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的重點是幼兒安全行為習慣培養(yǎng)幼兒好奇好動,愛探索,生活經(jīng)驗貧乏,自我保護能力差,是社會成員中最脆弱、最易受到傷害的弱勢群體。
因此幼兒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應該說,大多數(shù)幼兒園都很重視幼兒的安全問題,但目前幼兒的安全教育實效差強人意。2006年一項調(diào)查顯示,76.6%的幼兒有過在游戲中摔傷或碰傷的經(jīng)歷;66.8%的幼兒有過從床上摔下的經(jīng)歷;25.8%的幼兒有過從樓梯上摔落的經(jīng)歷。
2010年我國幼兒園連續(xù)發(fā)生惡性安全事件,幼兒安全事故頻頻發(fā)生,意外傷害已成為威脅幼兒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長的第一殺手。目前幼兒園安全教育存在兩個主要問題1、重保護,輕教育家長和教師偏重對兒童采取全方位的保護,認為少活動就可減少危險事故的發(fā)生。
有的園甚至減少幼兒戶外活動的時間,剝奪了孩子通過實踐鍛煉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的機會。雖然教師和家長在竭盡全力地呵護幼兒,已盡量減少事故的發(fā)生,但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成人對孩子的保護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在關注和保護孩子的同時,更重要的應該是教給他們必要的安全知識,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2、重安全知識的灌輸,輕安全行為的訓練日常進行安全教育時大部分是保教人員對幼兒進行‘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的教育,忽視逃生教育和避難技巧訓練。這種教育方式屬于灌輸式的被動教育,幼兒常常是‘左耳進,右耳出’,其效果可想而知。
從知到行之間有一段距離,幼兒知道怎么做,但如果不加以實踐、練習和鞏固,他們是不會自動產(chǎn)生相應的安全行為的。按皮亞杰的觀點,兒童的行為不會自動產(chǎn)生,也不能由教師或父母傳授而獲得,只能是通過兒童的主動建構而內(nèi)化到他們的認知結構中。
因此,要切實保障幼兒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幼兒園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在加強幼兒安全管理的同時,要加強幼兒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不能光說不練,除了加強幼兒安全意識的教育外,重點應該放在幼兒安全行為的訓練上,促進其自動化安全行為的形成。
幼兒安全行為包括兩個方面:1、預防性安全行為,即在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的旨在保護自身生命的安全行為,如不把異物放進口鼻中,安全用電,外出遵守交通規(guī)則等;2、安全自救行為,即在出現(xiàn)意外災害時能沉著應對,學會自救避險,如撥打急救電話,火災自救,地震避險等。幼兒安全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幾點策略1、在愉快的游戲中有意識的學習游戲是幼兒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學習的最佳方式,通過各種不同的游戲自然融入安全教育的內(nèi)容,在有趣、愉快的游戲中嘗試解決各種問題,不僅使幼兒從中獲得力所能及的防災、避害和逃生、自救的方法以及保護自己的經(jīng)驗,也可滿足幼兒情感的需要,獲得成功和信心。
因此,游戲是幼兒園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各種游戲進行安全行為的練習,能取得顯著的效果。角色游戲角色游戲是幼兒期最典型的游戲,幼兒通過角色扮演,創(chuàng)造性的反映現(xiàn)實生活。
教師要充分挖掘角色游戲中的安全教育因素,尤其是蘊含其中的安全行為方面的表現(xiàn),發(fā)揮其安全教育的作用。例如幼兒在玩“娃娃家”游戲時,老師一方面要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溫馨的游戲氛圍,讓幼兒充分享受游戲的樂趣,一方面可有意識的發(fā)展出“不給陌生人開門”、“不要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等游戲情節(jié);組織開展“紅綠燈”游戲,讓幼兒掌握“紅燈停,綠燈行”、“行人要走在人行道上或斑馬線上”、“過馬路要看紅綠燈”等有關規(guī)則。
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吸收了豐富的安全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通過游戲性質的角色表演,獲得了深刻的自我保護意識,得到了自我保護行為的鍛煉。體育游戲生活中的意外事故防不勝防。
幼兒反應的敏捷性、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及手臂、大腿肌肉的力量,影響著幼兒安全自護??梢酝ㄟ^“抓尾巴”、“大風和樹葉”等有趣的游戲,增強幼兒躲閃、呼喊等快速反應能力;還可以設計專門的體育游戲演習求救技能,如嘗試越過障礙物。
通過這些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體育游戲,提高幼兒的行動反應力。一旦面臨相應的危險事情,經(jīng)過訓練的孩子因為有行為和心理的準備,自救逃生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情境游戲師幼共同創(chuàng)設一種模擬意外或災難的特定情境,讓幼兒設想、體驗身臨其境時的正確應對方法。
它具有防真性、情景性和角色性的特征。例如創(chuàng)設一個“火場逃生”的場景:某處發(fā)生火災了,旁邊有水、毛巾、被子、衣服、門、窗等多種物品,幼兒當場進行保護自己的逃生演練。
通過情境游戲活動,培養(yǎng)幼兒從小具有災難自救的意識,并能想出一定的辦法解決遇到的有關災難自救方面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幼兒戰(zhàn)勝災難的勇氣、信心和智慧。2、在一日生活中自然滲透《綱要》指出: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yǎng)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p>
結合幼兒的日常生活,讓幼兒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變消極躲避為積極預防,才能夠使各種意外傷害發(fā)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要讓幼兒明確一日生活中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各項活動的具體要求,知道應該怎樣做,建立良好的。
幼兒園安全教育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
1、交通安全教育: 學習認識交通標識,并熟悉相關標識,教育小朋友們要嚴格遵守交通規(guī)則。
2、消防安全教育:學會打求救電話,例如遇到火災的時候撥打119火警電話、110匪警電話、120醫(yī)療急救電話。
3、食品衛(wèi)生安全: 有的小孩有什么都往嘴里放的習慣,要教育孩子養(yǎng)成不隨便將東西放在口中的習慣,不撿地上東西吃,不亂吃藥。
4、防觸電、防溺水:讓幼兒知道玩火、玩電、玩水的危害性,學習觸電、起火、落水時自救的簡單技能。
5、幼兒園活動安全:遵守運動和游戲規(guī)則,遵循安全規(guī)則,不做危險動作,不相互推拉等。
擴展資料
幼兒園安全教育存在兩個主要問題
1、重保護,輕教育
家長和教師偏重對兒童采取全方位的保護,認為少活動就可減少危險事故的發(fā)生。有的園甚至減少幼兒戶外活動的時間,剝奪了孩子通過實踐鍛煉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的機會。雖然教師和家長在竭盡全力地呵護幼兒,已盡量減少事故的發(fā)生,但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成人對孩子的保護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在關注和保護孩子的同時,更重要的應該是教給他們必要的安全知識,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2、重安全知識的灌輸,輕安全行為的訓練
日常進行安全教育時大部分是保教人員對幼兒進行‘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的教育,忽視逃生教育和避難技巧訓練。這種教育方式屬于灌輸式的被動教育,幼兒常常是‘左耳進,右耳出’,其效果可想而知。從知到行之間有一段距離,幼兒知道怎么做,但如果不加以實踐、練習和鞏固,他們是不會自動產(chǎn)生相應的安全行為的。按皮亞杰的觀點,兒童的行為不會自動產(chǎn)生,也不能由教師或父母傳授而獲得,只能是通過兒童的主動建構而內(nèi)化到他們的認知結構中。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幼兒園安全教育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幼兒園安全教育常識
安全教育的重點是幼兒安全行為習慣培養(yǎng) 幼兒好奇好動,愛探索,生活經(jīng)驗貧乏,自我保護能力差,是社會成員中最脆弱、最易受到傷害的弱勢群體。
因此幼兒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應該說,大多數(shù)幼兒園都很重視幼兒的安全問題,但目前幼兒的安全教育實效差強人意。2006年一項調(diào)查顯示,76.6%的幼兒有過在游戲中摔傷或碰傷的經(jīng)歷;66.8%的幼兒有過從床上摔下的經(jīng)歷;25.8%的幼兒有過從樓梯上摔落的經(jīng)歷。
2010年我國幼兒園連續(xù)發(fā)生惡性安全事件,幼兒安全事故頻頻發(fā)生,意外傷害已成為威脅幼兒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長的第一殺手。目前幼兒園安全教育存在兩個主要問題1、重保護,輕教育 家長和教師偏重對兒童采取全方位的保護,認為少活動就可減少危險事故的發(fā)生。
有的園甚至減少幼兒戶外活動的時間,剝奪了孩子通過實踐鍛煉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的機會。雖然教師和家長在竭盡全力地呵護幼兒,已盡量減少事故的發(fā)生,但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成人對孩子的保護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在關注和保護孩子的同時,更重要的應該是教給他們必要的安全知識,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2、重安全知識的灌輸,輕安全行為的訓練 日常進行安全教育時大部分是保教人員對幼兒進行‘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的教育,忽視逃生教育和避難技巧訓練。這種教育方式屬于灌輸式的被動教育,幼兒常常是‘左耳進,右耳出’,其效果可想而知。
從知到行之間有一段距離,幼兒知道怎么做,但如果不加以實踐、練習和鞏固,他們是不會自動產(chǎn)生相應的安全行為的。按皮亞杰的觀點,兒童的行為不會自動產(chǎn)生,也不能由教師或父母傳授而獲得,只能是通過兒童的主動建構而內(nèi)化到他們的認知結構中。
因此,要切實保障幼兒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幼兒園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在加強幼兒安全管理的同時,要加強幼兒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不能光說不練,除了加強幼兒安全意識的教育外,重點應該放在幼兒安全行為的訓練上,促進其自動化安全行為的形成。
幼兒安全行為包括兩個方面:1、預防性安全行為,即在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的旨在保護自身生命的安全行為,如不把異物放進口鼻中,安全用電,外出遵守交通規(guī)則等;2、安全自救行為,即在出現(xiàn)意外災害時能沉著應對,學會自救避險,如撥打急救電話,火災自救,地震避險等。幼兒安全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幾點策略1、在愉快的游戲中有意識的學習 游戲是幼兒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學習的最佳方式,通過各種不同的游戲自然融入安 全教育的內(nèi)容,在有趣、愉快的游戲中嘗試解決各種問題,不僅使幼兒從中獲得力所能及的防災、避害和逃生、自救的方法以及保護自己的經(jīng)驗,也可滿足幼兒情感的需要,獲得成功和信心。
因此,游戲是幼兒園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各種游戲進行安全行為的練習,能取得顯著的效果。角色游戲 角色游戲是幼兒期最典型的游戲,幼兒通過角色扮演,創(chuàng)造性的反映現(xiàn)實生活。
教師要充分挖掘角色游戲中的安全教育因素,尤其是蘊含其中的安全行為方面的表現(xiàn),發(fā)揮其安全教育的作用。例如幼兒在玩“娃娃家”游戲時,老師一方面要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溫馨的游戲氛圍,讓幼兒充分享受游戲的樂趣,一方面可有意識的發(fā)展出“不給陌生人開門”、“不要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等游戲情節(jié);組織開展“紅綠燈”游戲,讓幼兒掌握“紅燈停,綠燈行”、“行人要走在人行道上或斑馬線上”、“過馬路要看紅綠燈”等有關規(guī)則。
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吸收了豐富的安全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通過游戲性質的角色表演,獲得了深刻的自我保護意識,得到了自我保護行為的鍛煉。體育游戲 生活中的意外事故防不勝防。
幼兒反應的敏捷性、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及手臂、大腿肌肉的力量,影響著幼兒安全自護。可以通過“抓尾巴”、“大風和樹葉”等有趣的游戲,增強幼兒躲閃、呼喊等快速反應能力;還可以設計專門的體育游戲演習求救技能,如嘗試越過障礙物。
通過這些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體育游戲,提高幼兒的行動反應力。一旦面臨相應的危險事情,經(jīng)過訓練的孩子因為有行為和心理的準備,自救逃生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 情境游戲 師幼共同創(chuàng)設一種模擬意外或災難的特定情境,讓幼兒設想、體驗身臨其境時的正確應對方法。
它具有防真性、情景性和角色性的特征。例如創(chuàng)設一個“火場逃生”的場景:某處發(fā)生火災了,旁邊有水、毛巾、被子、衣服、門、窗等多種物品,幼兒當場進行保護自己的逃生演練。
通過情境游戲活動,培養(yǎng)幼兒從小具有災難自救的意識,并能想出一定的辦法解決遇到的有關災難自救方面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幼兒戰(zhàn)勝災難的勇氣、信心和智慧。2、在一日生活中自然滲透 《綱要》指出: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yǎng)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 我保護意識和能力?!?/p>
結合幼兒的日常生活,讓幼兒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變消極躲避為積極預防,才能夠使各種意外傷害發(fā)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要讓幼兒明確一日生活中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各項活動的具體要求,知道應該怎樣做,建立。
一、正確引導,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應注意正面引導,如果采用哄騙的方式,久而久之,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也會產(chǎn)生懷疑,甚至產(chǎn)生抵住情緒,影響兒童的身心發(fā)展,如:教育幼兒不能把異物放入口、耳、鼻內(nèi),便可簡單明了的告訴幼兒,把異物放入口中,既不衛(wèi)生,又有危險,又如,教育幼兒不能私自到池塘邊、河邊、等地方玩耍,可正面告訴幼兒,若掉入水中,容易因溺水而死,如果哄騙幼兒,說是水中有魚會把你吃掉的,反而會增加幼兒的好奇心,幼兒會抱著試一試的心里去冒險,反而會不安全。
二、隨機教育,是指在教育過程中,能根據(jù)幼兒的情況,及時靈活的進行指導。如:發(fā)現(xiàn)幼兒從家里帶來了火柴到幼兒園,躲到別人看不到的較弱里劃火柴玩,老師可以輕輕走過去,問“寶寶你在這里做什么呢?是不是跟老師捉迷藏呢?剛才我看見你在玩火柴,要是把身上漂亮的衣服和周圍的房子點燃了,那多危險!”接著可以向他講清楚玩火的危害。告訴他,這樣使幼兒及時了解安全知識,也易于接受,并是孩子們的自尊心不受傷害。
三、示范與講解。在示范時,應注意直觀性。如:教幼兒運用簡單的技能,教師首先要進行示范,并將直觀的示范與語言講解結合起來,告訴幼兒怎樣算是正確的運用剪刀,提醒應注意的問題,使幼兒既能學到技能,又了解安全運用知識。
四、游戲的形式。3—6歲兒童的抽象思維能力還比較差,因此,應利用直觀、形象、生動的形式向幼兒介紹安全知識,在進行教育時,充分運用游戲手段,是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了解安全知識。如:教育幼兒遵守交通規(guī)則,可以引導幼兒玩公共汽車的游戲,讓幼兒擔任交通警察、司機、乘客、是他們知道紅燈亮時應停一停,黃燈亮時應等一等,綠燈亮時才能通過,如果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交通警察”可以停止該游戲,以培養(yǎng)幼兒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意識,如:玩滑梯的游戲,可告訴幼兒從梯子處往上爬,等前面一個小朋友滑下去之后,后面的小朋友才能接著往下滑,而不能從滑梯處往上爬,否則容易滑倒、受傷。這樣的教育,幼兒是比較容易接受的。
向幼兒展示有關安全知識的圖片、讓幼兒自己來認識和討論其中的要害,從而認識到我們應該怎么樣去做才是安全的,通過具體的事例,加上教師綜合講解等等。讓幼兒在多種感官作用下,吸取安全知識,留下深刻印象。同時,由于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弱,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益采取正面引導。 如果我們只是反復強調(diào)危險的不良后果(如:有個孩子不聽話玩火引起火災;另一個孩子碰倒開水瓶燙傷手等),難免孩子去模仿試驗。但如果我們多舉一些小朋友注意安全的例子,這些正面材料會引導幼兒正確理解安全知識,避免盲目模仿。
安全教育不僅要在集體活動中集中進行,還在日常生活中隨機進行,應滲透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結合幼兒在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及時的、合理的安全教育。
現(xiàn)在的家庭教育存在一種弊端:父母總是習慣于擔負起幼兒安全的責任,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訴幼兒:“當心,這樣太危險,不能做?!倍⒆颖旧砗苌訇P心自己的安全問題。如果孩子不能區(qū)分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險,那么父母、教師再嚴密的保護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我們既不可能時時刻刻地跟在幼兒身邊,也不能因為怕出事故而束縛孩子的手腳,限制他們的行為。其實,“千般照顧,不如自護”。家長和教師不僅有保護幼兒生命安全的責任,同時要對幼兒進行初步的安全指導、教育,提高幼兒保護自己的能力,幫助幼兒樹立一定的安全意識。
一、為幼兒提供安全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減少安全隱患
幼兒年齡小,安全意識非常薄弱,更是缺乏自我保護能力,作為幼兒園的監(jiān)護人——班級老師,應該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首先要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安全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
首先,晨檢是我們一日工作中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對幼兒的看、摸、查,我們老師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并沒收幼兒帶來的危險物品,如打火機、瓜子、小珠子、小刀等,還可以發(fā)現(xiàn)幼兒的指甲是否太長會傷及其他幼兒,發(fā)現(xiàn)幼兒是否生病了需要回家休息等。
其次,考慮到幼兒好奇心強,會將細小物體放入嘴巴,因此我們老師在選擇、制作幼兒的活動材料時,都要用較大物體,并且要避免毒、尖、鋒利等的不利材料,讓幼兒遠離危險物品。
最后,幼兒不懂得謙讓,不管在哪個活動場地總是會出現(xiàn)你推我擠的的現(xiàn)象,容易出現(xiàn)安全事故,特別是盥洗室、飲水機前、大滑梯上等,總是會傳來幼兒的陣陣告狀聲和哭聲。因此我們會時刻提醒幼兒不要擁擠,一個一個排隊等待,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幼兒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安全事故也會相應減少了。
二、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身邊的安全隱患,增強安全意識
雖然,我們老師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著安全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但幼兒畢竟年齡還小,不可能時刻遵守老師的教導,因此我們還應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身邊的安全隱患,使他們了解周圍物品可能會對自己造成的傷害,并遠離它們或做出相應的保護措施。例如:活動室的桌角會磕破頭,盡量不要在活動室追逐打鬧;門縫、抽屜和玻璃窗會夾到手,要做到輕輕地、慢慢地關和開;電器插座的小孔里有電,不能把手伸進去;剛拖過地的活動室和盥洗室要慢慢行,避免滑倒;上下樓梯要慢行,千萬不能你推我擠等等,做到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三、利用一些生動有趣的集體活動,讓幼兒學習自我保護技能
幼兒的記憶力和理解里還處于發(fā)展階段,對他們僅僅說教是不行的,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將安全知識作為活動主題對幼兒進行集體教育就必不可少了。我們老師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或設計一些有關提高幼兒安全意識、掌握自我保護能力的教育活動,例如:《不要跟陌生人走》,告訴幼兒陌生人的東西不能吃,盡量不要和陌生人講話;《喊媽媽》讓幼兒學會了遇到危險時,會大聲喊救命或喊媽媽,并記住家里電話號碼、爸爸媽媽的名字、家庭住址、自己所在幼兒園的名稱或地址等;《著火了怎么辦》使幼兒知道了著火時要撥打火警電話119,并了解了火場逃生時要貓著腰,用濕毛巾捂住嘴巴等簡單逃生知識;《生病了……》,告訴幼兒生病時要配合醫(yī)生吃藥、打針,并了解急救電話120;《今天我當家》告訴幼兒不能隨便給陌生人開門,必要時可以撥打匪警電話110;《小狗喝粥》告訴幼兒熱湯熱粥要吹一吹等稍涼以后再吃,避免燙傷等。我們將幼兒自我保護的學習內(nèi)容融入一個個情景表演和游戲中,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并鞏固了生活中的一些自我保護技能。
四、通過隨機安全教育,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對幼兒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不僅要在集體活動中進行,還要在日常生活中隨機進行,結合幼兒在一日活動中出現(xiàn)的狀況,給予及時的、合理的安全教育。
當然,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老師和家長持之以恒,不僅讓幼兒知道哪里有危險,更應該讓幼兒知道怎樣遠離危險,怎樣征服危險,在征服危險時又怎樣有效地保護自己,讓幼兒的安全真正得到保障,從而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現(xiàn)在的家庭教育存在一種弊端:父母總是習慣于擔負起幼兒安全的責任,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訴幼兒:“當心,這樣太危險,不能做?!?/p>
而孩子本身很少關心自己的安全問題。如果孩子不能區(qū)分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險,那么父母、教師再嚴密的保護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
我們既不可能時時刻刻地跟在幼兒身邊,也不能因為怕出事故而束縛孩子的手腳,限制他們的行為。其實,“千般照顧,不如自護”。
家長和教師不僅有保護幼兒生命安全的責任,同時要對幼兒進行初步的安全指導、教育,提高幼兒保護自己的能力,幫助幼兒樹立一定的安全意識。一、為幼兒提供安全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減少安全隱患幼兒年齡小,安全意識非常薄弱,更是缺乏自我保護能力,作為幼兒園的監(jiān)護人——班級老師,應該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首先要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安全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
首先,晨檢是我們一日工作中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對幼兒的看、摸、查,我們老師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并沒收幼兒帶來的危險物品,如打火機、瓜子、小珠子、小刀等,還可以發(fā)現(xiàn)幼兒的指甲是否太長會傷及其他幼兒,發(fā)現(xiàn)幼兒是否生病了需要回家休息等。其次,考慮到幼兒好奇心強,會將細小物體放入嘴巴,因此我們老師在選擇、制作幼兒的活動材料時,都要用較大物體,并且要避免毒、尖、鋒利等的不利材料,讓幼兒遠離危險物品。
最后,幼兒不懂得謙讓,不管在哪個活動場地總是會出現(xiàn)你推我擠的的現(xiàn)象,容易出現(xiàn)安全事故,特別是盥洗室、飲水機前、大滑梯上等,總是會傳來幼兒的陣陣告狀聲和哭聲。因此我們會時刻提醒幼兒不要擁擠,一個一個排隊等待,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幼兒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安全事故也會相應減少了。二、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身邊的安全隱患,增強安全意識雖然,我們老師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著安全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但幼兒畢竟年齡還小,不可能時刻遵守老師的教導,因此我們還應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身邊的安全隱患,使他們了解周圍物品可能會對自己造成的傷害,并遠離它們或做出相應的保護措施。
例如:活動室的桌角會磕破頭,盡量不要在活動室追逐打鬧;門縫、抽屜和玻璃窗會夾到手,要做到輕輕地、慢慢地關和開;電器插座的小孔里有電,不能把手伸進去;剛拖過地的活動室和盥洗室要慢慢行,避免滑倒;上下樓梯要慢行,千萬不能你推我擠等等,做到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三、利用一些生動有趣的集體活動,讓幼兒學習自我保護技能幼兒的記憶力和理解里還處于發(fā)展階段,對他們僅僅說教是不行的,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將安全知識作為活動主題對幼兒進行集體教育就必不可少了。
我們老師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或設計一些有關提高幼兒安全意識、掌握自我保護能力的教育活動,例如:《不要跟陌生人走》,告訴幼兒陌生人的東西不能吃,盡量不要和陌生人講話;《喊媽媽》讓幼兒學會了遇到危險時,會大聲喊救命或喊媽媽,并記住家里電話號碼、爸爸媽媽的名字、家庭住址、自己所在幼兒園的名稱或地址等;《著火了怎么辦》使幼兒知道了著火時要撥打火警電話119,并了解了火場逃生時要貓著腰,用濕毛巾捂住嘴巴等簡單逃生知識;《生病了……》,告訴幼兒生病時要配合醫(yī)生吃藥、打針,并了解急救電話120;《今天我當家》告訴幼兒不能隨便給陌生人開門,必要時可以撥打匪警電話110;《小狗喝粥》告訴幼兒熱湯熱粥要吹一吹等稍涼以后再吃,避免燙傷等。我們將幼兒自我保護的學習內(nèi)容融入一個個情景表演和游戲中,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并鞏固了生活中的一些自我保護技能。
四、通過隨機安全教育,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對幼兒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不僅要在集體活動中進行,還要在日常生活中隨機進行,結合幼兒在一日活動中出現(xiàn)的狀況,給予及時的、合理的安全教育。當然,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老師和家長持之以恒,不僅讓幼兒知道哪里有危險,更應該讓幼兒知道怎樣遠離危險,怎樣征服危險,在征服危險時又怎樣有效地保護自己,讓幼兒的安全真正得到保障,從而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幼兒園安全教育主要內(nèi)容
1、教育幼兒不要隨身攜帶玩具及銳利的器具來園,更不應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傷害。
2、教育幼兒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鬧,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3、上下樓梯靠右邊走,不從樓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樓梯、玩門、從高處往下跳等危險的動作。
4、到公共場所參加游覽,外出散步或戶外活動時,教育幼兒要遠離變壓器、建筑工地等危險的地方,聽老師(或者大人)的話,不得隨便離開集體,有事應告訴老師。
5、教育幼兒在運動或游戲時應聽老師的安排,遵守紀律,有序活動,避免互相追打、亂跑碰撞。
6、向幼兒講解和宣傳安全常識,讓幼兒懂得玩火、玩電、玩水的危害,以防止意外事故。
7、引導幼兒了解消防栓、滅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兒園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養(yǎng)成到公共場所注意觀察消防標志和疏散方向的習慣;知道各種報警電話,懂得如何報警。
幼兒園安全教育主要內(nèi)容
8、下午放學后,教育幼兒要拉著大人走,不能自己到處跑,不能停留在幼兒園玩耍,以防意外。
9、教育幼兒知道自己的姓名、園名、家長姓名、單位、家庭住址、電話,會表達清楚,緊急情況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10、教育幼兒不隨意輕信生人的話,未經(jīng)允許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讓陌生人碰自己的身體,告訴孩子,只有家長、醫(yī)生、護士才能觸摸他(她)的身體,如果陌生人要這么做,一定要盡快逃開。
11、教育幼兒在家不自己動手反鎖門,不玩煤氣、爐火、火機、開水壺、飲水機、藥品等危險物品。
12、教育幼兒沒成人帶領下不能自己過馬路,過馬路時,應遵守交通規(guī)則,走人行道,不在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邊走。
13、教育孩子單獨在家時,不隨意開門,聽到敲門聲不要開門,可說:“我父母不在家,請你以后再來”,以防竊賊趁大人不在時闖入盜竊。
14、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時不得隨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蟲,更不應該放入口內(nèi),以防意外。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863秒