高層公共建筑內一般都設有高空緩降器或救生繩,人員可以通過這些設施安全地離開危險的樓層。
如果沒有這些專門設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員不能及時趕到的情況下,你可以迅速利用身邊的繩索或床單、窗簾、衣服等自制簡易救生繩,并用水打濕從窗臺或陽臺沿繩緩滑到下面樓層或地面,安全逃生。 6、被煙火圍困暫時無法逃離的人員,應盡量呆在陽臺、窗口等易于被人發(fā)現和能避免煙火近身的地方。
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動鮮艷衣物,或外拋輕型晃眼的東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電筒不停地在窗口閃動或者敲擊東西,及時發(fā)出有效的求救信號,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7、火場上的人如果發(fā)現身上著了火,千萬不可驚跑或用手拍打,因為奔跑或拍打時會形成風勢,加速氧氣的補充,促旺火勢。
當身上衣服著火時,應趕緊設法脫掉衣服或就地打滾,壓滅火苗。 一、燃燒的條件和火災的定義及分類 可燃物與氧化劑作用發(fā)生的放熱反應,通常伴有火焰、發(fā)光和(或)發(fā)煙現象,稱為燃燒。
(一)燃燒的條件 1、燃燒的必要條件 (1)可燃物。凡是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劑起燃燒化學反應得物質稱可燃物。
(2)氧化劑。能幫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燒的物質,即能與可燃物發(fā)生氧化反應得物質稱為氧化劑。
(3)溫度(引火源)。引火源是指供給可燃物與氧或助燃劑發(fā)生燃燒反應的能量來源。
(4)鏈式反應。有焰燃燒都存在鏈式反應。
2、燃燒的充分條件 (1)一定的可燃物濃度。 (2)一定的氧氣含量。
(3)一定的點火能量。 (4)未受抑制的鏈式反應。
(二)火災的定義 火災是指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GB5907-86) (三)火災的分類 火災分為A、B、C、D四類(GB4968-85) 1. 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
這種物質往往具有有機物性質,一般在燃燒時能產生灼熱的余燼。 如木材、棉、毛、麻、紙張火災等。
2. B類火災: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火災。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火災等。
3. 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 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火災等。
4. 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 指鉀、鈉、鎂、鈦、鋯、鋰、鋁鎂合金火災等。
二、滅火器的類型及滅火范圍、使用方法 (一)滅火器的類型及滅火范圍 滅火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移動方式可分為:手提式和推車式;按驅動滅火劑的動力來源可分為:儲氣瓶式、儲壓式、化學反應式;按所充裝的滅火劑則又可分為:泡沫、干粉、鹵代烷、二氧化碳、酸堿、清水等。 目前常用的滅火器有各種規(guī)格的泡沫滅火器,各種規(guī)格的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和鹵代烷(1211)滅火器等。
泡沫滅火器一般能撲救A、B類火災,當電器發(fā)生火災,電源被切斷后,也可使用泡沫滅火器進行撲救。干粉滅火器和二氧化碳滅火器則使用于撲救B、C類火災。
可燃金屬火災則可使用撲救D類的干粉滅火劑進行撲救。鹵代烷(1211)滅火器主要用于撲救易燃液體、帶電電器設備和精密儀器以及機房的火災,這種滅火器內裝的滅火劑沒有腐蝕性,滅火后不留痕跡,效果也較好。
一般手提式滅火器其內裝藥劑的噴射滅火時間在一分鐘之內,實際有效滅火時間僅有10至20秒鐘,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必須正確掌握使用方法,否則不僅滅不了火,還會貽誤了滅火時機。 必須指出的是,發(fā)生火災后,使用滅火器及時地撲救初起火災,是避免火災蔓延、擴大和造成更大損失的有力措施。
同時,一旦發(fā)現火警,也應立即向消防部門及時報警,萬萬不可指望滅火器撲滅火災而不向消防隊報警,因為滅火器的撲救面積和能力是有限的,只能適應撲救初起的火災?;馂陌l(fā)生后,一般蔓延都比較快,推遲了報警時間,貽誤了滅火戰(zhàn)機,勢必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二)滅火器的使用方法(重點講解干粉滅火器) 干粉滅火器內充裝的是干粉滅火劑。干粉滅火劑是用于滅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動的微細粉末 , 由具有滅火效 能的無機鹽和少量的添加劑經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細固體粉末組成。
它是一種在消防中得到廣泛應用的滅火劑 , 且主要用于滅火器中。除撲救金屬火災的專用干粉化學滅火劑外 , 干粉滅火劑一般分為 Bc 干粉滅火劑 和 ABC 干粉兩大類。
干粉滅火劑主要通過在加壓氣體。
試讀結束,如需閱讀或下載,請點擊購買>
原發(fā)布者:孫國廷
餐飲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總則
火災時刻對酒店構成巨大的威脅,目前,國內外酒店對消防工作越來越重視。我們酒店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購買了火災報警系統(tǒng)。這對酒店消防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酒店的消防工作應以預防為主,為了做好應付各種突發(fā)事件的準備,根據酒店的現實情況制定本規(guī)定。
二、消防機構
1. 消防領導組的人員組成
組長:總經理
成員:各部門第一負責人
2. 三級防火責任人的確定
酒店任命三級防火責任人,一級為領班,負責每日檢查班組崗位防火檢查工作的執(zhí)行情況;二級為主管,負責重點檢查班組防火工作的落實情況;三級為部門經理,負責抽查和定期全面檢查部門防火工作的執(zhí)行情況和完成質量。
三、職責
1. 酒店消防安全責任人職責
① 貫徹執(zhí)行消防法規(guī),保障單位消防安全符合規(guī)定,掌握本單位的消防安全情況。
② 將消防工作與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管理等活動統(tǒng)籌安排,批準實施年度消防工作計劃。
③ 為本單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經費和組織保障。
④ 確定逐級消防安全責任,批準實施消防安全制度和及時處理義務消防涉及消防安全的操作規(guī)程。
酒店員工必須嚴格執(zhí)行防火安全制度,積極參如消防活動,做好好宣傳教育.
1、做好班前、班后安全教育,使每個員工都能做劉“一熟系、三會”(一熟悉:消防器材,三會:會報警、會使用滅火器材、會組織人員疏散);
2、熟悉自己的崗位環(huán)境、操作的設備及物品情況,知道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消防器材擺放位置,懂得使用方法并做好保管;
3、牢記火警電話“119”和酒店消防中心電話"2273",報火警時,要沉著冷靜,講清失火單位、地點、什么東西著火、報警人姓名、單位和電話號碼;
4、存放易燃易壞物品的地方或倉庫,要有“嚴禁吸煙”明顯標志的字樣,物品碎紙、垃極要及時清理,保持安全通道的暢通和常閉式防火門的關閉:
5、發(fā)現有異聲、異味、異色時,要及時報告并積極采取措施處理,不查明原因決不能放過;
6當發(fā)生火警、火災時,首先要保持冷靜,不可驚慌失措,應迅速查明情況向消防中心報告,報告時要講明地點、燃燒物質、火勢情況、本人姓名或工號,并積極采取措施,取附近的滅火器材滅火,電器著火時,應先關掉電源;氣體著火先關氣閥,如果氣閥無法關緊,先不滅火,設法關掉氣閥門的情況才能滅火。救火時,聽從消防中心人員和現場指揮員的指 揮,有人受傷先救人,后救火(火小時可同時進行)。
7、當火勢擴大到三級(猛烈階段)必須緊急報警,通知住客離開房間,在場的工作人員應引導住客進行安全疏散,積極槍運貴重物品,禁止乘坐客用電梯,前往現場的人員要走立通樓梯,救護硫散人員乘消防電梯;
8、發(fā)現火場有毒氣、有爆炸危險品時,首先采取防毒、防爆的措施后才能進行救火
安全檢查制度
1、火災隱患的整改情況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
2、安全疏敬通道、疏散指示、應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況;
3、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情況;
4、滅火器材配備及有效情況:
5、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
6、重點工種人員以及共他員工消防知識的掌握情況;
7、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管理情況;
8、易燃易爆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實情況以及其他重要物資的防火安全情況;
9、控制室值班情況和設施運行、記錄情況;
10、防火巡查情況;
11、消防標志的設置情況和完好、有效情況;
12、其他需要檢查的內容。
酒店消防知識火場的逃生方法 1、當發(fā)生火災時,如果發(fā)現火勢并不大,且尚未對人造成很大威脅時,應果斷使用滅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進行滅火,千萬不要驚慌失措地亂叫亂竄,置小火于不顧而釀成大災。
2、突遇火災,面對濃煙和烈火,首先要保持鎮(zhèn)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千萬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和相互擁擠、亂沖亂竄。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
3、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處險境應盡快撤離,不要因害羞或顧及貴重物品,而把寶貴的逃生時間浪費在穿衣或尋找、搬離貴重物品上。 4、逃生時經過充滿煙霧的路線,要防止煙霧中毒窒息。
為防止火場濃煙嗆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離的辦法。因煙氣較空氣輕而飄于上部,貼近地面撤離是避免毒煙傷害的最佳方法。
另外,可以向頭部、身上澆冷水或用濕毛巾、濕棉被、濕毯子等將頭、身裹好,再沖出去。 5、高層公共建筑內一般都設有高空緩降器或救生繩,人員可以通過這些設施安全地離開危險的樓層。
如果沒有這些專門設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員不能及時趕到的情況下,你可以迅速利用身邊的繩索或床單、窗簾、衣服等自制簡易救生繩,并用水打濕從窗臺或陽臺沿繩緩滑到下面樓層或地面,安全逃生。 6、被煙火圍困暫時無法逃離的人員,應盡量呆在陽臺、窗口等易于被人發(fā)現和能避免煙火近身的地方。
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動鮮艷衣物,或外拋輕型晃眼的東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電筒不停地在窗口閃動或者敲擊東西,及時發(fā)出有效的求救信號,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7、火場上的人如果發(fā)現身上著了火,千萬不可驚跑或用手拍打,因為奔跑或拍打時會形成風勢,加速氧氣的補充,促旺火勢。
當身上衣服著火時,應趕緊設法脫掉衣服或就地打滾,壓滅火苗。 一、燃燒的條件和火災的定義及分類 可燃物與氧化劑作用發(fā)生的放熱反應,通常伴有火焰、發(fā)光和(或)發(fā)煙現象,稱為燃燒。
(一)燃燒的條件 1、燃燒的必要條件 (1)可燃物。凡是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劑起燃燒化學反應得物質稱可燃物。
(2)氧化劑。能幫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燒的物質,即能與可燃物發(fā)生氧化反應得物質稱為氧化劑。
(3)溫度(引火源)。引火源是指供給可燃物與氧或助燃劑發(fā)生燃燒反應的能量來源。
(4)鏈式反應。有焰燃燒都存在鏈式反應。
2、燃燒的充分條件 (1)一定的可燃物濃度。 (2)一定的氧氣含量。
(3)一定的點火能量。 (4)未受抑制的鏈式反應。
(二)火災的定義 火災是指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GB5907-86) (三)火災的分類 火災分為A、B、C、D四類(GB4968-85) 1. 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
這種物質往往具有有機物性質,一般在燃燒時能產生灼熱的余燼。 如木材、棉、毛、麻、紙張火災等。
2. B類火災: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火災。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火災等。
3. 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 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火災等。
4. 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 指鉀、鈉、鎂、鈦、鋯、鋰、鋁鎂合金火災等。
二、滅火器的類型及滅火范圍、使用方法 (一)滅火器的類型及滅火范圍 滅火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移動方式可分為:手提式和推車式;按驅動滅火劑的動力來源可分為:儲氣瓶式、儲壓式、化學反應式;按所充裝的滅火劑則又可分為:泡沫、干粉、鹵代烷、二氧化碳、酸堿、清水等。 目前常用的滅火器有各種規(guī)格的泡沫滅火器,各種規(guī)格的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和鹵代烷(1211)滅火器等。
泡沫滅火器一般能撲救A、B類火災,當電器發(fā)生火災,電源被切斷后,也可使用泡沫滅火器進行撲救。干粉滅火器和二氧化碳滅火器則使用于撲救B、C類火災。
可燃金屬火災則可使用撲救D類的干粉滅火劑進行撲救。鹵代烷(1211)滅火器主要用于撲救易燃液體、帶電電器設備和精密儀器以及機房的火災,這種滅火器內裝的滅火劑沒有腐蝕性,滅火后不留痕跡,效果也較好。
一般手提式滅火器其內裝藥劑的噴射滅火時間在一分鐘之內,實際有效滅火時間僅有10至20秒鐘,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必須正確掌握使用方法,否則不僅滅不了火,還會貽誤了滅火時機。 必須指出的是,發(fā)生火災后,使用滅火器及時地撲救初起火災,是避免火災蔓延、擴大和造成更大損失的有力措施。
同時,一旦發(fā)現火警,也應立即向消防部門及時報警,萬萬不可指望滅火器撲滅火災而不向消防隊報警,因為滅火器的撲救面積和能力是有限的,只能適應撲救初起的火災?;馂陌l(fā)生后,一般蔓延都比較快,推遲了報警時間,貽誤了滅火戰(zhàn)機,勢必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二)滅火器的使用方法(重點講解干粉滅火器) 干粉滅火器內充裝的是干粉滅火劑。干粉滅火劑是用于滅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動的微細粉末 , 由具有滅火效 能的無機鹽和少量的添加劑經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細固體粉末組成。
它是一種在消防中得到廣泛應用的滅火劑 , 且主要用于滅火器中。除撲救金屬火災的專用干粉化學滅火劑外 , 干粉滅火劑一般分為 Bc 干粉滅火劑 和 ABC 干粉兩大類。
干粉滅火劑主要通過在加壓氣體作。
一、小餐飲場所區(qū)存在的消防問題(一)小餐飲場所設施簡陋,防火級別不高。
特別是在城郊結合部,一些當地居民所開小飯店根本未通過合法途徑,沒有通過消防安全檢查,違章經營,設施簡陋,用火頻繁,極易產生火災。(二)管理、從業(yè)人員消防責任不明確,責任心不強。
這部份人員好多變動頻繁、層次較低、消防安全意識薄弱、重視不夠,責任不明,致使消防日常管理松懈、措施不嚴、漏洞百出、薄弱環(huán)節(jié)多,缺乏有效的消防預案和手段。(三)從業(yè)人員的消防安全知識不全面。
大多數從業(yè)人員沒有受過較為系統(tǒng)的防范火災教育。通過筆者近期對此類場所的檢查發(fā)現,此類場所的從業(yè)人員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識更為淡薄,總認為事不關己,將消防安全隱患出入寡聞,極其缺乏防范火災的意識和常識。
二、小餐飲場所容易發(fā)生火災的原因分析通過幾年的火災案例教訓,各類小餐飲場所火災,由于人為用火不慎和電氣原因引發(fā)的火災占90%以上:(一)電氣原因方面:在老式建筑物里,電氣線路設施老化、陳舊,加之保養(yǎng)維護不及時,使線路和設施發(fā)生故障、造成短路;接觸電阻過大、過熱引發(fā)各種火災事故,而且這種老式建筑耐火級別低、防火分隔差,可燃物集中,一旦發(fā)生火災,后果極其嚴重。其二,使用電器不當,違章使用、私拉亂接、麻痹大意造成火災事故的發(fā)生。
由于當前各種各樣的電器越來越普及、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在一些老式建筑出租房內,由于電氣設施不夠、私拉亂接現象極為普遍,再加之線路本身的負荷不夠,在使用電爐、電熱毯、熱得快等大功率電熱器時,稍有不當,接觸可燃物或使用時間過長都會引發(fā)火災。
還有一些貧困居民,為了省錢,購買一些假冒偽劣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過熱、損壞現象,給發(fā)生火災埋下了隱患。此類情況,在一些小型餐館同樣存在。
還有一些同志往往有這樣的誤區(qū),認為諸如電冰箱、洗衣機、電腦、電視機、手機充電器之類的電器不可能引發(fā)火災,實際上這些電器即使正常的使用,也會因老化、短路等原因引起火災,一旦大意,事故就容易出現。(二)人為用火方面:不良生活習慣即不良用火產生火災的比例近年雖然有所下降,但也時有發(fā)生,不容忽視,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吸煙。
由于餐飲場所屬于開放型場所,人員在吃飯期間難免會有抽煙現象,而且煙頭的一般溫度在400-800℃,而含有植物纖維的棉織物、紙張、木板等物品的燃點大體在130-150℃之間,一些化學物品的燃點也不會高于500℃,所以亂丟的煙頭或是從燃著的煙上落下的火星,遇到這些可燃物,很容易引發(fā)火災事故。2、經營用火。
雖然經營用火沒有煙頭普遍,但也不容忽視,特別在一些生意較好的餐館用火幾乎是從早到晚從不停息,很容易產生因溫度較高引發(fā)的火災。2012年4月份,城南轄區(qū)發(fā)生一起飯店火災,該火災正式由于廚房部位與其他部位沒有進行防火分隔,導致火災造成人員傷亡。
三、消防管理對策做好餐飲方面的消防安全工作,應從以下幾方面解決:(一)要重視對餐飲從業(yè)人員的消防宣傳與教育工作。對小餐飲場所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靈活有效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如定期或不定期的下發(fā)消防宣傳資料,運用電視媒體等各種渠道,結合防火案例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使他們對消防工作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組織轄區(qū)義務消防員或者志愿隊伍對他們進行消防培訓;進行滅火器材使用的演習,并進行考核,保證人人會用;宣傳普及火災應急措施,提高經營業(yè)主及員工的防火自救能力。
餐飲場所內可在室內顯眼的地方貼上安全宣傳資料,采取簡單易記的詞句提醒顧客注意防火。(二)嚴格餐飲制度化管理。
定期不定期的進行檢查,凡人為造成火災隱患的,要對本人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使其增強消防意識;對批評教育無效、履犯不改者,嚴厲批評和紀律處分;并責令經營業(yè)主及時簽訂責任狀或承諾書,杜絕一切可能造成火災隱患的私拉亂接電線、使用超負荷電器、明火等現象。(三)提高餐飲從業(yè)人員的綜合素質。
餐飲從業(yè)人員的素質不僅影響到經營的效益,還影響到消防管理的好壞。對從業(yè)人員,特別是新從來人員、新開張場所,要加強消防觀念的教育與培訓,提高消防安全意識和消防工作責任心。
從業(yè)人員要加強對消防器材的管理,定期檢查,消除消防器材年久失修或失效的現象,要對各間屋子,廚房等重點部位經常進行檢查,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消除火災隱患,為顧客提供一個安全的飲食環(huán)境。(四)要確保經費投入,完善消防設施。
每年要對消防設施進行更新、檢修及改造,落實到位。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要考慮配備科含量較高的消防設備,以提高消防設備的時效性和適用性。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