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消防知識1、滅火器是一種可由人力移動的輕便滅火器具。
它能在其內部壓力作用下將所充裝的滅火劑噴出,用來撲滅火災。由于它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用面廣,對撲滅初起火災有一定效果,因此,在工廠、企業(yè)、機關、商店、倉庫,以及汽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上,幾乎到處可見,已成為群眾性的常規(guī)滅火武器。
2、滅火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移動方式可分為:手提式和推車式;按驅動滅火劑的動力來源可分為:貯氣瓶式、貯壓式、化學反應式;按所充裝的滅火劑則又可分為: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酸堿、清水、鹵代烷滅火器。3、目前我國研制成的空氣泡沫滅火器是一種性能優(yōu)良的新型滅火器具。
它可以根據不同需要分別充裝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輕水(水層膜)泡沫和抗溶性泡沫,用來撲救各種油類和極性溶劑的初起火災。由于泡沫的密度小,所以能覆蓋在易燃液體的表面上,一方面能奪液面的溫度(吸熱),使液體表面降溫,另一方面液體完全被泡沫覆蓋以后,形成一個隔絕層,隔斷空氣與液面的接觸,火就被撲滅了。
4、發(fā)生粉塵爆炸的首要條件是粉塵本身可燃,即能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氧化反應。如媒塵、鋁粉、面粉等。
其次,粉塵要懸浮在空氣中達到一定濃度(超過其爆炸下限),粉塵呈懸浮狀才能保證其表面與空氣(氧氣)充足接觸,堆積粉塵不會發(fā)生爆炸;再次,要有足夠引起粉塵爆炸的起始能量。只要同時具備上述三個條件,就會導致粉塵爆炸。
5、用電話報火警。要講清楚起火單位、村鎮(zhèn)名稱和所處區(qū)縣、街巷、門牌號碼;要講清楚是什么東西著火。
火勢大小、是否有人被圍困、有無爆炸危險品等情況;要講清楚報警人的姓名、單位和所用的電話號碼。并注意傾聽消防隊詢問情況,準確、簡潔的給予回答。
待對方明確說明時可以掛斷電話。報警后立即派人到單位門口,街道交叉路口迎候消防車,并帶領消防車迅速趕到火場。
6、向周圍群眾報警。1) 在人員相對集中的場所,如工廠車間、辦公樓、居民宿舍區(qū)等,可用大聲呼喊和敲打發(fā)出聲響器具的方法報警。
2) 向群眾報警時,應盡量使群眾明白什么地方什么東西著火,是通知人們前來滅火還是緊急疏散。向滅火人員指明起火點的位置,向需要疏散人員指明疏散的通道和方向。
7、一切滅火措施,都是為了破壞已產生的燃燒條件,根據物質燃燒原理和同火災作斗爭的實踐經驗,從滅火的原理分,滅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種: (1)隔離滅火法。(2)窒息滅火法。
(3)冷卻滅火法。(4)抑制滅火法。
8、常見的點火能源可分為四大類:9、(1)機械火源:如摩擦、撞擊、絕熱壓縮等。(2)熱火源:高溫表面、熱射線(包括日光)等。
(3)電火源:電氣火花、靜電火花、雷電等。(4)化學(或物理)火源:明火、化學能、發(fā)熱自燃等。
--------------------------------------------------------------------------------clx,2009-09-18 08:29:251、引發(fā)火災的三個條件是:可燃物、氧化劑和點火能源同時存在,相互作用。引發(fā)爆炸的條件是:爆炸品(內含還原劑和氧化劑)或可燃物(可燃氣、蒸氣或粉塵)與空氣混合物和起爆能源同時存在、相互作用。
如果我們采取措施避免或消除上述條件之一,就可以防止火災或爆炸事故的發(fā)生,這就是防火防爆的基本原理。在制定防火防爆措施時,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去考慮:(1) 預防性措施。
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我們可以把預防性措施分為兩大類:消除導致火爆災害的物質條件(即點火可燃物與氧比劑的結合)及消除導致火爆災害的能量條件(即點火或引爆能源),從而從根本上杜絕發(fā)火(引爆)的可能性。
(2) 限制性措施。即一旦發(fā)生火災爆炸事故。
限制其蔓延擴大及減少其損失的措施。如安裝阻火、泄壓設備,設防火墻、防爆墻等。
(3) 消防措施。配備必要的消防措施,在萬一不慎起火時,能及時撲滅。
特別是如果能在著火初期將火撲滅,就可以避免發(fā)生大火災或引發(fā)爆炸。從廣義上講,這也是防火防爆措施的一部分。
(4) 疏散性措施。預先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建筑物、飛機、車輛上設置安全門或疏散樓梯、疏散通道等。
當一旦發(fā)生較大火災時,能迅速將人員或重要物資撤到安全區(qū),以減少損失。10、為了消除導致火災爆炸災害的物質條件,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1) 在生產中盡量不用或少用可燃物。
通過改進生產工藝及研制新材料,以不燃物或難燃物代替可燃易燃物,以爆炸危險性小的物質代替危險性大的物質,是工業(yè)防火防爆的根本措施,應首先加以考慮。如以阻燃材料代替易燃材料:以不燃或難燃溶劑代替易燃溶劑(如汽油、苯等);在礦井下用金屬、水泥支架代替木支架等,都屬此類措施。
(2) 在爆炸危險場所采取措施,使空氣中可燃物(可燃氣、蒸氣、粉塵)濃度保持在安全限度(爆炸下限十安全裕度)以下。(3) 加強爆炸危險物的管理。
在生產、使用、貯存、運輸中都要根據其特性采取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11、目前發(fā)現具有粉塵爆炸危險的行業(yè)主要有:(1)金屬行業(yè)(鎂、鈦、鋁粉等)(2)煤炭行業(yè)(活性炭、煤塵等)(3)合成材料行業(yè)(塑料、染料粉塵等)(4)輕紡行業(yè)(棉塵、麻塵、紙塵、木塵等)(5)化纖行業(yè)(聚酯粉塵、聚丙烯粉塵。
化學藥品的儲存化學藥品應放在藥品儲藏柜或儲藏室 中。
儲存時應避免陽光照射、室溫過高致使試劑變質。室內應干 燥通風,嚴禁明火。
a. 試劑分類固體試劑:主要包括鹽類及氧化物、堿類、指示 劑和有機試劑;液體試劑:主要包括酸類和有機溶劑。 b. 試劑的存放管理固體試劑和液體試劑應分開存放,所有 試劑應造冊登記,以便查找。
自己配制的試劑溶液,應根據試劑的性質及用量盛裝于有塞 的試劑瓶中,見光易分解的試劑應裝人棕色瓶中,需滴加的試劑及 指示劑裝人滴瓶中,整齊排列于試劑架上。配制的試劑必須貼上 標簽,并注明溶液名稱和配置日期,試劑瓶的標簽大小應與瓶子大 小相稱,書寫要清楚,標簽應貼在試劑瓶的中上部,應經常擦拭試 劑瓶以保持清潔,過期失效的試劑應及時更換。
藥品是用來防病治病的物品,藥品的種類很多,為了充分發(fā)揮藥效,保證安全用藥,居民在藥品選購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選藥要對癥;
(2)療效要高;
(3)毒性要低;
(4)價廉易購。
藥品包裝和說明書
在整理家庭藥箱的時候,要注意檢查和保留好藥品包裝和說明書。藥品包裝和說明書是藥品質量和應用的指導文件,上面標示有藥品的名稱、適應癥、用法用量、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禁忌證、有效期及儲存等資料,因此應當妥善保存。
藥品安全知識
1.什么是抗菌藥?濫用抗菌藥有何危害?
抗菌藥一般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
濫用抗菌藥對群體、對社會而言,可以引起一個地區(qū)某些細菌耐藥現象的發(fā)生,如果許多細菌對多種抗菌藥物都耐藥,這種局面更為可怕,即這些細菌感染將變得所向無敵,人類對它們束手無策。如當前耐多種藥的結核菌就成了世界上結核病防治的難題。
2.使用抗菌素的四大誤區(qū)是什么?
誤區(qū)一:認為抗菌素是退燒藥而隨意使用。
誤區(qū)二:認為越是新的、貴的抗菌素療效越好。
誤區(qū)三:不少人為保險起見,隨意應用抗菌素作為預防用藥。
誤區(qū)四:有細菌感染,不分清原因,立即使用抗菌素。
3.什么是藥品不良反應?
藥品能治病但也可能對人體產生有害反應,我們常常把這類有害反應叫藥品不良反應。
我國對藥品不良反應的定義是: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或意外的有害反應。它不包括無意或故意超劑量用藥引起的反應以及用藥不當引起的反應。
4.為何服藥時一般不能飲酒?
這是因為酒中含有乙醇的原因。乙醇除了加速某些藥物在體內的代謝轉化,降低療效外,還能誘發(fā)藥品不良反應。長期飲酒可能引起肝功能損傷,影響肝臟對藥物的代謝功能,使許多藥品的不良反應增加,特別是服藥時飲酒,可使消化道擴張,加速藥物吸收,從而引起不良反應。另外,有些藥物還能加重乙醇對人體的損傷,因此,服藥時不宜飲酒。
5.老年人用藥應注意什么?
一般說,老年人臟器功能退化,新陳代謝減慢,容易發(fā)生藥品不良反應;老年人往往身患一種以上的疾病,有些老年人還服用一些保健藥品、含藥保健品,所以老年人用藥要特別慎重,不要選用不良反應多的藥,適當降低用藥劑量,避免長期用藥,還要盡量避免不良的藥物相互作用。
6.哪些藥可能影響兒童的健康?
國內外已有資料表明,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有可能損害兒童的聽神經,引起耳聾;多黏菌素、去甲腎上腺素能引起兒童的腎臟損傷;胃復安能引起一些兒童的腦損傷;四環(huán)素、氟哌酸等藥物能影響幼兒牙齒、骨骼的發(fā)育;感冒通能引起兒童血尿;滴鼻凈(萘甲唑啉)能引起兒童中毒等,兒童用藥的選擇應特別慎重。
7.孕婦用藥要注意什么?
孕婦用藥,不僅本人可能受到藥品不良反應的危害,不少藥物還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損害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如病情確需用藥,一定要充分聽取醫(yī)務人員的意見,認真選擇,嚴格遵守規(guī)定的用法用量。
8.什么叫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處方藥:是指必須憑醫(yī)師或執(zhí)業(yè)醫(y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
非處方藥:是指不需要憑醫(yī)師或執(zhí)業(yè)醫(yī)師處方,即可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的藥品。
用藥藥品安全知識
1、怎樣用藥才適當?
(1)適當的藥物。根據身體狀況,選擇最為適當的藥物。
(2)適當的劑量。嚴格遵照醫(yī)囑或說明書規(guī)定的劑量服藥。
(3)適當的時間。有的藥物需要飯前服用,有的需要飯后服用,有的要在兩餐之間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隨意服用,就會影響效果或對胃造成刺激。
(4)適當的途徑?;颊哌m合用口服的藥物,就盡量不要采用靜脈給藥?,F在提倡一種序貫療法,即輸液控制癥狀之后,改換口服藥物進行鞏固治療。
(5)適當的病人。同樣一種病發(fā)生在兩個人身上,由于個體間的差異,即使使用同一種藥物,也要進行全面權衡,一個治療方案不可能適用于所有的人。
(6)適當的療程。延長給藥時間,容易產生蓄積中毒、細菌耐藥性、藥物依賴性等不良反應的現象,而癥狀一得到控制就停藥,往往又不能徹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適當的治療目標。病人往往希望藥到病除,徹底根治,或者不切實際要求使用沒有毒副作用的藥物。醫(yī)患雙方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積極、正確、客觀的態(tài)度,達成共識。
2、“五先五后”的用藥原則
(1)先用食療后用藥。例如喝姜片紅糖水可治療風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食療后不見好轉,可考慮用理療、按摩、針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藥治療。
(2)先用中藥后用西藥。中藥多屬于天然藥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藥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藥確有特效。一般情況下,最好是先服中藥。
(3)先以外用后用內服。為減少藥物對肌體的毒害,能用外用藥治療的疾病,比如皮膚病、牙齦炎、扭傷等外敷外用藥解毒、消腫,最好不用內服消炎藥。
(4)先用內服后用注射。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針劑,以為用注射來得快,其實不然。藥劑通過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進入心臟,直接危機血管壁和心臟。因此,能用內服藥使疾病緩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劑。
(5)先用成藥后用新藥。近年來,新藥不斷涌現,一般說來他們在某一方面有獨特的療效,但由于應用時間短,其缺點和毒副作用,尤其是遠期副作用還沒有被人們認識。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時最好先用中西成藥,確實需要使用新藥時,也要慎重,特別是對進口藥物尤其要慎重。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雅芳
從業(yè)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大綱
1.食品中常見污染及預防控制
2.餐飲服務監(jiān)督管理(基本要求)
3.加工操作規(guī)程
4.食品安全事故處理/過程監(jiān)控要求
一、食品中常見污染及預防控制
1.具體的能引起食物中毒和食源性傳染病的部分病原菌,大腸桿茵等,高發(fā)于6到10月。
2.人感染寄生蟲病大多是由于生食、半生食、等不良飲食習慣、或食品加熱不徹底所致
3.生物毒素人體攝入的后極易引起中毒、重者死亡。常見的有發(fā)芽馬鈴薯、青蕃茄、苦杏仁、鮮黃花菜、生黃豆等
4.部分有毒食品:河豚魚、青皮紅肉魚、四季豆、扁豆、荷蘭豆 、生豆?jié){、野蘑菇(顏色鮮艷的大都有毒)
2.能污染食品的物質: 有機磷農藥,蔬菜 、瘦肉精,豬肉、豬內臟、亞硝酸鹽、桐油、貝類毒素
二、餐飲服務監(jiān)督管理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辦法》已于2010年2月8日經衛(wèi)生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三、操作管理
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嚴格遵守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制定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guī)范。餐飲服務應當符合其要求。
四、食品安全事故處理
1.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定期檢查各項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隱患。3.3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2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